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船隊出海(五)
作者:陳塘老徐      更新:2020-06-12 09:27      字數:2167
  室利佛逝是東南亞古代最強大的王國之一,是第一個勢力範圍及於整個馬來群島的王國。

  南北朝至唐前期,蘇門答臘島上曾存在過一個名叫幹陀利國的古國,後來三佛齊王國替代了它(一說為改稱)。唐宋兩代三佛齊王國多次來朝。

  船隊經過三佛齊,國王熱情的招待著,對於魏叔玉等人的到來,也是非常歡喜,三佛齊這樣的海島,基本是無外人來到,現在能看到船隊,運來了絲綢,絲綢在他們心中就是上天的恩賜。

  那些貴族,爭相瘋搶,不到一天一船貨物就被換完,船隊也不逗留改道向西。

  馬六甲海峽,前往師子國、驃國、後笈多王朝一路走走停停,沿著海岸線,換回一船船黃金,特產,種子,各種奇特物品,珍珠瑪瑙。

  當船隊到了卡拉巴,貨物已經換完,糧食裝滿四大船,三大船黃金,一大船的特產,瑪瑙,珍珠,起帆回航,浩浩蕩蕩,頭尾相接。

  船頭,魏叔玉、薛仁貴,程處亮並排站立著,終於回航了,三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第一次遠航,然而現在總算回航,長安這時應該家家戶戶準備過年了吧。

  程處亮道:“這些海外就是不毛之地,原以為會有海盜打打,但是到了這裏才知道,哪裏有海盜嗎?這麽多無主之地,無人的領土,隻要占領就能當皇帝,還當毛的海盜。”

  魏叔玉說道:“說的也是,這些地方都是土著,拿的還是木製武器,上去就能占領,但琉球那邊是有海盜的,隻是我們沒有遇到。”

  “這次回去,經過海峽,先到呂宋,多農,安排一些人員下來建造碼頭,船塢,我們有大量的錢財和糧食,招募當地的人要快速的發展起來。

  長安,魏府,裴氏看著幾個子女說道:“你們的大兄已經出去大半年了,今年過年,他是回不來了,來信還是時說要出海,現在也不清楚到底去了哪裏,在外麵過的好不好。”

  魏叔瑜安慰道:“母親,不用擔心,過完年,我去華亭縣找找大哥。”

  “好,一定要找到你大兄,找了你就在南方幫你大兄,你也已十六,是時候幫你大哥撐起魏府。”

  魏叔璣也急道:“母親,我也要去,快一年了,很想念大哥。”

  “不行,一個女孩家家的,拋頭露麵的,成何體統,好好在家學習女紅,將來好找個夫婿。”

  太極宮,李二問到:“無忌,那個魏叔玉出海還沒有回來嗎?出去已是三個多月,海外真的這麽遠嗎?聽說他是要去什麽三佛齊,還有驃國、後笈多王朝,天竺等國家。”

  長孫無忌拱手說道:“陛下,微臣最近通過林邑那邊的胡商特地打探,這些國家比西域三十六國還要富有,而且很多地方都是無主之地。特別是天竺,盛產稻米,百姓大多信佛,聽說佛像都是用金子打造的,我想魏叔玉出海可能也是為了黃金去的。

  “魏叔玉說,一船貨物,一船黃金雖然有點誇張,但是也不完全沒有根據。”

  李二陛下也是歎息不斷:“無忌啊!你說朕是不是糊塗,不該一時氣憤砸了魏征墓碑,導致我大唐這樣的一個人才,既不能為朕所用。

  他建造的大船圖紙聽說就是他畫出的,我安排了很多工匠也在建造,但是還是有很多問題,沒有辦法解決,要想造出一樣的大船,起碼還要一年你說他怎麽想出來的,造這麽大的船,”

  長孫無忌回答道:“陛下大船明年可以從別人那裏買過來,不少商人預定大船,微臣也安排人預定了幾艘,明年夏天就可以交付。

  現在不是造船的問題,微臣覺得魏叔玉可能要居住海外,很多無主之地,誰占領了就是誰的,我想魏叔玉就有這樣的打算。

  到時魏叔玉全家遷移海外,既不算是造反,但是在海外卻又自成實力,或者還能立國,陛下要早做打算。”

  李二陛下聽完分析,臉黑的如鍋底,難到真要把魏府全都抓起來嗎?那也的要理由啊!這可是大唐國公府,總不能說抓就抓了吧!

  李二陛下隨即:“無忌,你說啥好建議沒有”

  長孫無忌搖了搖頭,表示沒有好的建議,

  程府,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對飲著,程咬金詢問起來:“敬德老家夥,你說魏叔玉想幹什麽,難道真的要遠走海外,現在搞成這樣我也是沒有想到,當時就覺得這小子要搞事情,沒有想到搞的這麽大。”

  尉遲眼睛一蹲:“程胡子,你有完沒完,不就賺點錢出海去了,又沒有造反,你擔心啥。

  還有你家二郎也出海了,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裏,幾個月了還沒有回來。”

  呂宋島,看到船隊回來,都滿是興奮,真不想和這些土著待在一起,三個月下來,被折磨的痛苦難耐,無以言表。

  這些土著,不會勞作,為了讓他們勞作隻能先給他們稻米,才不情願的幫著修建碼頭,三個月下來,勉勉強強才能停靠帆船。

  主要是不是這些,主要的是一些女人半夜直接來到他們房中,強行的發生關係,都不知道他們怎麽進來的,爬樹爬房就像進門一樣,好在黑夜,當作美女,可是有的一個晚上既然被幾個女人進門,能受得了,哎,慘不忍睹啊!

  看到船隊回航,才出現這樣的表現,看到魏叔玉走下船來,一起上來行禮:“見過大郎,大郎辛苦,您總算來了,再不來我們都要被折磨死。”

  一聽這話,不對啊!你們不是好好的嗎,沒有這麽嚴重啊!

  得知他們發生的非人遭遇,眾人也不由的大笑,既然是這樣的折磨,但是也沒有辦法,畢竟現在還是需要這些土著幫忙建設。

  這段時間,這些土著已經習慣了吃稻米,看到船隊過來,個個都要求換稻米,對布匹卻不稀罕,畢竟呂宋氣候溫暖,沒有冬天,土著都是不習慣穿衣服,他們也已習慣了蚊蟲叮咬。

  最終在高額的銀錢之下,多人留了下來,魏大郎總說,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果然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