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忽而喜訊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4      字數:3569
  得知渠出回報的消息後,春歸亦覺此事已經刻不容緩了——連韓夫人都親口說出程玞已犯幾條人命,且和病情有關,又連程玞自己都無法控製,那就絕對不能眼看著沈姑娘誤入虎穴,她正計劃這日稟明了老太太再去一趟學士府,怎知又逢彭夫人慣性般的設置阻礙,雖然說老太太還是允準了,隻春歸卻對彭夫人的刁難越發不耐煩,心想要是三嬸、四嬸真能分擔內務,把批準出行的事爭取手中,日後也不至於回回出行都要和彭夫人先來一輪唇槍舌箭。

  她剛到學士府的二門外落轎,便見舒世母竟親自迎了出來,又不待她表達一番受寵若驚的心情,舒娘子便先壓低聲嗓說道:“你今日不來,我原本還想著去一趟太師府,正巧便接到了你的拜帖,又省得我跑這趟路了。”

  春歸雖知舒娘子待她親厚,但畢竟作為內宅婦人平時也不能想串門就串門,就知道舒娘子絕對不是想來太師府找她閑聊的,沒等坐下就表示開門見山的意願。

  “我上回在宮裏沒和你細說,一來場合有些不合適,再者那件事其實也還八字不成一撇兒……就是關於英國公府,他們請了媒人,已經登門幾回提親,想為英國公世子的嫡次子七郎求娶我家五姐兒,英國公從前便和我家的老太爺共過事,兩位尊親都覺得論門第的話,這確是一門好姻緣,不過老太爺顧忌著程家大郎體弱多病,程七郎難免怕會涉及爵位之爭,我那五姐兒又嬌憨,當是應付不來日後的風波詭譎,所以隻是拖延著,並沒有一口答允。

  我的想法,和老太爺一直有所分歧,我更介懷的還是謝四娘無端端被翁姑勒令休棄的事,雖然說看來都是蔣夫人太苛厲,可事情能鬧到這個地步,沒有英國公及程放的決斷蔣夫人並不能自作主張。英國公既是對次子孫婦都如此苛厲,對於長房的孫婦怕更是拘束嚴格了,我是當娘的,總希望女兒日後的夫家親長能夠寬厚些,且程七郎自小是在外家長大,人不在京城,他品行如何我更一無所知……要像他的堂兄程瑜一樣還好,至少還能為了謝四娘與尊長抗爭,不愚孝尊長,由得妻子無辜被棄。”

  說到這兒舒娘子深深歎了口氣:“可昨日程大郎的妻子竟然被診出身孕,這事兒要擱在別家,胎未坐穩前,是不會急著張揚的,但英國公府情形卻不同,程珠是要繼承爵位的孫輩,本來體弱多病的都防著他怕會夭折,熬到現下,不僅娶了妻且妻子有了身孕,這對英國公府而言可是大事,且英國公也看出我家老太爺在猶豫什麽,特地來我家報知了喜訊,老太爺覺得再無後顧之憂,好在是老太爺還不算武斷的尊長,沒忘了征詢我們夫妻兩的想法,可也對我們直言了心思,是看好讚成這門姻緣的。

  我自從英國公府上門提親後,就一直留意著他家,尤其是長房的事,前些時候原本就聽說了一件,英國公世子有個寵妾,是良籍出身,可巧和春兒一個姓兒,這顧姨娘雖說隻是妾室,但常常陪隨世子夫人韓氏赴請各家的宴集,又素來愛出風頭,所以京中官眷大抵都知道英國公府有她這樣一號人物,從前都還說韓夫人實在賢惠大度,論誰家裏有這麽個輕狂的妾室,都不願帶她出來交際應酬的。這位顧姨娘卻暴病突亡!我

  聽說後心裏是越發的打鼓,就怕韓夫人又是個婆口蛇心的人物,五姐兒將來怎麽應付得來?

  隻我心裏這些擔憂,說到底都隻是無端的揣測,沒法子用來說服翁婆,再講我也怕是自己杞人憂天,想得太多,反而耽擱了五姐兒的良緣,便琢磨著……不知莫問道長的神通可不可信,先向春兒你打聽一聲,再求道長測字問卦,斷一斷這門婚事的吉凶。”

  春歸:……

  這真是關心則亂,舒世母竟然會起意把女兒姻緣寄望於神棍測卜的地步了。

  這先河可不能開,否則隻要她一句擔保,指不定今後莫問小道就能在舒世母手中“訛詐”無數錢財,且春歸對舒娘子的情份到底不同,非到萬不得已,不願采用那套應付外人的說辭。

  “也真是巧,今日來見世母,我也正是風聞了英國公府打算與學士府聯姻,且我聽到幾件奇異的事,心裏七上八下的不得安穩,正想提醒世母三思。”

  這話聽來語焉不詳,並沒有說清消息的來源,不過舒娘子聯想到太師府裏老太太的侄女畢竟是身處內廷,且惠妃因受帝寵故而心生奪儲的欲望也不算得什麽隱密的事,沈家和王家是姻親,老太太關注著沈家的動向合情合理,至於春歸從何得知英國公府的內情,誰不知道經過王太後壽誕的一場風波,易夫人已經知會親朋她要認春歸作義女,謝四娘正在晉國公府暫住,春歸應是從她那裏打聽見內情。

  之所以沒有直言,一來把夫家祖母的話透露予外人到底有觸內訓,再者更不好把謝四娘泄密的事四處張揚。

  舒娘子當然不會再追問消息來源了。

  “好孩子,我知道你也是心憂五姐兒的終生,且自來也不是輕信流言蜚語的人,你要覺得這樁婚事不妥當,必定確信程玞是真不可靠的,總之隻要你說出來的話,我一定重視,你可不要有任何顧慮,世母但隻懇望你知無不言。”

  “我打聽到的是……程玞是因為身患隱疾才不得不寄住在外家,這事或許連英國公都不知情。”

  舒娘子到底是久涉世故,一點就通:“程珠自幼體弱多病,從前連英國公世子和韓夫人都以為長子恐怕不能成年,要是連程玞也有隱疾……庶子襲爵極難獲準,少不得英國公的爵位就會旁落其餘嫡係子弟,我就奇怪程玞必定會被世子夫婦寄予厚望,怎麽會反而寄養在外家?這說法,應不是捕風捉影。”

  “我雖還不能確實程玞究竟患何隱疾,可另一件事已經是確鑿了。世母,英國公府最近暴亡的人可不僅僅隻是顧姨娘主仆,程玞院子裏的幾個丫鬟,據我打聽有三人,有兩人都是暴病身亡,另一個家生子聽說是嫁去了南昌,給韓夫人的族親做續弦,不過嫁前連父母家人都沒再見一眼她,這件事實在蹊蹺。”

  “程玞回京不久,就有這麽多婢女暴亡?!”舒娘子緊緊地蹙起了眉頭。

  “顧姨娘對此事也十分疑惑,故而令遣婢女芸香接近程玞,沒想到,主仆兩人又是暴病身亡。”

  “春兒是想說程玞患何隱疾雖無確證,但能夠肯定的是此子性情暴虐,視人命如草芥。”舒娘子聽似

  在問證,可口吻又似喃喃自語,顯然已經篤定了春歸的言下之意。

  春歸頷首:“我實以為程玞並非五姑娘的良配,且我已經在計劃揭露察實此事,所以還勸世母千萬拖延一段時間,莫要倉促答允這樁婚事。”

  不僅春歸,舒娘子心裏更加清楚僅憑這些猜測且又無法直說來源的說辭,大不足夠讓沈學士回心轉意拒絕英國公府的聯姻之求,所以隻能是先想辦法拖延。

  舒娘子長長歎口氣:“論說五姐兒的事,本不該這樣麻煩春兒,可……罷了,那些場麵話我也懶得說,你這份情義,世母和五姐兒心領了,不過春兒計劃怎麽做?畢竟是英國公府不能宣之於人的秘醜,太師府和英國公府又一貫未有姻聯,這事你有什麽辦法察實揭露?”

  “不是連世母幾乎也相信了莫問的高明道術?世母放心,此事我自有計較。”春歸笑道。

  舒娘子立時聽明白了言下之意,搖頭道:“我也是病急亂投醫,其實一貫對什麽佛法道術的事都心存質疑的,就相信你是個可靠人兒,沒你這顆定心丸,我再是如何心焦,也不至於真信了那些虛無飄渺的測卜。”又默了一默,才道:“柴胡鋪的命案,你家逕勿牽涉得極深,連我家老太爺都在疑惑莫問道長真怕是個高人身懷異術,如今我算是知道了……不過春兒放心,你們夫妻兩既是不願樹大招風過於惹眼,我也‘確信’莫問道長真能通靈。”

  這樣一個通透人,並不追問趙蘭庭一個翰林院的修撰,是如何察覺一戶平民死得蹊蹺,這才假借莫問通靈的說辭揭開層層迷霧,批露宋國公的另一大罪狀。

  舒娘子是想到了太師府軒翥堂的這位年輕家主,恐怕對於儲位的廢立並不像表麵上那樣堅持中立,但這並不算是一件奇罕的事,太孫和宋國公高家的種種作為已經有悖賢明大道,有識之士心裏清楚太孫絕無成為明君聖主的資質,趙氏滿門士宦,且趙蘭庭也勢必上進仕途,既為臣子,自當效忠社稷,安於自保不能算作忠良,撥亂反正才算不負寄重。

  而春歸經此一行,也立即開展計劃,這回她並沒急著支使柴生和莫問盲目行事,而是再次召回了渠出。

  “程珠的妻子馮氏回一趟娘家看望嫂嫂,沒想到回家後自己竟也像中了暑氣,周身乏力連連犯嘔,韓夫人連忙請了家裏供養的大夫替她看診,沒想到卻診出了身孕,這下子英國公府上上下下都是喜氣洋洋,英國公更是高興得胡須直抖,韓夫人忙著求神拜佛的禱求,希望馮氏能夠一舉得男。

  程玞從別館回家,聽聞這件喜訊,看上去神色倒還平靜,特意去給兄長道了喜,隻是去見韓夫人……韓夫人問也沒問他去別館的事,應付兩句就讓程玞自去,程玞轉身之時神情格外/陰沉,又被另外的堂兄弟譏損了幾句,說什麽馮氏真要生下子嗣,程玞可不能再染指爵位了,程玞沒和堂兄弟爭執,隻是回房後……昨晚喝得酩酊大醉。

  今早上,他特意去韓夫人跟前兒道錯,說因為受了譏損一時沒忍住有違醫囑,今後必不會再犯這樣的過錯,韓夫人卻說‘你也該恣意些了,今後不用再時時小心謹慎’,我就在那兒看著,程玞的手指幾乎沒掐進膝蓋骨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