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太極
作者:須涵之兵      更新:2020-07-02 11:46      字數:4580
  眾人下馬上山,沿途已經有弟子將消息送上山去,等到殷梨亭和紀曉芙到了紫霄殿後,宋遠橋讓他們趕緊進來。

  雖然明日才是大婚,現在就讓紀曉芙去拜見張三豐與禮不合,不過規矩是人定的,更何況江湖兒女向來行事灑脫,視繁文縟節為累贅,也就不在乎了。

  殷梨亭和紀曉芙趕緊進殿,拜過張三豐,後者笑道:“好,好,快些起來吧”,隨後又喝了二人敬上的茶。

  “梨亭二人一路辛苦,早點回房休息去吧,養足精神,明天可是重頭戲,遠橋,給老六媳婦準備一間房間”,張三豐特意囑咐了宋遠橋一句,畢竟等到明天二人才是真正夫妻,之前可不能有絲毫逾矩,讓別人笑話。

  宋遠橋應了一聲,殷梨亭臉色通紅,而紀曉芙則是有些羞澀,拿出一個木匣雙手遞上,“真人,這是恩師特意交給弟子,說務必要完好無損交給真人”,張三豐含笑接了過來,放在桌上,二人便跟著宋遠橋出去了。

  張三豐對俞蓮舟等人說:“安排好守山弟子,你們也回去休息吧,穀虛留一下”,俞蓮舟等人應下退出,隻留下穀虛一人。

  “穀虛,你過來打開這個匣子”,穀虛看了一眼張三豐,上前幾步,打開後發現裏麵放著三本書,拿出來擺在桌上,赫然是“武穆遺書”、“九陰真經”和“降龍十八掌”。

  張三豐掃了一眼,對穀虛說道:“九陰真經原本就是道門至寶,幾經輾轉落入郭靖大俠手中,成就他一身曠世武功,據說創出九陽真經之人受此書啟發頗大,單憑這就可以估量此書價值”

  張三豐也是不免感慨,如今諸多絕學匯聚武當,又有穀虛這不世出的武學奇才,將來武當就算沒有自己,也必定會在他的手上發揚光大,自己這一身武學也算有了承繼之人。

  “穀虛,明日過後,你就拿著九陰真經參悟,看看是否有所領悟”,張三豐把九陰真經遞給穀虛。

  “弟子一定不辜負祖師期望”,穀虛沒有推辭,利索的接了下來,這讓張三豐更是滿意。

  “好了,你也下去休息吧”,張三豐擺了擺手

  穀虛聞言,慢慢退出紫霄殿,隨後來到自己的居所,將九陰真經小心收好後,便打坐運功,不知不覺間,天已經微亮。

  抓緊時間洗漱,穀虛換上一身新衣,見過俞岱岩,一塊吃過早飯後,師徒二人便一起來到紫霄殿。

  此時殿內已經布置成喜堂,正中間貼著一張大紅雙喜字,看樣子是張翠山寫的,案上貢品齊備,一對龍鳳香燭已經點上,左右分列數把太師椅。

  一些弟子正在宋遠橋的指揮下,將東西撤下或者換上,看到俞岱岩師徒來到,宋遠橋可算是抓了壯丁,特別是穀虛。

  看著大師伯的眼光,穀虛笑著問道:“師伯可有什麽還要交代小侄做的,小侄一定照辦”。

  宋遠橋就等這句話,趕緊吩咐了他幾句,就讓他出去了,俞岱岩也沒多說什麽,反正有事弟子服其勞,更何況穀虛總是閉關也不好,權當散心了。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各派之人也都是陸續上山,正午十分,殷梨亭和紀曉芙出來了。

  拜過天地,奉過香茶,對拜磕頭,二人就算是成為夫妻了,殷梨亭喜悅之情難以言表,反正在穀虛看來就是臉上笑容不斷。

  看著一對佳人終成正果,張三豐也是老懷欣慰,各派之人也是連稱恭喜恭喜,吃過喜宴之後便下山去了,此時夕陽已落,武當也由熱鬧變得安靜起來。

  忙活一天的穀虛實在感到疲累,這比與人鬥劍還要耗費心神,不過這些流程還是必須要走的,洗漱過後,穀虛拿出九陰真經細細閱覽一遍。

  看到最後總綱一篇,“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穀虛默念一遍,頓感創出此書之人才學何其精深,隻這麽通讀一遍,穀虛就感覺自己抓到了什麽。

  突然靈光一閃,“天道是取餘補缺,以萬物所得彌補道之所缺,一補一缺,一收一放,講究平衡二字,而人道則是補缺取餘,因自身之缺取萬物之餘,一缺一取,一虛一實,兩者截然相反,但又相輔相成,這不就是祖師所創之太極真意麽,陰陽互轉,剛柔並濟,果然前人之智慧仍是不容小覷”。

  抓到此中奧義,穀虛當即運轉純陽玄功,體內真氣按照心意流轉周身氣穴,運功半個時辰後,穀虛突然感覺身體一輕,好似脫去一層塵垢,又好似翩然毛羽隨風飄蕩。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穀虛才從這等奇妙的境界中醒來,看著窗外的亮光,默默一算,現在已經是卯時初刻。

  洗漱吃飯後,穀虛來到後山,衛壁三人正在紮馬步。

  等他們完成功課後,穀虛對衛壁說:“接下來一段時間,你就按部就班照著做,修煉純陽無極功,不要貪圖冒進,等過上三年,把根基塑勞,再學招式”,衛壁對師傅很是信任,當即連連點頭,“弟子知道了”。

  “青書,無忌,你們今後要做的便是勤修苦練,不要因一時的偷懶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劍法就練基礎的,平時就按照我交給你們的方法,打坐運氣,今後的日子我恐怕一時照顧不上你們,有什麽疑問的話,就去問大師伯他們”,穀虛對著兩根好苗子也是操碎了心。

  宋青書和張無忌應聲下來,再又是指點一番後,便離開了。

  “小衛,我怎麽感覺師兄和從前有點不一樣了”,宋青書總覺得穀虛站在自己麵前,又近又遠,說不出來的矛盾。

  “小師叔也感覺到了,可能因為師傅武功又大有長進了”,衛壁修行時間要長一些,比宋青書五感要強一些。

  離開後山的穀虛來到張三豐閉關之處,守門弟子見他來到,行了一禮,說:“師兄,祖師吩咐,如果你來了就進去”。

  穀虛回了一禮,推門進入,此時張三豐正在雲床上閉目養神,穀虛小聲喊了一句“祖師”。

  張三豐平淡無波的眸子睜開,看了一眼穀虛,眼睛一亮,站起身來,仔細看了一遍,過了一會才撫須笑道:“不錯不錯,這麽快就將純陽玄功練至圓滿,如此天資當真令人羨慕”。

  “祖師抬愛,其實要不是祖師贈給弟子九陰真經參悟,弟子恐怕也沒這麽快悟通玄功奧妙”,穀虛說的倒是實話,有時候修煉武功,就差那麽一點契機,有的人窮盡一生都無法邁過那一道坎,而有的人或許隻是靈光一閃,就能鯉躍龍門,穀虛幸好自己是後者。

  其實這也是武林大派的底蘊所在,前人留下諸多修行筆錄,無疑是給後來者鋪平了道路,盡管大多數後者不能脫離框架,走出自己的路,但是門派之中也不會缺少頂尖高手,傳承也不至於輕易斷絕。

  倘若這些後者之中,偶爾出現那麽一兩個出類拔萃的人物,走出了自己的路,那就是另一個良性循環了,長久下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門派當然會越來越強盛,這也是一些小門派無法比擬的。

  “也是你自家爭氣,就算旁人得到此物,如果悟性不高,心術不正,那隻會劍走偏鋒,落了下乘,之前見你多讀道經,我便知道你將來成就不可限量”,張三豐招手讓穀虛坐下。

  穀虛將九陰真經取出遞給張三豐,後者粗略的翻了一遍,隨後問他:“這其中可有什麽領會麽”。

  “弟子淺見,此書最有價值的當是總綱,尤其是開篇的天之道一句,深含道家至理,而弟子從中體會了一點淺論”。

  “哦,說來聽聽”,張三豐來了興趣,雖然隻是粗略翻看,但其深奧複雜,比之九陽真經還要艱澀幾分,穀虛不過看了一個晚上,就能有所體會,著實讓他驚訝。

  “天道與人道相互對立,但又相輔相成。天道重生,人道重興,一個是博,一個是精;天道無常,人道有序,前者逍遙,後者規矩;天道貴恒,人道貴變,一者重靜,一者重動。天道運轉四時分列,人道演變王朝興衰……”

  穀虛越說越多,他感覺思緒從來沒有這麽清晰,腦海中一片清明,而對麵的張三豐聽著穀虛的話,眼光卻是越來越亮,連連點頭,等到穀虛說完最後一句,“天道重性,人道重命,一者剛,一者柔”,張三豐不由撫須大笑。

  “你能領悟到這些,當真是不差,其實你說的這些,旁人或許有能聽明白,但聽明白和弄明白可是相差甚遠,早些弄懂這些東西,對你將來可是大有好處,你可知我現在初創的太極拳,就有這麽個意思,天人合一,陰陽互轉,兩儀分列,剛柔並濟”。

  “我這太極拳還隻是初創,今後還有許多細微之處需要雕琢,你既然有此領悟,將來這門功夫也算是有了承繼之人,你可願意承擔起這份辛苦?”

  穀虛已經被定下接任宋遠橋的掌門之位,張三豐也沒有什麽不舍得的,當即拍板決定。

  “承蒙祖師厚愛,弟子願意承擔責任,將太極拳發揚光大,成為武當武學核心”,穀虛神情肅穆,跪下叩頭。

  他知道張三豐是把武當的未來交到了自己手中,這份責任不可謂不大,不過對他來說這是好事。

  張三豐滿意的點頭,“這門功夫少說還要四五年的光景才能成熟,接下的幾年,你如果沒什麽事的話就在我這邊繼續參悟九陰真經,有什麽疑難可隨時問我。”

  穀虛應聲稱是,隨後穀虛便退了出去,一路來到紫霄殿。

  宋遠橋正在和張鬆溪等人商量事情,穀虛見禮過後便說了自己的安排。

  “師伯,武當諸事已定,弟子也可集中精力閉關修煉,祖師已經允諾我去他老人家閉關之處精修”

  俞岱岩聞言,大喜過望,當初自己師兄弟七人,能有此待遇的除了大師兄外,就隻有張翠山,沒想到今天自己的弟子也有了這待遇,作為師傅,他怎能不高興。

  “師侄放心閉關,外麵諸事有我們處理,不過等你修煉有成,這付擔子還是要交到你的手中”,宋遠橋知道穀虛閉關的緣由,如果能將九陰真經參透,武當便會增加一分底蘊。

  “多謝師伯,另外,這是弟子關於修煉純陽無極功的一些心得,還有修煉劍芒的訣竅,希望能盡點心力”,穀虛從懷中掏出兩本薄薄的冊子遞給宋遠橋。

  後者連忙接到手中,雖然冊子很薄,但是價值不可估量,任何一本放到外麵都可成為鎮派之寶了,尤其是劍芒,那可是壓箱底的東西,幸好穀虛是武當派的人。

  “師伯也不跟你客氣,你閉關所需諸物,我會派弟子給你備好,好好去吧”,宋遠橋拍了拍穀虛的肩膀,穀虛對著眾人再是一禮,看了看俞岱岩,後者對他投來一個鼓勵的眼神。

  等到穀虛出去後,宋遠橋對俞岱岩說道:“武當成就了穀虛,穀虛也成就了武當,既然他願意追求武道頂峰,那咱們就為他鋪平道路,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至於這兩本書冊,六弟七弟,你們先看,切記不能外泄,看完之後給四弟五弟”。

  “不過五弟媳婦和六弟媳婦不算外人”,宋遠橋終究還是補上一句,省的讓五弟和六弟兩對夫妻之間產生矛盾,在場的殷梨亭感激的看了宋遠橋一眼。

  “剩下咱們三人便留到最後看吧”,宋遠橋對俞岱岩說道,後者沒有意見。

  殷梨亭接過冊子,他本就精煉劍術,迫不及待的打開關於修煉劍芒的那本,隻見開篇頭一句就是“劍上有神,蘊氣而生,靈性存輝,衍化精芒,所謂劍芒,即劍之延伸,劍之劍”。

  默默念誦一遍,殷梨亭原本覺得劍芒是十分神聖之物,不過被穀虛這麽淺顯一說,那層神秘的麵紗就被揭開,剩下的就是它的本質。

  “師侄果然不同反響,其劍術見解我是難以望其項背,我相信有了這本書,將來武當必定會有不少弟子修煉出劍芒”。

  宋遠橋等人也是深有同感,穀虛將劍芒修煉寫的如此淺顯,不就是降低門檻麽,這份情實在太大。

  穀虛離開紫霄殿後,交代了衛壁幾人後,帶著被褥和生活用具來到了張三豐閉關之處,開始了長久的閉關生活。

  三年時光一晃而逝。

  在江湖開始平靜了三年之後,元廷開始有了大動作,朝廷派重兵攻打明教各處分舵,除了大軍之外,還有元廷不惜重金請來塞外諸多武林人士,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陷十一處分舵,直逼明教總壇光明頂,楊逍等明教高層依靠七巔十三險與之周旋,接到求救信的殷天正,帶領人馬正火速趕往光明頂。

  而此時武當山上,宋遠橋也接到線報,說有陌生的武林人士正在潛入湖北,意圖對武當不利,此外還提到其餘五派最近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