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1章 輕信狡辯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2      字數:3021
  怎麽偏巧是今日,那個什麽宋郎君引薦的喬大夫又要複診?

  這個疑問盤旋在凝思的腦子裏,讓她忽生忐忑,想到莫名其妙登門的小道士,再兼宋郎君這一行人,總覺得有些蹊蹺,隻是又忽而想到宋郎君的內眷顧氏,分明和三奶奶一樣的輕浮淺薄,凝思多少又能寬慰自己:俗話說門當戶對,顧氏既能和鄭氏婆媳物以內聚,甚至對周氏都還要奉承討好著,又哪裏像出身高門望族的貴人?她的夫郎,想必也就是個普通世家子弟,還怕這樣的人引薦的郎中能看穿什麽不成?

  她又忍不住抬頭去看那輪金烏,眼睛被陽光狠狠刺激了一下,閉著眼深深吸一口氣。

  凝思是很想窺聽屋內眾人的言談,奈何再次被摒退在外,且還有個對她虎視眈眈的綺紫,她當然不能去聽牆角,不過這也沒什麽要緊,成敗與否,稍過一陣便見分曉了。

  不防目光便和綺紫一遇,凝思忽然忍不住情緒,牽起一抹詭異的笑容來,她一慣冷肅的眸子,此刻也不無玩弄的意味,如同一隻高傲的狸貓,看向命不久矣的倉鼠。

  她是親眼所見,綺紫忽而蒼白的麵容,額角的汗珠直往下滴。

  凝思又笑了,這個蠢貨,自以為已經洞察了先機,並做下萬全的安排,又怎料正中她的陷井?

  心底那微微的得意尚未消褪,卻忽聞一聲極不耐煩地喝令:“去個人,叫三郎過來,今日是入中伏,他理當來嫡母這受賜益氣湯,現在什麽時刻了,還不見他的人影,問他還有沒有半點孝心!”

  竹簾子“啪”地合下,瞬間又再掩沒了王久貴的身形。

  凝思瞧著動也不動的綺紫,知道她在盤算什麽,又是不無挑釁地一笑,便施施然往外走,正逢聞訊而來的珍姨娘,凝思和她也隻交換了一下眼神。

  對於王久貴的怒氣,凝思並不作他想,反倒認為一切皆在意料當中。

  又說王三,因著今日是入中伏,他倒遵遁習俗,沒有出外花天酒地,隻披敞著外衣,歪在靠窗的軟榻上享受著貌美的婢女扇起涼風,迷迷糊糊半夢半醒,聽聞“老父有請”,雖說滿心的不耐煩,又不敢違逆,定睛一看前來傳話的婢女,正是嫡母麵前那個粗笨丫鬟凝思,就越發覺得掃興。

  磨磨蹭蹭才去正院,打起簾子的時候才在臉上露出幾分諂媚,不防才一抬眼,就睹見父親憤怒的神情,他微微一怔,才又慎重幾分。

  心裏卻仍覺得不以為然的,他也算熟知父兄的性情,一個是看似急躁,一個曆來假惺惺,至多責備幾句,也是不痛不癢,再說最近他可沒有行為任何過錯,犯不上顫顫兢兢。

  此間雖是周氏的居室,卻也分開裏外兩間,周氏病著,也不便出來見人,王三隻衝父兄見了禮,還算恭敬地又衝蘭庭抱一抱揖。

  雖說對於兄長這位“貴客”,據說是世家子弟,王三難免見過幾麵,但他卻沒有結交的心思,倒不是因他眼高過頂,無非情知有兄長作梗,人家對他就是敷衍而已,他犯不上用熱臉去貼冷屁股,空廢一番心思。

  而且王三自負也是見過世麵的人,看多了所謂的官宦世家,其實已經落魄,“宋郎君”看上去又未及冠,指不定辛苦半生,依然考不中/功名,這樣的人結交來也無大用,不如省些精力,交好當地的權貴豪強。

  所以王三一圈禮見之後,自然而然便想找張椅子坐下來,哪知他才彎了彎膝蓋,就聽父親大人低喝道:“孽障,給我站著!”

  倒是“宋郎君”莞爾一笑,出聲轉圜:“王翁還是讓令郎落坐吧,否則在下倒覺失禮了。”

  論年歲,蘭庭差著不少,他要讓王三站著和他對話,多少有些不自在,和莫問小道相比,趙大爺可真不習慣端嚴著架子。

  度量著父親的神色實在不善,連兄長竟然也沒如往常一般假惺惺地示以友睦,王三心中越發狐疑,頂著壓力剛剛落座,冷不丁再聽一句問話,簡直有如五雷轟頂!

  “珍姨娘的企圖,想必三郎君心中清楚吧?”

  蘭庭有如雲淡風清的一句話,險些讓王三神魂俱裂。

  他這才明白了父親大人為何震怒,忙要急著分辯,就又挨了一訓:“你給我小聲些!”

  王三隻好壓低聲:“阿父,兒子可不敢行為那等喪盡天良的事,是珍姨娘她引誘在先,不過兒子可沒搭理珍姨娘,義正嚴辭地拒絕了她。”

  王久貴氣結,紅了老臉掃了一眼蘭庭,恨道:“你胡說什麽,誰問你這些了。”

  可蘭庭問的是什麽,王久貴心裏也沒底。

  “這枚藥丸,是大太太日常服用,忽而被換成了摻雜草烏的毒藥,又有三太太的亡故,經察和珍姨娘不無幹係,三郎君難道毫不知情?”蘭庭又指了指桌上的青瓷盅:“這是大郎君的益氣湯,經察也被放入了草烏,事涉人命大罪,三郎君若然知情,還是早些說清楚為上,否則……害命重案,該當上報官衙處斷,三郎君若有隱瞞,恐怕便免不得受刑問之苦了。”

  王三立即就服了軟:“我是真不知道珍姨娘會如此大膽,隻不過她引誘我的時候,說過一句會助我……”王三瞄了一眼父兄,垂頭喪氣承認了:“會助我贏得父親的信重,掌管家業,我並不信以為真的,也萬萬沒有想到,她竟然真敢衝兄長下毒手。”

  莫說王平安不信這狡辯,連王久貴也沒法子說服自己相信庶子無辜——要不是他這當爺們兒的指使,區區一個姨娘,就敢串通婢女謀害主母?

  隻有蘭庭相信王三的話,竟然頷首道:“既是如此,那麽三郎君能否配合在下,接下來察實證據?”

  “不遺餘力,當然不遺餘力!”為了自證清白,王三連連點頭有若小雞啄米。

  ——

  王三出來的時候,凝思和珍姨娘一左一右立在階下,兩人皆把三爺垂頭喪氣的神色看在眼裏,一個不動聲色,一個卻稍稍從眼睛裏透出幾分安撫來,王三把不動聲色那個視若無睹,隻微不可見衝珍姨娘挑了挑眉,不敢再有更多的眉來眼去。

  他剛走不久,王久貴和蘭庭緊跟著出來,看見珍姨娘,王久貴步伐一頓,蘭庭很是知趣地先行告辭。

  “你怎麽站在這裏?”

  這問話頗有幾分不耐,珍姨娘的神色裏不由帶著幾分委屈,可礙著諸多仆婦並兼還有王平安在場,她也隻能隱忍,不露出嬌嗔來:“太太午膳之後,原本囑咐了婢妾回屋歇息,聽說老爺過來看望,婢妾不敢裝作不聞,才來聽候差使。”

  王久貴便不多理會,正欲離開。

  凝思卻察覺了兩道審視的目光,一抬眼,隻見王平安正盯著她,神色十分不善。

  這回她仍是裝作呆笨模樣,和王平安對視良久,無動於衷。

  王平安出聲,阻攔王久貴:“父親留步,安有一事稟告。”

  “早先怎麽不說?”王久貴越發不耐。

  “因宋郎君在……”王平安再度掃了凝思一眼,神情更添幾分凝重。

  父子二人又再折返,這次足足有兩刻,再見王久貴出來,卻是一聲不吭揚長而去。

  王平安站在竹簾外,有些居高臨下,但審視的目光卻儼然收斂起來,仿佛沒事人一般囑咐:“別在日頭底下站著了,入內服侍吧。”

  說完也相跟著離開,周氏的居院看似恢複寧靜。

  金烏高熾,熱氣如蒸,沒有一絲風,枝葉有若靜止,本是焦金流石,人易燥悶不安,更何況春歸雖得了一句“稍安勿躁”,卻暗忖事涉幾條人命,容不得絲微大意。今日,她是難以午休小眠的,甚至不能安坐,在客居的室內,踱著步子徘徊,當見蘭庭終於歸來,連忙小跑著迎了出去。

  “放心,我早有防範,叮囑了王平安,讓他不能服用益氣湯。”蘭庭知道春歸因何心急,不待問,便溫言解釋一句。

  “逕勿是怎麽想到的?”春歸鬆一口氣的同時,心中又生疑惑。

  連她通過白氏、渠出之口,得到這麽多不聞人知的訊息,也是直到確鑿凝思和珍姨娘狼狽為奸的時候,才醒悟過來真凶想要加害的人實為王平安,她是當真不知,蘭庭竟然能夠領先一步的原因。

  可是還不待蘭庭解釋清楚,王家此日,變故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