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山雨欲來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3      字數:3335
  春歸這才反應過來這件事和自己居然還有些瓜葛,不對,真沒什麽瓜葛,和她結怨的人是榮國公的兒子,魏國公至多是鄭琿澹的族伯,也許根本沒把她這等小人物放在心上,早忘記她姓甚名誰了,若說是她引起魏國公念頭一動,安排個美人進來太師府興風作浪,那絕對是她自作多情了。

  所以春歸猜測道:“魏國公為何突然結交二叔?不會和儲位的事有關吧?”

  鑒於玉陽真君的提點,春歸這時可算把挽救蒼生的責任牢記心頭了,於是雖說她實在對朝堂大事知之不多,但難免關注,尤其太師府和太孫、十皇子的瓜葛就不說了,那魏國公的妹妹可也是宮裏的貴妃,就算自己沒有親生兒子,一來膝下記名了秦王,再者和八皇子亦有瓜葛。

  真難怪春歸這時反應過來魏國公是何方神聖後,立即便和儲位爭奪拉扯上了因果。

  她豎起耳朵仔細聽蘭庭說道:“其實也不突然,魏國公這人,和隻知道吃喝玩樂的榮國公大不一樣,說來眼下宮裏的鄭貴妃雖然是魏國公的妹妹,但魏國公的爵位卻不比得榮國公,靠的是外戚關係所賜,先魏國公也是三朝重臣,先帝時便位高權重,說來今上當時仍居東宮,反而朝不保夕岌岌可危,王皇後為了保住皇長子的儲位,這才想方設法選定了魏國公府的嫡女鄭氏為太子才人。”

  春歸聽明白了,魏國公不像榮國公,靠的是女兒入宮才飛黃騰達,反過來鄭貴妃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看來還是沾了家族的光。

  “皇上當年的處境十分艱難,可以說魏國公父子給予了極大的支援,眾多人齊心協力之下才能阻止先帝廢長立幼的決定,所以皇上對於鄭貴妃以及魏國公府也一直恩恤。先魏國公過世,他的嫡長子襲爵,這位魏國公鄭秀和皇上甚至還有知交之誼,且鄭秀也的確是文韜武略才幹非凡,皇上倚重他並非皆因私情。如果換作普通的勳貴公侯,公然結交朝臣士人必定會引起皇上的忌防,可魏國公因為從來便喜好交遊,且他本身也是自詡風流文才,故而時時召舉文會宴集,遍請名流也是常事。”

  說到這兒蘭庭似乎又斟酌了下,才道:“近年來太孫乖張怪僻的性情變本加厲,在朝在野都有不少言論,主張另擇儲君,但既為近臣又為外戚的鄭秀卻從來沒被卷進這些是非裏頭,故而皇上深信他不懷異心。”

  “那麽魏國公當真不懷異心?”春歸說出口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天真癡呆傻。

  蘭庭倒不介意,仍然極富耐性:“在我看來魏國公是個深懷城府的人,尤其這次榮國公府遇事,便是和輝輝你糾葛這件,我起初也隻以為魏國公至多不過袖手旁觀,想不到他竟然主動上本請皇上下旨責飭族弟,這未免太積極,鄭秀這人從前是個護短的脾性,這會卻如此擔心會被族人牽連,真讓我不得不多想。”

  春歸連連頷首:人心隔肚皮,且聽來魏國公絕非蚩蠢愚頑,要真想著摻合立儲的事,哪能掛在表麵上輕易被人給瞧出來?蘭庭也隻能是在心裏猜疑,但對於來自魏國公府的孟娘子要不要小心防範呢?或者為了免除後患,該不該勸服二叔把人送回去,橫豎孟娘子看來也不怎麽熱衷太師府的貴妾,說不定人家對歌伎的現狀更加滿意呢。

  她這些曲曲繞繞的話還沒想好當不當說,就聽蘭庭說道:“看魏國公的一貫行事,他不會做出贈妾以作耳目這種顯眼的事,且二叔那性情,雖是沉湎美色,卻和多情二字無幹,他也不會因為女眷之言而影響經濟仕途,他這回表現如此浮誇看似寵愛孟氏,私情的因素確然有,比重也不會太大,我看二叔的打算,他倒是想主動和魏國公交好的意圖。”

  說話間夫妻兩已經進了斥鷃園,蘭庭直接把春歸拉進了暖閣:“先來我屋裏暖暖,其實你也可以進來看書,我這裏還收著不少極有意思的閑書,輝輝本身又安靜,便是你在身邊我也不會受到幹擾。”

  春歸正覺身上冷,從善如流的便跟著進了暖閣,又親手替蘭庭和自己斟了盞熱茶,見他蹙著眉頭似乎還在考慮什麽事,一時半會兒想必也沒法看書寫文章,幹脆打算問清楚:“逕勿剛才說二叔是主動想和魏國公交好?”

  “我這位二叔呀,雖說是個假道學,不過對祖母是真孝順,因祖母的影響,自來便對安陸侯也十分的敬重,將惠妃當作嫡親姐妹一般,所以他也對十皇子飽含期翼,從前便勸說過祖父諫言太孫性情乖僻難當大任,應廢另立儲君。”

  春歸有些明白了:“二叔主動結交魏國公,是想利用他動搖儲位。”

  “他和安陸侯府的幾位表叔父比自家兄弟還要往來殷勤,滿京城誰不知二叔擇定的陣營?隻有二叔自己認為神鬼莫測,仍在故弄玄虛。”蘭庭也表示無奈,抬手去揉額角:“魏國公雖好交遊,也不是什麽人都能入眼的,從前一直對待二叔的大獻殷勤無非敷衍應酬,這時間卻忽然示以親近,真不知有什麽盤算。”

  春歸歎了口氣,怎麽看二老爺都是在與虎謀皮。

  蘭庭忽然推開半扇窗,轉身麵對著窗外細密的一片寒雨:“山雨欲來風滿樓,朝堂的看似平靜恐怕就要被打破了。”

  春歸也看向窗外,極是讚同的輕輕頷首,就像她也沒看見話不對景,人間早已不是“山雨欲來”似的。

  然而內庭的女眷不知朝堂是否已生波瀾,能察覺到的倒是春色早早下降塵世,正是那場寒雨過後,隨著一連數日的放晴,柯枝上先有了綠意,亭台外的海棠仿佛一夜之間便滿樹綻放,清晨人未醒,先聞鶯雀聲,隨後寒意便漸漸的緩緩的一日比一日消減,仿佛大毛衣裳都可以完全收進箱子裏。

  到趙二叔的納妾之喜,怫園裏的桃花已經開得格外豔麗了。

  蘭庭因著春闈在即的緣故合情合理不需應酬待客,隻不過去敬了一杯酒而已,春歸雖說已然服喪滿了九月,但還未行小祥祭,故而仍然不能出席喜宴,也可以名正言順的躲在斥鷃園連酒都免了去敬。

  隻有渠出不知懷抱著什麽心態,興致勃勃趕去看了一場熱鬧,回來就在春歸耳邊聒躁:“來了不少人,說是親友,況怕有的人連二老爺自己都不認識,都是上趕著想來攀附高門的貨色,自然也有親友的,比如安陸侯的幾個兒子,活像是自己納妾一樣喜慶,有一個竟然先就喝高了,敲著筷子在那裏吟詩,二老爺歡喜得滿臉春光,直讚那不知表哥還是表弟的人大有魏晉之風。”

  春歸懶懶靠在榻上,翻過一頁書。

  “魏國公這個大媒人自然是貴客,我瞅他並不像已經年過四十的人,乍一眼倒是他那長子更加老相些。”

  春歸懶懶靠在榻上,又翻過一頁書。

  “女客也來了不少,圍著新娘瞧了瞧,表麵上都在誇讚二夫人真賢惠,暗地裏卻都在可憐她,二夫人揣著一肚子火,表麵上還得端著,把腰杆挺得筆直,好像是家裏多了個貌美如花的妾室真是她的榮幸一般,自此之後她也算名滿京都永垂不朽了,說來二夫人為了這點名聲,也真夠豁得出去,居然把她娘家人也請了來充場麵,二夫人那大嫂,當著滿場女客的麵拉了孟氏的手一聲一誇‘好人才’,又拉著二夫人的手說‘好福氣’,真詭異,好像納妾的不僅是二老爺,也包括了二夫人。”

  春歸懶懶靠在榻上,仍翻過一頁書。

  她才不大驚小怪呢,早就知道如今世風便是如此,女子不論是養在閨閣還是嫁為人婦,評定標準自來都是賢良淑德、節貞自愛此二規條,貞不貞的得看丈夫死後如何表現,不能立時自證,所以婦人要求名,就隻能在賢良淑德的規條上動腦筋,論方式的有效性,莫過於主動張羅著給丈夫納妾了。

  妾室容貌越美,家世越好,正妻就越能證明自己賢良,可不與有榮焉?

  就好像孟姨娘這樣,姿容有目共睹,至於家世,這當然不同於尋常的說法,大抵高門望族的大家閨秀誰也不可能屈為妾室,像孟姨娘這樣,出處是魏國公府,名義上還是某個如夫人認的幹妹妹,這靠山可比那些小門小戶出身的女子要硬實許多,於是就算“家世”好,於是證實的就是彭夫人果然賢良淑德。

  不知道那些男人們怎麽想,可女人大多心知肚明,彭夫人無非是打腫臉麵充胖子。

  “我說你,聽見對頭倒了黴,怎麽就沒點歡喜模樣!”喋喋不休的渠出姑娘一番訴說沒有得到旁聽者丁點反應,終於大覺掃興開始發脾氣了。

  春歸懶懶靠在榻上,閉目養神起來。

  渠出憤然飄走。

  春歸再一次見孟姨娘時,又是七、八日過去,那天她在怫園裏的桃花林遊逛,想著擇一花枝瓶供,正逢孟姨娘也在這裏,春歸本沒看見她的人,先耳聞的是她的歌聲,聽清的也就兩句——洛陽花酒一時別,春去也,閑煞舊蜂蝶。

  而後歌聲餘韻未盡,歌人腰身曼轉,手裏拈著花枝,笑靨對來人,左右複更深。

  “今天真有幸,在這兒撞見大奶奶了。”孟姨娘將手中花枝,向春歸一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