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李廣之死
作者:轟轟牛      更新:2020-07-28 20:50      字數:2451
  唐寅被捉婿,僅僅是個開始,接下來上演捉婿大戰,好一場熱鬧。

  有人被捉,興高采烈,似乎等這一刻等了許久,連親都不成,就為了財色雙收。隻不過,真能如意嗎?要是女方有錢卻沒有美色,該如何是好?即使有美色,脾氣不好,來個河東獅吼,那又該如何是好?

  最糟糕的是,既無財又無美色,比辛醜女還要醜,那就虧大了。

  有人被捉,萬般哀求,不想當陳世美,做負心漢,最終女方不得放過他。

  “真有意思。”程堂看得津津有問,這可比影視劇中的情景過癮多了,真實多了。

  這也是程堂來到明朝,遇到的最有意思的事情了。

  康海也覺得有意思,看得很著迷。

  程堂一碰康海手肘,笑道:“是不是眼紅?”

  康海是個仗義之人,不僅對朋友仗義,對妻子也夠意思,哪會眼紅,忙否認道:“哪有的事。捉婿這事,聞之久也,親眼見到,遠過傳聞,可以寫成戲曲了。”

  不愧是秦腔鼻祖,這就想到寫戲曲了,程堂大為讚成,道:“閑來無事,你就寫寫,寫好了,演著樂樂。”

  習慣了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明朝實在是很無趣,看看康海寫的戲曲也不錯。

  康海點頭,道:“好。”

  徐經也給捉走了,他不想去,向程堂求救,程堂果斷的賣掉他:“徐師兄,你這麽多大年紀了,還未成親,對得起你父母麽?不孝為先,無後為大,你是該努力的時候了。”

  徐經都快哭了,分辯道:“我成親了,孩兒可以打酒了。”

  但是捉他之人不信,生拖硬拽著他離去。

  康海很是無語,道:“程兄,如此是不是不太厚道?”

  程堂白了康海一眼,道:“我這是幫他們呢。你也知道,他們的盤纏用光了,住在我家裏,心裏很不是滋味。如今,他們跟著去了,女方好歹總得送點禮物,他們的盤纏就解決了。”

  自從出獄後,唐寅和徐經就住在程府,雖然衣食出行都不是問題,但是二人心裏總是別扭,要是能弄到盤纏,他們心裏會好受些。

  學子能被捉的都被捉走了,也沒什麽好看了,程堂帶著康海,打道回府。

  果如程堂所料,唐寅被常仲林親自送了回來,而且還送了唐寅一車禮物,綾羅綢緞,黃金白銀珠寶,加起來價值超過千兩銀子了,這是一筆厚禮。

  這個常仲林真會做人,不愧是晉商八大家之一,還是八大晉商中最為古老的一家。

  唐寅被弘治欽定為第一,讚為濟世之才,意味著前途無量,再有程敏政這個牛哄哄的老師在,唐寅未來不可限量,入閣問鼎首輔,都有可能。完全值得結交,現在投資,比將來錦上添花強得太多了。

  而且,常仲林不說送禮,而是說賠罪,不知道唐寅已有家室,有此非份之舉,實是大罪,送上禮物賠罪那是應該,讓唐寅想要推辭都沒法推辭。

  常仲林說著好話,再三賠罪之後,這才離去。

  他一走,唐寅就要把禮物送給程府,很是豪氣,但是李瑩不收,唐寅隻好自己留著。

  常仲林剛走沒多久,徐經也給送了回來,這家捉婿之人的家主親自送回來的,還送了不少禮物,加起來有百多兩百兩銀子,和唐寅的收獲遠遠沒法比。

  常仲林敢送這麽多厚禮,那是因為他是晉商巨富,家財數十萬貫,千兩銀子毛毛雨啦,捉徐經這家就差遠了,能拿出百多兩銀子,已經很不錯了。

  徐經的名次不前不後,位居中間,前途是有的,就是未必有多好,反正遠遠比不了唐寅,這家家主能親自送回來,那是因為徐經是程敏政的學生,不得不賣程府一個麵子。

  徐經也想把禮物送給程府,李瑩堅持不收,徐經隻得自己收起來。

  程堂算得不錯,自己腰包鼓了,唐寅和徐經二人倒是自在了許多。不過,二人情商都不低,不時找借口買東西朝程府送,這下子李瑩不收也得收了。

  放榜這事完結了,唐寅和徐經二人準備殿試。

  殿試日期已經確定了,半月後,金殿之上,弘治親臨監考。

  殿試是最重要的,要是唐寅再拿個狀元,那就真的前途無量了。曆朝曆代,狀元一般都是前途似錦,象康海這樣的倒黴狀元可不多,所以唐寅和徐經特別重視,又開始苦讀了。

  ……

  乾清宮。

  弘治皇冠皇袍,高坐寶座上。群臣坐在下首,一派肅穆。

  掃視群臣一眼,弘治緩緩開口,道:“鬻題案雖已了結,但此案牽涉極廣,可謂本朝第一大案,涉入的官員眾多。經過諸位愛卿的努力,總算查清了,如何區處,諸卿可有建言?”

  鬻題案很複雜,牽涉的人太多,先是中官李廣,後是寧王,是以雖然明白了事情原委,隻是放了程敏政唐寅和徐經三人,其餘的人等依舊在押,需要查清所有才能決定如何處置。經過群臣多方努力,總算是查清了,是該決定如何處理的時候了。

  群臣的目光落在徐溥身上,他是內閣首輔,當然要由他先說話。

  徐溥一向和稀泥,兩邊不得罪,這次卻是例外,竟然立場明確:“陛下,臣以為當依律處置。傅瀚辛鏑華昶,全家發配邊關。太醫品純他們,充軍。李廣,當關入天牢,永不釋放。”

  難得看到徐溥如此清楚的立場,群臣有點意外,轉念一想,又在情理中。

  這次鬻題案,最終演變成朝臣和中官的爭鬥,群臣大獲全勝,扳倒了李廣,作為首輔的徐溥也是與有榮焉,這時候亮明立場,不再和稀泥,才是最好的選擇。

  依明律,如此處置是最妥當的。群臣沒有異議。

  但是,弘治不同意,道:“徐卿所言甚是在理,傅瀚華昶全家發配貴州,辛鏑全家發配奴兒幹。太醫呂純他們全部充軍,犯法家眷依律懲處。李言聞不僅醫術了得,還醫德高尚,甚是難得,就讓他做院判,掌管太醫院。”

  對這處置,沒人有異議。

  特別是李言聞掌管太醫院,群臣很放心。當時,呂純他們當著弘治與群臣的麵,信口胡說,唯有李言聞堅持有毒,那可是頂著天大的壓力,可見他的秉性有多好了。把太醫院交到他手裏,放心。

  李廣如何處置,弘治沒有提,群臣有些納悶。

  就在這時,弘治終於提到李廣,道:“李廣逆賊,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朕絕不輕饒,滅族。李廣賜毒酒一杯。”

  按照明律,李廣可以關押到死就行了,不會殺他。但是,弘治卻把他毒死不說,還要滅族,這處罰太重了,重得超乎群臣想象。

  程敏政和李東陽對視一眼,眼裏閃過一抹驚訝,程堂說得對,破壞龍脈是曆代帝王最忌之事,弘治這樣的老好人,也不惜滅掉李廣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