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歸去來兮(五)
作者:羊行屮      更新:2020-06-13 18:54      字數:2631
  石門開啟前,我做過很多推測。或許真的有一群隱居於此,不知朝代,與世無爭的古人;或許隻是一處荒蕪已久,殘牆破壁的無人村落,隻剩一堆墳包和零散在雜草亂樹間的累累白骨,任憑我們感慨萬千;或許是某種科學解釋不了的神秘力量,使得居住在桃花源的人們擁有無限的生命,下棋飲酒,賞花觀月,好不快活。

  最離譜的想法——哪怕桃花源裏停著一艘廢棄的外星飛船,一堆披著人皮,見到我們掙破人皮,露出異形模樣的外星怪物,張牙舞爪撲過來,我和月餅為了捍衛地球與外星人展開殊死搏鬥,也沒出現在石門那邊的這個人讓我吃驚!

  瘦瘦弱弱的身材,幹淨整齊的長發油光可鑒。眉宇間再無桀驁不遜的神態,倒有些悠然自得的淡然,麵色如同晶瑩剔透的古玉,語調平和親切,如果不是那雙眼睛略小影響了整體麵相,真有些得道仙人的風骨。

  就在幾天前,我和月餅與他進行了一場蠱術和心理的博弈,親眼看著他抱著父親和愛人的遺體走進那處古墓。

  這才多大點兒工夫,就這麽仙風道骨地戳在我們麵前?

  “陶清懷,你怎麽在這裏?這是桃花源?”我張開的嘴巴幾乎能塞下一個拳頭。隨即,一陣輕微的顫栗,寒毛根根炸起,冷出一片雞皮疙瘩。

  震驚過後,是一種莫名的恐懼。

  那人微微訝異地端詳著我們,舉手投足仍不失禮節,又是深深一揖:“在下正是陶清懷,請問閣下高姓大名?於何處得知鄙人姓名?”

  書外話——陶清懷講的都是古語,滿嘴“之乎者也”,極為晦澀難懂,大有“明知道他在說什麽,就是聽不懂他在說什麽”的架勢。為方便閱讀,我盡量將他說的話用半文半白的形式進行記錄。

  “你不認識我們?”月餅顯然也是震驚不已,連習慣性抽出桃木釘(桃木釘用完了,腰帶還別著半排銀箭)反扣手心防身的動作都忘了,“你確實是陶清懷?”

  “鄙人自出生始,得家父安然翁賜名,從未更改,何來真假?”陶清懷滿臉類似孩童般的天真,很茫然地應道,“陶家自先秦躲避戰亂,隱居於此,多有年數。遙記曾有武陵漁夫,誤入陋居,得族人粗飯淡酒怠慢數日,與外世再無來往。為何二位初見鄙人,就識得相貌姓名?”

  陶清懷這幾句話,信息量極大——他的父親也叫陶安然;《桃花源記》描述的世外桃源真得存在!更讓我震撼的是,先秦至今起碼兩千多年,陶族居然都能活著?這不是仙人是什麽?

  難怪自武陵漁夫出了桃花源,將此事口口相傳,曆朝曆代文人墨客對桃花源無比神往,終其一生,探索不得。

  原來,這裏隱藏著真正的長生之秘!

  而晉、唐、宋、明,正是修仙煉丹、追求長生的全民修仙朝代,也無怪那麽多文人騷客對廬山有濃厚的興趣。

  可是,前幾天還是險些要了我和月餅兩條老命的陶清懷,怎麽就成了桃花源裏隱居千年的老不死了呢?而且,一個人演技再好,有些習慣性動作,不經意的舉止神態是掩飾不了的。

  我和月餅幾乎能肯定的得出結論——這個“陶清懷”,壓根兒不認識我們,而且絕對沒有說謊。那麽,那個“陶清懷”是誰?兩個人怎麽可能長得這麽像,不不不……完全就是一個人!

  我已經不能用正常思維想問題了,暈乎乎的如同喝醉了酒:“你爹陶安然也在桃花源?”

  陶清懷神色一黯,眼圈微紅,輕聲歎息:“家父帶領族人尋得此處,獨身入源一探安危,誤中桃花瘴,生幻覺咬舌而死,安葬於源穀村後。自此,族人方知桃花瘴氣之厲,多有防範。家父一生,為保族人平安,嘔心瀝血,及至以命換得陶家數百人……”

  我發現這個陶清懷真是老實,或者是毫無心機。簡單問一句話,能詳詳細細講個來龍去脈,頗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君子風範,和那個桀驁不馴,心思陰沉的陶清懷判若兩人。

  我迅速判斷分析著他說的每句話。我們認識的陶安然,帶領族人避難,隱居桃花峪,倒是與陶清懷所說有些相似。當他說出“桃花瘴”,我心生警覺,暗自把軍刀抽了出來。

  前幾天,我正是利用桃花瘴,引得本就關係微妙的陶氏父子反目成仇,終於挽回敗局。偏偏他又提起,難道是在暗示什麽?

  “二位居然知曉家父姓名?”陶清懷正碎碎念著他爹陶安然如何豐功偉績,忽然返過神兒,隨即恍然大悟,拍手笑著,“哦!想來武陵漁夫出得桃花源,將家父與鄙人姓名傳於世間。正是如此,請恕鄙人愚昧,未曾醒悟。二位衣裝甚是怪異,可知外界何朝何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字正腔圓,暗暗觀察他的微妙表情。心說李逵還是李鬼,遲早會露出馬腳。

  陶清懷反複念了幾遍,眉頭微皺地反複推敲:“如此國名甚是古怪,倒也朗朗上口,頗有意境。”

  “也就是說,除了你爸,陶家全族在桃花源裏活了幾千年?你們是如何做到的?”月餅眯著眼,嘴角揚起一絲微笑。

  “家父早年曾得異裝少年賜天書一部,內有入得桃花源詳細路徑……”陶清懷話說了一半,忽然低頭沉思。片刻,又抬頭很認真地打量我們,最終目光停留在月餅臉上。左手大拇指快速搭著幾根指頭,估計在計算什麽。

  接下來的動作,把我和月餅,著實嚇了一跳!

  “恩公!請恕清懷愚鈍,此中千年,渾忘前世,方才想起家父臨終前,所述恩公月無華相貌。”陶清懷“噗通”跪下了,“陶家一族卑鄙(並非現今的貶義詞,而是一種自謙,參照諸葛亮《出師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承蒙恩公賜仙府,窺得長生之秘。著實……著實……”

  陶清懷情真意切,激動地說不出話了。

  月餅徹底懵了,本來還想多問點線索,揭穿陶清懷的真麵目,結果莫名其妙的成了恩公?!

  “南少俠,我是該說平身還是說啥?”月餅紅著老臉,傻瞅著跪拜的陶清懷,手腳都不知往哪兒放了,悄聲問了一句。

  “應該是‘愧不敢當,折煞灑家’吧?”本來挺詭異的氣氛,讓這一出兒整得莫名喜感。

  “不對吧?這是《水滸》裏常用的詞兒吧。”月餅窘得差點就要給陶清懷跪下了。

  還好,沒等我們客套,陶清懷喜氣洋洋起身,衝著桃林喊了一句:“清冉,招呼族人,殺雞宰羊,恩公來啦!”

  桃林深處,素裝女子,挽著竹籃,盛滿粉紅色桃花,款款而來。

  纖細苗條的身材不堪春風輕拂,盈盈一握的腰肢怎能桃枝輕浮?眉宇間那抹春陽煦暖的風情,卻是一縷初為人婦的嬌羞。

  待她走近,看清楚模樣。

  我隻覺得,這個世界,完全亂套了。

  她是被陶家父子下了意蠱,給了我一封暗藏月無華蹤跡線索的信,由此開啟這段詭異之旅,講述“人麵桃花”的恩怨情仇,相貌酷似陶清懷千年前的戀人陶清冉,最終死在房車裏的女孩。

  陶華!

  不,陶華已經死了,她是真正的陶清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