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章 各有盤算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2      字數:3509
  隻是沈夫人出了顧氏的門兒,往汾陽城走的路上,郭氏卻有些詫異:“夫人也聽懂了顧老太太的心思,依老奴看來,倒也不是不能考慮,這樣一來,就能把顧大姑娘薦給皇後娘娘了,豈不兩全其美?”

  沈夫人歪靠著引枕:“媽媽總想著兩全其美,也太貪心了。那個什麽顧淑貞,扭扭捏捏不說一看就是個草包,我瞧著都寒磣,蘭庭還能滿意?”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姻緣之事,大爺哪能自己作主?”

  “話雖如此,婚後他們夫妻兩若真過不到一起,蘭庭心裏能不埋怨?再者就顧淑貞那蠢笨樣,被我們家那老太太一挑唆,還不把我當惡毒繼母防範?不像春歸,我幫了她這麽多,她對我必存感激,論情論智,都不會對老太太的話偏聽偏信。”

  沈夫人揚了揚手裏的團扇,莞爾一笑:“當我不知顧老太太怎麽想的?都以為我有意壓製蘭庭,才從低門給繼子娶妻呢,咱們家是書香門第,又沒有爵位傳襲,子弟的前途說到底還得靠他們自己掙得,蘭庭將來必有大好前程,我也壓製不了他。更別說看看蘭榭,我說的話他一句不聽,眼裏心裏都隻敬服蘭庭,蘭庭雖和他不是一母胞生,我留意著,也是把榭哥兒當成手足對待,我這當娘的,還能給榭哥兒拖後腿不成?蘭庭待榭哥兒好,日後榭哥兒就算學業無成,有兄長看顧,這一生也能無憂無慮。”

  郭氏忙道:“六爺怎會學業無成,夫人也太憂心了,再者六爺可是皇後娘娘的親外甥,光靠著皇後娘娘和太孫,也不愁前程。”

  “不是我憂心,更不是我看不上自己的親兒子,要論才學,不提趙家,放眼一國,有幾個能比得上蘭庭?就連姐姐都說,要蘭庭也能真心認她這個姨母,得省多少計量?媽媽以為,我怎麽敢插手蘭庭的婚事?也是我看出那麽點意思,蘭庭呀,多半並不願意娶晉國公府家的女兒,被那些人卷進權奪這趟渾水。”

  “夫人這話,老奴倒也心服,否則大爺隻是多年前見過芳姑娘一麵兒,話都不多一句,夫人一露意,大爺倒也甘願,斷不是因為一見鍾情,應當是想借此幹脆回絕晉國公呢。”

  “所以呀,我總不能胡亂牽線搭橋,毀了蘭庭的姻緣,真讓他覺得我這繼母不懷好意,不用老太太挑唆,心裏就積了怨恨,莫說對太孫不利,就是榭哥兒,那孩子,老子都不服,可就服他兄長。”沈夫人說著又是冷笑:“我真要打壓蘭庭,有意毀了他的姻緣,還輪得上他們顧氏,北平多的不是表麵風光實際不堪的門戶,就算有老太太攔著,皇後娘娘一插手,老太太又能如何。”

  隻郭氏仍覺惋惜:“顧大姑娘那般容貌,若是能得皇後娘娘所用就好了。”

  “我正是因為看中她的容貌,才敢把她配給蘭庭,再者說,顧淑貞有啥,祖父是個鄉紳,還不是靠功名入仕,父親和兄長一個比一個不堪,空有個宗家嫡女的名兒,可顧氏宗家也算上台麵?倒是春歸,人家的阿爹好歹還是弘複六年的舉人,兼且還是解元呢,單論出身,也不算太不般配。”

  “夫人既思謀得如此周道,老奴以為,還是讓顧大姑娘更加領情才好,他們宗家有這算計,就算落空,怕也會拿捏大姑娘,大姑娘無依無靠,恐怕身邊連個得力的人手都沒有,再是機智,也不能逆抗尊長,少不得會吃虧,莫如,夫人暫且調撥人手去照應,順便也好把宗家這層心思告訴顧大姑娘。”

  沈夫人一聽,便把身子坐直了:“你提醒得對。”

  於是連忙喊停了車,對郭氏道:“也不用專另擇人了,媽媽一貫老成,我最放心,就勞你在顧氏宗家暫留些日子,另外再有文喜服侍著春歸,你們兩這就返回顧氏宗家去。”

  卻說沈夫人此日登門,李氏因為放心不下,自是會去一旁窺望,見老太太落了好大沒趣,她總算安穩了,趕忙飄回來,正和春歸說話,卻聽一陣腳步聲,原來是顧淑貞氣急敗壞地衝進了靈堂。

  她比春歸早生半歲,個頭卻矮上一截,得抬高手臂才能把指頭對準春歸的鼻尖,自是也需仰著紅通通的臉,看上去才更有氣勢。

  “你別得意,不要以為能討沈夫人喜歡就能討趙大公子心悅,沈夫人可是趙大公子的繼母,趙大公子哪能和她一條心,將來有你氣受!”

  這孩子,怎麽依然如此心直口快?春歸不無煩惱的搖了搖頭,心平氣和道:“姐姐別著急,否則諸位嬸娘可得誤解了,姐姐明明是擔心我,當然不是因為氣怨才這樣急躁。”

  有個年輕的媳婦聽這對話,實在忍不住“噗嗤”笑出聲來,被自家婆母一瞪,慌忙低下頭去,忍笑忍得直抽搐——宗家這位嫡女,腦子是在滾水裏燙過不成?

  “你!誰擔心你了?我恨不得你所嫁非人,將來吃不盡的苦頭,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哪裏配得上高門嫡子?趙大公子雖說有才名,保不住樣貌醜陋、品行不佳。”淑貞姑娘氣得直跳腳,把什麽端莊溫婉的教誨完全丟去了爪哇國,當然,在她看來,靈堂內外都是些上不得台麵的族人女眷,也根本不敢誹議指責她。

  隻是沒想到,今日還偏偏有個上得了台麵的在場。

  “淑貞丫頭,你這樣氣急敗壞詛咒姐妹,成什麽體統?也不看看這是什麽地方,你可是在你嬸母的靈前!”

  一句“與你何幹”已經到了嘴邊,但淑貞姐姐定睛一看嗬斥她的人,硬是把話吞了回去。

  春歸卻施施然上前行禮,喚道“伯祖母”。

  來者的輩份,非但與宗婦齊平,且她的丈夫顧長興,還是顧長榮的堂兄,兩人乃同一祖父,隻不過顧長榮的父輩是嫡長子,顧長興的父輩是嫡次子,所以長興才沒能繼承宗長之位。

  不過諸多晚輩,眼下也得尊稱長興一聲“族老”不說,族裏重大事務,顧長榮也必須和顧長興商量。

  淑貞哪敢和興老太太逞強,由得自家丫鬟一拉,拔腿便跑了。

  興老太太對春歸倒是空前的和顏悅色,拉了她的手連連打量:“瘦了瘦了,你這孩子,受了這麽多委屈,早該告訴伯祖母,咱們雖隔了一層,到底還是同宗,族公教訓不肖子弟,華曲也不敢不聽!”

  李氏在旁聽了,都忍不住嘀咕:“當初我們娘兩走投無路的時候,各位族老我哪個沒求,又有哪個不是坐壁上觀,這會子說什麽仗義話。”

  但興老太太卻聽不見李氏的抱怨,這會子還沒忘給她上一柱香,說一番“安心瞑目”的場麵話,流下幾滴傷感的眼淚,就在女眷們的勸慰下拭了眼角,拉了春歸,往一處安靜地方說話。

  聽她說:“你道淑丫頭怎麽這樣氣急敗壞?也都怪宗長一家不知悔改,到這時,連你的婚事還想算計,哪知沈夫人壓根就把淑丫頭瞧不上眼,當麵就說了不屑的話,也合該他們鬧個沒趣,知州老爺可是察明了華曲那些罪行,就這家教出的丫頭,還想著攀高枝呢。”

  老伯祖把話說得如此透徹,春歸也不再替宗家遮掩:“兒被他們逼得走投無路,再不反抗,就隻有死路一條,可這番向知州夫人一訴冤情,自是會讓宗長記恨,又哪裏容得下我得好姻緣呢。”

  “你這孩子一貫就明白,必定懂得誰的心腸歹毒,隻一句話,要是再覺得委屈,可千萬別忘了族中還有親長,也別因為宗長的緣故,心裏就有顧慮,連皇上決策軍政大事,都少不得和內閣臣公商量呢,宗長就能隻手遮天了?隻伯祖母還有句話,也不得不叮囑,老話說家醜不可外揚,論是遇著不公,還是該先告族老處辦,讓親長們先替你拿主意才好。”

  春歸一一應了,就當真提出了請求:“伯祖母也知道,春兒那嗣兄自從兩年前離家,至今仍無音訊,阿娘病逝,兒雖該盡孝,卻因閨閣所限,多少事情都不能出麵,再者熱孝裏出閣,今後便是外嫁之身,父祖爹娘墳前均不能時時祭掃,豈非不孝?是以兒想著,是否應當,再為先君先慈過繼嗣子。”

  興老太太根本便不考慮,立即頷首:“難得你想得這樣周道,正該如此,隻是這人選,你心裏有沒有計較?”

  “阿爹過世時,宗長提出過繼嗣子,阿娘原本屬意的便是彬哥哥。”

  “我就說你阿娘雖說柔弱,到底還有見地,華彬無論哪點,都比華曲勝出好幾翻,就這樣,我先告訴你伯祖父一聲兒,也得去和華彬的爹娘露個風,再替你提出來。”

  興老太太說完,滿麵春風的走了,不像是她受了春歸的請托,倒像春歸滿足了她的願望一般。

  春歸一轉身,險些和魂婢撞在一起,嚇得她退一大步,四顧一番,見左右無人,才翻了個白眼:“站這麽近,雖說不會當真撞上,可也嚇人好不?”

  魂婢還了個白眼,哼哼道:“跟著你這些天,就剛才那一件事,才能算得上還擊。”

  “看來你這些天也沒閑著呀,一眼就看穿了我的計策。如果你沒把顧氏族內人事摸清至少五成,斷然不存如此篤定。”春歸不露痕跡的給了魂婢一個讚許。

  “那是當然,有我在,你像多了十個阿娘。”

  “占我便宜?”春歸也不惱,隻道:“可就算你窺聽見不少事,也沒替我出謀劃策呀,怎比得我阿娘,一絲半點都不會隱瞞,你呀,也就是望望風的作用,在不在都沒多少區別。”

  “你也別激我,我既說了要助你,你想知道什麽,直問便是。”魂婢難得沒有跳腳。

  “那麽,姑娘該怎麽稱呼?”

  卻是這麽個無關要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