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9章 此處藏山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3      字數:2899
  盂山屬太行山的西麓,東臨真定,西接晉陽,南望娘子關,北倚西柏坡,以造化神奇、鍾靈獨秀聞名。

  據傳春秋時晉國大夫趙朔被晉國公殺害,趙朔死前將遺腹孤兒托付給門客程嬰,程嬰攜孤兒趙武潛入盂山藏匿十五年之久,後人便把盂山改稱為藏山,且立祠祭祀。

  山中有天然石洞,僻靜幽深風雨不侵;也有鑿崖而建的梳洗樓,登上俯視如臨深淵;龍潭水色泓碧,值此盛夏之季池水滲流如瀑,掬而飲之清爽異常;樓西僧院丹嶂羅圍塵跡罕至,遊人至此如至廣寒——

  當春歸坐在車裏,聽騎馬伴在窗傍的蘭庭衝她介紹位於太原府下陽泉縣的這處景地時,仍然沒有從木訥的情境徹底回轉過來,實在不明白趙大爺作為一個趕著回京科舉的監生,居然在此“時日無多”的關頭,還有閑情帶著她遊山玩水?

  春歸就這麽木訥著直到蘭庭一再的提醒,她才拍了拍額頭表示自己還懂得“下車”是什麽意思,但她似乎也就僅限“懂得”了,正如此刻聽見蘭庭囑咐除了青萍、梅羞二婢,加上湯回這個小廝,以及兩個健仆之外竟讓其餘隨行連帶車馬全都寄宿在山門外一家客棧時,春歸居然問出了“難道我們要輕車簡從揀趕山間近路”這樣沒有見識的話來。

  蘭庭站在棵鬆柏底下笑得唇紅齒白,並不答春歸的傻問題,伸了手臂往遠處一指,讓她順著那個方向看:“峭壁之上就是梳洗樓,這時看雖則清晰,我卻更喜朝早來觀,尤其是霧盛的時候。”

  春歸實在是忍不住了:“我們真是來遊山玩水的?”

  “既然途經,順便一遊。”

  “可鄉試眼看在即……”

  “我算了時日,富足盈餘了。”

  春歸:……

  她到底還是沒忍住扶額:“自是趕得上鄉試的時間,不過逕勿難道當真不需備考?”

  “我早就說過,要若這時還需備考豈不妄廢十年寒窗。”蘭庭低著頭,帶著笑,一路行程讓他的衣袍上難免沾染風塵,但仍是神采奕奕,又似乎對比案牘之前的冷靜沉著多了點活脫風趣,就像此時他站在鬆柏下,眉梢泛彩,不知怎地就讓春歸心裏有種被鉤子一牽的感覺,怦然心動。

  她忙按著指引去看梳洗樓:“那我們這是要往那裏去?”

  “雖說我不用急著趕回去備考,但若要讓長輩們知道在這樣的時候還專程帶著你來遊山玩水,我也許落不著責斥,輝輝怕就要受些數落了。”鬆柏下的青年男子仍是一臉歡笑。

  春歸再一次木訥了:那究竟是要怎麽樣?難不成繞來這裏就是為了讓我遠遠看一眼景觀?這簡直就是赤裸裸地調戲!

  “今日我們是要去拜訪一位隱士。”蘭庭趕在春歸惱火前終於不再故弄玄虛:“遊山玩水的事隻好放在日後了。”

  他招招手喚來湯回,從小廝手裏接過那張也不知出自誰手的地圖,有模有樣對照了一番四周的地勢,便指著一條向西的岔道:“應是往這裏進去了,是幽僻少人處,輝輝可想嚐試著騎行?”

  春歸立即來了精神。

  她的父親最為崇尚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的全才,尤其抵觸現如今堂堂大丈夫竟然效仿婦人出則乘轎,所以當初明明沒有多少出遠門的需要,竟也養了兩匹駿馬,春歸小的時候也被父親抱著騎行過,可惜沒能完全學會騎術——一大阻礙是來自母親,李氏眼看著丈夫可勁把女兒往“野小子”的方向教育,萬分憂心,要知這個時候的風俗可遠遠不比唐宋了,女兒家連拋頭露麵都會遭受詆毀,更不說鮮衣怒馬遊玩鬧市。

  所以當春歸長到能夠獨自在馬背上坐穩的年歲,基本上母親就已經不讓她再靠近馬兒了,直到這回隨蘭庭回京,長時間坐在車廂裏難免憋悶,春歸忍不住在歇腳打尖的時候盯著蘭庭等人的坐騎炯炯有神,目光太過渴求瞬間泄露意願,蘭庭便挑行人不多的路段親自教授春歸騎術,這時春歸雖說還不能快馬馳騁,也能稍微的小跑一陣兒了,正正興趣濃烈。

  坐在馬背上看風景,自是和憋在車轎裏不同,且這一截小徑雖說不是通向那聞名遐邇的景觀,一路上也見青峰林立、奇鬆盤虯,更有飛鳥啼鳴不絕於耳,使人有種如已遠遁紅塵之感,春歸忽然覺得滴濕飛浸額頭,以為不知不覺間下起小雨,抬眼一望,隻見原來是山壁上的一口泉眼滲溢出的清流,被風卷得有如雨霧。

  “是什麽樣的隱士竟然住在這樣的地方?”春歸不由滿懷景仰。

  “一陣便知。”蘭庭見春歸似乎有瞪嗔之意,失笑道:“我可不是故弄玄虛,委實還不知那隱士願不願意見我們,且今日之所以有此一行,確然也有輝輝的幾分原因。”

  “不是我不領情,隻當真不知我連隱士何方神聖都不清楚,怎麽也擔了根源了?”春歸表示不服。

  “前日你不是還在煩惱給諸位親長及弟妹的見麵禮,我說別的都不要緊,隻需備好一件,今日就是為這一件來的。”

  蘭庭這樣說,春歸也就不吱聲兒了。

  原來出發前春歸想起送給小姑趙蘭心的見麵禮還懸而未決,無奈之下隻好找蘭庭“請教”小姑的喜好,哪知蘭庭幹脆幫她把禮備好了,是一套琺琅管的毛筆,筆管繪製得五色繽紛還鑲了玻璃,竟然是從王久貴的店鋪裏挑的泊來品。

  “二妹性情驕縱,無論是什麽見麵禮,她大約都會心存挑剔,你不用在她身上廢心,她要若冒犯你,盡可責訓。”——這是當時蘭庭的說辭。

  小姑子可以責訓,可據說還有一個也不好相與的老祖母要怎麽辦?

  此話當然不好問出,但蘭庭似乎已經會意,故而又提起一個人來:“諸多親長中,你隻要留心二叔祖母就好了,不過她老人家是個最爽利的性情,並不難討好。”

  蘭庭特意提起這位二叔祖母,春歸當然不會吊以輕心,於是便又犯愁起初預備的見麵禮太過普通,沒法顯出她孝敬的誠意,隻是不知二叔祖母的喜好,又隻好請教蘭庭這條“捷徑”,可這回蘭庭就不那麽痛快了,非但沒有把禮物備好,並且故弄玄虛,直到今日到了藏山才露出端倪來。

  說話間卻見那條小徑似乎已到盡頭,幾疑再無前路,怎知繞著山根一轉又豁然開朗。

  是一片凹穀,遍地的荊芥盛如紫霧,濃烈的香息幾乎讓人熏熏欲醉,又需得深深吸一口氣,平息一陣,才能發覺讓人目炫的根源不是因為花香,是因正麵那道峭壁,映著夕照,山壁燦爛如金,光怪陸離壯觀雄奇,仿佛是山間住著仙翁,正施法撥弄雲氣,在這片凹穀中變幻出無數虛渺美景。

  “天啊,這裏、這裏……”春歸結巴了,她轉頭望向蘭庭,卻見他的麵貌上似乎也被返射的斜暉籠罩,整張臉龐煥發出從未見過的神彩。

  “造化神奇,人間不輸仙境。”蘭庭笑了,卻下馬,向春歸伸手:“找到這個地方,說明咱們方向沒有誤差,目的就在不遠了,下來走幾步可好?”

  兩個丫鬟低眉順眼,湯回和兩個壯仆別臉看向別處——好引人的一片紫花!

  春歸太歡喜“走幾步”的建議了,爽爽利利就扶住了蘭庭的手,輕輕巧巧躍下馬背。

  拂麵的香風讓人更加熏熏欲醉,於是兩人手就沒放開,好像要互相摻扶著才能走穩。

  後頭的仆婢一直在東張西望。

  直到一處室廬,竹籬圍起的小院攀滿了籐蘿,夕照此時能將院子斜鋪一角。

  春歸抬頭去看門上懸的牌匾,上書白首處三字。

  “富貴榮華皆雲煙,柴米油鹽為真道。”春歸喃喃念出門邊木聯上的鐫字,展眉道:“意思雖淺,但讀著讓人舒服。”

  她這話音才落,就聽蘭庭高聲道:“鳳翁在否?晚生趙蘭庭攜內眷拜見。”

  就這樣在人家門前高聲呼見了?春歸忽然有種幹了壞事想落荒而逃的虧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