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6章 殺意何生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2      字數:2750
  白氏怔怔地想了一歇,才算明白了春歸的推斷——要若凝思的告發導致她被禁足當真是因為巧合與誤會,那麽凝思對她並無惡意,可她卻在禁足時被人毒害,凶手也隻能是因為她的“紅杏出牆”大存怨恨的王久貴。

  然而白氏卻斬釘截鐵般地否定了這一可能:“相伴多年,我還算明白老爺的性情,他早年時渡海,途中便遭遇海難,同行之人十個死了九個,老爺卻得以幸免於難,事後老爺想到出行前,求了一卦,卜為有驚無險相應福報,而老爺當年從汾陽往江浙謀生,途中遇一對可憐的姐弟,幾乎被餓死,老爺把身上所有的盤纏都舍給了他們,靠著沿途做苦力才到了江浙,便認定是這份好心,才得到了福報。”

  這一段往事白氏當然是聽王久貴自己提起才得以知曉,但她卻並不懷疑王久貴當年會存著這樣一份善心:“自此之後,老爺越是相信因果報應,也不知往佛寺道觀散了多少錢銀,又常常開設粥棚,資助孤寡貧困,他是當真對神明上蒼存在敬畏之心,雖說心胸不算寬廣,難免多疑多忌,卻良善仁和,萬萬不會行為害殺人命的惡行。”

  春歸之所以計劃讓莫問出麵,詐取王久貴的信任借機到王家調查白氏的死因,也正是因為打聽得王久貴迷信佛道的習慣,雖然說世上不是沒有一邊吃齋念佛一邊心狠手辣的角色——比如顧老太太正是這樣的人,不過她也相信白氏的判斷,認為王久貴的確是神佛的信徒,心中果然存在仁善的念願。

  當他聽信凝思的挑撥,認定高顯市和白氏有染時,勃然大怒之餘,把高顯市驅逐、白氏困禁,已經算他最最狠絕的手段了,當白氏“自盡”,王久貴幾乎立時後悔,從他將白氏厚葬就能看出心中已然不存怨恨,到莫問出現,斷言白氏是被謀害時,王久貴更加畏懼天譴,立誓要察明真相讓白氏魂靈得到安慰,這一切也都合情合理,反而要是王久貴為真凶,種種事由就都存在著無法解釋的矛盾。

  “所以我才說凝思不可能是因為誤解,為主家盡忠才向主母舉告,因為凶手的目的,並非僅僅是讓娘子失寵,而是想要謀害娘子的性命,殺意背後,多數存在刻骨仇恨以及極端利害,凝思隻不過一個婢女,她何來如此歹毒的殺意?”春歸問道。

  白氏頷首道:“老爺乃新富發家,不像高門望族的門戶根底深厚,王家的仆婦多為家生子,凝思還是我掌管內宅的時候,從牙人手上采買的婢女,她本有些呆笨不靈活,牙人許久沒能賣出,待她就很苛厲,不給吃飽穿暖,又常常打罵,多得那一批婢女中,有個對凝思心懷同情的,替她向我求情,我也動了惻隱之心,就把凝思一道買下來,後來太太見了,倒是歡喜凝思不多話,忠厚老實,又同情她笨拙不討喜,竟然把凝思要去屋子裏近身服侍,不讓凝思再幹粗重活計。”

  “怎麽我聽渠出說,凝思雖說看著不起眼,卻也遠遠說不上蠢笨?”春歸聽白氏這樣評價凝思,覺得幾分詫異。

  “原本凝思腦子也不癡笨,隻是長相不那麽俏麗,性情也有些呆板,過去了幾年,歲數漸漸增長了,又經過一些調教,言行舉止當然有所長進,也慢慢地,真得到太太的看重。隻是也正因為如此,我可對她從無怠慢,更說不上苛責,真想不到,她究竟為何毀謗殺害我。”

  “凝思應是受到他人收買唆使,如今我們隻能斷定,她乃毀謗之人,至於毒害娘子的人,並不一定就是凝思。”春歸問道:“娘子認為,誰對娘子懷有殺意?”

  “我是真想不到,家裏誰會對我恨之入骨不死不休,要說矛盾嫌隙,也就無非是二太太鄭氏了,所以這些時間,我主要是盯緊鄭氏,隻雖說如影隨形的窺聽,也隻是察知,她對我的死,一直興災樂禍,卻反而認為都是太太的手筆。”

  白氏當年,被王久貴從青樓贖身,納為妾室,比照著鄭氏,亦是讓家人稱其為“三太太”,周氏不覺氣怒,卻讓鄭氏大為惱恨,常常挑釁擠兌,兩人之間嫌隙頗深。周氏這正妻,既無出身又無容貌,唯一的指望便是兩個嫡子,以及丈夫王久貴並非無良的人,雖說富貴了,也不曾想過拋棄她這糟糠之妻。但周氏的性情一貫就軟弱,在鄭氏麵前從來剛強不起來,麵對兩個妾室的爭執,她也隻能好言相勸,尤其是對脾性比鄭氏要和氣得多的白氏,越更溫言安撫,體貼著白氏的委屈。

  白氏便對周氏很是敬愛,越發難忍鄭氏對主母竟然也敢頤指氣使動輒嗬斥。

  於是便向王久貴告了小狀,王久貴暗中一察,證實鄭氏果然不敬正妻,且屢教不改,一怒之下,便擄了鄭氏管家之權,委托給了白氏,鄭氏氣焰大減,對白氏的忌恨自然更增。

  所以白氏被害死後,首先懷疑的就是鄭氏,可一番窺聽下來,倒是聽見鄭氏和她的心腹仆婦嘀咕——“白氏和高顯市私通?我起初聽聞時,也信以為真,畢竟他們兩個是同鄉,尋常也有些來往,高顯市那裏,不是也搜出來了白氏的荷包?還有幾幅白氏的肖像?就連高顯市都親口承認了對白氏確有思慕之情呢,這事若真就這樣了,我也不至於起疑。”

  “難道二太太現在懷疑,白氏是被冤枉的不成?”

  “連我都知道,老爺氣惱歸氣惱,心地卻軟,又是個極重顏麵的人,這事必定會捂著藏著,不會真把白氏如何,就連禁足,過一段時間等消了氣也就解除了,白氏損失的不過是管家之權,為這她犯得上尋死?卻偏偏就‘尋死’了!隻怕是有人容不得她活著呢,那麽這樣一看,私通的事就不像真的了,因為隻有鬧出一樁,白氏才會‘尋死’不是?”

  “難道白氏是被毒殺的?”

  “自然是被毒殺了,我真是沒想到,周氏看上去這樣一個懦弱沒用的窩囊廢,喉嚨裏卻藏著毒牙,心腸也是這樣的歹毒!”

  “二太太是懷疑大太太?”

  “不是她還能有誰,舉告白氏的凝思,可是她的臂膀,她又一貫老實,有厚道賢惠的口碑,她說的話,老爺就算不會全然相信,也有幾分保留!”

  “可大太太……不是奴婢不信二太太的推斷,隻是據奴婢看來,大太太對三太太,不像懷著這樣的忌恨。”

  “別說是你,連我都不信呢,但這件事,除了周氏卻再無旁人!你想想,凝思可是旁人能夠唆買的?除非她是聽周氏之令行事,否則為何會毀謗白氏?白氏一失管家的權,看似落在了我的手裏,我也不過是臨時的掌廚,翻炒不了幾日,現下可不比得當初了,咱們家大奶奶可都進門幾年了,無非是還坐著月子,眼前還不能掌事。”

  “要說也是,大奶奶嫁進門已經許久,老爺原本就不該再讓白氏管家。”

  “老爺不是說大奶奶的任務,是開枝散葉麽?這隔上一年、兩年的,就要生養,也確然沒有更多的心思管家,卻沒有想到,三姑娘過上兩年,也該出閣了呢,白氏依然還掌著家,也不知私下昧了多少錢財給女兒做了陪嫁,老爺不上心,周氏就真能容忍?三姑娘帶走的錢財,原本可也有她兩個嫡子的一份,周氏這樣一個貧賤出身的婦人,當她當真心胸寬廣,什麽都不在意?這樣的人,最最看重的就是錢財!白氏倘若連女兒都沒有,周氏才能一直與她情同姐妹,有三姑娘在,周氏又豈能安心?等到這個時候動手,三姑娘今後,還不是由得嫡母兄嫂拿捏,多餘哪怕一文錢一尺布,都無望帶出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