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二十二)
作者:五七零八      更新:2020-05-26 09:53      字數:1689
  好了,我們別辨這些是虛的。孔青虯揮揮手,截斷周尋的話,說再多這個時代還是往前趕,空話是沒意義的,科學家從來是行動派。

  周尋承認科學家的行動力,以及某些研究和行動的重大意義。他提到孔青虯所在的公司,在人體健康研究方麵確實是卓有成效的,特別是關於器官培植的研究。孔青虯的公司近些年在器官培植方麵取得很大進展,據說此項研究一旦成熟,將可能實現用人體自身細胞培植出人體器官,到時移植器官將非常普遍,而且費用低廉,人類很多絕症將可能徹底治好。

  外行就是外行。孔青虯笑了,器官移植可以用來治病,就可以用來保健,甚至可以用來延長生命,到時,仍是富者得利,若用你們的思維,這又成了一種新的糾結。

  孔青虯說器官培植其實道理差不多,通過移換器官治病,延長本要結束的生命,也是延長生命的一種,隻是無法做到真正的長生。

  其實像器官培植這種研究是零碎的,短視的。孔青虯說,沒法真正解決人類生命體的問題。生命體是完整的,我們的目標是要真正改變生命體,讓整個生命體充滿活力,將生命體的衰老速度降到極緩,以極大地延長人的生命。而且,隨著技術的成熟,人的生命將有可能越來越長,接近傳統中長生的概念。

  你像在說科幻。周尋說。他覺得孔青虯分析得有道理,但不知為什麽,還是感覺不舒服。

  科學家很多時候也是幻想家。孔青虯說,用你們的話表達,是某種意義上的理想主義者。

  你出生在孔家這樣的家族,竟成為這樣“唯物”的科學家,很怪,可又覺得很正常,可能正是因為孔家和玉睛,才使你這樣關注生命。周尋探究地看著孔青虯。

  別來研究我,煩。孔青虯揮揮手。

  兩人突然靜了,看著彼此滿身的月光。在這樣的月夜,立在鄉下的竹林邊討論這樣的問題,有種奇妙的虛幻感。

  孔青虯突然邀請周尋到竹林裏去。

  走進竹林,周圍一下子暗了,月光被竹梢嚴嚴實實擋住,周尋適應了好一會,才隨著孔青虯的影子和腳步聲往竹林深處去。竹林很靜,兩人的腳步聲很脆,輕風帶過竹梢的聲音很響。走了一段,孔青虯停住了,停在一叢竹林邊,講起小時候一件事。

  孔青虯說小時候有一隻狗,他從小養到大,一向跟進跟出的,是他的小尾巴、小夥伴。有一天,那隻狗突然死了。孔青虯說那對於他來說是晴天霹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無法理解為什麽狗突然沒了,怎麽就從他的生活裏消失了,不管父親母親怎麽解釋、比喻、安慰,他都難以真正接受死這個概念,幾乎成了他整個童年的陰影。他指著那叢竹子說,狗就埋在這裏,不管多黑他都能找到這個地方。

  那隻狗死後,孔青虯經常到竹林裏呆著,淘氣的他變得安靜。他坐在那叢竹子不遠的地方,長久地看著狗矮矮的墳墓,看著竹葉慢慢飄下,胡思亂想。陪他那麽長時間的狗真的沒了,沒辦法回來了,怎麽會這樣?對於這個問題,父親母親講了很多,奶奶也講了很久,可他越聽腦子越亂,最後攪成一團麻樣的東西。竹葉這樣掉了,幹了,被收去燒火了,可竹子還好好的,會長出新竹葉,竹殼也幹了,掉了,被收去燒火了,可竹子會長得更壯。他知道竹子也會死,可他很少看見竹子死過,至少它們可以活很長,可以換很多次葉子,很多竹殼,還能長出新竹筍,如果不被人挖了吃,還能長成新竹子

  孔青虯說那時他人生第一次想那麽多,他很不甘心,從狗和竹子推開去,他想到花花樹樹都可以活很長很長,人呀畜呀都活不長,他不明白,變得心事重重。

  就是那時起對生命有了好奇吧。孔青虯說,甚至萌發了掌握生命的模模糊糊的欲望。這樣說可能很誇張,那麽小的年紀,但我感覺很清晰。

  我們都對生命有很深的好奇。周尋說,這是我們相同的地方,所以可以深談這麽多年,可我們又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這麽多年我們從未真正談攏過。你的好奇在生命本身,我的好奇在於人心,用另一種說法,在於靈魂,我認為人真正的意義在於此……

  又來了,我煩你這種分析。孔青虯說,真的把我們兩個當研究對象了,你晚上摸著自己的心研究去。

  你現在好像有點害怕我研究你。周尋直盯住孔青虯,不知道暗黑中孔青虯是否感覺得到。

  兩人站了一會,慢慢走出竹林,孔青虯加了一句,如果沒有肉體生命,別的都是空的,這是一切的基礎。

  周尋沒再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