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4章 如此雅集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2      字數:2796
  夫妻兩一路往自家居院走一路說話,春歸又再提出了華秀才會受謗誣的“擔憂”。

  “經我打草驚蛇,胡端已然作動,故我幾乎能夠篤定此案他必存枉法,隻是一時還想不通那吳二貴一介庶民哪裏來的門道賄賂胡端,讓他堂堂一員州佐不惜枉法循私。”蘭庭再度認可了春歸的擔憂:“胡端遣了人手去吳家,應當是讓吳二貴抑或吳老娘出頭謗誣華君,以期逼得華君撤訴,此計也能稱得上是釜底抽薪了,不過我也已經有了對策,昨晚出門,就是去找華君商量接下來的行事,輝輝放心,咱們不會讓胡端得逞的。”

  春歸想起渠出提供的情報,吳二貴賄賂的人似乎被稱施七爺,張氏也說若是翻了案,連施良行都會受到牽連,這兩個姓施的人,應當才是胡端枉法循私的動機,無奈她通過魂靈窺聞得來的消息卻不能向蘭庭如實相告,隻能提醒道:“胡端既然是施良行的黨從,也許是聽從指使才枉法。”

  “這些內情,倒不愁沒法從那起子贓吏口中審問出來,目前也並不是關鍵。”蘭庭頷首。

  “我早前來的時候,正巧遇見老爺出來,看老爺的神色似乎很是惱怒。”春歸關心道。

  蘭庭蹙眉:“父親是聽說了昨日夫人與官吏們爭執的事,更不讚成把蔣氏庇於內庭,又埋怨我為了此樁刑案激化矛盾,唯恐不利於政績受到彈劾,我沒能安撫父親的憂慮,才讓輝輝跟著受了臉色。”

  話雖如此,卻像全然不懼父子兩意見相左,結果隻能無奈妥協於尊威之下的模樣。

  春歸原本以為蘭庭佐助汾州公務是得到了翁爹的認同,且樂見其成,聽這話卻像翁爹壓根就不情願,卻又不能不放任的憋屈,知州父親拿監生兒子無可奈何,這樣的事情當然不無蹊蹺,不過春歸眼看著蘭庭不願說明,她也全當沒有留意,隻道:“我可沒覺著委屈,逕勿不用過意不去。”

  待回到了居院,夫妻兩在廊廡下相對著坐下,蘭庭又才說起了他的計劃:“不管這事和施良行是否有牽連,胡端都不會坐以待斃任我察實他枉法循私的罪狀,又他雖然打算要脅華君,華君未必就能受他要脅,為了脫罪,他應當會向提刑使周渚求援,周渚和袁閣老有姻親關係,不會眼看袁閣老損失胡端一大黨從,父親一貫怕事,我擔心周渚在上頭一施壓,父親便順水推舟把案子移交給了山西提刑司,所以隻好商量著華君,我和他分頭召集交識的生員,把事情鬧大……”

  春歸在聽聞了蘭庭一番計劃之後,也能一下子把握住“輿論造勢”的關鍵,想到沈夫人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籌辦的雅集,她也暗暗計劃著利用一番相助蘭庭一臂之力。

  不過內庭女眷的聚會大無必要勞擾蘭庭,春歸更不想借此邀功,就沒把她的計劃說出來。

  經過一番日觀雲流夜測月暈,春歸最終擇下了聚會的日期,預早兩日便把邀帖送去了各家,其中自然也是必需包括費氏。當時這位通判家的娘子正在教訓庶女,仆婦把帖子遞上時她就尤其不以為然,漫不經心一瞥,卻見象牙色的一頁素箋,隻在右下角上用筆墨勾畫出折枝茉莉,大不似那些精工印製的春樹金花箋紙,很有樸雅之風。

  “倒是還學了些附庸風雅的機巧。”費氏奚落一句,才去看箋紙上的文字。

  ——前蒙薛夫人雅意,趁天朗氣清,借幽園涼榭,與諸典則俊雅之女士,友聚茶話。愚雖俗常,不及眾位雅人清致,然承蒙厚愛,應略報心意。故定兩日後,於敝園,設茉莉芳會,備簡薄肴饌,雖無仙山之茗,幸有亙古之韻,又可暫將無限意,寓寄一爐煙,調品幽芳醇清。誠懇次前韻士,莫辭此番竭誠。頓首為謝。

  費氏動了動眉梢,把那請帖隨手一放,又再冷冷訓誡了庶女幾句話,便揮手打發,側著臉,才靠在引枕上,懶洋洋地道:“預備著兩日後,去赴知州夫人的宴席。”

  她身邊的一個仆婦,不由詫異道:“這般炎熱的天氣,且還是沈夫人的宴席,誰知道這位是不是計較著上回娘子給的難堪,尋機扳回一局,更不說老爺近日裏,和趙知州也正鬧緊矛盾,娘子何苦走這一趟給沈夫人臉麵呢?”

  “她要是在帖子裏諷刺譏嘲,我大可不必理會,旁人不會議論是我失禮,反而會說沈氏心胸狹隘,讚同我才是豁達大度,可她措辭這樣客氣,我若不理不踩,薛夫人及諸位娘子豈不怪我孟浪張狂?且老爺的意思,也是想贏得輿情支持,我要是推辭了州衙的宴請,反被他們誣成了心虛,去是一定要去的。”

  原來費氏雖說一貫以世族出身自詡,但心中也明白她的家世,又遠遠不及如薛夫人這樣的名門女眷,她可以不在意沈夫人的看法,卻不能不在意薛夫人的風評,故而其實私心裏極其不願應酬沈夫人,但還不得不去這次的雅集。

  “小沈氏還真是長進了,如今也學會怎麽綿裏藏針。”費氏冷嗤,又不無懊惱。

  她當然不知道如今的沈夫人身邊兒,有了春歸在出謀劃策。

  便是到了宴會當日,春歸仍不忘提醒沈夫人千萬得沉住氣。

  “兒媳還是聽紀夫人閑話,說道在真正的名門女眷眼中,不卑不亢才是值得欣賞的品行,且看人,也一貫是先看人的氣度。夫人雖宅心仁厚,但萬一費娘子又再譏諷夫人的親長家世,夫人心中難免惱怒,可夫人的性情,又是一貫率真,不像費娘子之輩的笑裏藏刀,故而夫人不要和她去逞口舌之快,不管她怎麽譏諷,夫人且先談笑自如,薛夫人自能看得出是誰理虧。”一時的口舌之快,又哪裏能算真正的贏家?

  沈夫人想想,確也是這道理。

  “我說上回明明就是費氏無禮,薛夫人待我怎麽還更疏遠呢,原來是我失了氣度,臉上現出懊惱的神色來,偏偏還沒那冷嘲熱諷的本事,這才被小看去!”沈夫人也的確率真,當春歸的麵也不怕一口承認了自己的“有失高雅”。

  是以當宴會即日,主賓落座,那費氏迫不及待諷刺“想不到沈夫人也以雅集相邀”的時候,沈夫人當真就心平氣和,笑吟吟地回應:“我又不識得多少雅趣,哪裏就敢籌辦雅集了?那可是在眾位韻士麵前自取其辱,不夠讓人笑話的。隻是我這主人不雅,客人們卻都是雅的,如此倒也能稱為雅集。”

  沈夫人竟然能夠麵不改色的自嘲了?這還真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呀!

  費氏用心盯了沈夫人一陣兒,卻果然沒在她臉上瞧出半分懊惱來,抿嘴笑道:“沈夫人又何必這樣自謙呢?一來邀帖的花箋就極素雅,那筆折枝茉莉又很妙致,至於措辭,更不似尋常的口吻,再看夫人布置的席案,紅瓶白花豔雅相輔,用白甌盛春茶,種種皆具雅意,足見夫人也算用足了心。”

  她這話聽上去是在稱讚,實則暗諷沈夫人原本是個俗人,今日這番布置,也不知廢盡心機從哪裏找來高參。

  雖是暗諷,可在場眾人都是世故場上涉深,誰還聽不明白這言下之意?但連薛夫人在內此時尚且不存惡鄙,也是因為這天下許多的雅集實則皆為交際應酬,本就不雅,自然免不得勾心鬥角,隻要還沒發展到惡言相向的地步,旁人也都會裝作不察,要是出言指責抑或麵露不屑,反而會敗壞宴會的氣氛,讓沈夫人這主人下不來台了。

  “我可沒有自謙,倒是費娘子過獎了,我隻是想著既然是答謝薛夫人次前的雅意,自是需要用些心思,也湊巧我雖不懂得風雅,長媳顧氏卻懂得幾分情致,今日的宴會,她可才是功臣。”

  眾人的目光這才落到了春歸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