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比劍
作者:須涵之兵      更新:2020-06-21 19:49      字數:4313
  四月初八正是祖師張三豐的百歲壽辰,如今愛徒歸來,還有了家室,可謂是雙喜臨門。

  次日一早,武當各處張燈結彩,紫霄殿中,眾人圍繞張三豐而坐,歡聲笑語不斷,這時有弟子前來稟報,說是峨嵋派來了。

  峨眉派此次來祝壽的是滅絕師太的大弟子靜玄帶領的一行七人,宋遠橋知道武當峨眉兩派交好,而六弟殷梨亭更是與紀曉芙訂下婚約,於是喊來殷梨亭去招呼峨眉一行人,莫要失了禮數。

  殷梨亭哪有不樂意的,招呼峨嵋派等人坐下後,看著紀曉芙秀麗的麵龐,不由得臉紅起來,紀曉芙看著他的目光,也是嬌羞不已,峨嵋派眾人則是見怪不怪,吃茶的吃茶,說話的說話。

  峨嵋派為給張真人祝壽,在壽禮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除了十六色玉器和一副百壽圖之外,還有一件針腳細密的大紅錦袍壽服。

  張三豐和她們說了幾句話後,就轉入後堂去了。

  就在殷梨亭和紀曉芙說話之際,又有迎賓道童進來稟報說昆侖掌門鐵琴先生來了。

  宋遠橋想到,雖然何掌門身份尊貴,但是也沒有讓師傅去迎接的道理,又想到四弟張鬆溪擅長與人打交道,於是叫住張鬆溪,讓他去迎接昆侖一行人。

  張鬆溪領命下去,剛走到離解劍岩不遠的地方,就聽到爭吵的聲音,他唯恐師傅大壽之日出了差錯,趕緊奔走幾步。

  解劍岩旁,穀虛正與一個中年道士理論。

  看到張鬆溪來到,武當弟子齊齊喊了一聲師叔,中年看了張鬆溪一眼譏笑說道“武當派就是這麽待客的麽”,穀虛沒有理會他,對張鬆溪說道,“師叔,解劍上山是武當的規矩,這位道長堅決不從,小侄隻能擋下他”,要不是壽辰不宜見血,穀虛早就料理了西華子,哪裏會和他說這麽多。

  張鬆溪聞言,對何太衝說道:“何掌門見諒,武當解劍的規矩不能破,諸位若想上山,隻能留下兵刃”,西華子本想再說幾句,何太衝發話“本是小徒的不是,讓張四俠見笑,我等這便解劍”,說著便將隨身佩劍交給穀虛,後者接過之後說道:“何掌門放心,兵刃不會丟失,如有意外,武當自會賠償”。

  眼見掌門都解下兵刃,其餘眾人也都把兵刃交了出來,張鬆溪伸手一引“何掌門,請”。

  昆侖派上山不久,崆峒華山兩派接連來到,崆峒派擅長拳腳,帶兵刃的倒是少數,很利索的讓門下弟子交出兵刃後,崆峒五老上了山,華山派高矮二老則是很不情願交出寶刀,跟著手搖折扇的鮮於通往山上走去。

  看著鮮於通那副麵孔,穀虛心下一陣惡心,今天無論如何都要讓他身敗名裂。

  天鷹教上山較晚,主要是運送的禮品太多,等到上山後,已經快到正午。

  此次天殷天正為了張翠山,又為了張三豐壽辰,禮物那是精挑細選,除了文房四寶,綾羅綢緞,古玩珍奇之外,另有各種珍貴藥材,馬匹等物,可以說是非常貴重。

  殷素素看著這些東西,眼圈不由得紅了,父親是擔心自己在武當受氣,這才這般大手筆,宋遠橋看過禮單之後直呼禮重了,殷野王則是毫不在意說道:“張真人乃是武林名宿,這點心意權當孝敬,再說舍妹已經是武當的人,父親除了在財物,別的也沒有什麽能補償的”

  張翠山著實被嶽父的大手筆嚇了一跳,在聽到殷野王的話後,心中這才稍稍安穩一些。

  六大派中,除了少林之外,其餘皆已到場,正午時分,紫霄殿外陳列酒席,各派紛紛落座。

  在一旁守著的穀虛與張鬆溪對視一眼,後者微微點頭。

  為了防止各派聯合施壓,因此張鬆溪決定先發製人,占據主動,朗聲說道:“各位武林同道,今日是家師百歲壽辰,實在不宜商討其他事情,還望諸位行個方便”。

  張鬆溪一番話說完,神拳門、海沙幫等派話事人默然靜對,而昆侖派西華子見狀卻是大聲道:“張四俠,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今天大夥上山,為的就是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還望張五俠給大夥說個明白,隻要交代清楚,我等立刻下山,不會攪擾張真人的壽宴”。

  西華子話一說完,場中眾人頓時喧鬧起來,尤其是那些小門派的人更是搖旗呐喊,吵吵嚷嚷,話裏話外讓張翠山說謝遜所在。

  坐席上張翠山本想出聲解釋,但是被妻子拉扯衣袖,又想到昨日定下的計劃,隻好按下不動。

  張鬆溪惱恨西華子不識抬舉,心中暗下決定,按照計劃先把昆侖派清出戰圈,如此既能打壓昆侖的囂張氣焰,還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省的讓人小看武當。

  於是他對穀虛望了一眼,後者會意,取來一柄普通長劍,上前幾步,站在吵吵嚷嚷的西華子麵前。

  穀虛對西華子不甚在意,主要對付的人便是昆侖掌門何太衝,自己心中另有想法,現在昆侖派還算是中立,要是自己落了何太衝的臉麵,難保他不會和少林站在一塊,這對武當可是不利,看來要稍稍放水了。

  “西華子道兄,多說無益,要想見到五師叔,必要過在下這關,就由在下討教貴派高招,成虛,你去把昆侖派的兵刃都取上來”。

  成虛領命而去,不一會就有幾個武當弟子抱著十多把兵刃來到紫霄殿,還給昆侖派,何太衝一看情形,頓時眉頭一皺,但沒說什麽。

  西華子看著麵前不卑不亢的穀虛,聽到這話,又早就在解劍岩窩了氣,眼見他送上門來,哪還忍得住,當下拔出長劍,傲慢說道:“好,讓我看看你們武當劍法的精妙,是不是名副其實”

  他本指望言語相激對手,誰知穀虛沉默以對,劍未出鞘,鞘身直指西華子。

  西華子見狀怒不可遏,仗劍來攻,這昆侖劍法由西華子使出,倒還有幾分模樣,但比起穀虛卻是相差甚遠,無論西華子如何猛攻,穀虛總是從容應對,觀戰的武林前輩早已看出端倪。

  數招過後,西華子劍勢衰竭,由攻轉守,穀虛等的便是這個時機,劍鞘如蒼龍出海,一招“觀雲出岫”,飛快點在他的手腕上,西華子長劍被打落在地,穀虛一聲“承讓”,讓呆滯的西華子臉色漲紅,過了半刻,才一言不發的低頭回到昆侖派陣營。

  “好一招神門十三劍”,觀戰的何太衝看出此招乃是神門十三劍的精要所在,沒有一定功力使出來也不過是畫虎類犬,反受掣肘。

  弟子被落了麵子,身為掌門,何太衝不得不出手,何太衝想到另一個原因,武當要拿昆侖立威,於是拿起兵刃,走上前來,“就由我來討教穀虛道長的高招吧”。

  何太衝自持前輩身份,不屑先出劍,穀虛見狀,告一聲得罪,當下抽出長劍,一招“追雲趕月”直刺何太衝左腹,劍未及身,何太衝就已經感到一股冷寒劍氣襲麵而來,知道對手劍術精湛,收起輕視之心,他飛快拔出寶劍,一招“壁立千仞”,格擋住刺來長劍。

  穀虛對於這一劍未能建功毫不在意,如果僅是這一劍就能讓昆侖掌門受傷,那才是自己的失誤。

  穀虛眼見長劍被擋,仍是沉著冷靜,長劍順勢繼續往何太衝左方攻去,劍招一變,一式神門十三劍的刺字訣,如急電般刺向對手腕。

  何太衝見穀虛使出神門十三劍,不敢大意,而且看起來比之前對付西華子還要淩厲三分,他心中不由後悔讓穀虛先出手。

  雖然心中如此想,但他畢竟是一派掌門,鬥戰經驗豐富,隻見他橫劍於胸,隨即劍挑上方,使了一招“蒼龍出海”,強占先機,緊接著又一招“黑雲壓城”,不但卸去穀虛攻勢,而且反手就將穀虛長劍壓在下方,占據了主動。

  盡管何太衝占據了主攻之勢,但僅僅隻是兩招的較量,何太衝再也不敢小覷穀虛,出手是七分攻,三分守,之後兩人又來回鬥了數招,旁觀眾人隻看到兩柄長劍上下飛舞,光芒耀眼,隻覺得煞是好看,不由得發出一聲聲讚歎。

  二人再又鬥了十多招後,一旁觀戰的班淑嫻卻是顯露不耐之色,堂堂昆侖掌門,連一個武當三代弟子都拿不下,著實讓他派笑話,丟了昆侖派的臉,於是對著場中的何太衝大聲喊道“還不趕緊拿下”,班淑嫻在昆侖積威甚重,有太上掌門之稱,就連何太衝也很畏懼。

  聽到班淑嫻的話後,何太衝心中想著,雖然劍術不凡,但是內力上卻是不如我,隻要削斷你的長劍,這場比武,我昆侖派就算是勝了。

  於是運足內力,隻見長劍之上嗡嗡作響,穀虛看到此情形,知道了對手的打算,於是也飽提內力,注入長劍之上。

  隻聽鏗鏘一聲,雙劍交擊,在眾人的錯愕目光中,兩柄長劍各自斷成數截,叮當作響掉在地上,眾人沒想到最後竟是這麽個結果,穀虛隨手丟掉殘劍,抱拳說道:“多謝何掌門手下留情”。

  何太衝原本心中又驚又怒,臉色鐵青,自己一派之尊竟然跟穀虛打成平手,麵子算是丟盡了,此時聽到穀虛的話後,心中這才好受一點,於是微笑說道:“穀虛道長劍術高絕,不愧是武當高弟”。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在剛才的交手中,他知道穀虛內力修為遠在自己之上,穀虛說出這番話不過是給自己一個台階下,不讓自己在武林群雄麵前失了麵子,這個人情他記在心裏了。

  此話一出,別派各人心思暫且不說,昆侖派弟子卻是尷尬不已,畢竟之前還說武當劍術不過爾爾,如今掌門卻是給了他們一個響亮的耳光。

  班淑嫻臉色異常難看,隱隱顯露怒火,但好歹顧及何太衝和昆侖派的臉麵,忍住怒罵他的心思。

  場中眾人眼看昆侖派都敗給了武當,不由得生出退意。

  正在此時,一聲響亮佛號清晰的出現眾人耳邊,崆峒等派知道是少林到了。

  宗維俠等人暗想,還是由少林出這個頭,免得得罪了武當派。

  隨著輕快的腳步聲,空聞一行十二人和龍門鏢局都大錦等人出現在大殿門外,為了不失禮數,宋遠橋上前迎了迎。

  空聞一進大殿就看到昆侖眾人臉色不好,又看到地上斷劍,按下心思,落座之後品了一口清茶,空聞對宋遠橋說出來意,第一件事就是龍門鏢局的血案,第二件事就是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

  聽到空聞開口,宋遠橋絲毫不感意外,按照之前的安排,讓張鬆溪上前,開始與少林的扯皮。

  空智心胸狹隘,氣大才疏,論口才哪裏是張鬆溪的對手,不一會就被張鬆溪左一句“龍門鏢局血案沒有真憑實據”,右一句“江湖人義字當頭,不能出賣結義兄弟”,再加上俞岱岩殘廢在大力金剛指手上,事情還沒弄明白,直問得空智麵色漲紅,滿頭大汗,啞口無言。

  空智和張鬆溪問對的時候,空聞也趁機向華山派鮮於通問詢之前究竟發生了什麽事,鮮於通口齒流利,三言兩語就把事情說了個大概,在得知何太衝竟和穀虛打成平手,空聞不由為之動容。

  想那鐵琴先生何等人物,一派掌門之尊竟然在一個三代弟子上受挫,傳揚出去恐怕對昆侖派的聲望是個不小的打擊。

  而他所想更深一層是,武當派有了張三豐這座難以撼動的大山之外,二代七個弟子也是各個出色,雖然俞岱岩殘廢,但他的弟子卻是青出於藍,另外場中其他幾個三代弟子也是俊才,如此下去,豈不是要把少林威勢壓下,這對一向執牛耳的少林來說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他抬眼望去,隻見場中穀虛雖一襲簡樸道袍著身,但仍不失風範,俊采神貌,秀拔玉立,當真一副好賣相,加之武功高絕,年歲不高,有此人在,武當至少百年無憂。

  想到這裏,空聞手撚佛珠,思考最佳對策,在空智處於絕對下風後,場中一片寂靜,空聞手上佛珠一頓,對著旁邊笑眯眯的鮮於通點頭示意。

  後者翩然起身,隨即手搖折扇,施施然向前一步,抬手對著宋遠橋等人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