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1章 潛藏已久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2      字數:3014
  事後蘭庭細細分析自己的言行,為何大早得到報訊後,立時便趕回居院,又雖然當大步流星的時候,還不無促狹地想,興許輝輝這會兒,尚正酣睡——兩人雖然除了新婚之夜,都是分房而眠,到底有那麽些日,起居還在一個小院裏,蘭庭就沒見春歸早起過,甚至於有回還聽見了宋媽媽的絮叨,便知道了妻子似乎有賴床的“惡習”。

  隻今日回來時碰見宋媽媽,卻看她喜笑顏開與有榮焉,中氣十足地告訴“奶奶已經起身正在梳洗”的喜訊。

  蘭庭就猜度著這丫頭,怕不是因為心係王家這件案子,輾轉反側徹夜未眠吧?

  一碰麵,春歸迫不及待地詢問,就證實了果然如此。

  蘭庭應該意識到,他正是念及春歸也許會心係結果,才急急忙忙地趕來通風報訊。

  也才有了緊跟著的提議,忍不住連問案的時候,再讓春歸跟去旁聽。

  不過關於這些細枝末節,此刻的蘭庭可沒有如此精確的分析,他看著因他的提議,春歸呆怔數息,隨之大喜,隨之又猶豫,隨之又有些懊惱,那神態變換,當真是生動鮮明。

  “雖說這有別於正式過堂,到底不是在王家了,而是在府衙,我怎好跟去外衙旁聽的?”春歸複又成了茄子挨霜的頹喪樣。

  “也不是沒有辦法,大不了換身男裝,扮作我的隨從,到時隔著屏風坐,也能聽得見交談。”蘭庭為自己一時衝動的提議,仔細盤算著可行性。

  春歸見他這樣上心,臉上有了笑容:“到底是在府衙,被人看了出來,說嘴說到老爺跟前,又或是幹脆被老爺撞破……逕勿不講這些迂禮,老爺卻是講究的,罷了,我也就是一時心急,恨不能去聽一耳朵,隻要逕勿答應問詢完畢後,不管有沒有蛛絲馬跡,立時告訴我一聲莫讓我久等心焦就是。”

  她把這話說完,才意識到:“自逕勿進屋,咱們竟立在這裏說話,都忘了坐下!”

  “這是誰的錯?”蘭庭輕笑。

  “我的錯,我的錯,是我太心急了,案子察了這麽久,珍姨娘是唯一的線索,能不能解惑,就看昨晚的結果。”春歸頗為理虧。

  可她是因為心急,蘭庭又是因為什麽,才呆呆站在這裏說了甚長一席話,多得春歸提醒他才想起“有話坐下慢說”這回事?

  “確然是輝輝的錯。”趙大爺明明想到了自己為何失態,卻厚顏不肯承認,順水推舟得麵不改色。而且毫無愧疚的討要補償:“今日我回來晚飯,煩勞娘子,洗手做羹湯?”

  春歸一點沒有發現趙大爺的算計,而且大覺理所應當:“本是莫問纏著,又有柴生哥求著,我答應試著向逕勿說說這件案情,想著逕勿事忙,且又是無憑無據隻有虛無飄渺的猜疑,多半是不答應的,沒想到逕勿這樣爽快就答應了幫忙,還果然解決了,雖說可能仍然難以察實幕後真凶,至少白氏的冤屈是被洗清了,且還保住了三姑娘未受嫁禍,我也算是不負柴生哥的所托,正該好生答謝逕勿。”

  本是“勒索”得逞,蘭庭卻總覺得有些不是滋味,直到他告辭了春歸前往外衙,在書房裏一邊聽尹寄餘報知公務,一邊暗暗地辨析,忽然意識到,原來是因春歸言下之意,仿佛是為柴生而答謝自己,親疏遠近的分別,讓他很覺鬱悶。

  “什麽時候,心胸竟這樣狹隘了?”蘭庭搖了搖頭,不防竟然喃喃自語。

  尹寄餘愕住,好一陣,才用指頭緩緩衝著自己的鼻子:“逕勿這話是說我?趙大爺,你可以說我怠惰因循,我也確然不屑為了功名利祿廢寢忘食,也可以說我有失機謀,比起大爺的運籌帷幄詭計層出,我確然甘拜下風五體投地,但大爺,你可不能隻為扣減我那已經無比微薄的薪資,信口用我的心胸充作由頭,尹某平生最最在意,就是心胸開闊處世豁達!”

  說著話尹寄餘自己卻破了功,大笑出聲衝破那一臉憤慨,巴掌重重拍著臉色已經漸漸黑下來的蘭庭的肩頭:“逕勿,你這是在哪裏中邪了?我還未見過你這樣,咱們商議的可是正事公務,你心思岔到了何處,誰的心胸竟怎樣狹隘了,不行,今日你可非得說清楚,笑死我了,今兒是什麽日子,無所不能的趙大爺,竟當場出糗?”

  蘭庭在此哈哈大笑中,麵無表情起立,理了理袖子,揚長而去。

  他也許真是個心胸狹隘的人,好想當真克扣尹寄餘的薪資怎麽辦?!

  興許是尹先生的運氣當真不錯,在趙大爺還沒有“痛下決心”的時候,王久貴父子便急匆匆地趕來了汾州府衙,他們跟著一位皂役,惶惶不安地抵達一處偏廳,當再見到蘭庭,王久貴這回是毫不猶豫的膝跪下去,還拉了一把兒子王平安,險些沒有直接把王平安拉得摔倒。

  蘭庭忙阻止了王久貴的叩拜,把他摻扶起來:“晚輩怎當長者行此大禮?”

  他雖是官家子弟,被庶民尊稱一聲“舍人”,到底自己還是個白身,沒有資格受到參拜,蘭庭雖然視腐禮不以為然,但他又不是狂妄自大,人與人之間應守的禮節和道義,蘭庭一貫認同。

  王久貴是真惶恐了,不知該如何是好,他就算因為凝思的暴露,懷疑珍姨娘也是幫凶,卻萬萬沒有想到珍姨娘竟然還能飛簷走壁,簡直就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虧他昨日,聽說蘭庭竟然驚動了錦衣衛時還暗暗抱怨——他自來就怕招惹官非,對官員權貴恨不能敬而遠之,更不說沾染上錦衣衛、東廠這類把達官貴人,都敢逮拿審訊的凶神惡煞。

  可昨日要不是那些身手同樣了得的錦衣衛,珍姨娘兩個凶犯必定溜之大吉,今後他們一家子哪裏還能安穩?豈不日日驚怕著珍姨娘來取性命?!

  王久貴這回,可真是把蘭庭看作了救命恩公,趙舍人在他心目裏的威望,甚至遠遠蓋過了莫問道長。

  不過父子倆的心中,當然還是不少疑惑的,怎麽也想不通為何招惹上珍姨娘這樣的,有組織有計劃有膽有謀的悍匪,他們雖然走南闖北,但經營生意時一貫堅持著和氣生財,與同行之間連摩擦矛盾都少有,更不說結下深仇大恨了。

  蘭庭問:“珍姨娘、凝思之外,另一凶徒是何身份,又是何時買進的貴門?”

  王久貴原本已經對蘭庭說過了珍姨娘、凝思的情況,但因為此刻他過於惶惑,沒把問話聽清,又再囉嗦一遍:“珍姨娘和凝思,都是從同個人牙子手裏買進來的,是六年前的事了,老朽還記得那牙人叫袁五,雖說上頭沒有牙行管屬,是跑單活,卻是由老朽信得過的一個家人推薦,所以我家但凡缺人手,都從他那裏買雇。”

  有的高門望族,尤其是王公顯貴,對於仆役的要求極高,一般不會信跑單活的袁五這一類人,不過王久貴不同,他就是個商賈,對仆役的要求沒有那麽高,牙行待他這一類客人也沒有那麽殷勤,需要勞力時,找跑單的袁五更加便利,誰能想到居然有人利用袁五,楚心積慮往他家裏頭潛伏悍匪死士?

  “昨晚那仆婦羅氏,也是從袁五手裏買入,老朽今日問過幾個管事的仆婦,其中一個還記得,羅氏是袁五主動推薦的,說是羅氏原本就在一個官宦之家為仆,會一手園藝培植,原本的主家被治了罪,她無兒無女又死了丈夫,沒個依靠,於是被單獨的變賣轉手,時間是在年餘之前。”

  蘭庭來見王久貴父子時,也順便捎上了王三,他便立即為自己辯白:“六年前也好,年餘前也罷,兒子和阿娘當時可都沒有插手仆役的買入遣出,經管的人可是三太太,這三人,和我們二房可沒有半點幹聯。”

  王久貴這時也根本顧不上訓誡兒子,歎聲氣道:“昨夜發生那樣的凶險,老朽就算愚鈍,也看出珍姨娘等三人的來曆必不簡單,趁夜便遣了仆從,去堵那袁五,把他狠狠一逼問,他就受不住了,交待這三人,的確是有人付了他重金,讓他想辦法送來我家,凝思根本不是他的養女,珍姨娘、羅氏的來曆也都是他說了假話,卻連他,都不知這幾個人從哪裏來,真實名姓,連買通他的那人,隻曉得自稱韓四爺,就露過兩麵,其餘一概不知。”

  關於幕後真凶的所有線索,這回算是徹底被斬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