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命分貴賤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4      字數:3505
  蘭庭回到斥鷃園,看著亭子裏餐桌上擺著四碗碟菜品再加一碗鮮湯,不用春歸解釋就知道是她親自下廚的出品——有兩樣是他愛吃的,另兩樣是春歸的偏好,鮮湯更是春歸最最拿手的河魚為主料,這回用的是昂刺魚,還加了通草山藥,看得出頗費了些火候時間才熬成,魚湯雪白,佐著清翠的蔥米看著就覺鮮美。

  備的是綠珠酒,用白瓷杯盛裝。

  “輝輝倒像是算準了我能趕上飯時?”蘭庭微笑。

  “打發了薑東去坊門口瞅著呢,湯是老火煨成,最後盛出撒上蔥米便是,那幾樣菜隻要洗好切好,拌料下鍋也快,等著薑東稟報逕勿已經進了坊門兒我才操忙,剛好你回來加上沐浴更衣的時間就能上桌。”

  春歸又指著一道黃酒燜獅頭:“就這菜耗時最長,我調好味後換小火煨收湯汁的時間,也足夠先把自己給清洗幹淨了。”

  否則她一身的油煙味兒,趙大爺不嫌自己也得嫌棄自己。

  但好酒好菜的準備著,大奶奶當然有自己的目的,她先是等蘭庭飲一碗湯,吃一碗飯,而後斟了兩盞酒的時候,便忽閃著眼睫表現出極其明顯的求知欲,想聽的當然就是今日十三弄那場法事的具體情形。說來有一些話,尤其是劉元寶狡辯時的言辭頗為有辱視聽不宜複述,但蘭庭卻非但沒有刪略甚至還模仿那無賴的語氣口吻,這讓春歸十分的身臨其境,越往下聽越是義憤填膺。

  怒火終於是在聽聞蘭庭“挖坑”環節徹底爆發了。

  “這是什麽破法令啊?奸/辱罪行的認定需要證實受辱女子有無一直反抗?這怎麽證實?雙方必須各執一詞啊,采信誰的供辭可就全由判案官員決斷了!這世上多的是偽君子假道學,遇見這種事多數都會為同類開脫,男人橫豎都是情有可原的,女子反正罪責難逃。”春歸隻覺鼻孔裏都要噴出火來,一拳頭砸在飯桌上:“要是行惡者威脅女子不許掙紮否則就要奪其性命呢?這樣罪犯就不算奸/辱了?對!那些人不是常把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掛在嘴上的嗎,他們就是認為女子應當寧死不屈,否則就有罪錯!”

  蘭庭靜靜聽著春歸發脾氣,沒有解釋更不想爭辯,在他知道的一件真實案例中,確有執法官員在審決奸/辱案時,認為受害女子並沒有堅持反抗後來任由男子施暴,而把案件決斷為通奸,那位官員完全無視女子呼救已然聲嘶力竭的事實,也根本不考慮女子身上的傷痕。

  又就算男子因奸/辱罪行而受懲,受害人仍然難以擺脫輿論的譴責,沒有能力反抗,但可以一死維護名節,繼續活著就是罪孽,大眾對於弱質女流缺乏其實最基本的同情心,在他們已經形成的固有認知裏,女子一旦失貞就是恥辱肮髒的,牽連著家人也都一同蒙羞,隻有一死方能證實貞烈——橫豎是發生在他人身上的事,生死仿佛極其輕易不值一提。

  還是春歸自己先反應過來:“這是逕勿的設計吧,你暗示劉元寶那畜生就算承認強迫樊姑娘,隻要咬定樊姑娘不曾反抗就不會承擔奸/辱的罪名,他為了不受刑問,多半會借機狡辯開脫。”

  “是我的設計,但並不是誤

  導。”

  “還真有這條破法令?!”春歸差不多就要暴跳如雷了。

  “劉元寶中計,承認他雖覺樊姑娘臉上的胎青瘮人,不過想著樊姑娘年歲這樣小,必定還是處子之身,他稱樊姑娘先衝他媚笑,才引誘得他尾隨,還說他的確把樊姑娘拖拽去了破壇子廟,但樊姑娘是欲拒還迎,從始至終都沒有反抗。”

  “混賬!豬狗不如的東西,說他是畜生連畜生都怕不服,被這混賬東西連累蒙羞!”春歸隻是聽著蘭庭的轉述,都氣得兩眼發紅。

  但她更關心的還是結果:“不會當真采信這混賬的供辭吧?逕勿總不至於搬起石頭砸腳吧?後來如何,逕勿有沒有駁斥這混賬?一定駁斥了,逕勿是怎麽駁斥的?!”

  “我問他為何毀棄樊姑娘的衣裳。”蘭庭說道:“這回劉元寶怔了許久,又再強辭奪理,說什麽他並沒有毀棄衣裳,指不定是其餘什麽人比如陳麻子偷窺得這事,有意折辱樊姑娘才做這樣的事,陳麻子先就急了,一口咬定劉元寶行為奸/辱之事實為確鑿,他說當時樊姑娘和劉元寶推推搡搡,且用手裏的衣籃子砸向劉元寶,但未能掙脫,劉元寶輕易便把樊姑娘拉進了廢廟,樊姑娘的衣籃連著搗衣杵就這樣被遺棄在路邊的草叢裏,陳麻子經過時還看了一眼。”

  “那籃衣裳呢?如果一直在那兒,樊姑娘出來後應當會拾取遮羞。”春歸道。

  “劉元寶逃離時先一步揀走了,他怕被人看見提著個衣籃引起懷疑,於是丟棄在富安渠裏,以為這樣就能天衣無縫,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毀棄衣物時還是被另一人證目睹。”

  “還有人證?”春歸亢奮了。

  蘭庭頷首:“是那一片的居民,因著天氣炎熱尋了截荒僻無人的渠道洗浴,當時已經從渠裏上來,借著荒草的遮擋穿衣裳,他瞅見劉元寶過來沒敢出聲,因為他向劉元寶告貸還沒能清償債務,躲都躲不及,所以親眼目睹了劉元寶毀棄衣物,這人後來還把衣籃撈了上來,見裏頭雖說有套衣裙撕得破破爛爛,尚有幾件還能穿著,便拿了回家,後來聽說了樊姑娘的事,他倒是立即想到和劉元寶脫不開幹係,但因麻木不仁、膽小怕事,一直沒敢聲張。”

  也就直到這時眼看著劉元寶成了眾矢之的,再想到自己被劉元寶勒索那筆利錢,才決定出來作證。

  蘭庭飲了一口酒,輕出一口氣,似乎直到這時他也才終於能夠抒解胸口的鬱堵一般:“律令對於奸/辱一罪的規定雖說大不利於女子,不過世上也並不是所有官員都麻木不仁,大約是弘複二年,那一任順天府的推官沈供就主審過一起奸/辱案,受害人為一雙母女,母親罹患癔症,癡癡呆呆難辨人事,女兒年僅十歲,根本無力反抗成年男子施暴,後來沈供力主判定凶徒奸/辱之罪確鑿,且上諫應就奸/辱之罪條加以補充,凡受害人為癡癔病患,或奸幼女十二歲以下者,雖和同強論。”

  “上諫得允了?”

  “朝堂上反對的聲音太大,未得準。”

  春歸握緊了拳頭,但轉而聽蘭庭說道:“不過律條雖未獲準增修,皇上卻堅定主張若幼女以及癡癔症患受奸

  ,主審官員應借鑒沈供這一判例,考慮受害人是否有反抗的能力及意識,如劉元寶此案,因有兩人供辭印證,且樊姑娘年幼,無論體格還是力量,皆不能與劉元寶抗衡,奸/辱罪名應當能夠坐實。”

  春歸也終於籲出口氣:“這樣說來劉元寶必死無疑了。”

  “是。”

  “可是既然先有類似判例,為何三年前那裏老還會施懲於樊姑娘?”春歸不解。

  “律令從無規定鄉老族宗有權斷人罪否生死,但事實上君主及朝廷都允準了他們享有此類特權,而有些根深蒂固的觀念,是律令所無法捍動的,所以我不僅要讓劉元寶伏法,還想力求證明樊姑娘確然是遭遇暴行,並非通奸,雖說人死不能複生,隻希望倘若樊姑娘當真在天有靈,能覺些微安慰吧。”

  蘭庭這時的確希望諸如在天有靈、亡魂能知的說法並非杜撰,這樣那可憐的女孩兒還能目睹殘害她的人以命抵償,或許還能少些遺恨,但他其實心中清楚樊姑娘的遭遇在這方天下決非個案,不知多少女子,過去或者將來,依然會遭受迫害及逼辱,他幫不了這許多的人,無法撼動約定俗成,唯一力所能及的,或許隻能是當知聞此類的不平事後主持公允,但其實他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存在意義。

  就像柴胡鋪,如今那些鄰人或許都相信了樊姑娘的冤枉無辜,不再誹責惡議,但他們的良知當真覺醒了嗎?當這件事漸漸再被淡忘,當他們終於擺脫冤魂索命的威脅,當生活恢複到了舊常,當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他們會不會當真同情受辱的女子,會不會還記得曾經的教訓,不再給予冷眼甚至逼害。

  蘭庭不知道答案。

  煩悶和混亂的心情讓他根本沒有酒興,就像春歸也根本不覺得劉元寶會被絞死就心中痛快,佛曰眾生平等,道說天地不仁,仿佛人命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但春歸實在認為劉元寶一介惡棍混賬的伏誅怎能補償樊姑娘無辜慘死的遺恨,那孩子甚至可能從來沒有享受過這一輪回的喜樂,她短暫的今生就悲慘結束,她心裏不存妄執嗎?她有沒有因為難消妄執便魂飛魄散?劉元寶這種貨色倒還真可能不存妄執,當魂靈覺醒,想著無非就是再經下一個輪回而已,開開心心就奔溟滄去!

  一想到這個可能春歸就恨不得親手把劉元寶的魂靈撕個七零八落再踏上一萬腳!

  “明日我得銷假了。”蘭庭忽而說道。

  春歸怔了一怔才從手撕劉元寶亡魂的假想中回到現實,頷首道:“柴胡鋪的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因為關係到高瓊,那些王公貴族說不定都會關注著,逕勿今日既然出麵參與法事,且還破獲了三年前的舊案,這瞞不過那些人的耳目,都知道你的傷勢已無大礙,再不銷假,也太矯情。”

  蘭庭也就幹脆棄了杯盞:“我正好有事想找四叔商議,輝輝不如也跟我一齊去,你陪四嬸說說話。”

  順便進行飯後消食的健身活動。

  春歸一邊點頭一邊就隨蘭庭起身,隨口問了一句:“怎麽這時辰了還找四叔議事?”

  “皇上已經下令,讓四叔輔助許閣老重審馮莨琦附逆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