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案情突破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4      字數:3599
  不待賜婚六皇子及晉國公府嫡女的詔書頒布,關於柴胡鋪的樊家滅門慘案終於了有進展。

  此日蘭庭前腳才回太師府,沒待他和孫寧、華霄霽等等門客麵見商談,順天府一員吏役便緊跟著求見,說他奉的是施推官的差遣,相請趙修撰去一趟理刑館。

  蘭庭到的時候卻見陶嘯深也在場。

  施推官迫不及待地站了起來,不等蘭庭禮見就拉了他的胳膊:“陶鎮使好本事,終於察明桑株洲同夥裏的一個死士呂鑒的真實身份,這就要審問此人,據桑株洲交待,呂鑒不僅參與執行暗殺馮莨琦的罪行,還聽令將樊二滅口,樊大一家很有可能也是為他殺害,且陶鎮使早已察實呂鑒與宋國公府的勾通來往,隻要此一凶犯口供,就算罪證確鑿!我便能請旨,將高家一應涉案人員逮拿刑問。”

  蘭庭看一看陶嘯深,這位仍是一張鐵板一樣的麵孔,全然看不出半點誌得興奮的神情,與施推官的喜形於色端的是截然不同,不過就是陶嘯深淡淡一眼當作回應,蘭庭就領會了他的意思——極有把握撬開呂鑒的釘嘴鐵舌。

  論來柴胡鋪平民百姓的命案,實在不夠份量煩動錦衣衛審察,且還是配合刑訊並非掌握主審權,不過此案的疑凶卻是宋國公府,且極大可能和錦衣衛正在審察的馮莨琦遇害案密切相關,所以皇上下令讓錦衣衛配合順天府刑訊也是合情合理,畢竟像施推官這樣翰林出身的文臣,不大擅長問訊經過長期訓練的死士殺手,也隻有廠衛這樣的特殊機構更加勝任。

  “這件命案多虧逕勿察覺蹊蹺才能逐漸水落石出,如今總算是到了關鍵時候,我想著逕勿也應當在場見證,且這些個死士狡詐多端,我還真沒把握判斷供訴的真偽,逕勿既深得閔公親傳,精通鑒人之術,當年稚拙之齡便能輔助太師公審斷冤案,若得逕勿在旁協助刑訊,才算十拿九穩能令真相大白。”施推官抓著蘭庭的手臂就把人往外拖,走到門檻前才想起落下了陶鎮撫使,調轉頭去:“請陶鎮使移步。”

  蘭庭眼看這位世叔又有被門檻絆倒之險,忍不住提醒:“世叔小心腳下。”

  結果還是沒免除一絆,好在蘭庭及時摻扶,施推官才沒摔倒。

  不過他風風火火的行進速度並沒被這一絆影響,都沒站穩就開始運步如飛,走了二、三十步還不忘轉頭往後看,見鎮撫使穩穩當當地跟在後頭,他才放心一般,自以為小聲地對蘭庭說道:“我對廠衛之流一貫避之若浼,雖也聽聞風評,有說高廠監和陶鎮使不同於讒奸之黨,總也是敬而遠之,尤其親眼目睹了陶鎮使刑訊疑凶諸多手段,到底覺得大失仁道。”

  蘭庭無奈,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陶嘯深,卻見他的嘴角幾不可見的稍稍往上,難得竟莞爾一笑……

  看來是並不在意施世叔的有所保留。

  蘭庭不由想起了祖父當年對他說起陶嘯深的遭遇,原本也是書香世家出身的子弟,可惜七歲那年,就因奸讒媚臣謗害,他的父親及叔伯皆遭冤殺,家中女眷不願沒為營妓,一齊上吊自盡了,陶嘯深就此與兄弟手足離散,再不知一家人除他以外還有無幸存,被販去哪家為奴,他本也是罪奴的身份,後經時來運轉,為家主賞識認為養子,且很廢了用心栽

  培,他入錦衣衛原是不忘家仇,立誌要向當年謗害父親的奸讒媚臣報仇血恨,奈何他尚隻是小小校尉時,仇家一夥人便失勢服誅。

  陶嘯深在錦衣衛時的上官錢晡,當年任正六品百戶,頗為賞識陶嘯深,對他有提拔之恩,不過錢晡的性情十分陰毒狠戾,陶嘯深得知錢晡意欲陷謗忠良,跪勸錢晡打消意圖,結果錢晡惱羞成怒幾乎沒將陶嘯深毒打至死,趙太師就是從那時開始留意陶嘯深,認同欣賞他秉持公正不肯與奸讒合汙的氣骨,暗助陶嘯深步步高升。

  趙太師深知不能做到將錦衣衛徹底裁撤,那麽最高長官指揮使若能為正直之士所居,持獄公正而無謗害之惡,那麽朝廷百官至少不會受到錦衣衛的陷害。

  慶幸的是陶嘯深雖然職權益重,堅守準則並無更移,而弘複帝又確然是個仁德寬厚的君主,如今的廠衛已經不像代宗、光宗時期那樣讓人聞風喪膽了。

  又說蘭庭跟隨施推官到了刑獄,隻見呂鑒已從牢房提出鎖縛在院中的十字架上,自是蓬頭垢麵滿身血汙,他身量魁梧,豹眼環睜,雖為階下囚卻全無頹喪,仰麵傲視著因為運步如飛而氣喘籲籲的施推官,以及神色冷竣讓多少人望而生畏的堂堂鎮撫使,至於自己……蘭庭覺得恐怕根本就沒被這個死士放在眼裏。

  鎖縛呂鑒的刑架想是特製,不讓他腳踏實地,他隻能踮著腳尖站立,想是已經有些時候了,故而蘭庭看得出他膝蓋以下的腿脛已經顫顫巍巍,因為是在烈日底下曝曬,也早已是大汗淋漓,汗水流進傷口的灼痛感倒沒讓呂鑒皺下眉頭,反而讓施推官感同身受一般,很覺不寒而栗。

  施推官根本沒有耐性四平八穩坐在廊廡底下審問,他也不嫌熱,陪著呂鑒一齊曝曬,好心好意的勸說道:“早些如實交待認罪供出主使,少受多少皮肉之苦,你的同夥可都已經招供了,你就算冥頑不化也是徒勞無益。”

  蘭庭幾乎沒忍住出聲提醒,但已經晚了。

  施推官話音剛落就被囚犯一口濃痰唾麵,好在他雖說常被門檻絆倒身手卻還靈活,閃身躲開了這一唾。

  “堂堂儒學之士,想不到卻和廠衛之流合汙,意圖謗害忠良!姓施的狗官你休想得逞,呂某就算被你們酷刑折磨至死,也絕不會聽信你們的指使陷謗宋國公和太孫殿下!”

  施推官終於收起了他的慈悲心腸,怒氣衝衝的過來重重落座,衝蘭庭說道:“刺鞭火杖都不能讓這等狂徒威服,仁教德施更難以令其感化,如此怙頑不悛的確讓人恨怒,真不知天下竟然還有這等昏聵愚蠢之徒,寧死也要助紂為虐,可惜一副鐵骨錚錚,卻甘為奸惡之徒走狗。”

  蘭庭:……

  好天真的施世叔,以為這些死士是不圖功利甘為宋國公所用麽?

  就連陶嘯深都忍不住了,一改麵無表情,搖頭歎息道:“施推官莫不以為這等狂徒隻是識人不善麽?”

  他也沒有再更多諷刺,轉臉看向呂鑒時又成了鐵麵無情:“呂鑒,實名陳初八,東昌府堂邑縣西黃集人士,權統二十三年生人,因毆殺鄉鄰判死,卻被頂替而出,改名呂鑒,聽令於宋國公高瓊。家中父母雖亡,寡妻另嫁,卻遺有一子,如今為你兄長陳孟冬撫養。”

  蘭庭看

  來,呂鑒的神色幾乎立時生變,雖說仍是豹眼環睜,眉目間卻儼然籠罩著一層驚懼,且膝蓋往下的腿脛也顫抖得更加厲害了。

  這變化來得……格外飛速明顯。

  “你之所以不敢供認罪行指證背後主使,無非因為自知死罪難逃,自己不能饒幸,卻還擔心家人被宋國公的同黨殺害,我不妨告訴你,你兄長一家也包括你的兒子,很快就要遷居外鄉了。”

  陶嘯深這話隻是點到即止。

  不過言下之意已經顯然,這就是告訴呂鑒,他的家人很快便不在高黨控製,轉為錦衣衛“接管”,需知如今的廠衛雖說還算持獄公正,不過在普通大眾看來仍是不擇手段的機構,完全做得出殺人放火的事,陶嘯深一個威脅字的都沒明講,但是威脅的目的已經達到。

  錦衣衛設立至今,發明諸如洗刷、油鍋等等酷刑,要是用在呂鑒的兄長、獨子身上……

  “放過我的家人,放過他們,他們甚至都不知道我還活著,就更加不知道其餘內情。”呂鑒終於頹喪,低下了他高昂的頭顱,似乎如釋重負一般:“也終於能求個速死了,我想吃肉喝酒,飽食一餐之後,你們想知道的事,我一個字都不會隱瞞。”

  施推官瞠目結舌,並不明白為何鎮撫使隻是道出了呂鑒的底細,揭露了他死不悔改的原因,完全不用循循善誘,就把人犯的釘嘴鋼牙給撬開了?!

  他激動得大吼一聲:“快快備酒備肉!”

  施推官雷厲風行的脾性因為此案已讓眾衙役深刻認識,便有一個小皂衣拔腳飛奔出去,陶嘯深又下令解除了呂鑒的鎖縛,許他坐在樹蔭下,此時呂鑒坐得更近,交談完全不需高聲,施推官當然等不及讓他飽食一餐後才問話:“你本是犯了死罪,到底是怎麽被人頂替出來?又是誰替你被冤殺?”

  呂鑒挎著肩膀,有氣無力道:“官爺便是要問話,也體諒小人受了這些時日的皮肉之苦,飲不能解渴食不能飽腹,就不能多等一時半刻再招供麽?”

  “等,等,等得的當然等得的,隻要你如實招供,臨刑前本官答應你餐餐提供酒肉。”施推官深深吸一口氣,努力摁捺自己急躁的心情。

  蘭庭心中卻是一動,側身問陶嘯深:“陶鎮使既然已經察明此人犯的一應底細,必定也有察鑿是誰將此犯調包換出的吧?”

  “當然。”陶嘯深道:“當年堂邑縣令乃蒙達敬擔任,而後他便得以步步高深,直至如今戶部郎中一職。”

  這人已經算是明顯的高黨要員了。

  蘭庭又道:“宋國公必定早圖不臣,故而授意黨徒物色死士人選,比如此犯,已經因毆殺鄉鄰判死,突然見能饒幸逃生,才甘心受控宋國公且聽令行事,用這樣的手段招攬死士卻也不算宋國公首創,隻是不知陶鎮使是否察明,當初蒙達敬區區一介縣令是怎麽攀附上的宋國公,其中是否有人引薦?”

  他問完這話,眼角餘光輕輕晃過呂鑒那邊,隻見此人目中飛速掠過驚懼之色,轉而更加專注傾聽陶嘯深的回應了。

  一介死士,且是一個就快背主的死士,為什麽如此關注蒙達敬是怎麽成為高門黨羽的?

  蘭庭認為這個問題十分值得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