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九十五章:風雲醞釀
作者:黃恐龍      更新:2020-03-06 09:27      字數:2702
  張昊從曆史上學習過,以精神崇拜為表現形式的宗教,是從來沒有斷過紛爭的戰場,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武力上的。現存的基督教與佛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這其中又以基督教信仰為世界信仰人數第一的大教派。除了一個無所為無所爭的佛教偏安一隅外,堪稱世界第一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從來沒有放棄過爭紛和戰爭。而基督教又分為羅馬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

  梵蒂岡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麵積僅0.44平方公裏,是世界上麵積最小的國家。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邊的梵蒂岡高地上,是一個“國中國”。但同時這個小小的國家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

  對猶太人來說,天主教的信仰是巨大的精神動力,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猶太人的祖先古希伯來人就已在巴勒斯坦建國,建都耶路撒冷。所羅門王在位時。為自己的神耶和華建造了耶路撒冷大聖殿,以此成為天主教的聖地。

  後來原屬於羅馬天主教聖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手中,羅馬天主教為了收複失地,便進行多次東征行動。保護朝聖者和反對吉哈德擴張,以及從伊斯蘭諸國手中拯救半奴隸與奴隸。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前後曆經近二百年,是一係列在教宗的準許下進行的有名的宗教性軍事行動。部分的十字軍王國也曾經存在過一段時間,因為他們學會談判、妥協,並且挑撥不同的阿拉伯族群自相殘殺。然而一個偉大的阿拉伯領袖的出現,統一了各個伊斯蘭教的族群,這位領袖就是在1174年成為埃及和敘利亞蘇丹的薩拉丁。

  後來,猶太人離散到世界各地。一直到19世紀末,猶太複國主義運動興起。歐洲各國猶太資產階級號召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重建國家。其宗教根據是,世界各國的猶太人是一個統一的民族,是上帝選定的特殊民族。稱耶路撒冷的錫安山為猶太國被外國侵吞後僅存的一個地方,先知以賽亞曾預言“錫安必蒙救贖”。猶太複國主義者認為對《聖經》己載的祖先居住的土地巴勒斯坦擁有曆史的權利、應聚居於此建立一個純粹猶太人的國家。

  但是,由於曆史的原因,多年來巴勒斯坦的居民90%是阿拉伯人。因此,阿拉伯人一開始就反對,以色列在這個地區進行建國,麵對以色列強行占據自己的領土

  ,不惜以武力進行抗爭,這一抗爭甚至一直到了今天還沒有停息下來。

  東正教在很久以前就從天主教分裂而出,不過在最初,這兩個教派的對立和衝突還沒那麽明顯。在中世紀早期,雖然羅馬教會也有相當實力,但總的來說,它的地位依然是不如君士坦丁堡普世教會的。

  但到中世紀中期時,形勢出現了改變:一方麵,隨著伊斯蘭教在中東興起,東羅馬帝國在東方遭受越來越大的壓力,大片亞洲與北非領土被伊斯蘭奪走;另一方麵,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生產技術的進步,西歐、中歐的開發程度提高,實力越來越強而這些範圍,一向是羅馬教廷的勢力範圍。

  東羅馬帝國逐漸沒落,羅馬教廷轄區卻越來越強;這種格局的改變,不僅嚴重削弱了東羅馬對西部基督教世界的政治影響力,也使得羅馬教廷與君士坦丁堡普世教會的地位發生變化,最終導致了1054年的東西教會大分裂,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與羅馬教皇彼此開除對方教籍,基督教正式分裂為東正教與天主教兩大教派,現在的東正教主要的教派勢力範圍是以蘇俄為主的歐洲東部地區。

  這種精神上的信仰,從來是不是可以用道理來計的,張昊仿佛看到拍賣場中似乎已經滿是亂飛的鈔票和高高拋起的衣帽鞋子,這個突如其來的畫麵讓張昊的嘴角掛上了一摸笑意。

  謝瑩看到張昊嘴角的笑意,心裏打了個突突,她用手在張昊的眼前晃了晃,卻沒見張昊有什麽反應。這下子讓謝瑩立刻站了起來,一巴掌拍在了張昊的腦袋上,這個動作把身邊的劉芸和吳誌豪都嚇了一跳。

  張昊這個時候也回過神兒來,滿臉委屈地道:“瑩姐,你怎麽打我呀?打頭容易打傻的。”

  “我為什麽打你?你兩口子在一邊嘀嘀咕咕後你就一副奸計得逞的奸笑。說,是不是想對我和誌豪下黑手呀?”

  一邊兒的吳誌豪也站了起來,假意地捏了捏自己的大手道:“對,說,是不是要對我兩口子下黑手。”說完,自己似乎也被自己的這個動作給逗得“哈哈”笑了起來。

  劉芸在一邊兒嘟著嘴道:“瑩姐,冤枉呀,我告訴你呀,剛才……”又把剛才自己去偷聽的話說給了謝瑩一遍。

  謝瑩這才知道,拍賣會上的第一件拍品也是張昊的。她白皙的小手堵在了自己的小嘴上,驚訝地說不出話來。好半天,才結結巴巴地道:“你小子,姐姐我忙

  活了好幾個月才賺了幾千萬的辛苦錢,你這幾分鍾就是二十多億。”

  “瑩姐,也不是你說的這麽誇張的,小意思,小意思。”

  “靠,虛偽。”一邊兒的吳誌豪對他這一行為做出了定論。

  下半場的時間馬上就要開始了,四人一起上樓,還坐在上半場的位置上。這時候,張昊的心裏已經有了和上半場不一樣的心思。如果說上半場彎刀的拍賣讓張昊有意外之喜的話,下半場這柄權杖的拍賣一定會給他一個大驚喜。

  一直心不在焉的張昊完全忽略了前幾件拍品的成交價格,隻是巴望著權杖的拍賣盡快開始。這時候18號拍品出現了,這件拍品就是6頁畢加索人物手稿,張昊從開拍後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今天來到現場的人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衝著這幾頁手稿來的。

  起拍價300萬的6頁手稿在拍賣師一聲開始的口號聲結束後,馬上就在場中引燃。同時參與競價的竟然有著數十人,而且參與競拍的一個號牌為61號的在380萬的時候,直接加價到了500萬。直接讓這幾頁手稿在短短一分鍾的時間就已經衝到了830萬,已超出起拍的價格近3倍。

  張昊沒有想到,這幾頁小幅的手稿也可以到這麽高的價格。張昊知道,在畫作中,油畫的價格比一般的畫作要高許多,油畫的尺寸也決定著油畫最終的成交價格。而像這種手稿卻相對來說不是太受人的歡迎,這次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兒,好像都衝著這幾頁手稿來了似的。

  最終,這6頁手稿被61號以1180萬的價格成功拍到,這個價格甚至高過了戈雅其中一幅油畫的近3倍,戈雅的一幅油畫在已拍出拍品裏隻拍出了260萬的價格。如果後麵杜比涅的一幅油畫比這個價格要高的話,所有拍品裏,也就是戈雅的油畫價格為最低了。而另一幅盧梭的油畫卻不是張昊所要擔心的,要知道,盧梭的一幅在上半拍出的一幅油畫還拍出了1240萬的價格。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最終戈雅的油畫在多輪的競價下,以420萬的價格成交。或許是有著一些在上半場中一無所獲的人心有不甘,也怕再不拍下些什麽的話再也沒有拍下的機會似的,下半場的成交價格比起上半場來似乎更為激烈,成交價格似乎也隱隱要高出一些。

  最終,似乎聽到了張昊的殷殷期盼,28號拍品,也是這場拍賣會的壓軸拍品出現在拍賣場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