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芳林明珠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3      字數:3420
  劍碧眼見著春歸竟然施施然往亭台裏來,顯然全沒有把她的“囑令”聽進耳裏,頓時柳眉倒豎杏眼圓睜,心說這位破落戶出身的大奶奶可真是沒眼色,以為嫁進太師府後就能目中無人?也不想想山雞就是山雞永遠成不了鳳凰,別的人也就罷了,二姑娘可是大老爺的獨女,是太師府唯一的嫡孫女,二姑娘才是真鳳凰,把大耳光刮她臉上她也隻有忍氣吞聲的份,二姑娘要給她難堪她竟然也敢不受?!

  這丫鬟仗著蘭心姑娘的氣勢,從來就是橫行無忌的主,尤其當已經把春歸順順利利的匡來了抱幽館,眼看著就快圓滿完成任務,哪甘心橫生枝節半途而廢,於是不待小主人發火,她便搶先一步。

  把春歸好一臉橫眉冷對,且當眾加以喝斥:“不是讓你等在遠處?大奶奶是聽不懂人話,還是就沒把二姑娘放在眼裏!”

  春歸:……

  這下子不發火還真圓不來場了。

  計劃趕不上變化,因為春歸高估了劍碧的心智低估了蘭心的張狂,這時也沒法子顧全大局忍氣吞聲,可就算到了如此需要急智應對的地步,春歸竟然還能覺察在座兩位客人的神情——那位被二姑娘熱情款待的“正襟危坐”氏,眉頭此時緊緊蹙起,不光把劍碧有點怒目而視的態度,甚至不由自主稍稍一挪身體,好像連對二姑娘也有心疏遠保持距離;另一位姿容秀麗的“目光閃爍”氏,唇角微微帶著笑容,顯然看熱鬧不嫌事大興災樂禍的心思,也不知她明明是作為二姑娘好友的身份赴邀,暗中有什麽仇怨,十分樂見二姑娘出醜。

  一陣後春歸才知道二女的身份,前者是險些成為庭大奶奶的董姑娘,也就是晉國公的嫡孫女;後者也是險些成為庭大奶奶的陶姑娘,皇後娘娘另一個胞妹所生的女兒,得喊沈夫人一聲小姨母,閨名喚作芳林。

  蘭心妹妹張狂歸張狂,但對於祖母還是發自內心的敬愛信服,所以把董姑娘看作唯一的閨中知己。不過她和陶芳林的關係就一直不那麽親近了,這當然是因為沈夫人的緣故,這回這之所以邀請陶芳林,卻是因為老太太的交待——雖然說老太太和沈夫人明爭暗鬥,存在深厚的婆媳矛盾,但到底還顧忌著皇後,不敢徹底翻臉,這回蘭心邀請諸位宴集,偏是打著小賀兄長高中解元的名義,就不好完全把姻親排除在外,既然邀請了沈家的姑娘,禮儀上也不能漏下陶家姑娘。

  不表後話但說眼前,無論陶芳林是否對趙蘭心懷有敵意,既為客人她都不能是春歸針對的目標,而劍碧那句當眾喝斥脫口而出後,她尚且沒意識到自己或許就會失去抱幽館大丫鬟的職場地位了,在她看來這位庭大奶奶無非是靠著曲意奉迎暫時哄騙住老太太,但如今想要落她顏麵的人是二姑娘,是太師府唯一能稱為掌上明珠的千金小姐,庭大奶奶無論如何也落不著好。

  故而當見庭大奶奶沉下麵孔時,劍碧仍是不以為然,她挑起一抹譏諷意味十足的冷笑,挺著小胸脯凜然無懼。

  “好張狂的奴婢,看著二姑娘年紀小性情又好,尋常拉不下臉來管束你們這些家生奴婢,竟是養成了這樣狂悖刁鑽目中無人的習性,你明知在二姑娘的宴集上當著眾多貴客麵前逞威耍狂,客人們不論你這奴婢囂張跋扈,隻會驚疑二姑娘竟敢挑釁頂撞長嫂,卻還存心如此意圖謗毀二姑娘的品行,居心險惡,怎容你這刁奴悍婢再留閨側,還不退下,一陣後隨我去二夫人處領罰。”

  春歸這番聲色俱厲大出劍碧意料,那白皙的膚色更像罩上一層寒霜,看著就要再次口出惡言的模樣,春歸卻不給她機會,莫說當著外客麵前與一個奴婢唇槍舌箭絕非情理,便是當眾斥責其實都有違大家風範了,但這可怪不著她,誰讓蘭心姑娘行事如此任性丫鬟劍碧又的確囂張呢,倘若她不立即斥責反而忍氣吞聲,在座的這些貴女閨秀固然會笑話她懦弱無能,還會連累整個太師府的家風亦必遭到質疑。

  於是春歸搶在劍碧麵前開口,但神色卻轉而緩和,不再那麽的冷肅嚴厲了:“劍碧是抱幽館的奴婢,二妹妹身邊的大丫鬟,論來當由二妹妹責管,不過二妹妹畢竟還是閨中女孩兒,尋常隻當丫鬟奴婢像玩伴一般,拉不下臉來申斥管束,更不說今日原是二妹妹作為東道宴請閨交,怕也擔心著攪擾了各位的興致,所以我才替二妹妹作主,想來二妹妹不會怪我越俎代庖。”

  她這話是衝著趙蘭心給予提醒,已經盡力不露責備的意味了,要若趙蘭心還長著腦子,就該順坡下驢敷衍過去這出,省得貽笑人前。

  但趙蘭心似乎沒長著腦子,惱怒的神情已經擺在了臉上。

  春歸暗歎:看來是徹底沒法圓場了,怎麽辦,親小姑眼看就要擔個少條失教的惡評,也不知將來會不會影響到婚嫁。

  好在二姑娘身邊還不全是無腦囂張的丫鬟,在此一觸即發時刻,原本在亭台裏侍立的另一個丫鬟藏丹意識到小主人正在搬起石頭砸腳,忙忙上前:“二姑娘原是想著向各位引薦庭大奶奶,是因著庭大爺和大奶奶的婚禮是在汾陽操辦,京城的親友們都還未見過二姑娘的新嫂嫂,二姑娘本存著好意,沒想卻被劍碧毀了這份心思,確然該怨劍碧這越養越大的氣性,竟然對庭大奶奶都敢傲慢無禮,不過二姑娘再是惱怒,也當千萬顧著宴集的雅興,就依了庭大奶奶的處治吧,該怎麽責罰,讓二夫人按規矩施行就是,二姑娘犯不著親自斥責。”

  春歸抬頭盯了藏丹一眼,心說尋常在躊躇園撞見,隻道這丫鬟寡言少語似乎過於沉靜,大不像劍碧一般伶牙俐齒好出風頭,真沒看出來她在抱幽館這多奴婢中倒是個最有份量的,親小姑一看就在氣頭上,心裏指不定多麽懊惱,藏丹倒敢出頭勸阻,應當是有把握她的話能被小主人采納。

  果然蘭心妹妹雖說暗暗把後槽牙磨了又磨,到底停止了和春歸兩敗俱傷的不智行為,冷聲說道:“退下吧。”

  這簡短的三字兒,卻是讓劍碧氣焰全消,煞白著一張臉驚惶失措,似乎想要立時膝跪求饒但又不敢糾纏,一聲不吭的退下。但凡是個明眼人,不會看不出這丫鬟其實在趙蘭心麵前並不敢張狂跋扈,“二姑娘年紀小心腸軟拉不下臉來約束奴婢”無非是套挽救的說辭,趙蘭心的用意分明是想當眾鄙賤春歸,好讓這些出身不凡的貴女們明白太師府的庭大奶奶是扶不上牆的爛泥,即便攀上高枝也是懦弱無能的貨色,她的繼母沈夫人就是看不得長兄娶了門當戶對的貴女為妻,處心積慮欺壓原配夫人所生的子女。

  可所謂的大家風範交際原則就是如此,隻要趙蘭心沒有為了維護劍碧和自家大嫂當場爭執,就沒人能傳太師府的趙二姑娘少條失教不悌長嫂的壞話,就算把這場還未鬧起就息事寧人的風波當作笑話說給自家長輩知曉,各家貴婦也隻會認為趙二姑娘雖說對嫂嫂有些不服,到底還不算狂悖愚蠢,品行不算存在太大瑕疵,在考慮自家子弟的婚配時,仍然不會把趙二姑娘直接剔除。

  總之春歸“擔驚受怕”一場,還算有驚無險的解救了親小姑的名聲大損,不至於讓太師府的家教受到他人嘲笑鄙夷。

  她這才如釋重負,對在座的姑娘們和顏悅色道:“我家禦下不嚴,才鬧出這等風波,讓姑娘們見笑了。”

  閨秀們大多莞爾並不言語,蘭心妹妹的神色也沒能夠立時緩和下來,倒是晉國公府的董姑娘這會兒子鬆開了眉頭,起身給春歸讓座:“今日我們都是為了來賀趙二姑娘的長兄摘得桂榜頭魁,又聽二姑娘說原來太師府是雙喜臨門,一時心中都在好奇,想要見見今科解元娘子,若非我們都有這樣的心願,也鬧不出這小小一樁風波,起因本在我們,哪敢勞大奶奶反過來賠禮呢,理當咱們給大奶奶賠不是才對。”

  她這話說得極是誠摯,真像沒看出劍碧緣何膽敢犯主的樣兒,未免讓春歸幾分詫異,心說這姑娘倒是好實的心眼,不像其餘大家閨秀那樣七竅玲瓏。隻是起先看她對劍碧的態度格外不滿,連帶著把二妹妹都有心疏遠了,足見為人處世秉持公正之道,性情和外表一樣的端方板正,不偏不倚。

  忽又聽那“目光閃爍”氏反客為主竟充當起引薦人:“表嫂還未見過這位吧,她便是董大姑娘,乃晉國公的嫡長孫女兒,論來也是太師府的常客了。”

  春歸這才反應過來此位貴客的身份,也把“目光閃爍”氏字裏言間的意味深長洞悉分明。

  但她當然是不動聲色,再把座位禮讓回去:“你們姑娘家的宴集,也不怕有我在這兒擾了開懷暢談的興致?董姑娘安心坐下吧,我原是不便多留的,應著二妹妹的邀請過來露一露麵,就該識趣的走開了,在這兒佇得久了,礙著你們說交心知己話,不定心裏怎麽埋怨我不知機呢。”

  已婚的婦人和待嫁的女孩原本就屬不同群體,若春歸逗留得久了,姑娘們多半會覺得拘束,這也本是最基本的應酬之道,她這時調侃般的說出來,風趣知機的全身而退,也算徹底平息了一場風波,想著等她離開了,不在蘭心妹妹跟前礙眼,小東道的神色才能逐漸緩和下來,不至於久久端著張懊惱的麵孔。

  可偏有人不想讓這樁風波輕輕鬆鬆過去,陶芳林再次跳將出來反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