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簡體漢字
作者:陳塘老徐      更新:2020-06-14 09:26      字數:2844
  台灣州,在緊密鑼鼓的進行著,一條條水泥在修建,魏叔玉對此也很滿意。看到路上忙忙碌碌的行人,吆喝的掌櫃,雖然還沒有長安城的繁華,但也各式鋪麵齊全。

  魏叔玉來到新城官邸,眾人都已到齊,長長的會議桌,坐在兩排,魏榮看到魏叔玉到來,立即大喊一聲:“起立。”

  狄仁傑被突然來這麽一喊一愣,看到左右都站了起來,也即刻站了起來,心想跟著大家總不會有錯的。

  魏叔玉坐到主位上以後,擺手說道:“大家坐。“

  眾人紛紛坐了下來,狄仁傑也跟著坐下。”

  魏叔玉首先開口:”今天主要宣布幾件事情,台灣行政學院,科技大學、師範大學已經建好,在坐的都要輪流去行政學院,學習三月,以後考進的官員先進學院學習,在安排官職。

  薛仁貴帶領三千士兵,清掃一切台灣實力,任何私兵家兵不得超過十人,不得有武器,任何威脅到百姓性命的一律嚴辦。”

  “諾。”薛仁貴毫不猶豫的起身領命,坐了下來。

  但是隨即魏叔玉的臉色一變,嚴肅的看了下大家,開口道:“移民百姓到呂宋州,強製招募當地土著開采鐵礦,銅礦,各種礦產,所有的土著都安排到礦產開礦,修水泥路。

  由裴行儉負責呂宋,帶領一個師的兵力,所有不服從者你自己決定,本王不希望在幾十年以後還有土著侵犯漢人,威脅漢人生命。”

  眾人被這突然的決定嚇了一跳,您不是提倡人人平等?不侵犯百姓嗎?那可是幾十萬土著啊!這樣就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但是畢竟不是漢人,大家也都不說什麽。

  魏叔玉看到眾人的反映,明白這樣做對這些古人,還需要一點時間適應,接著說:“宣傳台灣州各族,讓他們明白祖先也都是華夏民族,也都是漢人,今後也會過上和漢人一樣的好日子,他們本來就是從華夏,流落到台灣生存下來的漢人。

  對高句麗、新羅、百濟、倭國、四島也宣傳過去,加大四島的貿易。

  挑起倭國的戰爭,扶持幾個勢力上去,在明年拿下倭國。

  要讓他們主動學習漢語,學漢字,不服從的抓去挖礦。

  對林邑、真臘,宣傳為華夏漢人。

  其他之外的種族就要抓去挖礦,一手蘿卜一手大棒,雙管齊下。”

  眾人聽了以後直冒汗,心想今天魏王今天是怎麽了,感覺一股威壓撲麵而來,平時魏王不是這樣的,一直都是溫文儒雅的啊!但是此時哪裏有半分儒雅的,整個人都是卻殺氣騰騰的。

  魏叔玉接著說道:“工部安排修建公路,整個台灣州村村都要修通,每個村莊出人,國家出錢,供應水泥,水泥不夠,就多開一些水泥廠,三年之內,要台灣大變樣。

  說完看了下大家表情,毫無疑問,全都是冷汗直冒,心裏發噱。

  不明白這樣安排是嗎?你們想過沒有,四島和我們漢人大致沒有區別,但是土著本來就比較黝黑,怎麽改變也不會有變化,那怎麽能和睦共處,本王不希望土著百年後像西域一樣,戰亂不斷。”

  一股壓抑的命令結束,大家才鬆了一口氣,額頭都出現微入的汗珠,顯然是冒出的冷汗。

  心想魏王終歸是魏王,王者之氣已經初露無疑,以後也要規矩點,不能和以前一樣稱兄道弟,魏大郎魏大郎的叫著。

  魏叔玉看到大家的表情,心想是不是給的壓力有點大,緩解一下說道:“不要壓力太大,我隻是不想我們的後代,出現悲慘的結局,早點解決掉這些,以後百姓也住的安全一些。

  還有沒有什麽議論的,有問題提出來,一起討論研究。

  裴行儉站起說道:“魏王,呂宋州,周邊的島嶼,是不是也一樣讓土著去挖礦。”

  魏叔玉微笑的回複道:“嗬嗬,是的,隻要是土著,都一樣。

  一定要先修路,兵力不夠,大量征兵,要確保士兵安全,多帶長江白酒過去,去除蚊蟲。”

  狄仁傑也站起問道:“那麽多土人被抓去挖礦是不是太殘忍。”

  魏叔玉不屑的問道:“殘忍,從匈奴危害漢人開始,年複一年,直到今天大唐還是沒有徹底去除,幾年,十年或者百年以後,當他們有了實力以後,就會反反複複攻擊漢人,等大唐弱了以後就會反咬一口。

  大漢朝鼎盛時期六千萬人口,二百年前,匈奴聯合異族屠殺漢人,六千萬的漢人被殺的不到千萬,還有五千萬的漢人那裏去了,殘忍嗎?你想過當時的慘景嗎?整個城池不見活口,你們有沒有想過。”

  說完魏叔玉看向眾人,淩烈的目光一一掃過。

  眾人看的魏叔玉淩烈的眼神,心裏發起陣陣寒氣。

  狄仁傑也不說話了,畢竟曆史就在眼前。

  魏叔玉看著大家的表情,搖了搖頭,“大家記住,隻有漢人才是最好的人,不承認華夏名族,都要去挖礦,直到老死。”

  聽到魏叔玉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但是滲出的卻是濃濃的殺意,都不敢在說話,靜靜的聽著。

  魏叔玉也知道剛才殺氣太濃,這是後世帶來的殺氣,華夏民族的災難,必須要記住的血仇,想到那些大屠殺,內心殺氣自然的就發了出來。

  見到大家都安靜下來,魏叔玉也冷靜了下說道:“我剛才是想到百姓的淒慘,內心有點激動,大家不要不要介意。”

  緩緩了一下氣氛,拿出一本字典,:“這是剛剛寫好的字典,研究所已經研發出白紙和印刷術,以後讀書寫字,不用擔心沒有紙張可用,成本非常實惠,長江公司要盡快開辦作坊,加大生產。”

  長江公司要和朝政分開,研究所研發的技術,長江公司要購買技術方可生產。

  開辦一個報社,把我們的政策,以及一些要做的事情,向百姓公布,由榮文興擔任社長。

  開辦書店,字典要賣到全大唐,這部字典分簡體字和繁體字兩種,還有拚音注解,但是注解還不齊全,聘請大文豪加以完善,但已不影響大家讀書識字,以後要加大推廣簡體字,讀寫簡單,大家先看看字典。”

  說完把字典遞給眾人每人一本。

  大家看到字典,頁麵上寫著華夏字典,翻開第一頁就是拚音字母四個漢字,下麵一片字母,眾人一個都不認識,然後在翻開後麵,一個一個的簡體字體,後麵括號在一個現在正在用的繁體字,兩種字體對比,簡體字簡直就是太簡單了,而且很多字基本上相同,也能認出來,就是減少了筆畫而已。

  待魏叔玉說完拚音的用發以後,眾人麵麵相覷,這麽簡單就可以認字,所有的漢字都寫在字典裏麵,以後讀書就方便了,學起來也容易,這要是人手一本字典,自己就能學會漢字,這要是大唐人人多會寫字,是何等景象。

  簡直是功在千秋,流芳百世啊!

  就連字典裏麵的數字也是非常奇妙,簡單易學,還有裏麵的算法口訣,簡直就是神奇,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學個幾天也能學會基本的算法,記賬,核算就方便多了。

  眾人也是歎息,這樣的想法也能想出來,我怎麽就沒有想到呢?真不知道魏叔玉的腦袋是怎麽長的。

  而且字典後麵還標注了字典的價格,才一貫錢一本,雖然對百姓還是有點貴,但是一個村莊買一本,大家可以一起學習嘛!

  看大家都在議論字典,魏叔玉隨即又從後麵拿了一個算盤出來,也不提醒讓他們自己去研究幾天在說,直接宣布散會,字典大家帶回去看看,拚音可以在三所大學慢慢學習,

  大家聽完都去大學學拚音去了,然而大家卻發現三首大學,教授拚音的既然都是魏叔玉,一人一天在三首大學上課,有時候還教數學,使用算盤配合口訣一起學習。

  魏叔玉也來到後宅陪家人聊天,主要還是找珠兒。大家開開心心的聊到晚上。各自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