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蔣氏受氣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4      字數:3438
  “咣當”一聲重響,婢女捂著麵頰跌倒在地,被她撞倒的還有一個半人高的粉彩花樽。

  蔣氏心疼得倒吸了一口涼氣,恨不能把手指頭戳進婢女的腦門,如果不是擔心再走近些自己會踩到碎瓷片傷了腳底的話。

  卻還是恨聲叫罵道:“養你這樣的蠢貨有什麽用,真是白長著一雙眼睛,我看不如剜出來喂狗!”罵得這樣狠毒還覺不解氣,扯著嗓門直喊道:“用針把她的眼睛紮瞎了,再喊牙婆來賣去妓院!”

  卻被身邊仆婦連聲的勸阻:“夫人糊塗了不成,這節骨眼上,多少人的眼睛可都盯著國公府呢,怎敢再虐打奴婢引起誹議……”連拖帶搡地把那婢女往外推:“夫人這說的是氣話,你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去就是,仔細管好你的舌頭,否則誣陷主家可得送官法辦,還沒人膽敢議論國公府苛薄。”

  “這是怎麽說,程玞那孽障作的惡,我卻連個婢女都打罰不得了?”蔣夫人氣得捶胸頓足:“這賤婢膽敢夥同外人騙詐主家銀錢,罪大惡極,我如何打罰不得?!”

  仆婦:……

  夫人這還真是強辭奪理,明明是她自己個兒這幾日興災樂禍之餘,又心生無限期待,巴不得珠大奶奶胎裏懷的是個女孩兒,又盼望著珠大爺因著大太太和七爺的事,又驚又急病情加重一命嗚呼,要麽爵位幹脆給了二房,要麽三爺、八爺裏挑一個過繼給大房,總之是希望二房得益。

  也是那丫鬟上趕著賣乖,也不知她從哪裏聽說了薑熊之所以出首是聽信了莫問道長的解厄之法,又果然還能保全一條性命,隻不過一家被沒為官奴永不得贖籍而已,總之丫鬟是為了討好二夫人才出謀劃策,把莫問道長吹捧得像活神仙一般,慫恿著二夫人請莫問道長卜卦。

  怎知夫人出了重金,那道長卻卜出夫人會不得善終,還拒絕替夫人解厄,就更不說應承下魘害珠大爺夫婦了,夫人拿莫問道長無可奈何,一腔怒火隻好發在這倒黴丫鬟頭上。

  可要說這丫鬟夥同外人騙詐夫人的錢財,那可是萬萬不能夠的。

  要說來也的確邪性,夫人前頭才得了個“不得善終”的卦卜,轉頭竟真遭遇了一件惱火事。也不知外頭是何人造謠,說夫人竟然為了謀奪爵位,聽信了東風館那個什麽木末姑娘的攛掇,原本兒打算著納了木末姑娘為三爺的妾室,好借木末身後那些權貴的人勢得利,沒想到三爺不答應,夫人惱羞成怒遷怒三奶奶,攛掇著老爺逼令三爺出妻!

  謠言傳得有鼻子有眼的,竟說那妓子還特意請了三爺去東風館,當著好些個世家子弟的麵,說什麽三奶奶是庸脂俗粉,根本不配為三爺正妻,隻有她這樣交遊廣闊的女子,才能助著三爺前途似錦,結果被三爺當麵奚落不說,那妓子惱羞成怒之下還四處宣揚三爺無才無德不識抬舉!

  長房惹出的風波還沒平息,這下子可好,二房竟然又鬧出醜聞,如今市井街坊可都在笑話二夫人荒唐無恥,為了貪奪權位,竟和妓子串通非要把明媒正娶的兒媳休棄,國公爺和老夫人氣急敗壞不說,甚至連二夫

  人的娘家人也來怪罪,埋怨二夫人行事也太不知分寸,居然連娘家人都聽信了那些風言風語。

  也難怪二夫人會發這麽大的火了。

  但仆婦想著國公爺的指令,這時也隻能硬著頭皮勸解主母:“夫人再是不喜三奶奶,可國公爺既然發了話,夫人也不得不聽從,還當忍一時之氣,先去謝家賠個不是,解釋清楚傳言非實,把三奶奶先接回來,謝家幫著夫人一同澄清,才好平息外頭的傳言,等這段風波過去了,國公爺再不理論這一件事,夫人不怕沒有解氣的時候,說到底,三奶奶是兒媳,夫人是婆母,夫人責罵三奶奶她也隻能聽從,若再挑唆著三爺和夫人爭執,抓住了三奶奶的確證,再出婦的話謝家也站不住理。”

  “可這分明就是謝氏那賤婦夥同娘家陷謗我,反而要我低聲下氣去賠不是,讓我如何能吞得下這口惡氣?!”蔣氏幾乎沒連鬢發都跟著眉毛一同直豎起來。

  “夫人尤其要為八爺著想才是啊,八爺年紀輕輕就考取了秀才,說不定三年之後,國公府也能出個三元及第的俊傑,總不能因為一時置氣,連累八爺在婚事上受挫,夫人可就指著日後八奶奶能是個真正的名門貴女了。”

  可要是蔣氏被坐實了和妓子勾結休棄兒媳的誹名兒,哪家名門望族會容忍女兒頭上有這樣一個荒唐無恥的婆母?八爺就算是文曲星轉世,也休想有一門趁心如意的婚事了。

  先不說蔣夫人怎麽抉擇,這一天東風館裏同樣也是電閃雷鳴。

  不過扮演雷母的並不是木末姑娘。

  “我呸!這些人真是吃了豹子膽不成?竟敢編排我家姑娘肖想程三郎?程三郎是個什麽貨色?別說他隻是個區區州官的長子,就算是英國公府的嫡長孫又如何,照樣不配給我家姑娘提鞋!更荒唐的是竟還真有人信這話,指謫姑娘不自量力,誰不自量力?我家姑娘可是連周王妃都不稀罕的,但凡我家姑娘鬆一鬆口,周王妃都輪不到晉國公府那小娘子。”東風館的老鴇轉著圈兒的雷吼聲聲。

  木末端坐成一道冷厲的閃電,好半天才問:“真有人信這話?”

  “可氣的就是真有人信!姑娘氣惱程、薛二人無禮衝撞,讓我和女兒們四處宣揚程、薛等幾人不受你的待見,沒想到竟有人把此事和傳言兩相應證,尤其是那些長舌婦,竟然咬定是姑娘肖想程瑜不成惱羞成怒,我看這謠言必定就是程、薛一夥四處散布,惡意中傷姑娘。”

  木末冷笑:“我說有誰信呢,無非是那些自恃尊貴的無知婦孺而已,她們曆來自傲是出身良籍,將我等視為賤流,殊不知要論品性高潔,她們根本不夠資格和我相提並論。”

  “那可不是。”老鴇連忙吹捧自己的搖錢樹:“姑娘雖在歡場,卻從不對人諂媚奉承,論是京中這麽多紈絝子弟,有哪個膽敢唐突姑娘的?姑娘願意接見的人物,無一不是才德過人的真君子,那些個貴婦自視清高,論來卻哪一個不是靠諂媚男人過活?就沒一個像姑娘一樣,能得周王殿下及這麽多謙謙君子真心敬服的。”

  把木末姑娘先誇成了一

  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花,老鴇還沒止住鄙夷:“就拿英國公府來說,韓夫人竟然縱子行凶毒害良妾,蔣夫人更不是什麽好東西,自己生的兒子不長進,居然遷怒兒媳,這些個高門貴婦,個個其實卑劣惡毒。”

  “這件事原本也不是衝我來的。”木末的確沉著冷靜,但閃電的態勢一時沒改,可見她心裏也著實惱火:“程瑜不想休妻,剛巧英國公府又鬧出事故,這時英國公府不能不在意輿論,而緊跟著就有謠言四起……”

  “姑娘”並沒有剖析仔細,“阿娘”便就醍醐灌頂:“說穿了是程瑜利用姑娘,好擺脫父母之命的逼迫!”老鴇咆哮得更大聲了:“什麽官宦子弟權勳出身,真是卑鄙無恥!”

  “我倒覺得,這不像是程瑜的手筆,他沒有這樣的膽量更沒有這樣的腦子。”

  “難道是薛秋白?”

  木末仍然搖頭冷笑:“難道媽媽沒聽說英國公府程七郎的罪行曝露,與莫問道長不無關係?又程瑜之妻,而今似乎仍然寄住在晉國公府,受易夫人庇全?”

  “姑娘是懷疑易夫人?”老鴇猶豫了,她們家姑娘能在歡場有此聲望,說到底都是因為周王撐腰,可易夫人……畢竟是周王殿下的未來嶽母,周王肯為木末出頭責怪未來嶽家麽?這個風險好像不能冒,老鴇有點懊悔剛才把自家姑娘吹捧得過了頭。

  “易夫人不至於嫉恨我。”木末緩緩起身:“媽媽不用問太多,我寫一張帖子,媽媽遣人送交周王即可。”

  “姑娘總算願意邀殿下來見了!”老鴇喜笑顏開,周王好些時日不來,對東風館的生意多少有些影響,誰讓木末被殿下慣縱得目下無塵呢?品性高潔歸品性高潔,可當妓子的,又是不做尼姑,她開的是妓院又不是廟庵,說實話倘若不是木末有周王護著,早就被自己的鞭子逼得接客了,哪還容得她連個陪酒清談都要挑三揀四?!

  但這話老鴇可不敢說,搖錢樹易得,攀交周王殿下可不容易,尤其在京都歡場想要紮根立足,光圖錢財可就目光短淺了,數得上名號且不敢有人滋事的青樓,哪家背後沒有權貴撐腰?東風館好不容易贏獲了這大一座靠山,老鴇少不得要把木末當作“掌上明珠”的。

  而就在次日,周王殿下也果然光顧東風館,喜得老鴇險些沒笑得伸出舌頭來,化身成為哈巴狗趴在門口相迎。

  太祖時曾一度立法嚴禁官員召妓,可莫說皇子親王本身就不受這條律令限製,就算被嚴禁召妓的官員,到底也還有色膽包天的悄悄違法,召妓的行為自來就是屢禁不止,再兼著後來好幾個國君完全無視律法,權勳豪貴乃至文武官員也跟著你追我趕的違法亂紀,到了如今弘複年間,朝廷尚且致力於察處貪賄清除權奸,暫時還顧不上官員召妓嫖/娼的“小事”,如皇子親王一類原本享有特權的階級,一般來說隻要不在妓館留宿,隻是飲酒聽曲,大可不必遮遮掩掩。

  所以周王殿下並不介意老鴇將“殿下駕臨”的聲嗓喊徹半條長街。

  但他今日來見木末,心裏當真是有幾分不耐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