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天子意圖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3      字數:1865
  春歸絲毫沒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一國太後慈寧宮主的獵奇對象,這個傍晚,她忽然才意識到自己從前疏忽的一點關鍵:“逕勿和陶鎮撫是否交熟?當初逕勿處辦汾陽王家一案時,也是動用了錦衣衛的人手,且這一回……陶大人竟然將聖令徹察的重案也對逕勿言而無諱……”

  “祖父當年救過陶大人一命。”蘭庭聽春歸結結巴巴的表達,已經知道她在擔心什麽:“五年前因為我的指點,陶大人再度躲過一劫,並得高升。”

  春歸:……

  五年前?她家夫君大人多大年紀?是她算錯了麽?難道不是年僅十二?

  “皇上一直知道陶大人和太師府的交情,不過陶大人行事也很有分寸,比如上回王久貴一案,我借用了他的下屬,他事後就向皇上毫無隱瞞稟明,這回向我泄露案情,也是得到了皇上的允準。”

  聽蘭庭這樣說,春歸才輕輕鬆了口氣。

  東廠和錦衣衛實在名聲在外,像她這樣的平民百姓看來,簡直比妖魔鬼怪更加可怕,所以就連她都知道廠衛辦案嚴禁打探的戒律,實在擔心蘭庭和錦衣衛的這位鎮撫使如此交好會留下後患無窮。

  “可皇上為何會向你泄露案情呢?”

  “皇上知道我為軒翥堂家主。”蘭庭說道:“所以我在皇上眼中,絕不是普通的一屆新科狀元。”

  “皇上想要知道的是軒翥堂趙氏一門,乃至於趙氏一門的門生故舊對於此案抱持的見解?”春歸問。

  蘭庭很滿意春歸的敏銳:“皇上不願廢儲,是以打心裏就不願相信此案和太孫有直接關聯,但是皇上已經對宋國公府心上忌防,不過高家畢竟和太孫息息相關,皇上心中還有猶豫,這個時候就需要摸察朝野上下達官顯貴的傾向,畢竟皇上並非先帝,甚少乾坤獨斷,更何況就連先帝,也不是全然聽不進諫言。”

  “可是,為何皇上不直接在朝會抑或廷議上垂詢呢?”春歸仍然有些迷糊。

  “因為那樣一來,就沒有餘地了。”蘭庭十分有耐心同春歸講解朝堂上的規例行則:“一旦舉行朝議、廷議,就必須作出聖裁,皇上在還不能定奪之前,不會如此草率的召開朝議、廷議,比方皇上最終決意寬赦宋國公父子,那麽在舉行朝議、廷議之前,就會在人事任免有所改動,才能掌握主動權。”

  春歸有些明白了:“看來根本就不存在完全從諫如流的君主啊。”

  “當然。”蘭庭莞爾:“就像真正一心為公的官員也隻是少數個別一樣。”

  “所以逕勿才會這麽忙碌,意會太師府的門生故舊們此時稍安勿躁,切切不可提及廢儲之事?”春歸覺得自己經此點撥仿佛又再通透許多。

  “是。”蘭庭挑著眉,笑意更深,也實在有些驚歎春歸的一點即透,心說她若是個男子,混跡官場完全不在話下,說不定也能成為他的盟友,不過當然還是賢內助的關係更讓蘭庭慶幸,畢竟盟友易得,賢妻難求,趙大爺絲毫不覺得自己這是在沉湎女色。

  “逕勿斷定皇上這時未生易儲之想,如果因為馮公一案牽連太孫,隻能導致皇上連宋國公父子也一並保下,所以,不如單隻針對宋國公府,先除這一禍害。”春歸再接再勵分析道。

  “睿智。”蘭庭完全不吝褒獎。

  春歸笑道:“逕勿這是在自讚吧,又不是我作的主張,不過是這才領會了你的意圖。”

  “雖則說沒有太孫殿下允肯,宋國公府絕對不敢如此的膽大妄為,但他們也並非無辜,事實上如果不是宋國公父子以及太子妃的張狂野心,太孫殿下也不至於會行為這等惡劣的行徑,宋國公府不是從犯,而為主謀,至於太孫……他的心性已經養成,就算宋國公府獲罪,他也不會幡然悔悟,總有一日會把皇上待他的祖孫之情消磨怠盡,到那時,才可能真正動搖皇上的意念,認真考慮太孫是否具備一國之君的資質,說到底,皇上現在還未徹底絕望。”

  春歸頷首:“也就是說火候未到。”

  春歸並不知已故的孝德太子有多少豐功偉績,她眼睛裏看到的隻有太孫、宋國公府的無法無天,當然不希望君國社稷被這樣一位是非不分黑白顛倒的暴君繼承,不過經這一番談話,春歸突然想起汾陽那樁舊案——還沒打聽過施良行一黨落得怎生收場呢。

  “朝廷早有定論了。”蘭庭仍然願意將結果告訴春歸:“施良行被罷職流放,胡端亦被免職,李濟雖有出首從輕的寬免,也免不得貶遷之罰,不過他的妻族丁家的確當權,走了不少門路,貶是貶了官,也沒落著什麽實職,卻調來了京畿,或許等不了多長時日,丁家人還能給他謀個京缺兒。”

  “這樣說來老爺和施良行的交鋒是大獲全勝了?”春歸這話有些委婉。

  其實不少人清楚這次交鋒中,擔當指揮的人其實是蘭庭,堂堂汾州知州實際上連個先鋒怕都算不上,倒是白白揀了一樁功勞。

  蘭庭再度莞爾:“皇上對父親能夠徹察施良行的罪行十分滿意,原本想著立時以升遷作為嘉獎,不過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