第331章 負鍋前行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4      字數:3543
  周王和木末麵麵相覷眼眼相瞪了好一陣,才眯著眼角一笑:“說完了?”他再次從座椅裏站起,踱了兩步,轉身看向木末:“你這推測太無稽,連我聽著都覺荒唐,更別說替你帶話轉告逕勿了。”眼看著木末似想爭辯,周王豎起食指往嘴上一放,隔幾息才拿開往前伸:“第一,嫂夫人犯不著討好易夫人,易夫人為何善待她,這當中的緣由我一清二楚;第二,嫂夫人更犯不著嫉恨你,因為逕勿與她,是當真夫妻恩愛琴瑟和諧。”

  女子冷冰冰的神色終於有些鬆動,眼睛裏也浮現出怒氣:“殿下想留逕勿為臂助,自然樂見他依從世俗受困婚姻,可木末卻不是如此輕信多疑的性情,殿下還是省些逛語為好,木末信得過自己的眼睛,逕勿之高情逸態,怎為庸婦匹配。”

  周王再次打消了立即告辭的念頭,他這時深深認同身邊心腹宮娥的觀點,木末這姑娘的確是過於自傲了,這作態真讓人心裏堵得慌,非得還以毒舌才能暢快。

  “逕勿上回在息生館召辦宴集,公然聲明讓我等賀他新婚之喜,且不僅僅那一回,今後隻要是我幾個的宴集,想必都會攜同嫂夫人出席,木末可以不信這話,盡管自欺欺人去,不過我總算與你相識一場,有幾句逆耳忠言不吐不快。”周王長歎一聲,無比矯揉造作的表示同情惋惜:“逕勿曾親口對我說過,他之所以不想見你,一來的確是因為曾經答應了趙太師,更重要的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你太固執,但逕勿,他說和你注定歧路,所以沒有再見的必要。”

  木末怒極起身:“殿下請吧,東風館從此再不歡迎周王。”

  周王:……

  這話說得仿佛今日是他主動來糾纏的一樣?

  算了,自己好歹是個男子漢大丈夫,也不能過於和小女子斤斤計較。

  “忠言逆耳啊忠言逆耳。”周王殿下搖頭擺尾的歎著氣轉身告辭。

  春歸自然不知道木末姑娘對自己這深深的誤解,事實上當她聽聞有關東風館“夥同”蔣夫人這樁流言蜚語,覺得是相當的詫異——這當然不能是易夫人的手筆,更加不可能是謝四娘的計謀,就連程瑜,似乎也不像膽敢往生母身上潑汙水的性情,否則這件事也不會發展到了蔣夫人將兒媳從夫家驅逐,謝四娘不得不尋求晉國公府庇全的境況。

  但在春歸看來,這辦法雖有些損,效果卻顯而易見,這不蔣夫人隻能低聲下氣主動去將兒媳迎回,還要請求謝家出麵替她澄清,隻要澄清了,蔣夫人的名譽得保,木末就更加不會因為此事損及分毫,程瑜和四娘這對恩愛夫妻能夠漂亮贏下這場婚姻捍衛戰,避免孔雀東南飛的悲慘結局,實在怎麽看怎麽幾全俱美。

  唯一是她惹上了麻煩,不得不擔受老太太幾句埋怨。

  “你往晉國公府走了一趟,事情竟然反而糟糕了,你到底有沒有好生勸說易夫人?”

  這樣的機會從天而降,彭夫人當然不會錯過落井下石:“這還用說嗎?要庭哥媳婦真盡了力,怎麽能夠會生出這些流言蜚語來,說起來我最近還聽到一些言論,說是英國公府程七郎那件事之所以揭露,竟然是和莫問道長相

  關,真不由得讓人不犯猜疑,庭哥媳婦莫不是早就知道了英國公府的秘隱,擔心舒娘子被瞞在鼓裏,才設計讓舒娘子借著天陌別館設宴,幹脆揭發程七郎的惡行,如此一來,沈、程兩家自然是不能夠再聯姻的了,緊跟著庭哥媳婦又鼓動著不利蔣夫人的流言,逼著英國公府不得不打消出妻之念。

  要若是老太太沒有告訴你寶姑娘的姻緣,你辦成這兩件事越發交好了沈家和董家,這當然不算過錯,可你既然知道關係寶姑娘的終生,還這樣兩麵三刀胳膊肘子往外拐,那我可得問庭哥媳婦一句了,你有沒有將老太太當作尊長,有沒有把太師府看作夫家?”

  老太太不由怒視著春歸。

  春歸能怎麽辦呢?當然是不能背這口黑鍋的:“孫媳那日從晉國公府回來,就稟報了老太太,因想著寶妹妹的事兒老侯爺還沒正式與英國公府接洽,為著寶妹妹的聲名,不便將話說得太明,所以孫媳隻是先打聽著程三郎出妻的事究竟如何了,哪曾想卻引起了易夫人的怨言,說謝家人太懦弱,不敢和英國公府相爭,打的主意竟然是事事讓晉國公府替他們出頭,易夫人就算憐惜謝四娘,卻也不肯行為這不占理的事,隻是說程三郎寧死不肯出婦,分明是對妻子情深意重,孫媳婦回來也曾勸說老太太,強扭的瓜不甜,這件事還是先不參與為好。

  又再說莫問的師父逍遙道長雖和先父是摯交,故而孫媳幼年時便與莫問相識,如今莫問也的確寄住在孫媳舊鄰柴嬸家中,可莫問替人測卜的事也沒有件件告訴孫媳的道理,孫媳是真不知道英國公府的秘隱。

  至於有關蔣夫人的言論,孫媳敢作保斷非易夫人散布,老太太想想,易夫人何等端方正直,就算打定主意維護謝四娘,必定也是正麵與英國公府理論,怎會行為這等陰謀詭計?就算孫媳在旁慫恿,必定也會遭受易夫人義正辭嚴否決,依二嬸的推斷,孫媳這樣行事既無法討好易夫人,反而還會遭受夫家尊長的責斥,豈不成了兩頭不討好裏外不是人?所以孫媳又怎會行為這等……著實愚蠢百害而無一利的事?”

  “你這分明是狡辯!”彭夫人氣得直瞪眼,但她顯然不敢斷言易夫人隻是表麵端方正直,絕對會讚成這樣的陰謀詭計。

  這回仍是蘇嬤嬤出麵維護春歸:“說來大奶奶也確然是說過程三郎寧死不肯休妻的話,老太太讓老奴帶話給老侯爺,侯爺倒也心裏明白,倘若程三郎肯聽從父母之言,這件事按理也拖延不到如今仍沒個了斷,雖侯爺一心想和英國公府聯姻,三思後的確認可現今並非時機,橫豎三姑娘年紀還小,婚事緩緩籌謀也好。這件事大奶奶雖然沒有辦成,但已然是盡力了,老太太自然也不會埋怨大奶奶。”

  老太太方才重重歎一聲氣,臉上的神色到底是不愉快,一腔怒火竟然再次傾瀉在了彭夫人的頭上:“你就隻知道指責旁人,自己何曾為了寶丫頭盡過一分力氣?!別的不說,單講你嫁進太師府這麽許多年了,竟然還不如庭哥媳婦才是個入京滿打滿算不過一年的晚輩,你這太師府的二夫人要真會為人處世,和這麽多貴眷豈隻是泛泛之交而已?”

  春歸知道自己的黑鍋不算徹底摘清,但

  也隻能如此了。

  橫豎她也的確沒想過為寶妹妹的姻緣盡心,無視老太太這尊長的話倒也不算冤枉。

  這天她剛回到斥鷃園,就見嬌杏已經是等在了這裏,被菊羞招呼著又是吃茶又是磕瓜子兒,歡歡喜喜說著市井裏的趣談給這群大門不出二門難邁的丫鬟們解悶,春歸也過去聽了一陣兒,才打發了丫鬟們讓嬌杏跟她進屋子裏,喝了一口嬌杏親手奉上的茶,眼瞅著這丫鬟又成了受寵若驚的模樣,春歸都忍不住有些自戀了。

  看看我這主人,多麽的讓丫鬟們心悅誠服啊。

  放下茶盞問道:“那件事如何了?”

  “英國公府果然是把淨持一家發賣了,柴郎君已經把她們買下來,經奴婢試證,淨持不愧曾為韓夫人的貼身侍女,手腳麻利人又細致,留在院宅裏服侍很能幫得上手,且淨持一心以為她能得到此番善果多虧道長,對道長是既欽佩又敬畏,奴婢以為留她下來是穩妥的。至於淨善,年紀較小些,倒是跟著她的老子娘和兄嫂在莊子裏操持稼穡更加妥當,這一家子都是老實肯幹,論理人牙子是不肯低價轉手的,不過到底有背主的汙名兒,要若不是大奶奶心善願意收留,恐怕就會……淨持的老子娘和兄嫂也就罷了,無非是賣充苦役,淨持和淨善姐妹兩個恐怕就會淪落到煙花柳巷去。”

  “他們一家被發賣,多少和我有關,不管不顧的我也不忍心,但我也沒那麽多婦人之仁,要真是背主之徒,我可不會收容,但淨持那算背主麽?自來禮教,不是還講忠孝不能兩全時當以忠君為先,朝廷法度雖然規定奴婢告主先受刑懲,可同樣規定了官衙問案,奴婢不得為主家瞞罪,淨持隻是對施推官陳述了她自己知道的事實,並沒有汙陷主家,且她不忘淨文的情義,我相信她不是奸邪之人,至於她的家人,那就更加無辜了。”

  春歸想想又道:“柴生哥使了多少錢?我讓梅妒結算給你,且你回去告訴柴生哥一聲兒,讓他問問淨持的老子娘有何主意,要若不願再為奴為婢,幹脆舍了他們身契,也讓他們不用擔心生計,若無處可去,咱們莊子裏可以雇他們為佃戶。”

  “大奶奶真是菩薩心腸。”嬌杏感慨道:“這話奴婢定然記得代轉柴郎君,隻是淨持一家的贖身錢大奶奶可不用操心了,從道長手上出就是。”

  於是春歸這才知道莫問竟然“訛詐”了蔣夫人一筆重金的事。

  “小道真當麵說了蔣夫人會不得善終?”

  嬌杏笑著連連應是:“道長雖然成日裏把招搖撞騙掛在嘴上,的確又生著一副熱心腸,是個是非分明的人,是聽聞了蔣夫人迫害兒媳,很為謝娘子打抱不平,存心要氣一氣蔣夫人,沒想到這話剛說出口,轉身蔣夫人真遭到了報應。”

  春歸隱隱覺得自己仿佛背定這口黑鍋了,但她其實也不那麽在意,也隻一笑置之:“一碼歸一碼,淨持一家的贖身錢得從我這邊帳上走,不過你回去告訴小道一聲兒,蔣夫人那筆錢他可留十分之一,十分之九需要交我,我另有用處。”

  正在街上閑逛的莫問打了個大大的噴嚏,他蹙著眉頭,心裏浮上一種極其不好將要破財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