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新婦舊識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4      字數:3570
  晉國公府和葉萬頃非親非故,董姑娘當然是不會來這場婚禮道賀的,六皇子今日雖然是儐相,可並沒正式迎娶董姑娘過門,當然不會“攜眷赴宴”,蔣氏這一問問得奇怪,讓梁氏不知應當如何回應才好了。

  春歸笑道:“娘子難道邀約了董姑娘同行不成?”

  蔣氏方才醒悟過來自己那一問毫無道理,幹咳兩聲不言語了。

  女客中另一位鄉紳門第的少婦,早便不憤蔣氏的目中無人,這時眼瞅著蔣氏鬧了笑話,忍不住譏諷道:“董姑娘堂堂公侯嫡女,哪裏會和庶出交識,蔣娘子怕是對董姑娘仰慕已久,隻奈何不得機緣結交,今日聽說周王殿下為葉郎儐相,以為總算有了機會,卻疏忽了周王殿下還沒有大婚呢,董姑娘又怎會與殿下同行。”

  春歸眼看著蔣氏就要勃然大怒,心中直叫“糟糕”,生怕她兩個爭執起來,毀了葉萬頃好好一場婚禮喜宴,但她今日一來也是賓客,再者也與這兩個是初次蒙麵,不知這兩個的性情,話說得太婉轉,恐怕於事無補,說得太重,又恐怕火上澆油,分寸實在難以把握。

  正遲疑,可好六皇子的宮人又領進來一位賓客,向諸位引薦道:“這位是木末姑娘。”

  葉萬頃交識的人,年紀和他不會相去太遠,縱使是娶妻生子,子女還不夠婚配的年紀,所以今日赴宴的女客,大無必要帶著女兒出席交際,於是女客們均為“娘子”,沒一個“姑娘”,突然進來一位“姑娘”,且還是單身赴宴,這情形就很有幾分離奇了。

  眼看就要爭執起來那兩位,注意力都轉移到來客身上,一場糾紛就此彌消。

  春歸卻對“木末姑娘”的大名已經是如雷貫耳了,眼睛早就看了過去。

  來人約是雙十年華,身段窈窕高挑,著水紅綾襖月華裙,佩係青絛芙蓉白玉,梳桃心髻,簪倒垂珊瑚珠花。眉目尤其清冷,眼光到處,似回風卷雪,凝睇之時,如深穴冰晶。

  她看人不以白眼相向,然孤高不容近褻之態,更勝洛神仙姬俯視眾生。

  春歸曰:好個美人。

  梁氏顯然不知木末姑娘的來頭,就更不說蔣氏等等,心裏狐疑更增,偏那宮人也不作更多的解釋,隻是把人帶到,就轉身出去了。

  倒是有個平民出身的女客,也不知是不是聽丈夫說過木末姑娘的來頭,她問道:“可是東風館的木末姑娘?”

  木末衝她稍稍一卷唇角,意為默認。

  那一群女客頓時竊竊私語。

  蔣氏身邊兒的婢女湊上前耳語幾句,這位娘子立時柳眉倒豎,轉身對春歸及梁氏憤然道:“青樓楚館的賤妓,有何資格與我等共坐同席?咱們也不需得這類貨色斟茶倒酒,獻唱淫詞豔曲!”

  春歸:……

  這場麵似乎越發沒法收拾了。

  就連梁氏都輕輕蹙起眉頭,不再關注木末,顯然心中也是介懷的。

  卻聽木末冷笑道:“既然不憤,大可拂袖而去,隻怕娘子不敢這樣任性胡為。”

  一句話卻把蔣氏噎在了原地。

  她雖出身官宦之家,但父親可稱不上位高權重,且她還隻是個庶女,嫁給世族子弟,丈夫雖無心科舉

  ,至今仍是白身,可門楣卻也遠遠不是她的娘家能比,丈夫既視葉萬頃為知交,就不容得她失禮人前,更何況……今日淄王、周王可都是葉萬頃的儐相!

  木末既是主家邀請的賓客,說明和葉萬頃交情不淺,倘若自己在這兒鬧事離席,葉萬頃必定會遷怒丈夫,要說來葉萬頃一介白身貧寒反目也就反目了,可他偏偏就是淄王、周王還有趙修撰的知交,得罪葉萬頃,就相當於把兩位親王和太師府一同得罪,這不是蔣氏能夠承受得起的後果。

  外強中幹的蔣氏訕訕不再言語,梁氏卻很看不慣木末的張狂,她站了起身:“咱們換個地方說話吧,省得擾了木末姑娘的清靜。”

  蔣氏連忙跟上,終於找回一些底氣來,把木末橫了一眼。

  春歸也起身,打算隨大流。

  她對青樓藝伎並無成見,比如江心姑娘,她還極其樂於交往,但木末的性情太孤高,她可無心親近,她從來可都覺得熱臉倒貼冷屁股自討沒趣的行為十分愚蠢。

  卻聽木末道:“顧娘子還請留步。”

  這下子留步的人就不僅僅是顧娘子了。

  春歸輕輕蹙眉,看向木末:“姑娘認得我?”

  “我在東風館,便常聽人說起顧娘子貌美出眾,今日見諸位,也確隻有顧娘子符合市井通俗的讚歎,雖是初次蒙麵,便知道你必然就是逕勿的妻子,我今日之所以答應赴宴助興,其實就是為了來見顧娘子一麵與顧娘子一敘。”木末雲淡風清的說道。

  這話當然讓春歸覺得十分刺耳。

  什麽叫“符合市井通俗的讚歎”?言下之意就是指庸脂俗粉!

  無怨無仇的出口就是暗箭傷人,春歸深覺惱火,於是反唇相譏:“姑娘既是來助興的,那就該去外院,我與姑娘素不相識,姑娘即便是想與我結交,也該先遞帖子,今日是葉郎新婚大喜的酒宴,我為賓客,不好喧賓奪主的,等我收到姑娘的帖子,再考慮什麽時間合適與姑娘一敘吧。”

  你讓我留步我就留步?你讓我和你一敘我就和你一敘,趙大爺都沒那麽大的臉,你有?春歸嗤之以鼻。

  蔣氏挨了木末一噎,終於是到春歸把對方搶白一番後才緩過心口憋著的怨氣,轉身離開時,也忍不住譏笑道:“我道葉君怎麽會在大喜之日請個妓子作客呢,原來是請來陪酒助興的,這也就難怪了,葉君雖然不是世族子弟勳貴之後,但今日喜宴,可是邀請到了皇子親王以及諸多貴客,少不得這些陪酒助興的人。可笑的是那妓子還真把自己當根蔥,竟敢挑釁顧娘子,直呼趙修撰的表字,顯得她和趙修撰有多熟識的模樣……”

  春歸直視前方暗中哀歎:蔣娘子可真會給人添堵啊。

  她總算是後知後覺的醒悟,今日蘭庭和木末可必定會見麵了,原本就是青梅竹馬,如今還久別重逢,眼看著要同席共飲……

  好個葉萬頃,他把木末叫來陪酒助興是幾個意思?!

  春歸在這兒滿腹牢騷,卻沒想到葉萬頃迎回新娘、共拜天地、送入洞房,進行完一係列的過場去外院宴客時,冷不丁瞅見木末竟然在席,也是吃驚得幾乎沒有失手砸了酒杯。

  一把拉了蘭庭,避開閑雜,連聲的解釋:“我可沒叫木末來,我連喜帖都沒送

  給她,她今日怎麽在這兒?”

  解釋時,眼睛已經睨向六皇子周王殿下。

  把這位都唬得跺腳擺手的:“萬頃看我幹嘛?我多久沒去東風館了?木末今日來,可不關我的事!逕勿,你是知道的,那回我可就把你問明白了,知道過去都是我的誤解,你如今已經是移情別戀……呸!我一著急就嘴瓢了,什麽移情別戀,你對木末根本就沒有別的心思,我既然知道過去是我多想了,如今你和嫂夫人才是兩情相悅,還哪裏敢叫木末來添亂?真和我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逕勿你對木末一直沒有別的心思?”葉萬頃反而驚奇了。

  六皇子連忙指著他:“逕勿,看看吧,誤解的人可非我一個。”

  “逕勿,你別管我以前怎麽想的,總之經過上回息生館的宴集,我也明白你是移情……呸!都怪無涯客,害我也嘴瓢……總之是,我能看出你一心一意是想和弟妹安生渡日的,哪裏能夠給你添亂呢?我是真不知木末今日會不請自來。”

  蘭庭看著他兩,十分冷靜:“來就來了吧,犯得著驚慌失措?”

  丟下麵麵相覷的兩個損友就去屢行他儐相的職責了。

  又說春歸,終於等到“瞻仰”新娘容顏的時刻,但一眼看去的時候就怔住了。

  竟然是個熟人!!!

  婚床上坐著的那個大紅喜服的新娘,也對春歸露出了一個熟人的笑臉,落落大方地打招呼:“又和顧娘子見麵了。”

  蔣氏便問:“怎麽?顧娘子和新娘是舊相識?”

  春歸終於是回過神來,笑應:“在汾陽時就有過一麵之緣。”

  至夜間,春歸與蘭庭回到息生館,當說起這件事時仍然嘖嘖稱奇:“真沒想到萬頃君的新婦竟然是馮姑娘,當初她的姐姐王三奶奶帶她來汾州府衙時,口口聲聲說我和馮姑娘有緣,我也沒往心裏去,誰知日後還真有見麵來往的緣份。”

  “聽萬頃兄說新娘原籍也是汾陽,我也不曾在意,就沒和輝輝提起,怎麽你們倒是早已見過麵?”蘭庭亦覺巧合。

  春歸眼睛裏全是笑意:“我沒和逕勿說起過麽?王久貴的三兒媳,那位王三奶奶見了逕勿之後,好感就像濟南的趵突泉水上湧不絕,後來知道了逕勿竟然是知州長子,忙不迭便帶妹妹來相看。”

  其實仔細想想,她那時好像的確沒有對蘭庭提起過這一茬事兒,一來沈夫人已經推拒了王三奶奶的提議,再者……她那時和趙大爺可不算熟識,心想要是沈夫人看中了馮姑娘,自會對大爺講,事情既然沒成,她專門還說來聽,豈不沒事找事?

  蘭庭也從春歸這話裏聽出幾分醋壇子打翻的酸意,覺著樂趣直想發笑,偏拐了話題:“輝輝還知道濟南府的趵突泉啊?”

  “看過一本遊記,也讀過趙子昂的詩作,其中‘平地湧出白玉壺’一句,可謂把這奇景描寫生動了。”

  “可惜我今日雖說陪著新郎去迎親,新娘出來時卻頂著紅蓋頭,沒能看見新娘的模樣。”話題忽地又拐回來。

  剛剛扶起的醋壇子就又倒了,春歸眉梢一挑:“喲,聽大爺這意思,可是遺憾懊惱那時在汾陽錯過了會麵,如今佳人另結良緣,因此失之交臂實在扼腕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