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和柔不服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3      字數:2828
  太師府各大主屋裏聽差的大丫鬟,今夏統一配發了銀紅襖裙月白比甲,可這清新裏透著嫵媚的一襲衣裙穿在和柔的身上,竟硬生生的透出一股老學究般的板肅來,十分讓春歸廢解,不知一個正處桃李年華的女子該怎麽時時拘束自己,才能培養出如此濃重的暮氣,活像是從列女傳上走下來,但這一本正經仿佛知規蹈矩的表麵下,卻又揣著不少花花心腸,歪門邪道得很。

  就像她這時一路走來涼亭裏,看著規規矩矩的行了禮,卻當目光落在從新回歸那張紅木四方鏤雕如意紋高腳花幾上的一盆缽蓮上時,又顯得很沒規矩般的輕歎一聲:“今早奴婢看見小後院兒裏擺設的這盆缽蓮被挪來了涼亭,且還詫異是誰擅自移動了擺置,原來竟是大奶奶的主張……大奶奶有所不知,這盆缽蓮是一回大爺交待奴婢特意栽植的,因考慮著便於大爺觀賞,且還需要長久的光照,才特意擺在了大爺臥房後窗正對著的烏石上。”

  擅自二字一個奴婢說出來自然拿大,不過和柔也懂得扯著趙大爺這張虎皮逞威風的方法,但她應當沒想到大爺對於居院的擺置原本是極為挑剔的,正是“虎皮”深嫌缽蓮有礙觀瞻,像眼睛裏卡了塊魚骨頭般的難受。

  但春歸卻不想再扯“虎皮”還以厲害,因為這樣一來,明明是她身為主母教囑婢女的正經事,反而有了爭風吃醋之嫌,太掉價。

  “缽蓮需要日照才能成活,所以不宜養在室內,你放在小後院裏倒也利於它的長勢,不過盆栽瓶花之道,不僅講究花草的長勢,總得要和廳室擺設以及園中造景融洽。臥房後窗正對的那麵烏石,雖然不像如今園林裏常見的昆山石、太湖石那樣巉岩透空,但巨石如砥縱橫丈餘,很有靖節先生曾醉臥在上的‘醒石’古風,本身便是一景,還可供人坐臥,卻不能當作花幾來用。”

  一塊山石哪有這麽些講究?和柔很不以為然,正要辯駁,不過忽然又想到那塊山石仿佛的確是大爺不知從哪裏尋來的,當年還是廢了些功夫才搬進來放置在魚塘邊上,她就不敢吱聲了。

  “再說這盆缽蓮吧,一看就非天生而是手植,既是手植盆景,就需要呼應搭配才不顯得突兀,盆缽不大,放在小後院無論何處都不夠顯眼,倒是在這涼亭裏,配著花幾、繡畫才能顯出是一景來,再說這涼亭我也觀察過,上晝和傍晚都會沐著陽光,我還特地讓人拆了一幅擋簾換上更透光的繡畫,不至於妨礙盆景的生長。”

  她說完也不急,隻笑吟吟的看著和柔,好整以暇的等著婢女回應是否心服口服。但和柔又哪裏會心服呢?心說著不過是一個破落戶出身的孤女,論見識還不如高門顯望的婢女,竟然好意思在這兒侃侃長談什麽盆栽瓶花之道,她懂什麽叫風雅麽?!

  但和柔到底沒膽子把鄙夷的話說出口來——她確然是朱夫人當年細心選出來,為蘭庭準備的通房丫鬟,但論來她其實也是備選之一,還是後來認了曹媽媽作幹娘才坐實了“名份”,但這所謂的名份畢竟隻是老太太、曹媽媽的心存默契,從來沒有在蘭庭那裏得到過落實。

  在和柔看來,大爺從來不讓婢女近身服侍,這是過世的老太爺管教嚴厲,大爺也的確守矩無違太師府的家教門風,正是因此才顯得品行端方,並不能證明大爺是特別針對於她厭惡疏遠,如果老太太、曹媽媽均認可了,大爺應當也不會違逆親長們的意願,所以和柔對於自己的“前程”,其實也是十拿九穩的,早早便把自己當作了準姨娘。

  但她最近才莫名產生了危機感。

  準確說來是大奶奶入府的那天,她眼看著大爺似乎和過去有些不一樣,和大奶奶有說有笑半點不顯得生疏,倒真有了琴瑟和諧、如膠似膝的意味,和柔一邊不是滋味之餘,一邊又有了期待,她想著大爺娶親之後就算不會立即納妾,但至少不會再像從前一樣疏遠,應當坐實她通房丫鬟的功能。

  可和柔仍然沒有等到大爺的任何親近,更讓她氣恨沮喪的是,那晚大爺在斥鷃園裏安置,雖守著規矩和大奶奶分房而息,如今又不能再讓小廝書童在居院裏值夜,從臥房的鋪置到侍候洗漱,竟然是大奶奶的人在旁服侍,她根本就插不上手!

  和柔自認為她不是個得隴望蜀不知規矩的人,那時聽說未來大奶奶也許是晉國公府的嫡女,和柔就打算好了今後對主母言聽計眾恭順敬奉,從俯首聽命的通房丫鬟熬到一兒半女的小妾姨娘就算功德圓滿,本本份份完成朱夫人從前的期許,人們說起她來都道一聲忠厚溫順。

  她一點也不想和大奶奶爭奪什麽,可都怪命運多舛,怎麽就讓沈夫人算計得逞,糟蹋了大爺的良緣。

  顧氏根本就配不上大爺,莫說董姑娘,連我都不如!

  這就是和柔的想法,並不是她不自量力,誰讓顧氏出身落魄呢?且還生得如此狐媚,倘若朱夫人在,哪裏會認這樣一個紅顏禍水的兒媳,就是放在大爺身邊當個丫鬟,顧氏因那張臉原本也不夠資格。

  像太師府這樣的門第,娶婦講究的是門當戶對,講究的是女子端莊秀麗賢良溫順,像顧氏這樣唯有姿色入門就敢頂撞曹媽媽的女子,正該一封休書了結,隻不過……誰讓她有沈夫人撐腰,連老太太此時也不得不顧忌著皇後娘娘,大爺為了前程,也隻好暫時和顧氏虛以委蛇。

  不過曹媽媽說得也對,隻要抓住顧氏的把柄,鬧得闔府不容,沈夫人還哪裏保得住她?能幹脆利落休棄顧氏最好,到時大爺說不定還能挽回和晉國公府的婚事。

  我不是不能俯首聽命,但我的主母隻有晉國公府嫡女這樣的大家閨秀才夠格。

  和柔堅定的想著她莫名其妙的誌向,卻被春歸笑吟吟的注視盯得渾身刺痛,臉上顫顫巍巍的拉出點笑容來,心在不焉的敷衍道:“奴婢哪裏懂得這些事兒,隻怕大奶奶有心要教,奴婢這腦子也是學不了的。”

  “我也不是為了勉強你為不能為的事才叫你過來。”春歸這才道:“就是想再告誡你一聲兒,既然不懂得如何擺置陳設,今後便莫在這些事情上頭廢心了……對了青萍,讓宋媽媽集合斥鷃園時的奴婢,都通知一聲兒,今後院子裏無論是亭台還是室內的擺設布置,誰也不能自作主張挪動搬移。”

  和柔心下像被潑了一勺滾油,麵皮上難免也有些抽搐,無論和應諾都甚僵硬,春歸也沒再更讓她難堪,揮揮手放了行,反而是和柔走出不遠,竟腳下一絆摔出老大個動靜,春歸一望,原來是有個仆婦從她照麵的方向過來,連忙把和柔扶了起來,也不知兩人說了些什麽,和柔似乎急著搖頭,那仆婦暗暗的眼鋒往亭子裏過來,似有不滿責備的意思。

  “太氣人了,見縫插針的詆辱大奶奶!”梅妒今日果然“多多生氣”。

  春歸卻笑道:“她摔得這樣重,不過換來幾句仆婦的嚼牙,我們在旁反而能看個樂嗬。”

  她突然卻想起了一人來:“我以為當回到太師府,就能再看嬌枝妖妖嬈嬈的身法手段,這都兩日過去了她還潛著,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了。”

  嬌枝便是嬌蘭,說來還是在回京城的途中,春歸才後知後覺想起顧老太太所賜的這位丫鬟名字犯了太師府蘭字輩的一應公子、姑娘,就算蘭庭不怎麽介意也保不住人家也不介意,連忙才替嬌蘭改名兒,她卻懶得廢腦,把這一任務交給了躍躍欲試的菊羞。

  菊羞說出“嬌枝”兩字時春歸險些沒有一頭栽倒,指著那丫鬟捧著小腹:“別人婀娜苗條的小身段兒,你居然取個‘餃子’的諧音,諷刺誰一肚子肉呢?”

  但嬌枝的名兒還是如此愉快的被菊羞丫頭一錘定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