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父子反目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4-27 18:56      字數:3534
  萬歲山上的昌平閣,可登高眺遠。

  步行至此,弘複帝也似覺疲累,他往閣上登了一層,憑欄遠望,可見紫禁城的金瓦朱牆,圍築起的一座恢宏宮苑,這是帝王之家,是他出生成長終老所在,他曾經在此如履薄冰,也曾經在此登極尊位,這座宮苑壯麗卻也荒涼,他在此耗盡了一生的悲喜,有時候他也想過若能擺脫未必不好,可有時候他仍留念自己的家園,像這樣的時候,他其實覺得他與普通人原本沒有什麽不同。

  一樣的矛盾,一樣的迷惘,對生老病死心存畏懼,更期望此生平安喜樂,他隻是個優柔寡斷的父親,一次次的對子孫妥協退讓,會假想倘若時光如果可以回流就好了,也許就能避免這樁樁件件的遺憾。

  從來一回,必然能做得比眼下更好——這真是芸芸眾生都不能名份的假想。

  弘複帝輕輕歎氣,側麵看向身邊一樣在遠眺的兒子,但秦王的目光並非俯瞰,似瞭望著更加遠闊的江山。

  “三郎,這麽多孩子中,為父常想最對不住的就是你了。

  突然聽聞這一句話,秦諳才飛速垂下了眼瞼,轉身,持禮,一句應對還沒說出,弘複帝就輕輕擺了擺手,他閉著眼,像是陷入了回憶:“你的生母固然有錯,但你確然無辜,我當初是不想讓你受到牽連,從出生時便被誹議為罪奴之子,我將你交給鄭氏撫養,就以為盡到了為人父的責任,我輕信鄭氏之言,以為你淘氣且無孝敬之心,沒有及時阻止鄭氏對你的所謂管教,讓你受盡了苛薄打罵,後來我才察覺鄭氏的惡行,也無非隻是口頭喝斥了她幾句,就以為她能痛改前非,我沒有關心過你,甚至沒想起來親自詢問你在那之後的處境,我這父親,慚愧連你的生辰都不記得,從來沒替你過個哪怕一回生日,這些都是我的過錯,我這父親不慈,讓你這麽多年來生活得如履薄冰,你甚至還不如我的當年。

  我在東宮時,雖然時常也提防著奸小的迫害,但上有嫡母、生母的關愛庇護,下有諸多臣公竭盡心力的扶持,我其實從來不是孤身一個,不像你受到無端的欺辱時,身邊連個安慰照顧的人都沒有。

  “父皇……兒臣惶恐……秦諳越發姿態謙恭,眼睫死死掩蓋著眸底陰涼的譏嘲。

  “即便是到了如今,你貴為一國親王,卻仍舊擔心我一旦撒手人寰,你便徹底沒了仰仗,當你的手足兄弟登臨寶位,會猜忌你懷疑你,你無力與六郎抗衡,隻好受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護不住你的妻兒,甚至不能自保,你的這些心情為父不是不能體諒,因為我也是這麽過來的,當年我若不能克承大統,就隻有一條絕路可走,我也想與世無爭,奈何生在了這紫禁城中,不爭便隻能受死,這座恢宏的宮城,是天下最富貴尊榮之地,也最險惡最無情,這是我們生於帝王之家的悲哀。

  三郎,我這身體和病症,我自己清楚你也清楚,我的確庇護不了你多久了,六郎猜忌你,是因鄭秀曾經輔佐你競儲,六郎始終不信鄭秀其實是心向八郎,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六郎的錯,說到底錯責其實在我。

  弘複帝說完這話,才睜眼,麵向秦諳:“從我將你交給鄭氏撫養那一天起,從我打算讓二郎、你、六郎競儲那一天起,就

  已經把你們三個置於你死我活的境地,我不該心存僥幸,認為勝者便能安心敗者亦不會不甘,我更不該僥幸曾經佐我登極如鄭、萬諸門,他們會一直不存私心。

  我把江山都交給了六郎,卻無法打消六郎對你的猜忌,我唯一能為你做的,隻有留下一封遺旨,當著諸多閣臣麵前,逼迫六郎答應我日後克承大統,萬萬不能殘殺手足再引皇室闔牆之亂,而你,國喪之後可往鹹陽赴藩,秦王府於鹹陽雖無治權,不過終生享有封邑祿供,你安安心心在封邑,從此遠離朝堂不涉黨爭,有我遺旨在,六郎必不敢違旨加害於你,我能保證你一家仍享富貴安樂,三郎,我隻但望你心裏不存怨謗,莫生貪婪。

  忽然一聲炸響,在玄武門的方位。

  弘複帝恍若不聞,秦諳卻驀地轉身,他緊緊地抓牢了扶欄,直盯著南向的天穹。

  又是一聲炸響,可白日青天,不見那“起火升天時炸放的火花,唯隻見一線青煙,攸忽也被清風拂散。

  秦諳仍然緊盯著天穹。

  第三聲炸響。

  他才笑了,心滿意足,成竹於胸,他轉身麵向弘複帝,此時再不掩飾那雙陰冷狠戾的目視。

  一切的偽裝都已毫無必要。

  “皇上,可惜我不願去遠去鹹陽呢。

  往下看,卻也看不見玄武門外的情形,連坡的古木阻隔了視線,可弘複帝當然知道古木阻隔下正在發生什麽。

  “你,當真是鄭秀真正輔佐之人,鄭秀留給你的死士,你想用這些逆賊逼宮弑父?弘複帝心裏一片悲涼。

  “秦詢他不會放過我,且我也根本不想苟且偷生,三聲起火升空,說明我的人已經突破了萬壽門,但皇上也不用擔心,我可不想弑父,我無非是為了勸諫皇父下詔,廢秦詢儲位,並禪位予我而已。

  “你已為我的一紙詔書,就能封住天下悠悠眾口?無緣無故我為何廢東宮儲位,禪位予你?你當京城文武百官不知你逼宮謀逆的罪行?篡逆者何能安天下,得人心?

  “唐朝玄武門之變,何嚐不是太宗謀逆逼宮?成王敗寇,才是這世間真理!隻要皇上你下旨,那麽今日逼宮謀逆的罪徒便為太子詢,是我秦王諳護駕有功,立我為儲難道不是順理成章?何來天下不安,何懼人心不服?!秦諳大笑出聲,又再逼近弘複帝一步:“這天下還不是秦詢的天下,父皇如今才是九五之尊,我佐君父而殺不臣,何罪之有?

  “你的逆黨,即便能破萬壽門,難道就能攻入此間?萬壽門內尚有多道門禁,隻要宮衛閉門嚴守,便可拖延至京軍趕來護駕,秦諳,你沒有勝算,若你現在懸崖止步,朕還能保你不死!

  “我懸崖止步,也無非是和老二一同被送入鳳陽高牆而已,我連去鹹陽當個閑散親王都不樂意,皇上竟然還以為我會甘心為那階下囚?皇上,不會有京衛的援軍趕到,因為我已經控製了趙蘭庭、晉國公二人在手,皇上把京軍節製大權交給晉國公,無晉國公手令,京軍誰敢擅動?且皇上真以為隻要門禁不開,我就無計可施麽?門禁之內,我也早就伏下了人手,所以縱然我的八千死士一時難以攻入此間,皇上也不能自保。

  秦諳笑著

  連連搖頭:“否則玄武門外發生這般響動,緣何高得宜沒能立時來此詢問聖令?就連高得宜已經不得自由了。

  “朕原本便已不久人世,你以為朕還會懼你威脅?明知江山社稷落於你這逆子手中會分崩離析,隻圖苟延殘喘而無視國祚臣民?弘複帝冷笑。

  “聖慈太後,恐怕就快被帶來此間了。秦諳彎了眉眼,越發的成竹在胸:“皇上是孝子,難道也甘心眼睜睜看聖慈太後在皇上麵前,受盡我這逆子折辱而死?可別怪我沒提醒皇上,我可是毫無人性的,鄭氏把我當牲畜一樣養大,我這顆心。

  他用手指狠狠戳著自己的胸膛:“可是比虎豹豺狼還要狠毒!皇上應還記得那郭得力的死狀吧?殺他的不是別人,就是我,我可是把他折磨了多年才舍得給他一個痛快,他一個正當壯年的死士,可都被折磨得生不如死,聖慈太後這些年來養尊處優,可受得了同樣的虐折?皇上寧保天下百姓,難道就能眼睜睜看著生母被我先挖了雙眼,再剜了鼻梁,斬斷十指,迫她赤腳站在炭盆裏……

  “你、你這個畜牲不如的東西!弘複帝被氣得渾身發顫。

  而在這個時候,終於有打鬥聲隱隱傳入這花草繁盛的錦繡宮苑。

  “皇上要當孝子,就莫再固執了,隻要皇上一紙詔書,我保證會替聖慈太後、皇上養老送終,對了,皇上不是極其信任趙蘭庭麽?我也信得過他,日後有他輔佐我治理天下,皇上又何愁不能實現中興盛世的願想呢?秦詢是皇上的兒子,我同樣是皇上的兒子,皇上無非是換個兒子繼承這天下而已,為何就如此為難抵觸?

  弘複帝徹底絕望了,深深歎了口氣。

  稍早之前,壽康宮——

  張太後親自盯著喬才人飲完一碗藥膳,才放心的拉了她的手,輕輕拍了兩拍:“可別被那魏氏影響,雖說婦人生育子嗣確然會受一場苦痛,對於市井婦人而言也確然有艱險,可你是什麽人,怎是那些普通婦人能比的?這天底下的杏林妙手,可都集中在太醫院,這麽多的醫官還怕難保你順利生產?

  喬才人笑道:“太後娘娘說的是了,妾身一點都不憂懼,在妾身認為,能為殿下誕育子嗣就是無上榮幸了,不管有多大艱險,都抵不住上蒼賜福,妾身才不怕呢,身懷麟兒,自是逢凶化吉。

  張太後被喬才人逗得嗬嗬直樂,儼然才覺這位才是讓她老人家可意的孫媳婦,真恨不能把喬氏摟進懷裏狠狠搓揉一番才好,把手都搭在了喬才人的肩膀上,就有不速之客進來了。

  是張太後繼陶氏之後才召進宮來的一個女子,十四、五的年紀,出身不高,眉眼卻水靈,用作什麽用途其實不言而喻了,隻如今還暫時沒派上用場而已,所以便留在身邊兒,且當一個宮人使喚罷了。

  這女子慌裏慌張的入內,眼睛往喬才人臉上一溜,開口便是一句晴天霹靂。

  “娘娘,不好了,據皇上身邊兒卓內宦來報,皇上他,皇上他……恐怕是被太子殿下給氣著了,突發心疾……而今卓內宦來請娘娘速往萬歲山,說是皇上的囑令!

  驚得張太後一撐身子起立,嘴唇抖了好一陣兒也不知該問什麽,顫顫兢兢就往萬歲山禁苑直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