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放榜
作者:轟轟牛      更新:2020-07-28 20:50      字數:2599
  程府。

  楊管事愁眉苦臉,前來見李瑩,見禮後,道:“夫人,府裏沒有銀子了,這要怎生辦?”

  李瑩白嫩嫩的右手扶額,有些無奈,道:“又沒有了?”

  楊管事搖頭苦笑,道:“夫人,你是知道的,府裏的收入本就不多,而老爺不把錢當回事,花錢似流水,府裏一向緊張。鬻題案雖然了結,卻是花費甚巨,如今是快揭不開鍋了。”

  鬻題案程家的花費真的不少,請人幫忙說項,總不能兩手空空而去吧?總得帶點禮物,不一定要很值錢,但是架不住要送的人多,這就是一筆不小的花費了。程敏政出來後,又帶著禮物四下拜訪,致以謝意,這又是一筆花費。

  如此一來,這就讓本就不富裕的程府更加緊張了。

  李瑩想了想,道:“這事你莫要說出去,不能讓敏政知曉。楊管事,我還有些嫁妝,你拿去當了吧。你記住,不能讓人知曉是我程府在當。”

  每當程府出現財政危機的時候,李瑩就要當嫁妝,楊管事已經做過多次,自然不在話下。但是,他心有不甘,道:“夫人,這可不是長久之計。”

  李瑩的嫁妝是不少,但是今天當點,明日當些,總有當完的時候,得想法辦搞錢才是長久之計。李瑩自然是懂這道理,道:“先如此吧。”

  楊管事想了想,一咬牙,道:“夫人,我以為可以提高田租。”

  李瑩斷然拒絕,道:“百姓辛苦,一年忙到頭,也沒多少收獲。我們已經取走一成,不少了,不能再加賦。”

  楊管事很不甘心,道:“夫人,這事我就要說道說道了。一成田租,整個京師隻有我們程家如此之低,別家誰個不是三四成,七八成者有之,就是九成也有。我們不求多加,隻要十成取兩成,依然很低。”

  明朝的地租可不低,一般是三四成,高的也有七八成的,遇到黑心的地主老財,九成也不是不可能。象程家這樣,什一之租,在京師沒有第二家,在整個明朝也不多見。

  李瑩臉一板,喝道:“楊管事,休得胡言。你也是府裏的老人了,當知什一之租,是我父的規矩,也是程家的規矩,程家百年來從未加過賦。我娘家李家,也未加過賦。此事再也不要提。”

  什一之租,不是程敏政定的,也不是李瑩定的,是程家的祖傳規矩,也是李瑩之父李賢的規矩,作為兩家橋梁的李瑩,當然不會破壞這規矩。

  楊管事很無奈,嘀咕道:“別人家的老爺官越做越大,府裏越是有錢,我家老爺倒好,官越大,府裏越窮。”

  程敏政為官清廉,不貪不腐,不吃請,不收受賄賂,唯一的收入是他的俸祿,田租,以及弘治的賞賜。但是,仍是不夠府裏開支,需要李瑩時不時的當嫁妝補帖。

  砰!李瑩右手重重拍在桌子上,勃然變色,喝道:“楊管事,敏政為官清廉,雖窮不改其誌,你休得胡言。看在你是老人的份上,這次就不計較了,再有下次,休怪我無情。”

  程家百年官宦,屹立不倒,官越做越大,就在於清廉自守,不貪不腐,楊管事的話觸碰到了程家的底線,楊管事嚇出一身冷汗,忙請罪。

  ……

  程堂在香芹的侍候下,換上一身新衣衫,對著銅鏡一照,頗有幾分玉樹臨風的感覺,輕揮手中折扇,一股騷包氣湧現。

  對此,程堂很是滿意,出了屋,來到院中,長隨程楓已經準備好馬車。

  唐寅徐經康海三人聯袂而來,都是身著新衣,精神煥發。

  今兒是放榜的日子,這可是大事,唐寅徐經兩個會試學子,自然是要去看的。康海很遺憾,沒能參加今歲的會試,注定無緣高中,但是也不能錯過這等熱鬧。

  程堂就不用說了,必去的。上一世,在影視劇中見過放榜,卻沒有親眼見過,這可是古代的盛事,不去就是遺憾。更不用說,自己的偶像唐寅必然高中榜首,更得去。

  四人乘車,直奔貢院而去。

  ……

  京師貢院建於永樂十三年,有五間大門,稱為‘龍門’,寓意魚躍龍門。中間三門上有橫匾,中題‘天開文運’,東題‘明經取士’,西題‘為國求賢’。貢院內沿中路建有明遠樓、公堂、聚奎閣和會經堂等建築。東西兩側分布著九千多間號棚,也就是考棚。

  此時的貢院前,已經是人山經海,裏三層外三層,圍了個水泄不通。

  放榜,是明朝的盛事,有人因此而躍過龍門成龍,有人因此而名落孫山,泯然於眾生。是一飛衝天,還是永墜深淵,就在今日見分曉,自然很有吸引力,吸引了很多人前來看熱鬧。

  學子成堆,睜大眼睛,眼巴巴的望著貢院,等待放榜,既是期盼,又是緊張。

  更有不少美少女,眼睛放著花癡的光芒,想要嫁個高中的郎君。

  也有身著綢衣,手拿折扇,頗有幾分風流的男子,一雙眼睛在學子中溜來溜去,想要捉個中榜的學子回去當女婿。

  更多的是湊熱鬧的百姓,瞧了這回熱鬧,可以吹很久的牛呢。

  程堂一行趕到,下了馬車,程堂把這熱鬧勁兒看在眼裏,想起了現代社會某某明星開演唱會,無數粉絲苦巴巴等候的場景,與此無異。

  “見過唐兄。”

  “唐兄,你這次一定會高中,可別忘了我。”

  唐寅是這次鬻題案的誘因,已經成了大名人,學子們見他到來,湧過來,向唐寅見禮。

  “唐寅見過諸位。”唐寅抱拳,來個團團揖。

  同為鬻題案誘因的徐經,卻是少有人問津,成了襯托鮮花的綠葉。

  程堂和康海,無人問津,成了看客。

  此時,程堂還真有點埋怨前任,你丫的怎麽就喜歡工匠之道呢?為何不去讀聖賢書呢?你要是八股文做得好,我也能沾點光,中個舉什麽的,風光一回。

  沒多久,貢院中門大開,一個學官帶著一隊差役疾步而來。

  咣啷!差役敲鑼。

  原本嗡嗡作響的嘈雜聲戛然而止,仿佛被人用剪刀剪斷似的,整個貢院前安靜下來,針落可聞。

  “張榜放紅。”差役扯起嗓子大吼,聲音如同打雷,遠遠就能聽見。

  放紅,是指榜單是紅色的,寓意喜慶吉祥。

  學子們緊張得不得了,有人已經手心冒汗,能不能魚躍龍門,成為人上人,在此一舉。

  役差在右手邊帖上一張紅榜。古人貴左賤右,放榜先帖右邊,就是名次最靠後的,這和現代社會開獎是一個道理,先開不重要的獎項,最重要的獎項要最後開出來。

  紅榜一帖好,人群湧動起來,擠過去,睜大眼睛,在上麵尋找起來。

  “我中了,我中了。”榜上有名的人興奮不已,高興得嘶吼起來。

  雖然這名次很靠後,可以說是吊車尾了,但那也是上榜了,高中了,十年寒窗苦讀總算開花結果了,也是大喜事。

  高中榜首,名列三甲,這是人生美事兒,但是能做到的有幾人?不是人人都有這份能耐,也不是人人都有此理想。絕大多數學子,能高中就滿足了。

  “沒我的名字,是沒有中,還是在後麵呢?”沒有找到名字的學子們,緊張兮兮,既盼望有個更好的名次,又怕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