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唐拍賣會
作者:陳塘老徐      更新:2020-06-12 09:27      字數:2372
  三天悄然過去,宏伯領著二十多人進了魏府客廳,管家忙乎著接待,逢上茶湯,這時王安安排著眾人提著一盒盒蒸好的包子,饅頭,油炸麻花,還有油條,走了進來,上到每個案幾上,輕輕的走了出去,管家宏伯連忙招呼大家品嚐一下,同時提醒道:“我家少爺馬上就來。”

  眾人看到案幾上擺放著一籠一籠的包子、饅頭、都是比較好奇、一個個掌櫃拿起品嚐起來,油膩膩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真是難得的美味,香噴噴的麻花,香香催催,油膩膩油條,甜甜的饅頭,從來就沒有吃過這麽好吃的美食。

  慢慢的就開始瘋搶一般,案幾上的美食很快就吃完了,再也顧不得什麽形象禮儀了,急促管家多上一些來。

  管家也不怠慢,吩咐上了一份又一份,直到一個個吃的肚皮鼓鼓,實在吃不下去了,才讓這些掌櫃休息一下,還特地囑咐剛剛吃完這些,不能喝水,以免撐脹肚皮。

  等大家都休息差不多了,魏叔玉走了進來,這些掌櫃趕忙拱手見禮:“見過鄭國公”

  魏叔玉也拱了拱手說道:“大家不用客氣,坐下說。”

  這些掌櫃聽言也都坐了下來,這時大家也猜測到一些了,這麽好的飲食,應該是找合作的意思,當下也不說話,都默默地看著這位小國公接下要說什麽。

  魏叔玉見大家都不說話,就先開口道:“今天把大家叫來,就是我們魏府大廚發明了這些美食,包子、饅頭、麻花、油條,這些美食成本不到一文錢一個,長安城一天可以賣出十萬個,就是一百貫一天收入,還有周邊府縣。

  魏府也沒店鋪,所以我要把秘方賣給大家,利潤是非常大的,大家都要把握好機會,每一道一份,大唐一起有十道,那就是十份,以後大家各自在自己地區賣這些包子、饅頭、麻花、油條,每一道價高者得,也可以幾人合夥買。

  買回去後,大家最好也賣給各個客棧店鋪,這樣你們的本錢就賣回來了,還能賺很多,這樣的美食不共享是不行的,不然別的客棧沒有生意,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大家一起賺錢,也不怕秘方泄漏了,諸位說說是不是。”

  一眾掌櫃齊齊的點了點頭。

  唐貞觀元年(六二七年)二月,並省全國的州縣,將全國分為十道,即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廢郡為州,故每道各轄若幹州。道,在隋唐屬於監察區名稱,在唐前期是監察機構而非正式行政機構。

  魏叔玉繼續說道:“大客棧的價格賣高點,小客棧有小客棧的價格,就是早餐鋪子也賣個幾貫錢,現在有啥意見可以提出來。”

  諸位掌櫃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起來。

  這時一個掌櫃提到:“要是有人跑到別人的區域賣秘方呢?”

  魏叔玉接過話題:“這個問題問的好,所以這個秘方主要的配料發酵粉我要一個月以後教給你們,這樣你們都在各自的區域賣完秘方了,也都教會別人做了,也就不怕別人在賣到你的區域,誰要是在一個月裏麵違反合約,發酵粉的秘方就取消他的資格。

  等你們掌握了發酵粉配方,今後你們源源不斷的賣發酵粉還可以繼續賺錢,其實你們就賣出這些飲食的做法就可以了。”

  這些掌櫃聽後都紛紛點頭,很是激動,都清楚隻要拿到秘方回去賣肯定就能賺錢。

  魏叔玉看到大家都同意了這個方案於是說道:“好,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了,那我們先來區域定價,首先是關內道,關內道二十幾個州,每個州三千貫,應該也有的賺,現在大家開始叫價,價高者得。”

  一個掌櫃首先報價五千貫......

  一萬貫......

  三萬貫......

  五萬貫......醉仙樓掌櫃喊道。

  大家都看了過去,醉雨軒掌櫃,長孫家的,也就不在報價了,這個價格也很高了,有的掌櫃還想報價,但也不想得罪長孫無忌,畢竟關內道有長安和周邊各郡,非常大,人口集中,買回去再賣出肯定有的賺。

  拍賣在繼續,大唐第一次拍賣會就這樣在進行著,對於拍賣的價格也是很滿意,對於這樣的競拍方式認為很公平,一場拍賣會最後都滿意的結束了。

  魏府對於這次拍賣的價格也很滿意,除了關內道五萬貫,也有五萬喊價的河南道,最低的也賣了兩萬五千貫,等全部拍完一起賣出三十八萬貫。

  現在大家都買到滿意的區域,簽訂一份合同,相互監管監督,都表示同意。

  眾人表示回去馬上把銀錢送來,同時每家安排來一個大廚來魏府學習,都紛紛告辭離去。

  客堂裏,宏伯的大腿還在哆嗦著,口裏楠楠嘟囔著:“三十八萬貫,三十八萬貫,這下有錢了,哈哈......對了,我得告訴夫人。”

  說完直奔後堂,魏叔玉也一起來到後堂,向裴氏說了客堂拍賣的事情,一起得錢三十八萬貫。

  小妹叔璣調皮道:“母親,三十八萬貫是多少錢啊!”

  裴氏也被這個數字聽的眉頭直鄒,原以為也就賣個幾千貫銀錢,現在賣出這麽多,錢多惹人恨,肯定有人要針對魏府的。

  “大郎,這麽多銀錢,肯定會造人嫉妒,要提前想好應對才好。”裴氏囑咐道。

  裴氏,河東人,人稱河東裴氏,裴氏家族在曆史上頗負盛名,曆朝曆代,達官貴人層出不窮。知書達理,琴棋書畫皆通,才華出眾,兢兢業業地打理著魏府,現在一下家財幾十萬貫,不由擔心起來。

  看到母親擔心,魏叔玉趕忙道:“母親放心,不會有問題的,而且我已經把秘方都賣了,利潤都已分攤出去,都賺到錢,別人有想法,也一時拿我們沒有辦法。”

  裴氏微微笑了笑心想也是,兒子這事辦的漂亮,叮囑管家道:“你通知一下,最近府裏夥計盡量少出門,不要再招惹不必要的麻煩,安靜一段時間。”

  “好的,夫人。”管家退後兩步走了出去。

  這時魏叔玉說道:“母親,您無須擔心,沒有銀錢我們會更辛苦,府邸少吃儉用還是不夠用,把府邸好好修繕一下,弟妹用度也要提高一些了。”

  裴氏聽魏叔玉說的也覺得有點道理,但是看到兒子病才好,就想要撐起魏府重擔,心裏疼惜起來:“大郎,府上的事情慢慢來,你也不用太心急,病才好,要多調養才行。”

  “知道了,母親,我還有事先出去了。”魏叔玉說完就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