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天威震怒
作者:轟轟牛      更新:2020-06-12 13:31      字數:2578
  中官掌握廠衛,眼耳遍布朝野,勢力極大,要是中官插手的話,這事就麻煩了,以李瑩的才智也是覺得棘手。

  對於李廣這個弘治朝第一太監,史書雖有記載,但是篇幅不大,著墨不多,而且還是臉譜化的陰險狠毒,貪婪成性這些評語。能夠當上高官的,有幾個不是陰險過人,手段毒辣的?有幾個當官的不貪財?憑這些記載,是無法找到李廣的弱點,找不到他的弱點,就找不到對付李廣的辦法,隻能問問程敏政了,程堂道:“娘,您莫急,這事應該問問爹。”

  也是這理,李瑩來到程敏政身邊,陪個笑臉,向群臣告聲罪,把程敏政拉到一邊,程堂程壎兩兄弟跟過去。程敏政的目光在程壎身上略一停留,落在程堂身上,臉上難得泛起笑容,伸手要摸程堂的頭,程堂頭一偏,閃了開去,我這麽大了,你還摸我的頭,合適嗎?

  程敏政還要為他心懷怨氣,有些訕訕的,道:“堂兒,你不錯。”

  這是程敏政這些年頭一回讚許程堂,認可他,前任的怨氣又躥上來了,程堂使命壓著,眼下可不是父子互懟的時候。

  難得程敏政認可程堂,李瑩滿心歡喜,道:“敏政,堂兒以為中官插手這事了,你可有對策?”

  程敏政讚許,道:“堂兒,你能想到,不錯,不錯。此事,我早就想到了。就算傅瀚想要害我,以他的勢力,很難做到,如此大的輿情,逼得陛下不得不把我下獄,必有人在暗中推動,朝中群臣大半是我故舊好友,不會做這事,那麽隻剩中官了。”

  這話在理,程敏政廣結好友,朝中大臣多與他為善,斷無害他之理,能夠推動輿情,逼迫弘治把他關進大理寺的,也隻有中官,這倒不難猜。

  李瑩鬆口氣,道:“你早就知曉了,也不說一聲,害我擔心。”

  程敏政神色平靜,道:“這在情理中,中官要對付我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陛下登基之初,就有意讓我入閣,王嵩上書,風聞言事,以下雹子為由,此事是上天示警,中傷於我,陛下不得不把我賦閑數載。此後,李廣多次阻我入閣,我豈會不知?鬻題之事,李廣豈會放過如此良機?”

  原來你都明白,隻是不說罷了,程堂不滿意:“爹,你也真是的,既然你明白,為何不找陛下說清楚?”

  李瑩和程壎很是認同這話。

  程敏政搖頭,道:“以我和陛下的師生關係,我找陛下辯解,自無不可。可是,我用得著如此做麽?如此做,我就是急吼吼求官,反而落了下乘,授人以柄,落人口實。”

  他身負高行,不屑於做這等事,可程堂不這樣認為,自己的權利就要爭取,你不爭的話,那我幫你爭,找個機會弄死李廣得了。

  李瑩和程壎以崇拜的目光看著程敏政,打從心裏服氣,程堂很不沒氣,是自己的為什麽不爭?你們崇拜他,有用麽?

  程敏政傲然道:“此事你們莫要擔心,中官插手又如何?我們人髒俱獲,鐵證如山,我不信他還能翻得了天?”

  他倒是自信,不過程敏政有這種底氣,程堂放心了。

  就在這時,傅瀚氣喘噓噓,滿頭熱汗趕到,程敏政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平靜異常,與平常時日沒甚不同,但是傅瀚隻覺程敏政的目光如同利劍似的,在剜心刨肝,不敢與程敏政對視,目光躲閃。

  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傅瀚做下如此惡毒之事,心中有鬼,在他眼裏,程敏政就是要他老命的惡鬼。

  洪鍾臉色難看,快步迎上去,指著傅瀚斷喝一聲:“傅瀚,你好大的狗膽,竟敢做出謀害敏政的惡毒事,你眼裏還有王法麽?”

  傅瀚隻覺他的喝聲如同炸雷,在耳際轟鳴,一顆心快從胸腔中蹦出來了,狡辯道:“洪大人,你休要胡說,我與程大人同殿為臣,同僚之誼深厚,怎會做出如此之事?”

  蘇黎疾步來到傅瀚身前,指著他,口水亂濺,吼道:“傅瀚,你以為你不承認,我們就不知曉是你做的?任你百張利口,千張利舌,也是無法狡辯,我們可是人髒俱獲,鐵證如山。”

  雖然蘇黎和程敏政沒能做成兒女親家,親上加親,但是,他和程敏政還是好基友,退婚一事並不影響兩人的交情,他要為程敏政出頭。

  “不錯不錯。”

  “傅瀚,你休想逃過大明律的嚴懲。”

  “傅瀚,你等著陛下的雷霆怒火吧。”

  群臣圍著傅瀚,大肆聲討起來,口水亂濺,都快把傅瀚給淹死了。傅瀚心驚肉跳,恨不得從這裏逃走,但是,他知道這事一定要咬死不認,不然就真完蛋了,硬著頭皮狡辯。

  程堂看在眼裏,舒爽無比,叫你謀害我爹,斷本少爺的前程,讓我不能推動明朝進行變革,有得你受的了。

  “陛下駕到!百官進殿!”就在這時,蕭敬尖細高亢的聲音響起。

  傅瀚聽在耳裏,隻覺這是天音仙樂,總算讓他解脫了。但是,他想多了,蘇黎拽著他的左手,洪鍾拽著傅瀚右手,道:“走,去見陛下,看你還怎麽狡辯?”

  但願李廣能把這事擺平,傅瀚萬般無奈之下,隻能把希望寄托在李廣身上,被群臣生拖硬拽,象押犯人似的押進了乾清宮。

  程敏政一家子,隨著百官進殿。程壎程堂是沒有資格進殿見駕的,但是,他們身為受害人程敏政的家人,此時進殿,也沒人敢說什麽。

  進入乾清宮,隻見好大的朝殿,足以容納很多人,兩廂擺滿了椅子,這是提供給百官就座的。

  在乾清宮盡頭,有一張巨大的龍椅,弘治端坐其中,臉色肅穆,頗有幾分天子煌煌之威。

  百官向弘治見禮,找到自己的位置,依次坐了下來,濟濟一堂。

  康海看著弘治,激動得眼淚汪汪,他要不是被奸人所害,今年就能考上進士,不說狀元,至少一個不錯的名次不是問題。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他被人種下人痘,未能參考,他已經絕了見到弘治的念想,現在見到弘治,豈能不激動。

  弘治為史書所美,程堂作為曆史愛好者,早就知道他的大名,很是好奇的打量著弘治,在心裏想:“這就是那個史書所美,後人詬病的弘治?”

  關於弘治的評價,史書讚美,後人卻是詬病,很富有爭議。史書讚美弘治,是因為他寬厚仁慈,有情有義,沒有搞過秋後算賬之事,更沒有薄情寡恩之舉。在他當皇帝的時候,明朝的實力比起憲宗年間有所提升。

  後人詬病弘治,是因為他錯失了平定北方邊患的良機,並沒有趁明朝國力有所提升的大好良機,對蒙古諸部用兵,徹底解決蒙古殘部,以至於給後金征服蒙古,提升實力創造了機會,也可以說,弘治是遼東亂局的種禍者之一,當然最大的種禍者是宣宗,內遷奴兒幹都司。

  砰!就在程堂轉念的時候,隻見弘治臉色鐵青,右拳重重砸在禦案上,斷喝一聲:“辛鏑,你好大的狗膽,竟敢謀害朝廷重臣,朕的老師,陷朕於不義,朕饒不了你。”

  弘治這聲斷喝,如同雷霆般在辛鏑耳際炸響,渾身顫抖,體若篩糠,差點沒給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