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華亭縣
作者:陳塘老徐      更新:2020-06-12 09:27      字數:2713
  浩浩蕩蕩的行往洛陽官道上,酷暑難耐,但風景秀麗,鳥語花香,路過懸崖峭壁,看著參天的大樹,彰顯此時的年代風華。

  洛陽,橫跨黃河中下遊南北兩岸,東鄰鄭州市,西接三門峽市,北跨黃河與焦作市接壤,南與平頂山市、南陽市相連,

  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曆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

  洛陽市有二裏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五大都城遺址。

  魏叔玉站在黃河渡口,看著波濤洶湧的黃河水,想起元代張養浩的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華山的山峰從四麵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湧,潼關古道內接華山,外連黃河。遙望古都長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傷心的是秦宮漢闕裏那些走過的地方,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

  歎息一聲直接讓人買了兩條樓船乘船去往江南。

  樓船上,魏叔玉除了看書,就是睡覺,對於沿河兩岸的景色不屑一顧,時而來來回回的轉圈。

  百無聊賴,枯燥無味,不斷的催促水手,都已月餘還沒有到華亭縣。

  船上眾人也是無奈,都覺乏味,每天都是喝酒吹皮度日。

  華亭縣:嘉興東境、海鹽北境,置華亭縣(華亭名稱由來,初見於《三國誌·吳誌》中記: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吳孫權封右都督陸遜為華亭侯。

  華亭是當時由拳縣東境一個亭,故址在今鬆江境內,隸浙江西道,華亭縣屬蘇州,為鬆江府治所,主體在今上海市鬆江區。

  時間流逝,半月轉瞬即過,一行行護衛看押著,一匹匹戰馬駝著一箱箱銀錢貨物,慢悠悠的走進華亭縣,

  惹來城中百姓紛紛湧來觀望,都在猜想這是哪來的商隊,華亭縣很久也沒有來過商隊了,

  百姓就議論起來了,劉二,你說這是哪個大官來視察華亭縣?你看那些騎馬的一個個精神抖擻,腰胯大刀的,肯定是長安來的。

  王家主,還真有可能,隻是不知道來華亭縣幹嘛來的,千萬不要靠近,免得惹禍上身。

  王家主回複道:“是啊!劉二,你可是華亭縣最大的客棧掌櫃,這些人來了肯定要住你家客棧的。”

  劉二點點頭:“沒錯,我得回去,通知客棧掌櫃,小心伺候著,以免出些紕漏。”

  說完就急忙走了。

  車隊停到客棧門前,劉二匆匆忙忙的趕來回來,上前招呼起來,在劉二的安排下住了下來。

  魏叔玉對眾人說道:“大家都累了,休息一天,等身體回複在議事。”

  都紛紛點頭,

  清早,蟬鳴聲打斷了魏叔玉的美夢,擦了擦口角,望了望濕濕的枕頭,直爆粗口。

  客棧客堂,魏叔玉走了進來,大家都起身拱手行禮。

  魏叔玉擺擺手:“諸位都坐下說。”

  眾人都紛紛跪坐下來,看著一眾人員,感覺戰場點將,不由洶湧澎湃,還有點小激動,這才緩緩的說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今天開始我們要在華亭縣大展拳腳,建造大船,縱橫四海,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大海以後就是我們的天下,大家要服從安排,有意見可以提出再商量解決。”

  程處亮突兀的大吼一聲:“大郎,你說咋做就咋做,大夥都聽你的吩咐就是。”

  尉遲寶琪也接過話題:“對對......你說咋做我們都聽你的命令。”

  眾人也紛紛點頭。

  魏叔玉看向眾人紛紛點頭,也點了點頭,哈哈大笑一聲:“好,那某就不客氣了。

  首先去三江口建造大型船塢,作坊,房舍,以後華亭縣三江口就是我們第一個落腳點,所以要建好,規劃要整齊。”

  程處亮你準備五萬貫去找縣令購買長江口土地,買的越多越好,負責港口建造和大量的房舍建造。

  你們也可以買一些長江口的土地,以後會很值錢的。

  尉遲寶琪,房俊擔任護衛隊長,負責招募護衛,負責商會船塢,工廠,建築工地,防止有人破壞。

  大牛、小狗子你們兩人成立長江商行負責收購糧食,絲綢,布匹,等貨物,能賣到海外的都可以收購。

  裴行中負責建造船塢,要能同時建造二十條船的大型船塢,招募工匠,要盡快開始建造大船。

  裴行化負責人員記錄,發放俸祿,管理商會銀庫,夏宗勇、陳化負責保護銀褲,沒有允許不得靠近銀庫範圍。

  王大、王二成立研究所,主要研發新的產物,具體事項可以問我。

  裴行儉負責招募海外護衛隊,海外護衛隊兩百人,按士兵要求招募,進行嚴格訓練,訓練的章程我已經擬定好,照此執行即可。

  人員俸祿,民工一天二十文,工匠一天五十文,護衛每月一貫錢,出海護衛每月兩貫錢,出現傷殘補助一百貫,死亡兩百貫。

  人員自己去想辦法招募,我隻看結果,具體工作細節我這裏有文本,自己去看。”

  “諾”,眾人齊齊回複,紛紛告退。

  三天後,三江口,百姓紛紛湧來,摩肩接踵,絡繹不絕,募工的,經商的,就連路邊小攤都擺了起來。

  魏叔玉看著幾千人的施工場地,不由咂咂嘴,心想,這樣的場麵就是在後世也見不著。

  裴行化看著魏叔玉的表情問道:“是不是人還有點少,要在一個月裏建好是有點難度,不過放心,還在招募。”

  魏榮也說道:“少爺,放心吧!附近的百姓都開始趕來,不會耽誤大事的,前麵就是長江口,少爺要不要去看看。”

  魏叔玉點點頭。

  長江口,魏叔玉等人站在一塊瞧石上已有盞茶時刻,看著波瀾壯闊的長江,滾滾波濤,氣勢磅礴,頓時洶湧澎湃,脫口吟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薛仁貴聽完心血翻湧,豪氣頓生,拱手抱拳揖禮:“薛某願誓死追隨大郎乘帆破浪,縱橫四海。”

  哈哈......哈哈......大笑起來,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太好了,俺就要做這樣的英雄。

  還沒有等魏叔玉回話,突兀的大笑的聲音傳來,眾人紛紛回頭,這才看到程處亮憨貨在自言自語。

  裴行化也是被這首詞聽懵了:“大郎,這詩傳出去,絕對是名傳千古,流芳百世的大作啊!以後長江口還有誰敢在這裏作詩。”

  隻有裴行儉和裴行中點頭,其他幾人哪裏知道啥意思,感覺就是聽的豪邁頓生,熱血沸騰。

  三天後,茶樓酒肆,都在唱著大江東去,浪淘盡,引無數才子奔走相告,不用問,華亭縣火了,但是都不知道是誰作出的。

  無數才子都在打聽這個詞曲的來曆,華亭縣的名字就像風一樣飛速傳向大江南北,一些江南才子,文豪紛紛湧入華亭縣。

  未出嫁的姑娘,朝思暮想著想伴隨終身,趕著馬車來到華亭縣,頓時人馬為患,縣令苦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