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事成有望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4-27 18:48      字數:2345
  秦王的計劃也不可謂毫無勝算了。

  他料定的是蘭庭絕無可能不顧春顧的生死,像多少經濟仕途中人毫不猶豫犧牲妻室性命謀一個更加輝煌的似錦前程,多半會受到要脅去見晉國公,並力圖說服晉國公切勿輕舉妄動。

  “看押蘭庭去見晉國公的人,乃秦王自己為數不多的心腹死士之一,智謀不足但忠心赤膽,也正是此人曾經謀害譚財旺性命,他這時雖仍作仆從裝扮,不過貼身也藏有淬了毒汁的匕首,他有自信當情形不對,立時先奪晉國公的性命造成京衛一片混亂,那麽也能為秦王殿下爭取時間了。

  他緊緊的盯著蘭庭,一口氣都不敢鬆懈。

  需知別看這個年輕的文官似乎文弱,他可是輔佐秦詢一路從周王殺獲儲位,且把魏國公、靖海侯等等都置於死地的人,殿下說了絕對不能忽視趙蘭庭的智計,但讓這死士為難的是,殿下也囑咐了不到萬不得已,千萬勿傷趙蘭庭的性命,這對於忠勇有餘但機智不足的死士就很艱難了——什麽情形才叫萬不得已?這個度著實不好把握。

  好在是趙蘭庭仿佛真被殿下拿住了軟肋,顯然慌了手腳,確然不曾驚動任何人直接便往京衛衙部請見晉國公,把他也說成是太師府的仆役,又要求晉國公摒退閑雜,此間隻餘三人,趙蘭庭終於才說正話。

  “秦王謀逆,而今內子及易夫人,甚至連董公長孫都已被扣為人質!

  “我也是剛聽說消息。晉國公看了蘭庭一眼:“趙都禦莫不是為了兒女私情,想要阻止老夫調遣京衛平叛!

  那死士冷笑兩聲:“晉國公便莫演戲了,晉國公絕無可能已然聽聞消息,否則殿下已然一敗塗地了,不過晉國公也不用懷疑,若無晉國公嫡長孫在手,殿下也不敢遣小人,隨趙都禦一同來與晉國公談判了。

  受到老當益壯的晉國公兩道殺氣畢現利如刀鋒的注視,這死士倒也凜然不懼,鼓眼揚唇的一個無比誇張的笑容:“董公,太子雖為您的孫女婿,可董公難道就唯有太子妃一個孫女?隻要能助秦王殿下奪得大位,晉國公府何愁不能權傾朝野呢?便是趙都禦,殿下也都先許

  下了閣臣之位。

  “你住口吧。蘭庭冷冷盯了那死士一眼,又才對晉國公道:“據庭剖析,秦王之計必定不至如此淺薄,隻靠才人薑氏劫掠晉國公府、太師府兩門女眷子弟作為要脅,便欲謀奪九五尊位,董公應當考慮則是,秦王今日可不在蓬萊閣,必定是在……

  “殿下當然不是在蓬萊閣,而是正在萬歲山禁苑侍疾。死士揚眉,誌得意滿。

  蘭庭閉了閉眼,著實不願去看那死士小人得誌的嘴臉,隻對晉國公一揖:“皇上的安危事關重大,若董公貿然行動,萬一造成皇上任何閃失,那麽今日這場事端,究竟是太子殿下謀位,還是秦王篡權,眾說紛芸勢必造成朝野紛爭不斷,天下難保不會激生變亂,屆時……董公與庭,可無論如何都不能擺脫罪責加身了。

  “那麽依蘭庭的意思,難道董、趙二門都要附逆秦王諳這大逆罪徒!晉國公拍案而起,對蘭庭也是怒目而視。

  “董公息怒,庭固然不欲附逆,然則……

  “枉你祖父,將一家主位托付給你,讓你擔當軒翥堂一族榮辱,是為了你引領趙氏闔族繼續效忠君國,而你呢?為了區區婦人的生死……你竟然,你竟然……

  “晉國公難道就當真能夠不顧皇上安危,行此使天下社稷伏禍的事體?隻為了成全晉國公一人之威譽,使千家百姓深陷戰亂?晉國公這真是忠君,這真是護國?蘭庭也是據理力爭:“天下是誰之天下,社稷難道限於一姓社稷?庭自幼讀聖賢書,雖知忠孝,然則,更加讚同則是仁君愛恤下民的理念,太子失的不過是儲位,可晉國公若真固執己見,便將致使千萬無辜喪生於戰亂烽火,晉國公乃武將,難道不知後金對我中華已是虎視眈眈,一旦內亂生,必引外患起!

  蘭庭說著便一撩袍裾,直接跪在晉國公麵前:“董公若疑庭因兒女私情,抑或早存禍心逆圖,此時便可將庭斬殺當場。

  死士一隻手已經抓緊了毒匕的手柄,今日他是絕對不容晉國公踏出這間值舍的。

  ——

  萬歲山的養德殿,弘複帝剛剛接受了丹陽真人的診脈,又服了一粒養心丸

  ,自覺亂糟糟的情緒似有平息,他扶著秦王的手臂坐起,歎出一口長氣:“唯有真人才肯跟我說句實話,說我這病症,再是如何調治,也頂多就這一年半載了。

  “生老病死,凡俗難免,而皇上長年為俗世所累,也萬無可能清淨身心修煉仙道,老道本是世外之人,求的並非榮華富貴,故而隻講實情不打逛語,也唯有皇上乃難得的仁德之君,老道才敢說這許我冒犯之辭。

  秦王把眉頭蹙得有如死結一般:“丹陽真人,難道就確然沒了辦法……

  “二郎不消說了。弘複帝擺擺手,去對丹陽真人道:“我已經囑令了太子,但真到大限一日,太子會遣人護送真人出京,真人既然求的不是榮華富貴,那麽日後山水林泉洞天福地,可為真人隱姓埋名修道之境,相信也正合真人意願。

  就此先打發了丹陽老道,弘複帝卻起身:“二郎便陪為父去花園裏逛上一逛吧,此季雖然不至金花璀璨,也有了桂子浮香,這山上有林蔭遮暑,倒還適宜漫步閑遊,咱們父子二人,也該好好交一交心了。

  秦王俯首稱是,自然還是個孝順兒子,亦步亦趨跟在天下之尊的父親身後。

  說是父子二人,但弘複帝的身邊,卻也少不得內宦跟隨,如高得宜,便是寸步不離皇帝左右的。

  那桂蔭小道,也確然不覺季候炎熱,隱隱的花香不用輕風拂助,淡淡彌漫開來。

  秦王剛想:這個時候,丹陽子已經被宮裏的暗人給攔住了吧。

  原來鄭秀寧死不肯交待的暗部,除了這些年通過東條大名擄掠,在深山幽穀中培練的八千死士之外,便連禁宮之內還有他暗中收買的一些宦官,這些人隻聽令符行事,而那令符,便掌握在鄭氏手中,而唯一知道聯絡點的人,還有一個吳氏。

  吳氏憑令符發號施令,今日,就是秦王孤注一擲之時。

  宮外牽製晉國公雖然置關重要,宮內萬歲山挾持弘複帝更加重要,八千死士當然無法與數十萬京衛抗衡,但隻要弘複帝發號施令,數十萬京衛聽令於誰呢?

  秦詢畢竟還是儲君,虎符,可還不在他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