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刑場殉情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4-19 18:08      字數:3303
  弘複十二年,肅殺之季終至。

  宣武門炮響轟鳴聲聲,而菜市口早已擠滿了前來圍觀處刑的民眾,刑場內外一片喧嘩。

  有小兒已為炮響嚇得哭啼,自己捂緊了耳朵趴在父親肩頭眼淚汪汪,孩子或許不大懂得何為罪惡何為生死,但他們似對淒愴有天生敏銳的感應,在他們清澈的眼睛看來,此時的一片熱鬧定然不是因為喜慶之事。

  有錦衣貴族,他們是奉令前來觀刑,他們有的曾與鄭秀酒肉之交,一度推杯換盞友如莫逆,此時他們都在慶幸還好隻是酒肉之交,慶幸他們並沒資格贏得鄭秀青睞,加入鄭門為首的一係陣營,而今他們才沒有陪著鄭秀跪在刑場上,等著鍘刀落下身首異處的時刻。

  也有文士儒生,他們保持著這一階層仿佛特有的熱血,往往會高聲怒斥此時刑場上這些從來不把君國社稷放在眼裏的罪徒,他們罵起人來引經據典抑揚頓挫,他們有的人或許會在次屆的殿試上金榜題名,躋身官場這條錦繡前程,不知有的人是否會漸漸忘了今日斥控他人的怒言,逐漸變成自己曾經憎恨的模樣,有朝一日也會受此五花大綁,膝跪在刑場上受千夫所指。

  更多的還是平民百姓,很多的人直到此時還不敢置信麵前膝跪著這些人,曾經光鮮亮麗金尊玉貴,轉眼間竟然就家破人亡身敗名裂,他們想會不會發生說書人往往講述的場景,在鍘刀即將落下那一刻突然有禦使快馬趕來高喊著“刀下留人,囚衣便被扒下,轉而又換上了華衣錦服,在布衣百姓看來律法無非帝王喜怒,罪與不罪總之都靠天子一人裁定。

  刑場內外,也往往混雜著女子前來觀刑。

  隻她們原本就是更小的一類群體,又幾乎不見高門貴婦。

  但今日春歸在。

  她身邊有蘭庭相陪,所以輕易獲得了相較而言算是“清靜的地勢,也不過是不受人群擁擠,這時她忽然想起了入京的那天,經過宣武門時正巧聽見午炮轟鳴,那時她還自嘲是宣武門給她的一記下馬威,那時她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會來觀刑。

  血腥的場麵,對她沒有任何吸引力。

  但她今日一定要來,是因為害死她外祖父和舅舅的凶徒們,終於要為昔日的惡行付出代價。

  她稍稍撥開幃紗,好讓視線更加清晰的鎖定那些罪徒。

  跪在正中的人,當為鄭秀了,老實說他看起來並不顯得狼狽,安安靜靜跪在那裏,極其坦然的等待命運的終場,春歸又看見了溫守初,但她現在已經不覺得那張麵容有多可恨了,大抵是因為在眼下現刻的人生,溫守初一直沒來得及傷害她及她珍愛的所有人,這當然是值得歡欣鼓舞的,春歸可不樂意和這個人發生任何糾集。

  她突然又聽見了一聲哽咽。

  是女子的哽咽,引得春歸轉過頭去,在她左近稍後側,是永嘉公主。

  換好喪服的永嘉公主。

  變故便發生在這一刻,當炮響的轟鳴終於停歇,當監斬的刑官終於拈出決簽準備擲地,沒有禦使策馬飛奔

  而來高喊著“刀下留人,隻有一身喪服的弱女子衝出人群,護衛們下意識間便欲阻擋,卻被永嘉怒目瞪視著嬌叱:“滾開!

  刑官認出了永嘉公主。

  連忙上前,一記揖禮,但十分為難:“公主殿下,法令在上,臣勸請殿下勿莫擅闖刑場阻止行刑。

  “我無非是有幾句決別之言,想與外子當麵說清。永嘉公主脊梁筆挺,素白的一件鬥篷襯得她半張側麵冷如霜雪,她相比數月之前已經瘦得脫形,麵頰尖利有若刀鋒,可一眼能見突起的小腹,像一個莫大的威脅般,讓刑官到底不敢強行阻攔。

  永嘉一直行至鄭衡麵前。

  但春歸知道這位公主想要與之決別的人,斷然不是鄭衡。

  “一日入鄭門,終生為君婦,禦令雖斷義絕,但我秦瀾依絕不苟且獨生,君今日命斷刑場,瀾依亦當追隨,奈何橋頭,黃泉路上,瀾依與君共行。

  利匕是早已藏在了袖子裏,揚起便直刺胸腔。

  人群裏一陣此起彼伏的驚呼。

  鄭秀看著倒臥在麵前的女子,唇角終於顯現一抹淒惻。

  這又是何苦呢?

  他這一生,從來沒有愛慕過任何女子,起初對永嘉的憐愛,也無非是因她雖貴為帝姬卻在年幼時就沒了生母照庇而已,錢氏從來不能將永嘉視如親出,妹妹更加隻把永嘉視作寵犬愛貓而已,所以生為金枝玉葉又如何呢?在那富貴窩裏照樣孤淒寂寞。

  後來永嘉對他坦白情意,他心動,更無非是因為他有幾分欣賞永嘉敢於挑戰世俗禮規的勇氣,他想人間的歡愛原本就不應受任何禮法約束,這樣看來永嘉確然比這世間絕大多數的女子都要有趣。

  這世上刻板的人,著實太多了。

  可人於人世,誰也無非過客而已,誰又需得著誰生死相隨,誰又需得著誰廝守終生?永嘉也終究是糊塗執迷的人,她到底還是為了別人生活,辜負了昔日歡娛。

  歡娛是為了自己啊,這個傻女子。

  永嘉的命斷刑場,並沒能阻止鍘刀的斬落。

  春歸默默轉身,她想一切真的已經結束了,她可以不再怨恨他們。

  蘭庭告假數日,觀刑後即陪著春歸往息生館,其實鳳翁鳳嫗昨日便已抵達京都,但為了觀刑,他們今日才去相見,說起來也確是慢怠貴客了,他這回是主動去信相邀,又之所以因為待客告假,因為要與鳳翁商量的也確為朝堂政事。

  溫驍獲罪處斬,福建四大望族有三姓皆因罪行獲刑,晉國公又不能長期鎮守海防,太子對於福建都司的繼任者很有些舉棋不定,所以蘭庭打算問鳳翁舉薦武官,以防東瀛各島名主聽聞國朝變動群起侵劫沿海百姓。

  “讓我舉薦武官?鳳翁大笑道:“逕勿覺得老夫夠不夠格?

  這下把蘭庭都驚住了,雖還在飲談,忙不迭置杯便起身揖禮:“鳳翁若願出山,可謂求之不得,實乃社稷之幸。

  “你們這些後生都能為了君國死而後已,我這老匹

  夫若還隻求在山野林泉逍遙渡日,還哪裏擔得住德高望重四字?鳳翁伸手把蘭庭給按回坐席:“誌在林泉者,從來不拒身處朝堂,隻要不是權場所需,而為社稷盡用,逕勿小友,你這回可真所謂鬧出了大動靜!你也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先別說福建申、徐、桑三家是何等龐然大物,便隻論溫驍,你要是逼得他在福建起兵謀反了,難道就怕如漢時晁錯一樣被‘清君側’?

  “溫驍身為海防將領卻裏通外夷,此罪絕對不能姑息。

  “是不能姑息,但你的嶽丈卻被牽涉其中,萬一不能證實溫驍罪行,裏通外夷的可就成了你趙逕勿!話雖如此,鳳翁卻眉開眼笑:“真是後生可畏,我們這些久涉權場的老匹夫,太過顧及厲害,反而可能瞻前顧後猶豫不決,一旦失了先機,說不定就是萬劫不複,你啊,我可不敢說你是莽撞,還當讚你一聲果敢。

  鳳嫗這時也對春歸笑道:“我也不知你們兩個小輩是怎麽察實婉娩士的身份,不過確斷的是你們還真舍近求遠了。

  “鳳嫗與婉娩士相識?春歸疑惑道。

  “我們曾經是同一個養主,你說我們相不相識?我和她啊,自幼在一處學藝,馬馬虎虎也能稱得上姐妹吧,不過後來我就被外子贖籍,和她斷了交往,不過她當年憑借一曲慕蓬萊藝驚廢燕坐上客,慕蓬萊原本卻是我的舊作。

  鳳嫗又問春歸:“今日鮑文翰獲斬,未知鮑家婦如何?

  “同罪獲誅。

  弘複帝仁厚,對罪官家眷一般會饒其不死,不過鮑家婦當然不同,她原本就是廢燕餘孽,假死更姓易名才得以逃脫,且無論是廢燕謀逆抑或鮑文翰附逆,她都不是單純的知情者而有幫凶之行,所以一同獲斬。

  “我不是同情鮑家婦,隻可惜了昔年的婉娩士,她原本也有個意中人,是養主家中的琴師,雖兩人情投意合琴師卻無能替她贖身,我曾建議過他們幹脆私逃了,尋一山野林泉藏身,日子過得清苦些倒也能得個舒心愜意,婉娩士也有這決意,奈何,那琴師竟然膽怯,兩人終於分道揚鑣,大抵是婉娩士被意中人辜負,後來才一心去圖富貴吧。

  往往這世間女子的悲慘,歸根結底都是所遇非人。

  相比起絕大多數的女子,鳳嫗和春歸都是最幸運的人了。

  這世間不給女子自立門戶的餘地,女子隻能依附家族和丈夫,說起來無論貴庶都是如此,婚姻皆靠父母,既嫁便指望夫婿,而如婉娩士這樣的風塵女子,她們更加沒有富餘的選擇,鳳嫗的幸運是遇見了一個可靠的人,婉娩士付出真心者,卻並不珍惜這個絕代佳人甘願與他長相廝守的真情,被遺棄被辜負後,婉娩士隻能爭取富貴,直到遇見鮑文翰才贏得了扶正的時機,過了很多年後,她終於可以站在陽光之下,頂著不屬於她的姓氏生活,她就再也不能幹涉過多,無非,鮑文翰生則她生,鮑文翰死則她死。

  很多很多年後,或許市井閑言,將鮑文翰與婉娩士的一段故事,再次歸咎於紅顏禍水,漸漸的,鮑文翰無非就成糊塗一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