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6章 不得消停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2      字數:2833
  要說來沈夫人雖說是皇後娘娘的嫡親妹子,性情還真論不上跋扈囂張,尋常也不是目中無人驕狂自大的作派,隻是她確然在幼年的時候,因為家世普通,乃布衣平民,沒有接受過大家閨秀的教育,這論來也不算什麽,因為如今的禮俗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就算出身名門望族的閨秀,倘要是遇著了迂腐的父母,說不定也是目不識丁。

  對於女子而言,沒有才華不會被人嘲笑,名節有損才會成為眾矢之的。

  可偏偏因為沈家出了個皇後,從一文不名轉而榮華富貴,世人便對沈家的女子有了莫名其妙的挑剔,明麵上不敢說,私底下卻都嘲笑沈夫人言行粗俗,不能知書達禮,是個目不識丁的文盲。

  沈夫人也尤其在意旁人的議論,又生來就有不服輸的氣性,故而也曾發奮讀書,一度比那些想以科舉入仕的學子還要刻苦,奈何終究是天份不夠,耐性也不足,終究難成才女。

  家世和才學,這儼然就是沈夫人的兩根心頭刺。

  隻是這些年來,隨著她嫁入太師府和太孫的冊立,漸漸沒人再觸沈夫人的兩根心刺,有如來了汾陽,雖說常和榮國公夫人爭鋒,對方也不是用家世、才學怦擊。

  偏偏今日在薛家的宴集上,通判胡端的妻子費氏,就敢當麵奚落嘲笑:“薛夫人辦此雅集,請咱們幾個一聚,原本是為品鑒瓶花、書畫,又或古曲、棋弈。雖說是給沈夫人下了邀帖,可真沒想到沈夫人竟也會有興致,要知今日,可沒準備著讓那些伶人來這唱戲說書,怕是會讓沈夫人覺得無趣了。”

  可不就是說沈夫人庸俗不堪,沒有她們這些世族出身的女子,才望高雅?

  薛夫人聽著刺耳,作為主家,當然不能放縱費氏的冷嘲熱諷,導致客人吵鬧起來,一番轉圜,那費氏也有所收斂,哪知待宴會結束,一行人告辭離開時,費氏偏又拉著同知、主薄等屬官的女眷,對沈夫人進行了“圍追堵截”。

  話就說得更加難聽了。

  “也難怪沈夫人如此熱衷雅集,當初可不因為在雅集文宴上,沈夫人因禍得福,才有如今的造化。自從夫人婚配趙太師的長子,豫國公才真正揚眉吐氣,逢人便誇耀,說養了兩個好女兒,一個母儀天下,一個得嫁名門,又果然是豫國公府的榮耀,滿門男兒子弟都不用上進,隻靠女兒就能尊貴無雙。”

  ——聽沈夫人敘述至此,春歸也不由心中一震,因禍得福?難道意指朱夫人被休那樁舊事?

  可郭媽媽也連忙阻止了沈夫人毫無必要的敘述,幫口把費氏狠狠數落了幾句。

  春歸眼看著沈夫人稍減了幾分怒火,才笑道:“夫人真是生性仁厚,讓妾身欽佩心折。”

  這馬屁拍得沒頭沒腦,實在牽強附會,卻把沈夫人的心念成功轉移,挑眉斜睇著春歸:“我哪裏仁厚了,又何處讓你心折?”

  “夫人明知費娘子之流,是因心生妒嫉才這般尖酸刻薄,不當麵還以厲害讓狹隘之輩更加難堪,豈不是生性仁厚?但夫人聽聞此輩弄舌,侮及尊長家門,心中自也難免氣恨,還能隱忍著,隻在暗裏生氣,抱怨幾句,那就是更加仁慈心腸了。”

  這原是花言巧語,春歸卻滿臉真摯,把肺腑之言的架勢演得格外逼真,不單是沈夫人,連郭媽媽竟也把持不住“撲哧”笑了出聲,屋子裏的氣氛才終於是一鬆。

  “夫人看看,奴婢就說隻要大奶奶一勸,多大的怒氣也不值一提了。”郭媽媽重重扇幾下風,以期徹底熄滅沈夫人的怒火。

  “春兒說得不錯,這些人,確然就是心生妒嫉,我還能和她們比較誰更尖酸刻薄?”那才成了小家子氣上不得台麵的蠢婦!

  見沈夫人是真轉怒為喜了,春歸正要轉移話題,沒想到沈夫人卻拍炕而坐,眉梢一挑計上心頭:“今日薛夫人設宴相請,論來我也當還個東道才是禮節,一樣兒的雅集文會,春兒你幫著我籌辦起來,你再幫我想想法子,定得讓費氏等等屬官女眷都來赴會,我偏要讓她們看看,究竟是誰不識風雅。”

  春歸怔住:我都做了什麽?

  郭媽媽似也不讚成沈夫人和費氏等人置氣,提醒道:“夫人難道忘了,大奶奶可還在孝中,不能飲酒作樂。”

  “不讓春兒飲酒作樂,隻是讓她替我把這雅集籌辦起來,當日就算陪同,她是我兒媳,在一旁斟酒布菜不算違禮吧,兒媳侍候婆母,體現的也是孝道,看誰敢有誹議。”

  春歸:我到底說了什麽做了什麽?!

  垂頭喪氣歸去,一張苦臉兩道愁眉,坐著窗前活像一根皺巴巴的涼瓜,發一陣呆,才把青萍叫來將今日的遭遇擇重要的一說:“原本想著幾句俏皮話試著讓夫人消火,卻沒想到引火燒身,夫人這哪是想籌辦雅集呀,擺明是為出口惡氣。”

  “大奶奶也不必愁,女眷之間的言辭爭鋒原也是常有,看著雖然緊張,往往各自也都能把握分寸。”青萍倒是不以為怪。

  “我也是想問問你,可知道費娘子的根底,我隻聽說她籍居京城。”春歸聽沈夫人的口吻,主要是惱怒費氏,所以便把這位做為主要調察對象。

  “費家確乃世族,但也並非高門顯望,不過這位費娘子,論來也算聖德太後的晚輩,是以很有幾分矝高,人緣並不算好。”青萍在腦子裏回憶了回憶,仍有幾分不確定:“仿佛費娘子的舅母,是聖德太後長嫂的娘家姑表親。”

  又是一個有後台的人,雖然這後台有點繞。

  “太後……應當會更加顧惜皇後娘娘吧?”春歸問,以便在和費氏舌戰時拿捏尺度,不用懷疑,沈夫人讓她陪隨在旁斟茶倒酒,不是為了折騰她,而是打算以她為先鋒,在費氏嘴下扳回一城。

  “聖德太後為今上的嫡母,聖慈太後才是今上的生母。”青萍也很能委婉回應。

  春歸越發成了一根皺巴巴的涼瓜。

  她聽明白了青萍的意思,聖德太後隻不過是皇後名義上的婆母,應當不會更加顧惜便宜兒媳的妹子,也許在意的是費氏這位“一表三千裏”。

  幾經遲疑,春歸還是決定向蘭庭求助,她實在資曆淺薄,入門不久,難以做到在各大家族、利害關聯之間遊刃有餘,分寸尺度說起來容易,掌握卻實在艱難,她並不認為費氏當麵就能把話說得如此難聽,在沈夫人主動進攻時,費氏真會把握分寸。

  沒想到蘭庭竟然也是毫不在意:“費氏再怎麽矝高,早已不是少不更事的年紀,她今日這樣逞強,又哪裏是為了口舌之快呢?她是有意而為,要和我們家楚河漢界,夫人惱她無禮,輝輝幫著夫人出口惡氣也是應當,盡情發揮就是,不用顧忌。”

  “逕勿言下之意是,胡通判至今還對前任知州唯令是從?”

  蘭庭見春歸稍經點撥便如醍醐灌頂,微笑表示認可:“施良行是胡端的座師,胡端要是背棄了他,那可就得受千夫所指,連仕途都要被葬送了,所以胡端是回不了頭的。”

  “可要是施良行當真違犯律法,難道胡端仍要助紂為虐,這才算不負師生之義?”春歸蹙眉,表示很不能理解所謂的官場規則。

  “這也是多年的弊病了,什麽鄉黨同籍,什麽座師門生,都如天生一係,腐儒滿口的仁義道德,卻往往無視是非黑白,說到底,不過為自己的罪錯私心,找個冠冕堂皇的借口罷了。”

  蘭庭亦對此類所謂的原則表示不屑。

  “既是如此,那我可真就聽夫人授意行事了。”春歸隻覺如釋重負,她倒不怕和人比試口才,無非有些擔心分寸尺度罷了。

  “我有一件事,其實也需輝輝幫忙。”卻又被請托上了。

  春歸怔怔:今天到底是什麽日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