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不得不管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3      字數:3370
  王太後的確已經許久未曾過問過政務,也已經許久沒和皇後說這麽長的話了,她說著說著自己都覺得有些索然無味,但看著皇後也是一把年紀了還老臉羞紅,杵在這裏低聲下氣的模樣,到底還是心有不忍。

  “事到如今,你還念念不忘為太孫保著高氏一門臂膀,就沒醒悟他們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們哪能起到丁點扶持的作用?拖累還差不多!石德芳隻是輕傷?你還盼望著高家人對他再下毒手讓他死於非命不成?你仔細想想吧!皇上可比得先帝?縱然是眼看萬、鄭兩門如今不再扶持東宮,皇上會不會因為他們的煽風點火就對太孫失望,就立意廢儲?!你口口聲聲諦兒的情份,不是隻有你這個懷胎十月的親娘才記掛著諦兒,皇上這些年來,又何嚐不顧念著長子的早亡,父子祖孫之情!”

  話已經說到這個地步,王太後也不在意沈皇後是否心服口服了:“我還要提醒你,不要以為你做那些事就能瞞人耳目,你今日這般心急火燎的來慈寧宮求我,可是僅僅因為朝野上下的物議沸騰?你分明是已經知道了高得宜和陶嘯深兩人已經察出了確實罪證,這才摁捺不住生怕皇上震怒之餘立意廢儲!廠衛裏你都敢安插耳目,行事還如此的肆無忌憚,我看你非但沒有悔悟,反而被高氏影響,一步步的越發膽大妄為了!東廠和錦衣衛,論是眼下如何的人心不齊漏洞百出,名義上可還是直屬皇上管令的天子密署,就算皇上顧念夫妻情義不至於怪罪你,可你這樣授人以柄……你和高氏有什麽兩樣?這是要齊心協力的把太孫拖下儲位啊!”

  皇後徹底的不敢吭聲了。

  “我給你指條明路,不要為宋國公府求情,更不要主動提什麽不能廢儲的話,你還是好好約束約束高氏,尤其是教導太孫何為是非黑白,這個案子鬧到這個地步,兩條人命!不是申斥幾句或者讓高稷擔罪就能平息了,高氏必定叫囂,你這皇後可千萬不能再助紂為虐。”

  說完這話王太後終於把肚子裏憋了許久的千回百轉一聲歎息“唉”出,揮揮手:“我也不要你應諾什麽,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我這話有沒道理吧。”

  皇後隻好福身告辭,顫顫巍巍的走了,隻沒多久又顫顫巍巍的走了回來:“臣妾慚愧,險些忘了正事……母後壽誕將至,雖說早有示意不願大操大辦,隻請自家的親朋那日來宮中飲宴,但臣妾身為子媳,理當為母後操辦壽宴方是孝順。”

  王太後:……

  真孝順啊,孝順得險些都置之腦後了。

  但王太後實在不是個刁鑽的婆婆,沒有挑剔兒媳這一普遍喜好,也能體諒皇後這些年來心心念念都在固儲,偏偏力不從心有如驚弓之鳥的惶恐,莫說她的壽誕,怕是連皇帝的聖誕她都忘去了爪哇國還得依靠宮人們的提醒。

  “行吧,就由你操辦,不過除了往年來的那些女眷,這回記得給我多請一位。”王太後道。

  “敬請母後囑咐。”

  “論來她也是你的晚輩了,就是咱們新科狀元郎趙逕勿的妻子顧氏。”

  沈皇後眼中一亮:“母後怎麽想起請她?”

  “是我們家的阿舒,上回入宮時就不住嘴的在我跟前念叨,說顧氏怎麽怎麽的詼諧有趣,說得我這老婆子心裏發癢,不見一見她都覺得腸子裏抓撓得慌。”

  沈皇後連忙應了,臉上總算有了一絲真懇的笑容。

  王太後再一次目送皇後顫顫巍巍的走遠,扶著老宮人的手也從羅漢床上起來緩緩的踱步,悶了良久才“卟哧”笑出聲來:“這麽些年了,皇後比起當年選為太子妃時,性情可是天差地遠截然不同了,唯一執著的還是那雙天足,今日她這樣心急火燎的態勢,居然還能裝作三寸金蓮的行走,看著她這樣,我才覺得還有一點熟悉。”

  蕭宮令也笑道:“小沈夫人和皇後從前的性情,實在是很相似的,太後娘娘卻一直更歡喜小沈夫人幾分。”

  “小沈比皇後坦率,但說來也怪不著皇後,這個宮廷啊……天真坦率是活不下去的,還是小沈的福氣好,我真有些好奇,她這回為長子挑了個什麽樣的媳婦,連阿舒都讚不絕口的。”

  “六殿下不是還念叨,息生館的聚談,趙大公子不是還特意向他們引薦了內眷?趙大公子這樣愛重的人,想來真有不同尋常的地方吧。”

  “但願吧。”王太後忽然有些感慨:“但願趙太師的後輩子侄,終於有人娶著個盡如人意的媳婦,要不然蘭庭也蹈父祖兩代人的覆輒,就太讓人扼腕了。”

  “娘娘這樣說……老奴倒是聽說趙家三、四兩位老爺和夫人也是相敬如賓呢,便是趙太師生前,對三、四兩位兒媳也是十分滿意的。”

  “那兩個都是楊氏所生吧?”王太後回憶著往事,又有了笑容:“我記得當年,先帝莫名其妙讓我替趙太師從宮人中擇個妾室,還說是趙大師自己的請求,我壓根沒信,以為先帝又在胡說八道呢,但想著先帝既然鐵了心的要賜妾,少不得我替趙太師把把關,別送去個隻會興風作浪唯恐天下不亂的妖精,攪得趙氏一門也不得安寧,哪想到楊氏後來和你聯係,還真是趙太師的主張。”

  “是啊,便是楊氏的兩個孩子娶妻,趙太師讓她作主,她還特意詢問了老奴的建議呢。”

  “夫妻和睦是夫妻和睦,但庶子庶媳是無望宗主宗婦的,所以我那話裏並沒包含他們兩對兒夫妻,就說趙江城吧,不管前頭的朱氏,還是後頭的小沈,都並非宗婦合適人選,就更不提江氏了……她這老婆子,一把歲數了比小沈還要頭腦簡單,瞧瞧和惠妃鬧成啥樣?小十多大點的孩子,硬生生被他們推上子奪儲的戰場,以為惠妃占著聖寵就能效仿先帝時的彭氏、申氏了?先帝那樣荒唐的人,不是也沒讓彭氏、申氏得逞?今上還能比先帝更加荒唐不成?”

  蕭宮令也笑道:“先帝時若無娘娘扶持東宮,彭妃、申妃指不定就得逞了。”

  “我的作用我自己有數,關鍵還是趙太師,外朝若沒有他這麽位定海神針,我光在內廷能起到什麽功效?可惜啊,我和趙公裏應外合了這些年,緣鏗一麵,硬是沒見過他這定海神針的風儀。”

  “都說趙大公子深肖祖父遺風。”

  “所以我才好奇蘭庭娶了個什麽媳婦,你都不知道,當初我聽說晉國公熱情得很,鐵了心要招蘭庭為孫婿,真替蘭庭捏一把汗。我可不是說明珠的不是啊,隻那孩子也太板肅了,我看著她我都心裏發怵,說話一丁點都不敢輕挑孟浪了,否則她一拉臉,我肯定會覺得為老不尊無地自容。”

  蕭宮令:……

  “隻不過明珠還真合適做太孫妃,她的性情錯不了,板肅歸板肅,品行心思卻正!皇後這回的眼光還是不錯的,隻可惜高氏……”說到這裏王太後緊緊蹙著眉頭:“一門心思還要讓高家女嫁進天家,今後宋國公府才能真正的權傾天下!”

  “隻要娘娘願意在皇上麵前說話……”

  王太後擺了擺手:“我要說話,反而壞事了,壽康宮裏的那位,如今可不和我一條心,非得和我對著幹她才滿意,沒看著皇後從前兒往我這裏來得勤快,她就能幫著高氏這孫媳婦刁難兒媳婦?我要是跟皇上一提明珠可為太孫妃,她就是尋死覓活也得攪和了這樁姻緣。”

  蕭宮令實在忍不住憤憤不平了:“張太後也真是……怎麽不顧念著當年若不是娘娘庇護,她怕早就被彭妃、申妃迫害,怕是性命都保不住,如今仗著她才是皇上的生母,就敢處處針對娘娘。”

  “你啊!”王太後戳了蕭宮令一指頭,倒一點沒有怨氣:“張氏雖則淺薄,好在心地並不惡毒,她也是那些年在這後宮裏擔驚受怕得狠了,大半輩子都忍氣吞聲如履薄冰的,好容易十月懷胎的親骨肉貴為九五之尊,還不揚眉吐氣,怕就真要憋屈得腸斷嘔血了,橫豎我也好容易才得安樂,並不想再幹預這些爭權奪勢的事兒,由得她享享太後尊威罷。”

  “說來聖上遇見煩難事,也從不和壽康宮商量,反而是來慈寧宮請教娘娘時多。”

  “這話可別再提了。”王太後歎息道:“當年要不是先帝鬧得太不像樣,當我樂意幹預這些事體麽?我一生無兒無女的也沒什麽掛礙,自管逍遙快活有什麽不好?如今雖說未複盛世之治,好在是朝堂上不再那樣的烏煙瘴氣了,皇上是仁厚之君,也聽得進許閣老、沈閣老等等重臣的諫言,朝堂上還有蘭庭這樣一批後起之秀,不需要我來指手劃腳。如今我最牽掛的一件事,就是替小五、小六尋個情投意合的媳婦,別的孫兒我也不大有餘力管了,橫豎都有他們的生母操心呢。”

  “是,娘娘確然應該頤養天年。”

  “我隻但願皇後能琢磨通透了,別在這要緊關頭再辦蠢事,我要是她……幹脆這回諫言聖上連太子妃也一齊處治了,太孫或許還能挽救。”

  王太後說著說著眉目間便含帶著殺伐決斷的剛毅之氣。

  蕭宮令不由一聲長歎,心說娘娘到底還是心係著社稷國祚,畢竟是一國太後呢,哪能當真隻顧自己清閑安樂,眼看著天家一團亂七八糟的骨肉相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