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下山
作者:須涵之兵      更新:2020-06-16 19:30      字數:2234
  眾人來到紫霄大殿後,殿外廣場之上已經有弟子等候,除了身著道袍的內門弟子外,還有少許身穿錦衣的富貴公子,那是外門弟子。

  “師兄,你說祖師爺真的會來嗎”,皮膚黝黑的青年道士對站在一旁的師兄小聲詢問。

  “為兄也不知道,不過掌教師伯既然讓我們在這裏等候,他老人家從來不說空話,想必應該是真的”,麵容堅毅的道士雖然也不確定,但還是小心說出自己的推斷。

  “我來武當幾年了,還沒見到過祖師,如果能親眼見上一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內門弟子交頭接耳,外門弟子則是更加激動,他們知道自己武功如果沒有更進一步,這次見祖師應該是人生最後一次了,心中的激動自然難以自持。

  正在眾弟子小聲說話的時候,張三豐等人已經來到殿外,眾弟子一見武當諸俠和大師兄穀虛跟隨在一個老道士後麵走來,哪裏還不知祖師駕臨,連忙跪下叩首,異口同聲道“參見祖師”。

  看著眾多朝氣蓬勃的弟子,張三豐內心也是難抑激動,對身邊的宋遠橋說道,“遠橋,你做的很好,武當交給你,我很放心”。

  自己當年不過收了七個弟子,雖然各個都是名震武林的俠客,但是人數畢竟少了許多,與其他大派在人數上難以比較。

  當初自己建立武當一派,除了弘揚自己的武道之外,還有便是因為少林。恩師覺遠間接死在少林手中,自己被少林追殺,過了很長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建立武當就是為了不讓少林專美於前,也是為自己討個說法。

  時至今日,盡管當初報仇的心思早已淡去,但與少林爭鋒的念頭卻是一直沒有化去。

  “弟子不敢居功,這都是師傅威名,以及師弟們和穀虛的功勞”,宋遠橋知道,如果沒有師傅諾大的名頭,沒有師弟們的盡心幫助,沒有穀虛的出謀劃策,就不會有武當今日的光景。

  張三豐微笑點頭,口中朗聲道“都起來吧”。眾弟子隻感覺一股柔和之力灌入耳中,聲響不大,但聽得卻是清清楚楚,不由深感祖師武功造化通玄。

  宋遠橋知道師傅一向不喜歡這些俗務,於是讓穀虛處理,自己和其他人跟著師傅進了紫霄殿。

  穀虛來到眾人麵前,看著一個個激動的臉龐,也是感同身受,武林第一人的名頭著實讓人羨慕。

  在與諸弟子又說了幾句話後,就讓他們各自散去,因他在門中弟子中頗具威嚴,眾弟子抑製住激動的心情,行了一禮,就離開了。

  落日的餘暉還沒有散去,武當山上各處已經亮起了燈火,宛如一條火蛇蜿蜒伸展,最亮的那處好似火蛇的眼珠,那裏便是紫霄殿。

  紫霄殿外演武場,燈火通明,幾張木桌整齊有序的擺放,拱著一張楠木圓桌,上麵放著一道道精致菜肴還有一盤黃澄澄的月餅,宋遠橋讓張三豐做了上首之位,其餘之人也各自坐下。

  除了武當諸俠之外,另外幾張桌上坐著的便是武當精銳弟子,門中的基石,放到江湖上也可稱得上好手,要不是因為這樣,也沒有資格坐到此處。

  宋遠橋見眾人皆已入座,為了不讓眾人感到拘束,就讓他們自在說話,眾弟子本來因為張三豐等人在此,感到坐立不安,聽到師伯話後,心中稍稍放鬆一下,但仍不敢太過放肆,隻是吃菜賞月。

  主桌上,宋遠橋向張三豐說完武當如今情勢後,又說道“現今武當聲望蒸蒸日上,六大派中各自陣營明顯,少林、華山和崆峒三派已經站在一起,昆侖派意圖不明,而峨嵋派卻是有意和武當聯手,前日滅絕師太來書,說已經同意六弟和紀女俠的婚事”。

  宋遠橋說完後,張三豐含笑點頭,“武當峨眉兩派交好,梨亭能娶紀女俠也是再好不過,總算了卻我一樁心事”,說罷看向殷梨亭,隻見他白淨的臉上紅了一片,不知道是喝了酒的緣故,還是因為聽到紀曉芙的名字。

  莫聲穀年齡最小,性子還沒定下來,對著師兄擠眉弄眼,讓殷梨亭的臉更加紅了。

  坐在一旁的穀虛在聽到紀曉芙的名字後,同情的看了六師叔一眼,心中暗下決定,不能讓楊逍那個浪子破壞了六師叔的婚事,自己如今功力已經遠非昔日可比,純陽無極功即將圓滿,就算楊逍也不見得能討到便宜。

  在各自又說了一些家常話後,穀虛跟宋遠橋說出了自己想要下山遊曆的想法。話說完後,他本以為會遭到拒絕,但是不僅宋遠橋沒有反對,就連其餘師伯師叔也是一臉讚同之色。

  看著穀虛疑惑不解,張鬆溪接過話,“其實就算師侄不想下山遊曆,我們也會讓你去江湖上闖蕩,不親身經曆江湖,哪能算得上一個真正的江湖人。”

  “四弟說的不錯,穀虛你不下山闖蕩一番,領略世間的險惡和良善,師伯我還真不放心將來把武當的基業交給你,你盡管去吧,”。

  其餘幾人也是說了幾句勉勵之言,五俠囑托完後,張三豐接著說道,“武林上的事情,正邪黑白原本就難以徹底分清,師祖隻希望你能明辨是非,不輕易造殺孽,但如果遇到大奸大惡之徒,則不在此列,希望你這一次遊曆,能洗去塵埃,脫胎換骨。”

  “弟子謹遵祖師和各位師伯師叔教誨”,穀虛明白這次遊曆將是對自己的一道考驗,看來此行必須要做到完美。

  月已高懸,回到寢居的穀虛盤腿坐在床上,完成晚間的功課,真氣隨身而走,本就精純的純陽內力愈發壯大。

  次日,天清氣朗,穀虛完成清晨功課後,去給俞岱岩問安,祖師在昨日團聚之後又去閉關,說是要繼續參悟太極精義,就不讓穀虛去問打擾了。

  穀虛在和宋遠橋等人一一拜別之後,帶著包裹和長劍,牽著駿馬,往山下走來。

  十多年都沒有下山,穀虛對外麵的世界充滿了向往,“這次遊曆雖說有著明確的目的,九陽真經和黑玉斷續膏這兩物必須要得到,但一路上的見聞,也是很寶貴的東西。”

  片刻之後,到了山腳,回首看著朝霞映在空靈的武當山上,穀虛仿佛感到一股勃勃生機蘊勢而發,心下舒闊,揮舞馬鞭,往西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