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二十六)
作者:五七零八      更新:2020-04-04 09:30      字數:1668
  孔世業是念書念不下去,和孔世成完全不同,他從小不喜歡念書,自他九歲那年聽寨裏人提到城市,就堅信自己以後是要去城市的。初三後他進了技校,學了彩印,幾年後進了城裏的彩印廠,先是當雜工。隻要沒加班,孔世業晚上必出門,如果再在宿舍呆著,他覺得自己要呆變形了。他在城裏四處逛,大路、商業街、住宅區、寫字樓邊、公共設施等等,去了所有能去的角落,用他的話,他要走透這個城市,認識這個城市。多年後,孔世業才深刻地懂得這是一個多大的野心。

  遊走過程中,孔世業認識了一個朋友,那朋友在酒吧打工,不住地給孔世業講述酒吧裏的事,他的講述又絢麗又新奇,讓孔世業眼花繚亂,躁動不安,相比之下,彩印廠的工作簡直沉悶到可怕,孔世業覺得隻要踏入廠門,就和城市隔絕開了。不久之後,他隨那個朋友到酒吧上班了。

  那時,孔世業認為進了酒吧就觸碰到城市的核心,它是那樣光怪陸離,難以用常規衡量。在酒吧上班每天都很刺激,太刺激了,誇張的熱鬧,誇張的情緒,誇張的表達方式,熬夜,酒精,瘋狂,亢奮,憂鬱……總之,似乎一切都在正常之外。在酒吧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孔世業被一種感覺困擾住了,他總有點虛,好像怎麽用力也踩不實地,他總看到夜晚的城市,看不到白天的城市,夜晚的城市是看不清楚樣子的,孔世業突然有些慌,他開始出現幻覺,走著走著就看到城市在晃,樓呀、路呀、車呀、人呀,都沒安放好的樣子。

  在一次顧客鬥毆中,孔世業被打破了頭。休息養傷的幾天裏,他重新出門,在白天的城市裏遊走。傷好後,他離開了酒吧。

  好長一段時間,孔世業沒有找到工作,他萌發了做生意的念頭。但孔世業沒本錢,最後批發了一些碟片,擺了個地攤。擺地攤不怕吃苦,勤動嘴皮子,多了解行情,碟片的種類備周全一點,竟是不錯,掙到的和在酒吧時差不多。

  就在孔世業準備找一間小店麵時,碟片行業迅速蕭條了,有了電腦有了網絡有了U盤,總之,越來越少人買什麽CD、VCD了,碟片過時了,孔世業幾乎還沒來得及反應,別說碟片小店,地攤都擺不下去了。隻有一些精英在玩碟片,高端的碟,那不是孔世業的圈子。

  碟片賣不下去了,但碟片還是幫了他的忙,一個經常來買碟片的顧客成了孔世業的朋友,他有個親戚開著電器維修店,近來員工走了,在他的搭線下,孔世業進了電器維修店。

  孔世業學了一手修理電器的技術,顧客對他印象極好,但電器降價了,很多電器修理不如換新的了,他們兼賣舊電器,顧客多是些打工者,利潤很低。工作越來越閑,店維係艱難,店老板挺義氣,沒開口辭退孔世業,但孔世業漸漸不太敢與他對視。終於有一天,飯桌上,他開口辭職。店老板夾菜的動作頓了一下,讓孔世業別急著走,一邊找工作,找到了再走。

  但孔世業找了很久,他進了一家飯店端菜洗碗,他不好意思再在電器維修呆下去了,老板想轉行了。後來又在超市打過雜工,在水果行賣過水果,在夜市擺過燒烤攤,直到來到鞋店,才稍稍安定下來。後來,孔世業一直認為,讓他安定了那麽長時間,除了鞋店本身的關係,更重要的是郝婷。

  鞋店是一家品牌鞋子的連鎖店,每家店都有男鞋區和女鞋區。

  孔世娟到鞋店工作後,每天下班——他們懇了店長,在安排輪班上行了方便,盡量安排他們同時上班,同時下班——孔世業、孔世娟和郝婷幾乎都呆在一起,一起吃飯,一起逛街,一起喝飲料,最重要的是一起說話。

  他們找個小攤,叫幾枝烤串兩瓶啤酒,或賣點零食找個公園,或某幢寫字樓邊的綠化帶上,坐下就聊開了,東西極慢極慢地吃,話聊得極長極長。

  他們聊得最多的是鞋子。

  他們賣的那個品牌的鞋子走什麽風格的,質量怎麽樣,針對什麽年齡階層,什麽職業人群會喜歡,怎樣抓住這些顧客的心理,某些鞋子的設計可以怎樣改進,會變得更大方或更新潮,總公司的宣傳策略怎麽樣,還有沒有別的宣傳方法,去年舊款的鞋子應該怎麽賣,除了降價,有沒有別的辦法……他們談得專注又激烈,有時端起啤酒或飲料幹杯,豪情萬丈地傾杯而盡,好像他們是鞋子總部的負責人。

  孔世業一次次強調,要做就做最好。孔世娟和郝婷當然無條件同意,其實,他們拚命三郎的幹活勁已經充分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