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1章 內庭彪悍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2      字數:2903
  這晚蘭庭回到臥房,仍為了東墟命案煩難,他提筆,就著硯中的餘墨,把一張白紙上,一邊思慮著一邊寫下了數行字。

  胡端——包庇吳二貴——原因不明。

  吳二貴——真凶——動機不明。

  吳母——證人——包庇吳二貴——汙陷蔣氏——長子已亡,不忍次子亦領斬決。

  蔣氏——受陷——指控吳二貴。

  焦滿勢——受陷——原因不明——行蹤不明。

  蘭庭又想到春歸的話,在焦滿勢這一行後,加上文字:其妻小全然不關心下落,疑似知悉行蹤——命案當晚,家中曾有郎中出入。

  又把“郎中”二字重重勾畫出來。

  然後蘭庭就擱了筆,在燈火之下,長久的蹙眉沉思。

  待再次提筆之時,先是往吳二貴那一行添加:為棗樹爭執——此動機太荒唐但仍不能忽視。而後又把胡端、吳二貴、焦滿勢三個人名,都勾畫出來。

  人的行為不可能完全沒有動因,也就是說,胡端和吳二貴、焦滿勢之間必然有不為人知的聯係,且那個在案發當晚出入焦家宅院的郎中,也許就是破解這一切的關鍵。

  蘭庭忽然有了想法,他這回仍要采用引蛇出洞之計,不過卻先要打草驚蛇了!

  因而在次日,通判胡端立時便覺焦頭爛額起來。

  先是他家下人來報,郎中郭廣無端被書吏尹寄餘登門質詢,追究去年十月初七夜裏,為何事往東墟焦家,郭廣雖應付過去,心裏卻實在著慌,所以尋到家中去討主意。

  胡端正在驚疑不定,又聽差役稟報,在押刑獄的蔣氏竟然被趙知州的長公子奉手令而提出,據說竟是把這待死的囚犯送到了州衙的內宅!!!

  這下子胡端哪裏還坐得住,直要闖見趙知州,卻闖了個空——知州大人下晝時竟又生病症,回了內宅,請醫看診去了。

  從前胡端可以不管此類托辭,並樂見上司的消極怠工,但今日情形卻不一樣,胡端萬萬不能善罷甘休,於是糾集了不少黨從,氣勢洶洶就擁往內宅而去。

  這時沈夫人正好與春歸在商量宴請的事,聽稟報,大發雷霆:“我道費氏怎麽敢這樣猖狂,原來在她身後,還站著個同樣狂悖無禮的丈夫撐腰,胡端這廝,枉為朝廷命官,竟然目無法紀,老爺可是他的上官,他卻全然不放在眼裏,竟然糾集黨徒私闖上官內宅,他是要造反嗎?”

  春歸:……

  衝撞上官怎麽就成了謀逆大罪,夫人把老爺當誰了?這話要擱在太祖、成祖時期……春歸打了個冷顫,暗忖著我什麽都沒聽見。

  說來太祖、成祖距今已經過去了二、三百年,春歸自是沒有親身經曆過那時的世道,不過她卻聽爹爹說過,“文字獄”這由頭可就是太祖始創成祖發揚光大,話說太祖時,有個官員,給兒子取名“思元”,結果就被判了死罪,而且族誅……

  皆因前朝國號為元,思元是想幹什麽?這樣的人,必須謀逆必須族誅。

  在“思元”一案後,有個大臣因為說了“承蒙厚愛”的話,緊跟著人頭落地。

  太祖的認知,那大臣也在懷念著“大蒙古國”的厚愛。

  此類血案不僅僅隻是兩起,在太祖、成祖二朝,可謂司空見慣,後來在不怕死的多位數代禮部官員前赴後繼下,終於確定了詞句準則,規定什麽字必須忌諱,才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君主借口文字獄隨意斬殺臣民的恐怖事件。

  但像沈夫人這樣的說法,仍然是會引來大禍臨頭的——倘若君主想要追究,這就是個確鑿的罪名。

  不過“君主追究”這個前提應當並不存在,所以春歸雖然覺得沈夫人當真口無遮攔,卻也沒有杞人憂天到了勸止婆母小心言辭的地步。

  萬一沈夫人喝出“我姐是皇後不敬我不敬我夫家就是造反”的話,又要怎麽辦?

  稟事的是郭媽媽,也全然不把沈夫人的話當作忌諱,並非郭媽媽沒這意識,也實在當今天子確然不比他的先祖列宗,是個性情溫和慈悲為懷的君上,尤其對待沈皇後,情分更加不一般——沈夫人嘴裏無論說出什麽話,即便叫嚷著要弑君,如果僅限於叫嚷的話,今上也不會追究懲罰。

  其實也不要說今上慈悲為懷,當皇帝的,多數都做不到一視同仁,像先帝在位時,某位妃嬪做了首宮怨詩,就獲“誹上”的罪名被處死,父兄連座處以斬決!然而寵妃劉氏毒殺皇嗣謀害朝臣,竟然被先帝“嗬嗬”一笑嗔斥“淘氣”便不了了之。

  所以“君主想要追究”是個必然的前提。

  春歸在打了個冷顫之後很快就淡定下來,聽郭媽媽繼續稟報——

  “可不正應了夫人這話?老奴活了幾十年,在京裏什麽達官顯貴沒見過,竟都不如區區的一州通判夫妻兩威風八麵!那位胡相公,帶著一群屬官,擁在二門外,信口栽汙大爺霸奸罪婦,為美色所誘妄顧國法,他原話怎麽說來著……對了,是說大爺行同狗豨!”

  沈夫人冷笑道:“胡端這是急了,才成了狂犬胡亂攀咬呢,那罪婦蔣氏,跟庭哥兒的嬸母年紀相仿,比我還要年長幾歲,美色所誘?真不怕笑破人的肚皮,必定是胡端幹了喪盡天良的壞事,眼見要被拆穿,就狗急跳牆。”

  說著沈夫人就來了興趣,一把拉了春歸就往外走:“老爺稱病,現下也不好出麵,雖說蘭庭的本事,自是不怕被胡端那起子下官給真刁難住,我就擔心有個萬一,胡端等以身壓人,咱們一同去,要真蘭庭頂不住,我也好及時出麵鎮鎮場子,你也學著些。”

  春歸低眉順眼的被沈夫人拉著走,心說:正合我意。

  這回有了沈夫人打衝鋒,聽牆角也能光明正大了。

  可出乎意料的是沈夫人完全沒有偷聽牆角的打算,也根本不是為了事防萬一,她詢問得蘭庭正在二門裏的一處偏廳遭受“造反派”的質問,領著春歸就昂首挺胸地直闖入內,反是把那一堆屬官、司吏驚得手足無措,好像他們倒成了一堆小媳婦,冷不丁被闖進的兩個男人嚇得不及回避。

  春歸也不知誰是通判誰是同知,隻猜打頭那個三十出頭的官員或許是胡端,當幾個須鬢花白滿麵“滄桑”的官吏跌腳悲歎“拋頭露麵、成何體統”的時候,這位竟瞪著沈夫人一本正經地誦起了“內外各處,男女異群,莫窺外壁,莫出外庭”的女論語……

  不知道的看這架勢,還以為他是沈夫人的父輩呢。

  小偏廳裏有了一時的混亂,官吏們的批鬥對象轉移為沈夫人和躺槍的春歸,蘭庭反而被冷落一邊沒人搭理了。

  沈夫人在世族女眷麵前自愧辯才不如,經常都被擠兌得不能反駁隻生悶氣,在一幫男人麵前她卻十足自信,沒等“女論語”繼續往下念,就冷哼兩聲:“諸位都闖到我家內庭了,還有臉用男女有別的話來教訓我?你們既然開口禮法閉口德行,那就解釋解釋,糾集這大一堆人,擅闖知州內庭搔擾家眷是什麽禮法什麽德行?!”

  春歸垂著眼,看似乖順的站在一邊兒,實則當真不敢去看那幫被沈夫人反駁的腐儒此時神色何等精彩,她怕會忍俊不住笑出聲來,但這樣的場合是應當保持嚴肅的。

  “並非下官等人冒犯尊府家眷,實乃聽聞趙州尊的公子私縱死囚,將罪婦庇於內庭,這成何體統?下官等這才趕來求謁州尊,還望州尊能據從律法,訓止令郎有違禮律之行,將死囚蔣氏遣還拘獄。”

  很厲害,一口就咬定了蘭庭的罪名,不分青紅皂白就栽上頂違法喪德的大帽子。

  沈夫人怒火三丈:“什麽私縱死囚,你口空白牙就敢汙陷我家大郎,我看明明是你們這些人斷錯了命案,冤判了無辜,聽說老爺要複審此案,才做賊心虛倒打一耙!”

  話音剛落,就聽一個長胡須老頭跌足哀歎——

  趙州尊竟然將公堂政務告訴內宅女眷,真是駭人視聽、荒唐不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