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9章 侍妾機心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2      字數:2980
  “逕勿已經知道王久貴為何冷落珍姨娘?”

  蘭庭看著春歸,此時是一副被茶水嗆了口的神色,兩排睫毛揚得高高,揭示眼裏大大的驚奇,這樣看去,分明還保持著幾分稚子清純的天真,不染半分曆世的矯情,他不由仔細觀察著女子的神態,默記她手裏還怔怔端著茶盞,指尖搭在杯蓋上,小尾指微微地翹起;她的發髻似乎隨心低挽,霧鬢底見凝露似的耳垂,風鬟上隻飾一支紋樣簡單的銀釵,釵尾瑩白的珍珠,偏在此刻,折射橙光豔熾;她鼻梁的弧線十分柔美,鼻翼的肌膚也似乎格外瑩透,這樣看去猶如白玉雕成。

  蘭庭的手指,幾乎忍不住在膝頭勾畫起來,他想一定要把此時所見,成丹青之作,輝輝無意識的姿態神韻,自然天成,省了他再廢思構圖。

  不過任是怎麽打量,心思岔去了旁外,看上去仍無異常,春歸在蘭庭的注視下,並不覺半點的不自在,而關於她的詢問,蘭庭當然也沒有忘記回應。

  “是啊,我知道。”

  “可是逕勿是怎麽知道的?”

  “當然是直接詢問了王翁。”

  春歸:!!!

  真是沒看出來呀,她家夫君在一本正經的表麵下,竟有這樣一顆窺私獵奇的心,可這樣明晃晃的探人隱私真的好麽?

  “輝輝為何如此震驚?王翁既已下定決心察明白氏的死因,是否真因他人陷害,自然會配合我們的調察,而白氏是個內宅婦人,要說利害關係,首要就該考慮妻妾之間,雖說相比周、鄭二位,那兩個侍婢嫌疑要小些,卻也不能完全忽視,我提出必須明白這幾個多少不能擺脫嫌疑的人,和白氏之間有無仇隙,自然就要涉及妻妾之間是否爭寵,倒還是王翁主動說明,他的幾個妻妾,最冷落的便是這位珍姨娘,他認為珍姨娘和白氏間根本就不存在利害關係。”

  聽蘭庭這番解釋,春歸才恍悟自己是從根本就“扭曲”了她家表裏如一的夫君,人家心心念念明明都是正事,哪裏會和她一樣窺私獵奇?剛覺臉紅,又想到自己起初關注珍姨娘,目的還算“純正”,也是想到侍妾和白氏或許也存在利害關係,還不算輸得太遠,立即也就消除了羞恥心。

  “茹姨娘本是鄭氏屋裏的婢女,當初鄭氏失寵,還失了管家的權力,她肯定是心裏不服,才打算利用茹姨娘打壓白氏,不過並沒有得逞,茹姨娘雖先白氏一步有孕,生的卻是女兒,並不怎麽得王久貴重視,轉眼十多年過去,茹姨娘已經青春不在,敗下陣來,我打聽著,茹姨娘有些時日沒和白氏發生矛盾爭執了,要說她忽然就把白氏恨之入骨,非要置之死地而後快不可,我實在想不明白這樣凶猛的恨意從何而生。”春歸道。

  “那麽輝輝對那位珍姨娘,又是如何看待?”蘭庭問。

  “她顯然是王久貴的妻妾中,最年輕一位,姿容據說並不輸給白氏,我今日隻是匆匆一見,連話都未聽她說過一句,並不能觀察出她到底是個什麽樣的性情,隻看她在周氏身邊兒侍疾,很是小心細致,周氏待她也是和顏悅色,不像鄭氏對待茹姨娘那樣頤指氣使。”

  “據王翁講,大約是三年之前,周氏忽然提出讓屋子裏的婢女,也就是珍姨娘服侍他,他也沒有多想,答應下來,起初也甚喜珍姨娘年輕貌美又溫柔體貼,怎知一日,珍姨娘忽然說是她主動懇求周氏,想要服侍王翁,因為對王翁心存愛慕已久,王翁聽了這話,非但不覺歡喜,竟對珍姨娘心生抵觸。”

  春歸:……

  “王翁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蘭庭見春歸不明所以的模樣,微微一笑:“要換作二十年前,說不定王翁會相信珍姨娘的話,可他現在已經年過五旬,又哪裏能贏得青春少艾一往情深?王翁明知像珍姨娘這樣的婢女,委身於他,不過是希望擺脫為奴為婢的生活,說白了就是‘錢利’二字,這本也是情理,王翁還不至於抵觸,他嫌忌的是珍姨娘機心太深,所圖必大,所以才一直冷落著,尤其近兩年來,竟再不讓珍姨娘近身。”

  春歸蹙著眉頭:“就是因為珍姨娘的幾句話,王久貴就猜忌到了這樣的程度?”她怎麽想都覺有些怪異。

  “珍姨娘是周氏屋子裏的婢女,王翁卻深信發妻不存這樣的機心深沉,更不可能指教珍姨娘,如何取悅男子,就算指教,無非也是灌輸務必溫柔賢惠而已,可珍姨娘對王翁說的那些話,卻有些像歡場女子取悅男子的手段,也就是說珍姨娘很清楚如王翁一般年紀的富賈,倘若能得青春少艾的真情,虛榮心將會得到極大的滿足,減少遲暮之歲的鬱懷。”

  春歸恍悟:“珍姨娘是王家通過牙行采買的奴婢,王久貴是懷疑她從前的經曆並不簡單,又說服了主母爭取成了侍妾,還楚心積慮想要贏獲更多的寵愛,這才有機心太深所圖必大的猜忌。”

  不由對王久貴有了一些改觀:“多少人都逃不過美人計,王久貴倒還難得有這一點睿智。”

  “王翁赤貧出身,能有今日的家業,所靠也不僅僅隻是幸運。”蘭庭又問春歸:“今日與周、鄭二位相見,輝輝可曾看出幾分端倪?”

  被這一問,春歸卻長歎一聲。

  周氏和鄭氏是害死白氏的兩個重大嫌疑人,雖說春歸聽白氏的一番話,已經有了幾分動搖,卻到底還存在著一絲希望,哪知今日先後見了兩人,不得不相信白氏、渠出的判斷不假,周氏和鄭氏看上去都不像是凶手。

  “周氏就不說了,王久貴對他這位發妻判斷得對,一看就是毫無機心,就說鄭氏,她對白氏確有怨恨,具備了動機,也不能說她沒有心機,隻是就鄭氏的性情,我實在不相信她有能力做出收買凝思,陷害毒殺幾乎不露端倪這樣的事。”

  春歸雖和蘭庭之間,還約定了“競爭”的關係,但她當然不會藏私,便把今日與鄭氏的接觸言談,一一告訴了蘭庭,推斷道:“我今天本是存心打探,還擔心讓鄭氏生疑,提醒著自己一定不要太過露意,故而才裝作是市儈長舌的性情,怎知那鄭氏,竟真是個長舌婦,我稍微一提,她就長篇大論說得停不下嘴。”

  比如關於珍姨娘,春歸不過是讚了一讚她的容貌,惋惜著這樣的姿色,卻年紀輕輕就受冷落,鄭氏立即便展開了她的見解——“光是有張臉麵,又有什麽作用?太太調教出來的人,還不都像她一樣的木訥呆笨!這個珍姨娘呀,論來和太太屋裏的凝思,是從同個牙人手裏買入,也是一齊買入,要不是珍姨娘給凝思求情,說不定白氏根本就看不上凝思,珍姨娘對凝思總有恩情吧?結果呢,珍姨娘成了珍姨娘,太太不說二話,凝思卻惱上了珍姨娘,說她背主,如今對珍姨娘是愛搭不理。顧娘子有所不知,我們家這位太太,出身貧苦就不提了,過去還守過寡……”

  毫無違和就完成了從吐槽珍姨娘到凝思再到周氏的過渡。

  又比如春歸剛說一句:“聽外子提起,似乎貴宅請來的這位莫問道長,是為了替三太太超度?”

  鄭氏便更像是被打通了話嘮這根筋脈:“這事從頭說起,可就長了。我們家這位三太太,是個出身青樓的妓子,靠著打小學的那身狐媚本事,也算取悅了老爺,一度還哄得太太和她姐妹相稱,在我們家呀,可真算得上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人物,連我都以為,她這輩子就該這樣的風光了,也不知怎麽就得罪了太太,就是娘子早前也注意到那婢女凝思,往老爺跟前告了她一狀,老爺發了火,把三太太禁足,沒想到三太太會想不通,居然服毒自盡了!”

  這說法當然和真相有異,不過不是鄭氏克意欺哄,實在她就算口無遮攔,到底還不敢違逆王久貴的禁令,把他“綠雲蓋頂”的丟臉事拿出宣揚,

  聽春歸連道“可惜”,鄭氏絲毫就不掩飾她對白氏的厭惡:“三太太可不是個好人,得勢時沒少在我跟前耀武揚威,也不看看她是個什麽出身,一個青樓的賤妓!落著這下場,才是她應著的運數,原該一條賤命,怎麽享得榮華富貴?”

  劈裏啪啦把白氏狠狠作踐一番,鄭氏才算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