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香爐紫煙(四)
作者:羊行屮      更新:2020-06-13 18:54      字數:3931
  .,

  “你們折騰大半宿,不會就是為了和我們賽跑吧?”月餅摸了摸鼻子,既想笑又不好意思,憋著臉很滑稽,“南瓜,淡定。”

  我豎起中指彰顯心情!

  山魈們又竊竊私語好一會兒,從藏身草木中探出身子。山林夜色太深,看得模糊,隻見到五個身高一米左右,瘦瘦小小的身影並排而立,十隻綠色眼睛像一排通了電的燈泡,亮得耀眼。

  “很久很久以前……”

  “廬山來了兩個仙人……”

  “他們喜歡喝酒寫詩……”

  “山的這邊水的那邊……”

  這五隻山魈居然按照“宮商角徵羽”的音律唱起來了。

  這都哪兒跟哪兒啊!我的腦子“嗡”的一聲,心裏居然跟著默唱了一句:“有一群藍精靈……”

  “住著一群快樂的人兒……”

  “兩個神仙和他們成了好朋友……”

  “他們喝酒唱歌……”

  “直到有一天神仙要離開……”

  “他們很不快樂……”

  “等著神仙再次回來……”

  唱完這句,五隻山魈“咯咯”笑著,相互注視,異口同聲唱出最後一句:“快樂的喝酒跳舞寫詩唱歌。”

  “你們怎麽知道我們的名字?為什麽因我們到這裏呢?”月餅問了一句,聲調裏居然也跟著山魈們的音律。

  得!被傳染了。音樂果然是無國界無種族的神奇存在。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山魈們一人一句唱完這首詩,草叢“悉悉索索”碎響,綠光消失在樹林,就這麽消失了。

  我和月餅麵麵相覷,半天沒吭氣。

  “我怎麽有種進入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的錯覺?”我撓了撓後腦勺,指甲裏夾著幾根頭發,“上歲數了,大把大把掉頭發啊。”

  月餅沒有回話,扒拉著野草走到山魈唱歌的位置。隻見草叢裏升起一隻類似於螢火蟲的黃色亮光,盤旋著繞了三四圈,停了兩三秒鍾,向東邊飛去。

  “你從哪兒做的‘尋蠱’?”我拎起月餅的背包遞了過去,琢磨著山魈們唱的歌到底什麽意思。

  “天地萬物皆可為蠱。”月餅沒多做解釋,眯著眼盯著尋蠱飛去的方向,“兩個神仙,一群人,望廬山瀑布,喝酒寫詩。李白五登廬山,有沒有結伴而遊的詩人?”

  “好像沒有。就算有,詩裏也沒有提到過。”

  月餅“唔”了一聲,跟著尋蠱走了幾步,忽然停住,托著下巴眉頭緊皺,似乎想到什麽事情。

  山魈顯然不是吃飽了撐得沒事幹,冒出來折騰我們半晚上,再唱首歌拍拍屁股走人。細細思索,歌詞裏的信息量非常大,幾乎是講了一個“山民偶遇神仙,期待再次遇到神仙”完整的故事,更何況還有那首神秘的《望廬山瀑布》。

  突然,我想到一件事。就在此時,月餅轉身看著我,眼中閃過一絲“是不是這樣”的神色。

  “月餅,古墓,石門……”

  “多出來的那句半截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

  “兩個仙人是,李白和蘇軾?”

  “他們倆都愛喝酒。”

  “多設置一層文字密碼的人,已經對咱們做出了暗示?”

  我和月餅一人一句相互應答,這種思路在同一軌道上的交流,無比舒暢。

  然而,推斷裏有個很明顯的漏洞。我和月餅很快又同時搖了搖頭,否定了這個太異想天開的想法。

  李白是唐朝,蘇軾是宋朝,前後差了幾百年,怎麽可能同時出現在廬山呢?

  除非他們真的成了神仙,攜手神遊。或者……廬山確實有一處可以跨越時間空間的地方,這兩位唐宋文豪才得以同時出現,偶遇山中村民?

  就算這個假設成真,那麽,又有一個很不符合邏輯的地方出現了。

  山魈的講述,哦,唱述中,山民等待神仙再次到來。這句話看似沒什麽問題,其實講了一件人類根本無法做到的事情。

  生命。

  誰能活好幾千年,等著神仙(李白、蘇軾)回來呢?

  “除非都是神仙。”月餅聳聳肩繼續跟著尋蠱往前走,“或者山民就是山魈。”

  我想起山魈又是唱歌又是惡作劇,倒很像歌裏唱的“一群快樂的人兒”,可是李白、蘇軾攜手同遊,我深表不信。

  人,往往就是這個樣子。發生在自己身上再離奇的事,也深信不疑。同樣的事發生在別人身上,就沒幾個人相信了。

  就像站在我身邊的月餅,確實剛從能跨越時間空間的古墓裏出來沒幾天,我能接受。可是李白和蘇軾倆人一起喝山魈喝酒寫詩唱歌跳舞,太考驗想象力了。

  況且,倆人的詩裏麵,也根本沒有提及過對方。

  “南瓜,我還有個問題,”月餅環顧四周。不知不覺,天色微亮,遠山青黛,薄霧如敦煌飛天壁畫的袖擺,飄飄灑灑籠了一層乳白色的絲紗,更顯得自古多神仙傳說的廬山多了幾分仙氣。

  “2012年之後,總感覺時間過得很快。”月餅雙手舉過頭頂,抻著腰打了個哈欠,“那個人偷走了你的唐詩宋詞手抄本,腦子再笨也知道該來廬山吧?我就納悶兒了,怎麽到現在還沒發現他的蹤跡。”

  我已經被唐詩宋詞、李白蘇軾、山魈狐妖整得頭昏腦漲。更何況走了一晚上山路,水米沒沾牙,著實困頓,哪還有心思琢磨“那個人”在哪兒:“愛來不來,敢來就做了他!”

  “噤聲!”月餅壓著我的肩膀蹲在草裏,警惕地望向左前方。

  我心裏“咯噔”一下,心說“山東地邪,說誰誰到”,這廬山也這麽邪勁兒?剛說完就出現了?

  “軍刀、火機、二鍋頭,準備好。”月餅聲音壓得很低,貓著腰鑽進草叢,“等我回來。”

  在貴州荔波原始森林,我曾經用這三樣東西擊敗了“叢林之神”(詳情見《燈下黑》第二部)。此刻自然不敢怠慢,悄聲從背包裏摸出這幾樣東西,注視著月餅消失的方向。

  一旦有什麽狀況,立刻出手。

  潛伏了大約兩三分鍾,靜悄悄沒有絲毫異樣,就是清晨的露珠順著樹葉滴到臉上,癢得很不舒服。

  我握著軍刀的手指都酸了,繃著身子大氣不敢出,暗自給自己打氣:“穩住!越是安靜,越不正常!”

  就在這時,前方野草裏一陣翻騰,夾雜著幾聲刺耳的怪叫,月餅忽而冒頭忽而彎身,又是一陣翻滾,壓倒大片野草。

  顯然在和什麽東西搏鬥,或許就是“那個人”。

  說時遲那時快!電光火石間,我看得真切,對著月餅雙手抓的方向甩出軍刀,擰開二鍋頭點燃火機。一旦對方暴露身形,立刻一枚簡易燃燒彈扔過去。

  誰曾想月餅忽地擰身,正好是軍刀刺出的方向。我這還沒來得及提醒,隻聽“噗”的一聲,月餅身體前俯,趴在草裏,再沒動靜。

  寫了這麽多,其實就是幾秒鍾的時間。

  我心裏一沉,手忙腳亂正要衝過去。月餅頂著一頭亂草、泥巴一躍而起,左手攥著軍刀,右手抓著一隻撲騰翅子的山雞,不顧沾了滿臉的雞毛:“哈哈哈哈哈!南少俠,殺雞生火,備酒開飯!”

  我大喜過望,肚子“咕嚕嚕”如同雷轟,抻著脖子使勁咽了幾口吐沫:“得嘞!月公公,您就瞧好吧!”

  也就我和月餅,在這時候,還有心思惦記著——吃些好的,填飽肚子。

  世界那麽大,事情那麽多,即便是最困難的危境,也能笑得很開心,也能享受生命的樂趣。

  這樣的朋友,一生能有幾個?

  我尋了些山蘑、黃精,采了一兜鬆子,回到生好的篝火旁,月餅已經把山雞拾掇利索。

  我往山雞肚子裏塞著山味,用軍刀挖出一尺深淺的土坑。從軍用水壺裏倒出水,把坑泥和濕,一層層糊滿山雞。直至糊成滾圓一坨,小心翼翼捧著放入土坑,掩土埋好,引篝火堆到土坑上,又加了幾根鬆木:“知道不?鬆木烤的叫花雞,透過濕泥的火頭軟,烤出來的雞肉鬆嫩爽滑。內有山蘑、黃精、鬆子濃香,外有鬆木的清香……”

  我吧嗒著嘴說不下去了,眼巴巴瞪著篝火,已經虛幻出“挖出烤得漆黑的叫花雞,輕輕一拍,烤幹的泥土夾裹著雞毛脫落,白嫩,嫩的山雞冒著噴香的熱氣,輕輕撕下一條雞肉,放到嘴裏慢慢咀嚼。唇齒間忽然綻放出糯軟溫熱,筋彈濃香味道……”的場景。

  “你的手藝,我放心。”月餅喝了口二鍋頭,遞到我手裏,“我始終認為,南少俠的廚藝比寫作水平高出好幾個層次。”

  辛辣的酒氣順著喉嚨直抵胃部,如同一溜火線烘暖了身子。我舒舒服服地撥弄著篝火:“嗯!吃飽了好上路。”

  “會不會說句話?”月餅舉著根火棍在我麵前虛晃幾下,“什麽叫‘吃飽了好上路’?真喪門。”

  我“哈哈”一樂,聞著隨著篝火冒出,越來越濃鬱的香味,看了看手機的時間:“差不多了!開吃!”

  “我去拿點鹽和調味料。”月餅起身走向堆在樹旁的背包。

  我隨口應著,挑開篝火,顧不得燙,用軍刀掘著烤得焦黑的坑土。

  “南少俠,需要花椒粉不?”月餅“乒乒乓乓”翻出一堆瓶瓶罐罐。

  我怔怔地瞪著掘開的土坑,仿佛看到了世界上最恐怖的東西。

  “月……月餅……”我茫然地抬頭,結結巴巴地嘟囔著。

  “沒烤透?再烤烤。”月餅捧著瓶罐往回走。

  “雞……雞……雞沒了……”我費了好大勁才把這句話說完整。

  “什麽!”月餅幾步衝過來,不可置信地看著土坑。

  別說叫花雞了,連根雞毛都沒有!

  空空如也……

  “雞呢?”從來都是處變不驚的月餅,聲兒都變了。

  “我哪兒知道!”我的聲音倒像是隻被掐了脖子的公雞。

  “嘿嘿……”

  “山雞真好吃……”

  “還有鬆子和蘑菇……”

  “熱乎乎的好舒服……”

  “要是再有一隻就好了……”

  左側,二十多米,歌聲響起;草叢,烤雞香味,隨風飄來!

  我眼中閃過一絲殺意,操起軍刀就衝了過去。

  “還我的雞!”月餅紅著眼幾個縱躍超過我,揚手甩出幾枚桃木釘,“天殺的山魈。”

  那隻歇了半天的尋蠱,估計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怒氣,繞著月餅腦袋轉著圈表明決心,仿佛頭頂著一圈光環。

  我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麽失態的月無華,隻覺得場麵很滑稽,忍不住想笑。

  嗯,為了一隻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