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關
作者:須涵之兵      更新:2020-06-16 19:30      字數:1866
  三人進入大殿之後,隻見一位儒雅男子站在一個幾案邊,手中拿著一杆狼毫毛筆正在揮灑筆墨,聽到輪椅聲後,宋遠橋當即擱下毛筆,俞岱岩道了一聲師兄,穀虛上前恭敬行禮。

  宋遠橋看著穀虛,眼中精光一閃,笑著說道,“看來師侄修為更進一步,當真不凡,將來武當的重任還是要放在你的肩上”。

  穀虛則鄭重說道,“弟子從來不敢忘記師門之恩,將來必定以光大武當為己任”。宋遠橋聽他如此說,心中更為高興,對俞岱岩羨慕說道,“師弟算是收了一個好弟子啊,有穀虛在,我武當百年之內再無憂”。

  宋遠橋是武當二代掌門,這話的份量和意義可以說是完全不一樣,分明是把穀虛當成下一任掌門培養,俞岱岩也是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臉上的笑容根本藏不住。

  宋青書看著三人交談,原本打算趁機溜走,不想被宋遠橋抓個正著,看著他臉上的墨痕,是又氣又笑。板著臉對著宋青書說,“你看你成什麽樣子,整天不練武功,就知道滿山跑,你穀虛師兄在你這個年紀都開始每天練氣打坐了,哪像你這般,將來別真當個混世魔王”。

  一番話說下來,宋青書眼中的淚珠開始打轉,馬上就要哭出來,俞岱岩見狀趕緊安撫,穀虛又許諾各種好處,這才讓宋青書破涕為笑,歡快的出殿玩耍去了,宋遠橋則是連連搖頭。

  又過的片刻,武當七俠除了失蹤的張翠山外,其餘都在殿中,宋遠橋看到人已齊聚,就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今天是八月十五,也是師傅出關的日子,他老人家自從三弟殘廢,五弟失蹤之後,就一直沒有敞開心懷,不如趁著節日,讓他老人家高興高興。

  俞蓮舟等人自然沒有反對的意思,當下商定,一行七人來到張三豐閉關之處,在密室外麵跪下磕頭,宋遠橋對著裏麵說,“師傅,今天是八月十五,弟子們請您一起團聚團聚,恭請師傅出關”,其餘幾人也是異口同聲,“恭請師傅出關”。

  不過一會,隨著“吱呀”聲響,密室木門緩緩打開,隻見一位仙風道骨,手執拂塵的道人出現在眾人眼前,穀虛稍微抬頭,祖師看去平平無奇,似乎沒有絲毫武功,但卻似乎有一股道蘊縈繞其四周,仿佛與天地相合。

  似乎察覺到了穀虛的窺探,張三豐看了穀虛一眼,眼中不由露出滿意之色。

  “恭迎師父出關”

  張三豐讓他們趕緊起身,看著眼前弟子,九十多歲的他,心中也不免興起波瀾,年紀大了,最渴望的便是小輩們聚在身旁,隻是如今翠山不在,難免美中不足。

  一想到最愛的小徒失蹤五年,張三豐內心也不免悲痛。張鬆溪看著師傅臉上的一絲哀傷,心中明了,當下說道,“師傅,五師弟雖然失蹤,沒有任何音訊,但這也說明是一個好消息,師傅當寬心才是”,張三豐聽完這話,灑然一笑,當下收拾心情。

  在看到穀虛之後更是滿意,“沒想到穀虛如今也有這般造化,難得,難得”。穀虛恭敬磕頭,“如果沒有祖師帶徒孫上山,沒有恩師教導,沒有各位師伯師叔指點,弟子哪有今日,弟子唯有勤修苦練,方不負眾望”。

  “快些起來,如果不是你自家爭氣,就算再好的根骨也是枉然,武當有你,興起有望”。

  “師傅,今天是八月十五,弟子們請您團聚,另外也是請您看看最近收的一些弟子,他們都希望看您一眼,還請師傅允準”。

  宋遠橋也是另有計較,他知道武當在武林上與少林並尊,大半還是因為師傅,他自從繼任掌教之後,無時無刻都在想著光大武當,可謂是勞心勞力,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生怕武當大好局勢在自己手上斷送。

  自己也明白發揚武當最主要的便是金銀和人才,武當山下本有租田,但近幾年年景不好,收入也隻能勉強糊口,宋遠橋也不想因為這些事情,弄得家破人亡,所以武當派隻能維持現狀。

  後來還是在穀虛的建議之下,在武當山下挑選弟子,凡是根骨好,家世清白的都收攏門下,作為真傳弟子,傳授絕藝,而資質平庸的則賜予一門尋常武學,當一個外門弟子。

  除此之外,武當山下的富戶也可送家族子弟上山學藝,待到學藝有成後,就可對外說是武當俗家弟子,富戶自然沒有不應允的,有這樣一層虎皮在,自家也就不擔心家產被盜賊竊取了,當然每年固定五千兩的孝敬是少不了的,不過他們卻是甘之若飴。

  這樣一來,武當就有了充足的弟子,加上自己師兄弟幾人時不時下山,清剿周邊不安分的門派和作亂的匪徒,維護湖北一帶安寧,使得一些小門小派爭相投靠,金銀不缺人才的武當,隨後在湖北一些重要的城鎮,設立道觀,將整個湖北武林牢牢掌控在手中。

  那些剛入門的弟子有一大半是衝著張三豐來的,所以宋遠橋才有此一說。

  張三豐沉吟一會,“也罷,先去看看那些弟子,咱們師徒再聚上一聚,我也想看看,遠橋這幾年把武當打理的如何”。

  宋遠橋心中大喜,連忙和師弟們擁著張三豐往紫霄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