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前七子
作者:轟轟牛      更新:2020-06-21 12:31      字數:2958
  不愧是好基友,白雲子都不問是甚事,就答應要幫忙。

  程堂把程敏政下獄,學子叩闕之事說了,白雲子是個極為聰明的人,立時明白程堂的意思,道:“你是要我利用仙神之事製造輿情?”

  程堂頷首。

  白雲子眼睛放光,大是讚賞,道:“這倒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陛下對仙神鬼怪之事極為迷信,以仙神說事,陛下不得不好好掂量掂量。”

  明朝皇帝對仙神鬼怪之說很是迷信,弘治也不例外,當然最迷信的要數嘉靖了,他為了追求長生不老,躲在宮中煉丹,不問朝政。

  其實,對仙神鬼怪迷信的不僅僅是明朝皇帝,曆朝曆代的皇帝都信這個,唐朝幾個皇帝因此誤服金丹而死。

  白雲子沒說錯,利用仙神說事,肯定比學子叩闕,泣血上書更有用,正是因為如此,程堂這才來找白雲子幫忙。

  白雲子拍著胸脯,保證道:“程堂你放心吧,這事包在我身上。”

  雷厲風行,是白雲子的優點,立即召來觀中道士,吩咐下去:“程大人下獄這事,你們都知道了,我也不多說,你們解簽算卦算命都要為程大人開解。”

  有道士不想這麽做,道:“少觀主,我們白雲觀世外之地,不涉世俗爭鬥,這樣不好吧?”

  白雲子右手一揮,斥道:“我輩方外之人,努力修行,想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然而天下無處不紅塵,無處不世俗,誰又能真正的跳出去,不沾人間煙火呢?就是仙神也不行,更別說我輩凡人了。既然在世俗中,當然要主持公道,還世俗正義,程大人一代名臣,身負高行,望重天下,他蒙冤入獄,我輩方外之人豈能坐視不理?”

  和白雲子談仙論道,誰也不是他對手,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年紀輕輕就成為少觀主。有道士顧慮重重,道:“少觀主,我們冒然涉入,會給白雲觀招來禍端。”

  “是啊是啊。”

  “此事,少觀主當三思。”

  道士們齊聲附和。

  白雲子不當一回事,道:“誰說我們涉入了?我們隻是解簽算卦算命,信與不信是香客的事,與我等何幹?好了,這事就這樣定了,師父雲遊在外,白雲觀的事我說了算。”

  白雲子一錘定音,道士們不敢再說,隻得執行。

  ……

  一個中年香客來到擺著簽筒前的道士那裏,道:“道長,我要抽簽。”

  半睜半閉眼睛,神神道道的道士睜開眼,瞄了瞄香客,道士把簽筒一陣搖晃,放了下來,道:“居士請。”

  香客摸了一陣,抽出一支簽,隻見上麵寫著一個‘程’字,大是驚訝:“程字,作何解?”

  道士接過簽,手指一陣掐動,臉色變了,驚呼失聲:“上天示警,朝中有天大的冤情,忠臣蒙冤。”

  香客疑惑不已,問道:“道長,何以見得?”

  道士指著簽上的程字,解簽道:“居士你看,程字由禾口王組成,禾字本意是指莊稼糧食,這可是大事,沒有糧食我們都得餓死,對不對?”

  這不是廢話嗎?沒有糧食,誰不餓死?香客讚同,道:“道長高見。”

  道士接著忽悠:“糧食幹係萬民性命之事,當為社稷之臣之意。右邊口上王下,意指眾口壓王,奸邪當道,王道不張。”

  如此明顯的暗示,香客哪能還不明白:“道長是說程大人下獄是冤枉的?也是,程大人才華不凡,望重天下,更是帝師,前途無量,哪會做鬻題這種事。鬻題獲利多少?不過是蠅頭小利,為了區區小利自毀前程,換作我也不做,更不要說是明智的程大人。”

  程敏政望重天下,香客對他也是佩服不已,氣憤憤的道:“程大人這樣的好官,豈能蒙冤?不行,我要把這事告訴他人,聲援程大人。”

  說完,香客扔下一錠元寶,足有五兩銀子,急匆匆而去。

  道士把元寶取在手中,掂了掂,兀自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解簽,香客頂多給點碎銀子,五兩銀子的事也有,就是不太多,一年半載也不見得能遇到一次。現在不過是一通瞎忽悠,竟然有如此收獲,他還真是想不到。

  又有香客找他解簽,道士一通類似的瞎忽悠,香客氣憤憤而去,要聲援程敏政。氣憤之下的香客,認為道士解簽解得太對了,給的銀子也多了不少。一天下來,道士收到的銀子頂得上以前十天半月,他都不敢相信。

  類似的事情在算卦算命看相的攤位上上演著,道士們可著勁兒的瞎忽悠,一個勁朝程敏政蒙冤一事上扯,香客們盡信不疑,氣憤不已,嚷嚷著要聲援程敏政。付出就有回報,道士們的收入比起平時多了十來倍,這算是意外之喜。

  ……

  皇宮前,都元敬帶著上千學子,跪在皇宮前請命,要弘治嚴懲程敏政。

  程堂站在遠處,看著象小醜似的都元敬,冷笑不已,你一個蠢貨,明明是忌妒唐寅,竟然把自己打扮得跟聖人似的,你也好意思。

  鬻題一案中,都元敬作假證,誣蔑唐寅,這也是程敏政蒙冤的一個重要原因,程堂不想放過他,叫來劉辰禹,道:“禹叔,你去把都元敬的腿打斷。”

  劉辰禹很沒好氣,你打斷別人的腿上癮了,是不是?上次打斷了華忠的腿,現在又要打斷都元敬的腿,有你這樣的人麽?不太情願,道:“少爺,這不好吧?”

  程堂雙眼一翻,道:“有甚不好?鬻題案是怎麽回事,你還不知曉?都元敬明明是忌妒唐寅,還裝得他很委屈似的,我敢打賭,他收了傅家的錢財。”

  這話很有道理,劉辰禹不住頷首。

  程堂目光在那些學子身上掃過,道:“既然要做,就做大點,這些學子不是所有人,也是十之八九收了傅家的錢財,昧著良心冤枉爹,敗壞爹的名聲,那好,我也敗壞他們的名聲。禹叔,你去倚紅樓……”

  劉辰禹聽在耳裏,心中震驚不已,道:“少爺,這也太狠了,用不著吧?”

  程堂不當一回事,道:“他們能做初一,我就能做十五,他們要敗壞爹的名聲,我就要讓他們身敗名裂。”

  程堂決心下定,劉辰禹不好再說,隻得去執行。

  就在這時,康海帶著一幫子讀書人到來,向程堂見禮,道:“見過恩公。”

  程堂擺手,道:“免了。這是你的知交好友?”

  康海臉上滿是笑容,道:“回恩公,他們是我的好友。這是李夢陽。”

  李夢陽皮膚白淨,很是陽光,抱拳施禮,道:“李夢陽見過程公子。”

  程堂看著李夢陽,心想這長相很陽光,很有迷惑性,要不是知道你是個偽君子,害苦了康海,真會被你騙了,擺擺手,不鹹不淡,道:“免了免了。”

  康海自然是不知道程堂心裏所想,指著一個讀書人,介紹道:“恩公,這是邊貢。”

  邊貢長相沒有李夢陽陽光帥氣,倒也不算差,抱拳行禮,道:“見過程公子。”

  康海李夢陽邊貢,都是‘前七子’中人,李夢陽偽君子一個,見利忘義,不惜插朋友兩刀,是個十足十的小人,程堂很沒好感。不過,邊貢為人還不錯,程堂對他頗有好感,抱拳還禮,道:“程堂有禮了。”

  李夢陽有點鬱悶,同為讀書人,為程敏政之事而來,為何你對邊貢禮遇,卻是對我不鹹不淡呢?

  康海又指著一個讀書人,介紹道:“恩公,這是王九思。”

  王九思快三十的人了,長相不算不帥,也不算醜,一般般,為人機靈,忙抱拳行禮:“見過程公子。”

  程堂對他頗有好感,抱拳回禮,道:“有勞了。”

  王九思口稱不敢,康海又介紹一個讀書人,這是王廷相。

  至此,前七子中的康海李夢陽邊貢王九思王廷相五人齊聚,就差何景明和徐禎卿兩人了,這兩人年紀還小,二十來歲,還沒有走上仕途之路。

  康海介紹完,程堂抱拳,來個團團揖,道:“有勞各位了。”

  前來聲援程敏政的讀書人有六七百之多,抱拳回禮,道:“程公子言重了。程大人清正廉潔,奉公守法,實為朝臣楷模,我輩能為程大人略盡綿薄,實是我輩榮幸。”

  然後,在康海的率領下,朝皇宮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