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章 第一輪炮擊
作者:叫公子      更新:2020-06-20 08:49      字數:2943
  黎明總是在不經意間出現。天邊剛出現魚肚白。英軍巡洋炮艦“阿伽門農號”發現了一艘掛有葡萄牙旗幟的貨輪。

  信號兵以旗語問訊,並喝令其停船。接受命令的“聖瑪麗亞”號,馬上降帆,停止航行。

  船長麥克,是個詭計多端的人,讓水手降半帆,原地等待,隨時升帆開溜。正在熟睡的約瑟夫被叫醒,一聽英國人來了,有些緊張。

  大家都出來看,一艘戰艦已經把“聖瑪麗亞”號逼停。人們議論紛紛,均不太樂觀。

  戰艦的體積沒貨船大,但比貨輪高。黑漆漆的火炮伸出艦外,象一個個煙囪。那煙囪如果噴出火球,隨時能把“聖瑪麗亞”號轟個四分五裂。

  這艘名叫“阿伽門農”的巡洋艦,有二層甲板炮位,64門火炮。比“三叉戟”類型的三層炮位戰列艦,低一個檔次。但是它的航速是最快的。通常被委派巡查任務。

  之前,槍支和彈藥藏好了,包括分解的一架騎兵炮。約瑟夫團隊的裝備和財物,包括女人的首飾,都降到了水麵之下。這是船員們慣常藏匿違禁品的方法。屢試不爽。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他們的武器、金條一旦曝光,被沒收是肯定的。還有可能遭到英軍的大屠殺,殺人滅口。

  搭上了舢板,一隊英吉利士兵依次而過。一個神色冷峻的青年軍官,讓船長出示證件,和相應的稅金。

  船長乖乖的把文件遞去。文件上有貨物清單。亞麻、長絨棉和小麥。文件上有貨主的印鑒。

  船上所有的人都站在甲板上接受檢查。英軍士兵們都舉槍做準備射擊的姿勢。隻等待一聲命令。

  軍官按清單繳納了375英鎊的稅金。然後踱步走到船員隊列跟前,逐一掃視眾人。到約瑟夫麵前停下了。因為發現他的右手手指上有老繭。

  擺弄槍支久了,手指自然磨成繭。

  “你是個軍人?”軍官逼問說。立馬有士兵把槍口對準他。

  “我、我…”約瑟夫一時語塞。

  “這位先生!請把你的手舉起來!”軍官命令說,約瑟夫不情願的舉起手,“對,把手掌麵向我…”

  水手和約瑟夫手下的人都相當地緊張,相互交流眼神。

  “是的,長官,我曾是一名軍人,曾經是,但現在是一名水手!”約瑟夫回答。他的英語水平還算流利。

  “哦!你很誠實!”軍官聽了很意外。

  “之前,你在哪裏服過役?”軍官又問。

  船長麥克從文件夾抽出一張花名冊,遞給給軍官。

  他問話的時候,士兵正在搜索貨艙。每個領隊都前來報告,各個位置均沒發現異常。

  軍官沒直接回複領隊,隻是一擺手。領隊和士兵們在一旁站立。花名冊連看也沒看,又遞還給船長。船長大氣都不敢出一下。

  “大清水師!長官!”約瑟夫回答。

  “唔!大清帝國的士兵!大清國離這裏可是很遠,聽說他們的裝備很落後…呃!那你是怎樣到達這裏的?說說看…”軍官對他的膚色及人種很感興趣。

  不戴帽子的約瑟夫,腦袋後麵仍舊掛著麻花辮。大清國人,無論在哪裏,總會吸引人的目光。

  水手們的後麵,站著女士們。她們的穿著,更象是仆人。或許從氣質上略有不同。沒引起注意。

  “回長官的話,在下是被俘虜的奴隸,是麥克船長收留了我…”約瑟夫道。說謊連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約瑟夫注意到,不遠處的水麵有十幾艘戰列艦。其中有三、四層甲板的重型炮艦。其中有“無畏號”、“勝利號”戰列艦。

  “勝利號”戰列艦上,英國海軍上將納爾遜,正舉著單筒望遠鏡向這邊瞭望。

  這些重型炮艦的火炮口徑和數量,比這艘“阿伽門農”,強上不是一絲半點。隻是視線內的,視線外的估計還有。

  看樣子,戰爭的陰影,隨時會覆蓋亞力山大港。

  軍官沒再問,再問下去,恐怕牽連出一串很長的故事來。他可沒這份閑心。信號兵已經把“勝利號”戰列艦上的消息傳遞給他,有了新任務。

  有士兵發現了五箱白蘭地酒。毫不猶豫地沒收了,搬回自己的艦船之上。

  盤查有驚無險,“聖瑪麗亞”號繼續啟航。二船剛剛錯開,米勒指揮手下工作,不注意說了一句法語。約瑟夫狠狠瞪了他一眼。

  麥克船長驚出了一身冷汗,馬上命令揚帆到頂,以最快的速度航行。

  那邊“阿伽門農”號,朝相反的方向,舵手剛打到位置。一個士兵聽見對麵船隻有人說法語。

  “法蘭西人!”

  僅從膚色上不好判斷國籍,可以從問話上鑒別,這一點是英軍官的疏忽。否則葡萄牙的中轉貨輪,不會輕易地打他們眼皮底下放行。

  該士兵馬上報告給領隊,領隊再逐級上報。等艦長知道消息時,二船已拉開超過百米的距離。

  “追上去!”艦長命令道。

  舵手要重新打舵調整方向。而“聖瑪麗亞”號是艘五桅帆船。其航速比對方還要快上二節。

  “啪!啪!”艦長命令士兵鳴槍示警,喊話和旗語已經不起作用了。

  就這樣,二隻艦船一前一後,開始了追逐。其它炮艦沒有幫忙,一艘商船用不著興師動眾。

  “左弦1至3號火炮就位,右強1至3號火炮就位…主炮裝藥…”副官現場指揮。

  火炮就位後,下達了發射命令。有操炮手點燃了導火索。

  在陸地上,約瑟夫是行家;在船上麥克船長說的算。麥克船長從業幾十年,經驗都刻劃在臉上的褶皺裏。

  他在舵手旁指揮,有條不紊地進行下一個舉措,讓人放心。在船上,約瑟夫從不幹涉麥克船長的工作。

  閑雜人等躲在船艙裏,幾十個水手在甲板上忙碌著。約瑟夫手下的士兵,大多分配到了底艙。聽口號劃漿。拚命的劃漿。

  轟隆隆的炮聲接連不斷。炮彈呼嘯,在“聖瑪麗亞”號,身後及左右,炸出了一團團水花。

  約瑟夫站在船艙外,憂心忡忡地看著,無計可施。

  “長官,下去避避吧!”戈林說。

  他點了點頭,低頭下艙。剛下到艙裏,突然一聲爆炸巨響,周圍一陣劇烈的抖動。棚頂懸掛的電燈亂晃一氣。

  一顆炮彈落在後麵甲板上,炸爛了幾塊木板。所幸無人傷亡。

  這時天色開始昏暗,烏雲以摧枯拉朽之勢占滿了整個天空。狂風乍起,接著電閃雷鳴。

  大副一看風向標轉向,是東風,忙報告麥克船長。

  降帆,拉起相應的帆布,主要靠人力劃行。此時,麥克船長看了看羅盤,再拿指南針比對,船隻已偏離航向。

  說話間,暴雨傾盆而下,方圓三米內不見他人。後麵的“阿伽門農”號,不得不停止了追擊。

  這詭異的天氣,實屬百年不遇。叫麥克船長遇上了。他敢打賭,是天上的眾神發怒了。更奇怪的是,“聖瑪麗亞”號無論怎麽打舵,航向很快偏離,朝向東經緯度航行。

  或許,等雨停了能好些,麥克船長這樣想。現在所能做的事,就是什麽也不做。

  就這樣,狂風加暴雨接連三天三夜,船上的人們也並什麽也不做。大家都忙著從底艙往外淘水。

  說到眾神發怒,歐洲人的想法和亞洲人大同小異。

  但凡遇上解釋不了的自然災害,總要歸咎於鬼神之說。《聖經》舊約篇有過記載,諾亞方舟就源自於上帝的怒火。

  上帝耶和華隻要一生氣,動輒瘟疫流行,人畜死亡。猶太人出埃及之後,被上帝的怒火折磨的夠戧。

  據說是亞力山大大帝趕走了猶太人,致使猶太人在很多年之中喪失了國籍。當然,這是題外話,暫不敘述。

  當時的神並非隻有一個。

  歐洲人普遍信奉上帝或者聖母瑪麗亞,但骨子的傳統文化觀念已根深蒂固。那就是希臘神話中的眾神。

  就象現在的清朝人信仰道教、佛教的多,但還是能和玉皇大帝這一類神仙,扯上關係。

  在麥克船長看來,是宙斯那幫子神在做怪;約瑟夫認為是玉皇大帝在懲戒人類呢。

  誰知道呢?也或許是一種巧合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