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章 本傑明的專訪
作者:叫公子      更新:2020-12-30 11:16      字數:3144
  約瑟夫和本傑明在去往普拉亞北郊的路上。

  那裏有一個占地一平方公裏的馴馬場。場主是葡萄牙人惠特普爵士。

  惠特普爵士屬於放手式管理,每年派人來一趟查帳收錢。現在雇傭的場主是一個華裔人士。普拉亞僅有的華人朱先生一家。

  到朱茂生這裏,至少混血超過了五代。朱茂生的外國名字叫史密斯,他隻會寫自己的中文名字。早忘記了母語的發音。

  趁這個機會,正好拜會一下史密斯。據說,史密斯的曾祖父還健在,目前已走119歲的高齡了。

  同一時間,戈林、米勒去了碼頭。麥克船長的人和另一幫水手發生了糾紛。需要他二人的軍官身份去解決。

  麥克船長倒底聽從了約瑟夫的忠告。把船上的大麥清倉變賣,上千袋大麥,僅以市場價的八成出售。

  沒辦法,麥垛外層有一些出現了發黴的跡象。如不及時出售,損失會更大。

  其它貨物,長絨棉、亞麻什麽的倒好說。

  這樣一來,減輕了船體的自重不說,能使船速得到很大的提升。

  所謂的糾紛,隻是一場小範圍內的鬥毆。是因為對方極力壓價引發的。有人出言不遜,繼而大打出手。麥克船長鼻子被買家的水手揍出了血。

  戈林、米勒的到來,很快平息了事件。

  馬車上,本傑明把證明她的文件,牛津大學的畢業證書,幾本她署名的專欄雜誌和一本書拿出來。

  約瑟夫簡單翻閱了一下,肅然起敬。

  本傑明女士比他想象中還要厲害。她的著作《南非的眼淚》讓人震撼。

  本傑明介紹說,故事是以她認識的一個黑奴家庭為背景,他們努力地在種植園工作,卻得不到溫飽,及社會的尊重。揭露了奴隸製度的黑暗,人性的醜惡。

  很遺憾,她的書出版印刷不到一千冊,就被當局禁止了。是因為內容太敏感,觸犯到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看了幾頁,約瑟夫稱讚說:“你寫的很好,使讀者身臨其境!”

  “聽說約瑟夫長官是第一個從奴隸集市撤出的人!所以,這讓我對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本傑明實話實說。

  “哦!理解!尊敬的本傑明女士,目前為止,我們是站在同一個立場上的!”約瑟夫點頭說。

  他提出收藏本傑明的著作,對方欣然同意了。這時的約瑟夫顯得很鄭重。

  馬車軲轆依呀依呀的響,車廂顛簸,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行走。

  采訪開始了,本傑明拿出筆記本,用鉛筆記錄。

  “約瑟夫長官,請問這次出航的始發地是哪裏?”本傑明問。

  “埃及!”約瑟夫回答。

  本傑明聽了一怔。她馬上重新組織語言。

  “約瑟夫長官,現在馬上五月末了,請您談一談,今年(1801年)3月21日,法蘭西軍隊協議離開埃及的全過程…我想,您最有發言權!”

  “很不巧,我們乘坐的商船是3月20日離開的…對此我一無所知…”約瑟夫說。

  “可是,關於協議的內容您之前總是聽到過一些吧!”本傑明問。之前的談話內容無需記錄。

  “…呃!之前,我們已經為大撤退做了足夠的準備,好象是大家都能預料到,最終會有那麽一天…”他回憶說,全是廢話,更無需記錄。

  他能感受本傑明的籲氣如蘭,有點享受。

  唉!本傑明歎了一口氣,她說:“約瑟夫長官是幸運的,協議離開的人就沒有那麽幸運了…”

  約瑟夫抬頭一臉的問號,他隻聽說過戰敗了,背後的事一概不知。

  “據小道消息說,戰敗的士兵每五人槍斃一個…”本傑明說著,觀察時方的反應。

  果然,約瑟夫臉色一寒。凡是戰爭,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代價不算大。

  道聽途說的,未必可信。小道消息,本傑明沒有記錄在冊。

  本傑明又問了幾個問題,有關於法蘭西軍隊意圖進攻喀士穆的傳聞。

  喀士穆是蘇丹的首都。大航海時代著名的黃金之城,傳說中那裏遍地是黃金,是歐洲列強覬覦的對象。

  約瑟夫出於某種考慮,作出了否定回答。到底是法蘭西軍人出身,任何時候,國家榮譽是放在第一位的。

  哪一個侵略者,都會找一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掩蓋所犯下的罪行。

  關於和英吉利艦隊爭霸埃及,拿破侖的目的是,從埃及的紅海開辟到印度的航線。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談了半晌,本傑明一字沒記。她覺得約瑟夫在敷衍她。

  話題一轉,問到了約瑟夫在埃及的經曆。

  本傑明在筆記本上記下了第一段:拿破侖說“讓毛驢和學者到隊伍中間去!”

  這句著名的言論,最早從約瑟夫的口中透露,第一次發表在《大眾雜誌》上。

  考古學家和科學工作者,給埃及帶來考古新發現,和科技改良。是一個很不錯的話題。

  約瑟夫對這方麵頗有心得,本傑明飛快的記錄著。

  “比起戰爭來,拿破侖同時也帶給埃及新的文明、新的生活方式…”本傑明的評論很中肯。

  “是的!你說的很對!”約瑟夫也同意上述觀點。

  說話間,到了馬場。約瑟夫先拜會了朱先生。租了三匹馬,加上本傑明女士。

  沒想到本傑明上馬的姿勢十分熟練,騎在馬上英姿颯爽。

  她解釋說,她的父親就是一名牛仔。家裏人會騎馬沒什麽稀奇的。

  比賽開始了,本傑明在馬上喊號,預備開始。

  約瑟夫和傑克遜策馬奔騰,順馬場跑了一圈。最終傑克遜贏了。賭注是一匹馬。約瑟夫買了二匹馬,他喜歡那匹黑色的,取名叫“黑旋風”。

  其實,輸贏他看的很淡。

  傑克遜本來得意洋洋的,見約瑟夫平和的神態,反倒弄了個沒趣。

  他們陪本傑明騎了一會兒,這姑娘玩心挺重的。

  快到傍晚,他們要離開,朱先生請約瑟夫留步,說他的曾祖父想見一見他。曾祖父時日無多了,朱先生神色憂傷。

  好吧!約瑟夫爽快答應了。

  在一個木屋裏,朱先生的曾祖父仰靠在床上。

  乍一看,約瑟夫心驚不已。這人全是白發,形如骷髏,鬆馳的皮膚垂在每塊露出的肌骨上。

  本傑明也不可思議瞪大了眼晴。

  老人用中文說話,眼中還有淚滴。正所謂,老鄉見老鄉,二眼淚汪汪。那種感情難以明說。

  那枯槁的手抓住約瑟夫右手,顫抖不已。

  老人原姓周,叫周先民,生於1638年,祖籍杭州,祖先世代都是朝廷的馬丞。1644年,即明崇偵17年,26歲的周先民,在紫禁外城當侍衛。

  同一年的4月25日,李自成的起義軍攻破京師,崇禎皇帝上吊自殺。在自殺之前,崇禎朱由儉,召來幾個外城侍衛,其中就有周先民一個。

  皇宮中,但凡女性,上至妃嬪、公主、答應,下至嬤嬤、宮女被朱由儉率領待衛追殺。

  崇禎說:“與其受辱,不如先殺之而後快!”

  屠殺過程中,周先民麵對14歲的昌平公主,惻隱之心頓起。

  昌平公主乞求說:“古人雲,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人乎?求周護衛饒奴家一命,奴家願以身相許…”

  叛軍很快殺入皇宮,周先民遂攜昌平公主逃遁。

  同一年遼東總兵吳三桂造反,引清軍入關,明教宣告災亡。

  輾轉多地,周先民和公主逃至寧波,搭乘大明水師艦船從寧波舊港逃離…

  上百年的複雜生平,讓約瑟夫感慨萬千。後來,周先民改皇姓姓朱。昌平公主在1651年死於海難事故。

  朱附馬最終的願望,就是再看一眼故國之人。如今終於可以含笑九泉了。

  本傑明聽不懂中國話,他希望約瑟夫能翻譯給她聽。

  每聽一句,約瑟夫都翻譯給她聽。一個人的經曆,傳奇故事。

  直到床上的朱先生沒了氣息。剛才都是回光返照。

  這一刻,約瑟夫止不住淚水潸潸。他從朱老先生身上,看到自己將來的影子。怎能不唏噓?

  朱家子孫陸繼趕到,布置靈堂。

  按朱附馬的臨終遺願,就是把他和公主的遺體送回山東老家安葬。

  朱家子孫跪求約瑟夫,約瑟夫不得以應承下來。遺體不方便運送,隻有找來朱附馬伉儷的衣冠,運送回國,建衣冠塚,了卻遊子落葉歸根的念想。

  約瑟夫三人走時,天已大黑。一個包袝和木箱放在馬車裏。裏麵有昌平公主飾有東珠的鳳冠,和朱附馬的對襟長衫。

  木箱裏有朱家子孫湊上的財物,各國的金幣、銀幣。重約二十斤有餘。

  他們做不到的事情,隻能拜托軍官身份的李寶財,木箱裏的資財算做盤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