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好心“誤事”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3      字數:3342
  小願望就此扔去了爪哇國,春歸看著那張瑤琴就像看著妖魔鬼怪似的,忙忙擺手連連後退:“我現下的技藝,時不時的還得挨二叔祖母的戒尺呢,可不敢在逕勿麵前班門弄斧、汙及慧聽,逕勿行行好,再給我一段時間習練再行考較吧。”

  蘭庭忙把人拉住:“別再退了,仔細摔下石階去。”

  春歸生怕他再堅持,反退為進把人往琴案那邊推:“早聽二叔祖母說過逕勿的琴藝不俗,我可還沒親耳聽聞過,既是今日清風明月俱在,正該逕勿操琴一曲才算不負雅興,也好教我這門外漢學習觀摩。”

  眼看著蘭庭淨手拭幹水漬坐去了琴案之後,春歸這才如釋重負,心情一放鬆,還未聽見琴音響起,便覺準備操琴的人那端雅的姿態已經是賞心悅目,她想她若非還算懂得些風雅,隻

  怕這時就要學凡夫俗子,直接就要高聲叫好了。

  骨子裏她和尹小妹原本很有惺惺相惜之處,同樣“愛好”風姿出眾的男子。

  庭大奶奶好像忘記了新婚之日,蓋頭揭開的第一眼,她對趙大爺的感觀隻是“不過如此”而已。

  她這時並不能把琴音裏的意境聽賞深遂,是以在起初的一段樂音裏,仍然還是停留在對“賞心悅目”的讚歎,也不知何時思緒開始受了琴聲的牽引,深覺仿佛在音韻的漫繞下,一切的風聲水聲也更清晰可聞了,而踱至樓前望月,明明月影仍是那彎月影,莫名便覺淒清起來,不再像笑容倒像一道傷心目光,相看著似乎有了淚意。

  月色下枝影如有人正黯然徘徊,春歸不知為何就想起了紫鶯,好像她也被這琴聲引來,無論是此番人境又或遼遠的溟滄,正無聲的作此最後告別。

  春歸隱約才有些明白了心裏其實隻如一道虛影的感慨,源自於她是第一次聽說魂靈還有這樣一種妄執。

  不因仇恨,也不是因為對於子女今後安危的憂慮,原來愛慕之情也能成為生氣斷絕後的牽絆,為了一個並非血緣至親的人,當已經永隔生死之後,竟然也能拋不開放不下,不確定他的餘生安好,眼睜睜的耽延到灰飛煙滅,曆經輪回無數劫修,都可以不管不顧了,世間竟然當真存在的這一種情感,更比親情的牽掛熱烈。

  原來男女夫妻之間,遵循的不僅是責任和道義,山盟海誓也並非僅隻情濃時候的假言,確然是存在著僅僅出於彼此的愛慕,此生此世生死相隨。

  讓人羨慕的不是不背諾言,而是兩顆心靈的始終親近,海枯石爛依然如故。

  這樣的情感,也是純淨美好的吧,第一次,春歸心生期待。

  ——

  而對紫鶯的努力一無所知的薑東,這樁淒切故事的另一主角,當次日,聽聞管家趙九不無喜悅的告訴他“受到大奶奶青睞”這件好事時,薑東的心情卻有如一道晴天霹靂當頭落下。

  他雖是太師府的家生子,老子娘卻並沒有受到主家的特別看重,在莊子裏老實巴交的當差,衣食溫飽雖說不用發愁卻落不下幾個積蓄,薑東想要調進府院當差根本不可能靠錢財打通門路,而他的身份,原本也很難受到大管家的關注。

  可以說薑東為了贏得趙九的提攜已經是絞盡腦汁、耗竭心力,好不容易才把這件願望眼看就要告成,怎想好端端的卻橫生枝節,導致一場苦心努力全都打了水漂,他哪裏能忍住沮喪焦急的神色,赤/裸裸地全都擺在了一張臉上。

  爭取挽回的話脫口而出:“九叔,不是已經定了我調進府院這事麽?怎麽忽然就生了變故?能不能讓別人頂大奶奶這邊的差使?”

  趙九也對薑東的反應十分廢解:“說起來調進府院除了活計輕省些,好處便是能夠常在老爺少爺麵前露臉,就有了時機博得主人的看重爭取肥差,可你不需再經這番過場,就已經入了大奶奶的青眼,這還不好?要知道大奶奶雖是內眷,但太師府的人事可遲早都會交給大奶奶管決,這要是比作仕途,你小子也算青雲直上了,我往常看你倒還精明能幹,怎麽關鍵時候反而犯起糊塗來?”

  “九叔行行好,就再幫小子一回吧,小子也不圖什麽青雲直上體麵富貴,圖的就是活計能夠輕省一些,大奶奶的事何等重要,小子能有多大的才幹,就怕誤事。”

  “這事可由不我定奪了,原本就是大爺親自開的口,點名調你去聽大奶奶的差遣,大爺決定的事也輪不到咱們這些下人挑揀,我看你還是定定心,打起精神來辦好大奶奶交待的差使吧。”

  薑東大失所望又疑心不已,他在太師府就是個一文不名的下人,莫說大奶奶,就連大爺麵前可都從來不曾露臉,怎麽就忽然受到了這兩位的青睞看重了?這對於別人而言是求之不得的事,但薑東可把這份榮幸視為噩耗,滿腦子想著的都是如何擺脫,依然調去府院裏辦差。

  他很快就想到了昨日才剛剛結識的宋守誠,心想這位兄弟畢竟是大奶奶的陪房,老娘是斥鷃園的管事不說,兩個妹妹又是大奶奶身邊的貼身侍婢,若由他去同大奶奶言語一聲,說不定事情還能夠挽回。

  又怎知他剛到新朋友居住的小院,見了人還沒來得及張口,對方就興高采烈的連連拍著他的胳膊:“正要去尋薑大哥呢,大哥倒是先一步來了我家,可是已經聽說了消息?昨日得薑大哥相助,又經一番交談,我就認定了薑大哥古道熱腸仗義實誠,大哥走後我忽然想起來大奶奶正需要人手,幫著汾陽來的兄長在京城賃居置業的事,第一條就是熟悉路況實誠可靠,我想著與其在外頭雇人,薑大哥可不是個現成的合適人?就忙讓我家大妹向大奶奶舉薦了大哥你,正巧昨日汾陽的親友剛好抵達京城,大奶奶便和大爺言語了,大奶奶的事大爺自來就放在心上的,可不今兒個就立時辦成了,咱們今後可名符其實不算外人了。”

  這又有如一道晴天霹靂,轟得薑東麵如死灰——原來根源竟然在這兒!

  可宋守誠是一片熱心,提攜他享此好事,薑東哪能說得出抱怨的話來?隻好把趙九叔跟前“無能不才”的話再說了一遍,宋守誠卻不以為意:“大奶奶待下是最寬和的,從來沒有那麽多挑剔,薑大哥就放寬心,幫著大奶奶本家的親友把落腳置業的事辦好,今後咱們齊心協力替大奶奶管治好妝奩的生息,大奶奶必定不會薄待,豈不比跟著買辦跑腿受人呼來喝去更強?薑大哥可千萬不要再和我客套,我能舉薦像大哥這樣一個可靠的人選,在大奶奶麵前也是功勞一樁,我才欠著薑大哥的人情呢。”

  薑東徹底沒法推脫了,總不能直言說他調進府院去為的是行刺二老爺,守誠兄弟是好心辦了壞事拖了他的後腿吧?再說要堅持推脫,萬一惹惱了大奶奶,以為他眼高過頂不把大奶奶放在眼裏,大奶奶再跟大爺一說,他也不能夠再實現調入府院的願望,徹底斷絕了念頭。

  又說不定先幫著大奶奶辦好了差使,今後還能等到機會往府院裏去,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有接近趙洲城的機會,把那早已磨得雪亮的刀匕捅進仇人的胸口裏去,替紫鶯報了仇血了恨,那時候自我了斷下了黃泉,對心上人也總算能夠交待,他懦弱無能沒法子救她出生天,到底還算沒有放過害死她的真凶,不曾辜負了青梅竹馬的情誼。

  薑東因為無可奈何,隻好暫緩了他磨刀霍霍的計劃,這日跟著宋守誠去見新主家,受了大爺、大奶奶的叮囑和打賞,也算正式調屬了斥鷃園,從今以後就直接聽令於大爺、大奶奶,自然也認識了柴生,薑東見他不像那些富貴子弟眼高過頂,心裏倒是也能感念宋守誠這回的提攜,拋開複仇那件事的話,這確然是件旁人求都求不來的幸運。

  可柴郎君身邊那位披著半舊道袍眉清目秀的少年總盯著他不轉眼的打量是怎麽回事?

  薑東固然是被莫問盯瞧得周身不自在而疑竇從生,莫問也是在經受春歸一番麵授機宜後,心裏頭像揣了隻野貓般抓撓得厲害,實在不解庭大奶奶自從嫁了人,怎麽越來越高深莫測,交待給他的事一件比一件更加離奇,就像麵前這位……名喚薑東的青年,除了眉毛濃些眼睛大些以外,看上去沒啥起眼的地方,那位姑奶奶因何斷定他竟然膽敢謀刺太師府的二老爺?

  還有什麽魂靈有知妄執難消的鬼話,真能讓薑東聽信誠服,放棄原本的計劃?

  該不會他一開口,就被這人看作傻子了吧?

  莫問實在心中沒底,不無擔憂他初來乍到京城第一回揚名立萬就毀在了庭大奶奶的手裏,把招牌砸得稀巴爛,損毀他靠著招搖撞騙也能衣食無憂的雄心壯誌。

  故而莫問很是掙紮猶豫一番,直到這日晚間,拿著柴生的錢,招待“薑施主”痛飲一場,趁著酒酣耳熱,莫問小道才終於痛下決心說出春歸教授那番故弄玄虛的話:“薑大哥,小道實在看你是個仗義痛快的人,值得結交,才不忍見你……我見你印堂晦暗,恐怕有血光之災呀,且你氣色發青、兩側陽穴見晦,又是有陰魂纏身之噩,你若信得過,讓我替你扶乩請卦,問一問這陰魂究竟為何糾纏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