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0章 趙門舊事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2      字數:2912
  未久,青萍便轉來,在王三奶奶的熱切期盼下,她臉上仍然帶著春風般的笑容:“夫人聽說馮娘子特來拜訪大奶奶,也願意抽空一見,這就請馮娘子過去,不過夫人也說了,馮五姑娘和大奶奶年歲相當,在一處說話也免得拘謹,不需要那麽多禮,隻管坐在大奶奶院裏喝茶就是。”

  青萍的言下之意,無非告訴王三奶奶兩點:第一,沈夫人之所以見你,不是因為你有多貴重,完全是看在大奶奶的情麵上。第二,見你也就罷了,你娘家妹子,夫人壓根沒有耐煩見,至於你那點子心思,最好提也別提。

  王三奶奶哪裏甘心?可她隻張了張嘴,反被馮五娘給勸住了:“多得知州夫人體諒,妹妹還能和顧娘子多聊幾句詩文,知州夫人麵前,就請姐姐代問萬福安好了。”

  等到王三奶奶這不速之客終於是垂頭喪氣地告辭,春歸又才把青萍單獨叫去一邊問話:“你早前是怎麽回的夫人?”

  “奴婢是直言,馮娘子想送娘家妹子給大爺做妾,逼著大奶奶答應呢。”

  “你為何這樣說?”春歸不置可否。

  “大爺和大奶奶是新婚,有何道理急著納妾?並非大奶奶妒悍,實在是馮娘子這樣的商賈婦人,不懂得世族高門的規矩,奴婢又想,大爺和大奶奶的姻緣乃夫人作的主,夫人勢必希望大爺、大奶奶相敬如賓,奴婢回清楚了話,由夫人親自開口拒絕,馮娘子再是不甘,也沒了汙誹大奶奶妒悍不能容人的由頭。”

  真是好靈巧的心思,好果斷的對策。

  春歸不得不承認蘭庭的先見之明,的確是出自權貴門第的婢女,見識還真不一般。

  “你入府這才幾日,竟然就能篤定夫人是這樣的心思?”春歸卻沒急著稱讚青萍,再問。

  “不瞞大奶奶,奴婢在恭順侯夫人身邊服侍時,就聽說了太師府的老夫人有意為長孫求娶晉國公府董氏姑娘,而大爺卻在汾州成了親,顯然不是老夫人的意願。”青萍的回應相當委婉。

  事實上趙家老夫人和大夫人之間的明爭暗鬥,滿京城的達官貴人都心知肚明,從前就連恭順侯夫人,可也時時關注著,隻不過青萍現在的處境,一來不願說舊主的閑話,二來還得顧忌著新主的密隱,她雖說確斷這位大奶奶顧氏,是沈夫人利用來打擊老夫人的武器,不過雙方勝負未分,輸贏難料,太過急切的站隊,往往得不償失。

  青萍此時,隻能以小心謹慎為上,事事隻盡本份,而切忌冒進貪功。

  春歸卻想著要嚐試“降服”此婢,爭取她為心腹丫鬟了。

  “你可想知道侯夫人的近況?”忽然改了話題。

  青萍有片刻僵怔,緊跟著飛速濕紅了眼眶。

  原來春歸在聽說青萍的來曆時,就十分不解——論來恭順侯府這樣的門第,一般不會隨意發賣奴婢,更何況青萍還是侯夫人身邊得力的大丫鬟,要不是犯了極其重大的過錯,怎麽可能被發賣他人?可要真是犯了過錯,對於奴婢而言,可是極大的汙點,那牙婆明知蘭庭是知州老爺的長子,哪裏敢替青萍隱瞞,把品行不佳的奴婢薦入知州府衙?

  蘭庭就更不可能沒想到這一蹊蹺了。

  又正是因為蘭庭的解釋,春歸才恍然大悟。

  原來不久之前,恭順侯被朝廷降罪,奪爵抄家、投入大獄,一應家眷、子女雖未被連坐,卻都貶為庶民,自然不可能再如從前一樣過著呼奴喚婢養尊處優的生活,恭順侯府之前的下人奴婢,也都被盡數變賣——這也是抄家的內容之一。

  青萍是家生子,但卻和爹娘兄弟失散,被轉賣到了汾陽的官牙,而自從抄家那日,她就再沒聽聞過舊主的半點音訊。

  “砰”地一聲,重重膝跪在春歸麵前,青萍尚還努力抑製著情緒:“大奶奶,奴婢過去多受侯夫人恩惠,確然牽掛著侯夫人的近況,大奶奶若願告知,奴婢感激涕零。”

  “也難得你還不忘舊主。”春歸把青萍扶了起來,口吻越發溫和:“我也是聽大爺提起,他離京來汾陽之時,碰巧遇見了韋郎君,說是才去看望了韋夫人,夫人雖遇劇變,情緒尚還平靜,又有子女在身邊日日寬慰著,更減少許多悲痛,又夫家雖然遭難,夫人的娘家兄長還肯援助,韋郎君那日,正是給他的姑母、表兄弟送去物用糧粟,再說皇上雖然降罪於恭順侯,到底開恩,赦免了死罪,人也已經從獄中釋放了,雖說現下是庶民,到底一家骨肉仍在。”

  青萍忍不住念佛,合什道:“這確乃不幸中的大幸。”

  或許是為了投桃報李,或許是因為蘭庭有意讓春歸之口,轉告青萍舊主的近況,讓這婢女對春歸這新主母增加了信心,總之她也透露了一件太師府的事件,且與春歸可謂息息相關。

  “什麽?大爺的生母,竟然是被休棄?!”當聽聞這一事件後,宋媽媽尤其不敢置信。

  “青萍是這樣說的,不過事隔多年,她那時又還沒被侯夫人重用,所以並不知道詳情。”春歸連連給宋媽媽使眼色,自己也越發壓低了聲兒:“據說還是皇上親口申斥了朱夫人失德,毀謗後族,觸犯七出,逼得老爺不得不休妻,當時這事也是震驚京城,引得轟然議論,卻沒過多久,又察明朱夫人是被冤枉的,乃宮裏的萬貴妃陷害,奈何朱夫人當時已經過世了。”

  “毀謗後族!”宋媽媽倒抽了口涼氣:“可是和沈夫人有關聯?”

  “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麽,青萍也說不清楚,因為連恭順侯夫人對這樁舊事後來也頗多忌諱,未多議論。隻是媽媽,要若這事真和沈夫人有關,看大爺的態度,對沈夫人卻實在不像心懷忌恨。”

  “此事不簡單呀。”宋媽媽白著臉,一把握住了春歸的手臂:“大爺沒提起,不知心裏是怎麽想的,是因憤慨抑或悲痛,大奶奶和大爺尚處新婚,對大爺的脾性還稱不上熟知,穩妥起見,還是不要貿然詢問舊事,先當一無所知罷,不過大奶奶心裏可得有成算,對沈夫人,小心謹慎為上。”

  言下之意,沈夫人也許和大爺有殺母之仇,指不定大爺現在隱忍不發,是籌劃著日後報仇雪恨呢,春歸當然要和大爺齊肩共進,那麽就得留心和沈夫人之間的距離遠近了,免得被大爺誤解猜忌。

  春歸怔怔地想:真累。

  沈夫人卻不等春歸想好應對的辦法,就急著表達親切友好的意願,這日春歸陪她用晚飯時,沈夫人提到王三奶奶,那叫一個滿臉不屑:“說什麽她家妹子雖是作妾室偏房,娘家還會備下重金陪嫁,把我們家看作什麽了,貪圖一介商賈的幾個臭錢?春兒你可別為這事煩惱,太師府的家訓,第一條就是無犯法令!雖說如今沒幾個人把律令規定庶民四十無子方可納妾一條當作回事,違犯的大有人在,我們家可不一樣。蘭庭雖是官宦子弟,到底還沒有授官任職,別說偏房良妾,就連通房丫頭也不許有,犯了可該被家法處治的。”

  忽而又豎起手掌半擋了嘴,神秘兮兮的壓低了聲兒:“等你隨蘭庭回了北平,家裏若有某個長輩提起納妾的事,可別因為是新媳婦就鬆了口,蘭庭一日不入仕途,你就能光明正大拒絕。”

  就像篤定太師府裏,必定會有“某個長輩”給春歸添堵的先見之明。

  春歸再次暗歎:真累!

  當晚和蘭庭茶話的時候,就沒忍住:“老爺除了祿姨娘外,難道沒有另外的侍妾?”

  “怎麽突然關心這事了?”蘭庭奇道。

  春歸麵不改色把王三奶奶的企圖,以及沈夫人口說的首條家訓複述一遍。

  蘭庭老神在在:“原來如此。”

  竟就沒了下文。

  正當春歸幾乎忍不住“胡思亂想”時,他又淡淡的開口:“家裏還有個佟姨娘,育有三弟蘭樓,是母親在世時,替父親所納的良妾。”

  這是蘭庭第一次提起亡母。

  不知為何,春歸有種他其實十分不願提起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