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作者:夜晚發癲不睡      更新:2020-06-12 17:32      字數:3241
  天寶元年三月十六辰時初刻!

  郭錦在檢查最後一個包間,如沒有問題的話就準備開始今天的營業了。

  和往常一樣打掃的很幹淨,也沒有多餘的一些東西,郭錦對掌櫃微微點頭,走到包間口,示意夥計開店門!

  看著掌櫃、夥計和廚工們各自散開各司其職,他轉身回到包間窗前站定,看著窗外。

  這時臨近中午,因是中京,大武朝中心之地,飯館即使不座落在最繁華街,也不算偏僻,行人極多,算得上人煙稠密,街巷店鋪林立,小販、貨郎叫賣不絕,一派生氣!

  這中京,原稱中都!是聖文皇帝之前做秦王時的王都,後秦王登極稱帝,並經朝議,在開元十三年的時候遷都中都,改中都為中京!

  但上京乃太祖所立,先帝不敢更改,但皇帝都分先皇和新皇,時人就稱上京為舊京,中京為新京。

  皇室及其在上京任職的所有官員全部遷入新京,政治北移。上州學院由國學院退為州學院,不再是科舉國試考場,中州學院改製成國學院,由國子監直理。

  如今的經曆聖文皇帝的幾次擴建,繁華比之當初的上京更勝一籌。

  呈盛世太平之象!

  店裏有客人進來,漸漸熱鬧,夥計不斷招呼,郭錦不再看街上熱鬧,回飯館後院休息。

  這家飯館名曰“客來”,明麵上是郭家在中京僅剩的產業,其他的早已經變賣出去。

  大部分時候他都是在城外田莊的大院裏居住、修煉,偶爾也去坐落在中京城西的國學院裏的藏書館查找資料,或找夫子解惑!

  國學院是官府建立的,在中京城外西麵。裏麵設有藏書館、比武場和學舍,占地極大,約六千畝地。多作園林裝扮,是中京城有名的景地。

  這飯館他一月也隻來兩三次,昨日他在國學院找夫子解惑,聊到很晚。

  就暫時住在城內的宅院裏,今天早上起來的時候想起這間飯館這個月還沒有來查看,今日無事,便來看看。

  雖然不常來,但這裏也設有臥榻,供他休息,旁邊還有書桌,有著筆墨紙硯,牆壁邊還立著個書架,放有些打發時間的話本和奇談怪誌。

  在椅子上坐定,打算繼續看之前在這裏看到的那本怪誌《草堂間》。才翻開,有人在房間外道:“錦公子?”

  聽聲音是林叔的長隨林培英。

  “進來!”

  “吱呀!”有人推開房門,跨步走入房間,果真是林培英。

  他上前來對郭錦行了禮,道:“夫人在雲祿那裏打聽到你今日在飯館這裏,命我來送補湯,順便問下公子今日可有空閑,老爺有要事與公子相商。”

  說著便把食盒放在一旁的桌上。

  郭錦看著食盒,微微收縮喉嚨,口中說著:“替我感謝叔父和嬸嬸的掛念,這月有些忙碌了,等下午就去府中看望叔父和嬸嬸。”

  “那我去回稟了。”

  他也不再多寒暄,夫人在他來之前吩咐,錦公子應下就成了。

  郭錦待林培英轉身離去,打開木盒,隻見裏麵躺著一隻湯蠱,一絲靈氣從裏麵散出,是六神養元湯,是最適合武者的藥膳,裏麵有一味極為難得的千山雪蓮,低修為者可以養元,高修為者可以煉神,功效非常。

  雙手端起湯蠱,溫度有些高,是剛熬的。這一看就是用了心思,怕是才在雲祿那裏打聽到他的行蹤,就趕緊時間熬好,特地找了築道境的林培英送過來。

  也不多想,先喝下,六神養元湯和別的不同,算是藥膳。不需要打坐煉化,慢慢消化最好!

  郭林兩家是世交,少年時期父親也曾和林叔兩人一起闖蕩江湖,兩人之間互相有過救命之恩,之後更是結拜為兄弟,郭父大些,居長!

  兩家來往密切,父親過世時,他將將滿十五,許多事都是林家幫忙,十五歲正是少年心思最敏感的時候,為了不讓自己性格變的孤僻了,便壓著讓他把這處鋪麵收回,不許出租,要郭錦自己經營。

  店裏不算繁忙,又有經年老仆做掌櫃照看,一來可以曆練,學些為人處世,立起郭家門戶;二來有時間精進武道,多多積累,更進一步。

  這世間,凡人有資質就可以修煉,史料有記載,有資質通天之人,從後天境界,曆先天、築道、金丹、紫府、煉神、分神、返虛、大乘,至飛升成神。

  摘星攬月,壽數無盡。

  武朝數十億人口,戶戶都有修煉之人,軍部兵員更是非突破先天不錄。

  有資質者,追求武道,是最基本的需求。

  …………

  亥時,夜已經有些深了!

  “嘚嘚、噠噠。”一輛車蓬掛著林字的氣死風燈的馬車停在郭宅門口。

  “錦公子,到家了。”車夫提醒。

  “嗯。”

  郭錦從座位起身,隨手從錢袋中拿出一角銀子,約有一兩,遞給車夫,道:“這是賞錢,有勞了!”

  “謝公子賞!”車夫笑的更殷勤了些。

  郭錦緩緩從馬車上下來,院門是虛掩著的,他輕輕的推開門,進去!

  院裏石桌上麵放著一盞氣死風燈,雲祿坐在石墩上,睡眼惺忪,正要起身。

  “少主回來了!”他有些不好意思:“我原想等你的,太晚了!撐不住,在桌上趴了會兒。”

  “沒有關係,原本就沒什麽大事,可以先歇息的。”郭錦微微一笑,他不是什麽刻板的主家,不會計較這種事。

  雲祿起身,道:“還是該等少主的。”

  他對這事很是堅持,決定等把手裏的事情辦完,就去宗族找族老領罰。

  郭錦知道雲祿性格,不聊這事,轉過話題:“之前吩咐你的事情,可有辦妥?”

  “都弄好了!”

  “現在離科舉州試不過十幾日了,我境界武技短時間不能突破更高,也要用心準備文考,從今日起就在城裏暫住,直到舉試結束。”郭錦說道。

  “好的,宅院暫時隻有最基本的生活物品,我明天再去置辦些。”畢竟今日才三月十六,離著科舉州試的日子還差著十多天。

  更別說州試分文武,占據整個四月,州試之後,在修養一個月,還要再行國試。

  他對自家少主還是很有信心的,絕對能進士及第!

  科舉!是大武朝太祖趙應龍在原來的文舉選官製上重建立的一種選官製度。

  太祖當年開國,十數年間,外國進犯數不勝數,內裏盜賊匪寇犯罪連連,深感守國治國艱難,於是決意在原來的文舉上改製,加上武試,重名為科舉!

  在之前就存在的縣學、郡學和州學的基礎上加入武學院,而京城所在的州學院等級上遷,成國學院。

  由下及上,為縣學、郡學、州學、國學四級,由國子監管理,設一應官職,國子監總官為國子祭酒。

  每五年一比,分縣試、郡試、州試、國試四級試;設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四等。而之前文舉的不限年齡改為年齡限三十以內,不限男女!

  女子也可科考!

  童生由縣試取得,隻文試,考墨義、帖經;秀才由郡試取得,也隻文試,但在考童生的基礎上加了詩賦。

  縣試、郡試為地方試,主考官為地方主官和學政,每年九月一試。

  而州試及國試就分了文武,文試考墨義、帖經、雜文和策問(時務策);武試就是比武試,不入先天,沒有資格參加。

  州試五年一試,四月舉行,前十天文試,後二十天武試,主考官為地方主官、學政和國子監特派官員;武試則是采用淘汰賽製和積分賽製,裏麵立一百個擂台,以進入考場人數多少進行抽簽,一號對決二號,三號對決四號,這樣的方式,每一百對上擂台。

  從巳正一刻開始,至酉正三刻,中間不歇息。勝者晉級,敗者淘汰。平手兩人全淘!沒有配對者直接晉級,直到人數在一千以內,再進行積分賽。

  積分賽重新抽簽,十人一組,每勝一場得一分,平手兩人不加分。先得十分者晉級,五分以下者直接淘汰,剩下的進入複賽,又以十人為一組,加上之前積分,先得十分者晉級,隻有一百名額!滿一百人就可以結束,不分名次。

  童生、秀才、舉人都隻是資格,並不算真正身份,沒有任何特權!

  隻有獲得舉人資格者,等待到六月國試,獲取進士身份!

  國試到時會在京城的州學院舉行。

  大武朝一共設有三十四個州,到時最多有三千四百人參加國試,而每屆科舉錄進士三十到五十人不等,分名次,第一名稱狀元!

  普通進士,授從七品下文散官宣義郎,入翰林院!狀元授正六品下武散官昭武校尉,入軍部!

  大武官製是九品中正製,分九等,設正上、正下、從上、從下四品,共三十六級。此外還有各司任職監員,屬無品級吏,統稱流外吏員。

  從七品下到正六品下,中間差著從七品上、正七品下、正七品上、從六品下、從六品上五個等級。

  大武律令:非進士者,不可做主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