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3章 人心莫測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2      字數:2987
  在春歸聽來,詹氏和孫家的兩人之間其實並不存在所謂的深仇大恨,一來是孫槐的前妻和詹氏極為交好,雖說病逝了,留下一雙年幼的子女,孫槐必定會再續弦,詹氏也沒有立場幹涉孫槐再娶,然而難免會把續弦和好友比較,詹氏認為續弦是個寡婦,有命硬剋夫的嫌疑,心裏就不看好這一樁姻緣,沒想到孫槐再娶不久,真就暴病身故了,詹氏就更認定了孫家的是不祥之人。

  再者詹氏是個爽利的人,孫家的卻柔柔弱弱拖泥帶水,兩人性情本就不合,詹氏就很看不上孫家的許多行事,尤其是孫槐的遺孤,其中的女孩一回受涼發熱,人都燒得迷迷糊糊不清醒了,孫家的卻不敢上報主家想辦法請醫,悶不吭聲,一邊哭著一邊用涼水給女孩擦拭身體試圖降熱,要不是詹氏及時發現,指不定那女孩就這麽病死了,詹氏就更加埋怨孫家的,幹脆把好友的一雙子女認養在自己膝下。

  仆婦之中,也不乏長著勢利的眼睛,內廚這些人眼見著詹氏不喜孫家的,好些的隻是和孫家的漸漸疏遠,更惡劣的就是落井下石。

  故而內廚裏相對而言最沒好處的差事,就都落在了孫家的身上。

  春歸聽後便想:從前是白氏理家,負責往白氏一處配送飲食的差事自然被人爭先恐後,也隻有白氏受了懲戒失勢,這項差事再沒有了從前的好處,才會推脫到孫家的身上。

  她幾乎已經確定孫家的就是白氏死前負責送餐的人,就問何媽媽:“我看那仆婦的情狀,似乎格外懼怕莫問道長,這又是什麽緣故?”

  何媽媽卻忽然囁嚅起來,分明是知情卻顧忌著春歸是外人,不好開口的模樣。

  三奶奶因春歸那話本就問得很有針對性,隱隱的也猜到了一點端倪,把眉梢一挑,迫不及待般開口:“顧娘子也不是外人,媽媽把實情直說就是。”

  這雖然合了春歸的意,但她依然覺得哭笑不得:我怎麽就不是外人了?

  再看何媽媽,這下子再無半點猶豫,口吻裏的興奮之情竟也隱藏不住了:“原本顧娘子不問,奴婢也想著稟報太太和奶奶的,這件事可真了不得!”

  見三奶奶和春歸俱是聚精會神的模樣,何媽媽自然也不敢狠吊胃口,繼續說道:“奴婢早前寬慰孫家的,原也沒想太多,以為她是真得了病,情緒才會這樣激動,哪知孫家的卻悄悄告訴奴婢,原來她是懼怕著被莫問道長看穿,她就是那個害死三太太的人!”

  “這是什麽話?!”三奶奶心中隱隱的猜測得到證實,但仍然覺得震驚。

  “孫家的說,那時三太太被困禁在居院,是她依時送去飯食,詹娘子也叮囑過她,說是太太的交待,不能因為三太太被老爺責罰,就敢怠慢。那日,孫家的送餐途中,遇見了太太屋裏的凝思姑娘,說是得了太太的囑咐,特意來察看內廚有沒有克扣三太太的飲食,揭起食盒一看,挑出一碟杏仁酥來,說三太太一貫就不喜杏仁,讓孫家的去換另一種糕點,孫家的就又走了一趟內廚,換了馬蹄糕,凝思姑娘這才滿意,孫家的把飲食送給了三太太,正是那一天,就聽說三太太服毒自盡。”

  “原本呢,孫家的也沒多想,直到莫問道長登門,開壇設法,家裏流傳開來,都說三太太不是自盡,竟然是被人害死的,孫家的就心慌不已,想到那天,她回內廚換馬蹄糕時,凝思姑娘主動提出把食盒飯菜留下,由她看管,省得孫家的再提著往返,孫家的就懷疑凝思姑娘就是趁那時機,在飯菜裏投了毒,而飯菜是她給三太太送去的,豈不也是幫凶?她是害怕被莫問道長看穿,才不敢接近。”

  “果然是那凝思!”三奶奶眼睛幾乎沒有瞪圓了,但神色卻並不含惱怒:“要三太太真是被人毒殺,凶手再也沒有其餘的人,凝思先是汙陷三太太,導致三太太被老爺懲誡,緊跟著支開孫家的,在三太太飲食中投毒,造成三太太是畏罪服毒的假象,可這凝思,不過區區婢女而已,哪裏來的膽大包天,竟然敢做害人性命的惡事。”

  她是把眼睛直瞪著何媽媽,想要聽見何媽媽順理成章的推理,奈何何媽媽縱然有心討好二太太,卻也不敢妄議大太太的是非,隻道:“所以奴婢看來,定是那孫家的要麽杞人憂天胡亂猜測,要麽就是克意汙陷凝思姑娘,說不得是她在三太太飲食裏投了毒呢。”

  這答案自然不讓三奶奶滿意,也讓春歸無比的寒心。

  是以這日下晝,蘭庭回到客院,就見春歸悶悶不樂呆坐在廊廡底,他不由疑惑道:“連我都聽說了風傳,整個王家,多少仆婦都在議論是周氏毒害了白氏,我猜著輝輝這邊應當有所進展才對,可看你這神色,似乎又不像有了進展?”

  春歸強打起精神:“也不是沒有進展。”

  便把孫家的這一段如實敘述,也坦言了自己鬱鬱不樂的原因:“我度何氏的麵相,又看她慣常的行事,相信了她是個與人為善的和氣人,她說她對孫家的心懷同情,時常照濟,我聽著孫家的連這機密都敢告訴何氏,也不懷疑何氏的話。要說來,事涉人命,何氏不敢替孫家的隱瞞,報知主家也是情理之中,且孫家的雖說牽涉其中,但她並沒有謀害他人的意圖,隻是被凶手利用而不自知,王久貴不是個惡毒的主家,想來不會遷怒孫家的。”

  春歸說著就蹙了眉頭:“卻沒想到,何氏為了自己不被牽連,竟然咬定孫家的陷害,甚至就是真凶,根本不想她這樣做,極大可能把孫家的置之死地,虧孫家的這樣信任她,哪裏想到何氏竟然如此偽善。”

  春歸不信何氏竟然看不出孫家的確為無辜,也根本沒有膽量汙賴凝思,更不要說毒害人命,何氏要想置身事外,根本無需陷害孫家的,隻要把耳聞之事,如實上報給王久貴即可。

  但她一邊想要討好鄭氏,一邊又不願得罪周氏,為了這些微的利益好處,就敢把一個無辜的,甚至真心信任她的人陷入死地。

  “輝輝是在自責,因你一句問話,連累了孫家的?”蘭庭雖是詢問的口吻,但心中已然篤定,他微微一笑,安撫春歸:“何氏雖說有此惡意,但就連鄭氏,隻怕也不願事態按何氏的杜撰發展,孫家的隻是一個仆婦,且與周氏毫無幹連,讓孫家的頂罪,對鄭氏而言,可沒有絲毫收益,否則還不到半日,怎麽就能流言四起,說是周氏指使凝思毒殺白氏呢?”

  “正是因為這樣,我才擔心。”春歸卻道:“孫家的並沒有憑據證實凝思落毒,而現下已然流言四起,周氏乃王家堂堂正正的主母,名聲蒙汙,根源就是因為孫家的一番話,孫家的能不受懲?”

  雖說律法規定,主家不能毆殺仆婢,但就算毆殺,也僅僅隻處一年徒刑,且誤殺還不算違法,那就很有空子可鑽了,而實際上,主家殺仆,官府一般不會追究,主家往往也隻報個仆從暴病就能了事。

  更不要說孫家的被坐實陷害主家甚至毒害主家的罪名,往衙門一送,等著她的也就隻有死路一條。

  “輝輝倘若真放心不下,我再走一趟就是,會建議王翁,隻是把孫家的和凝思分別問話,先不追究二人的是非,這也是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待案情明白水落石出之後,凶犯難逃罪罰,無辜的人也自然不會被牽連其中了。”

  “這樣才更穩妥。”春歸連忙讚同。

  又待蘭庭晚些返回,問得王久貴答應不會懲責孫家的之後,春歸徹底放了心。蘭庭看她終於平展了眉心,鬆快了唇角,一件事原本不想多嘴了,又不知為何就說了出來:“我看輝輝對那何氏很不待見,順口便對王翁提了一句何氏說的那些話,王翁在治家上,倒是個明白人,立即意識到何氏的心腸過於顧私,且頗有幾分歹狠,這樣的仆婦,自然不適合再讓她接觸飲食等等要務,何氏應當會被冷待了,也算她自取其咎吧。”

  雖然說別人家的家務,春歸原本不想插手,但聽說為惡的人受到懲罰,心中倒也覺得痛快,她便越發卷翹起唇角,抬眸看向蘭庭,又正見男子眼中幾乎滿溢的笑意,心中便覺一暖,有如餘暉浸入,又像春瀾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