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狀元郎
作者:轟轟牛      更新:2020-06-12 13:31      字數:2820
  次日天亮穿衣起床,在香芹的侍候下,洗漱完,程堂朝演武場趕去,準備鍛煉身體。晨練是上一世養成的習慣,沒有一副好身體,無法適應上一世的快節奏生活。

  演武場位於後堂之後靠牆之處,順著青石路麵前行,穿過重重院落,終於來到花圃。這花圃占地十幾畝,種植著奇花異卉,正是百花盛開時節,花團錦簇,花香醉人。

  花圃之中間植著梨李杏櫻桃這些水果,已經掛果,再過段時間就能吃了,到時現摘現吃,一定很鮮美。

  穿過花圃,就到了演武場,遠遠就看見一群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的家丁,在劉辰禹的監督下,揮汗如雨,努力訓練。

  劉辰禹雙手背在背後,站在演武場中,目光從一個個家丁身上掠過,他沒有刻意針對誰,也沒有訓斥,沒有喝罵,然而這些家丁卻是跟老鼠見到貓似的,大氣也不敢喘,唯有努力訓練的份。

  劉辰禹不僅是李瑩的護衛,他還是程府兩大護衛頭目之一,另一個頭目就是趙琦了,負責家丁的訓練,負責調動家丁護衛程府的安全。

  程堂眼前一亮,雖然他並沒有練過武功,但是他也能看得出來,這些家丁的身手非常不錯,一個打三五個壯漢不是問題,要是自己能有這身手,那就美滋滋,臉上泛起笑容,朝劉辰禹見禮:“見過禹叔。”

  前任醉心工匠之道,對他事沒有興趣,演武場一年半載也不會踏個腳印,程堂竟然來到演武場,劉辰禹很是驚奇,抱拳回禮:“少爺此來何事?”

  練武比起自己跑步訓練更有好處,程堂自然是奔這事來的,笑道:“劉叔,我想跟你習武,不知可否?”

  程堂醉心工匠之道,兩耳不聞他事,劉辰禹很懷疑太陽是不是從西邊出來,抬頭望天,隻見朝陽剛從東方升起:“少爺何時對練武有興趣了?”

  不就是想練武嘛,用得著如此驚奇?程堂在心裏吐槽,嘴上道:“我琢磨著,身子康健總歸是好的,練武能強身健體嘛。”

  不管怎麽說,這是好的開始,劉辰禹頷首:“少爺想學,自然是沒問題,不過練武很辛苦,不知少爺能不能吃得了苦?”

  不要以為現代年輕人怕吃苦,其實那是誤解,朝九晚五的上班苦不苦?要是遇到工作忙的時候,老板一個電話,半夜三更也得從床上爬起來去加班,苦不苦?吃苦,對於生活在快節奏現代都市的程堂來說,還真不當回事:“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不怕。”

  前任醉心工匠之道,忙起來的時候,廢寢忘食,可以多日大門不邁,二門不出的拚命幹活,不怕吃苦,劉辰禹信,道:“如此甚好。”

  每一個男人都有一個高手夢,上一世沒有實現,這一世終於有了機會,程堂很是期待的問道:“禹叔,要練到他們這種地步,需要多長時間?”

  劉辰禹淡淡的道:“也不算長……”

  程堂更加高興了,這是速成,我很快就能成為高手,飛簷走壁,高來高去,實現上一世的高手夢。

  劉辰禹接著道:“……三年五載就行。”

  程堂大為震驚:“這麽長?”

  劉辰禹很沒好氣:“這還需要持之以恒,早晚各練兩個時辰。”

  早晚各兩個時辰,一天就要訓練四個時辰,也就是八個小時,上一天班的時間了,這也太恐怖了。時間花在練武上,哪還有時間推動明朝進行變革,走西方的路,讓西方無路可走,進行工業革命,進入工業時代。

  程堂不甘心的問道:“禹叔,有沒有辦法速成?比如吃一點靈丹妙藥,奇遇什麽的。”

  劉辰禹臉一板,非常嚴肅:“練武是水磨功夫,需要長時間的打熬,哪有捷徑可走。少爺,我們這就開始訓練,你沒有底子,需要從頭練起。”

  程堂打起了退堂鼓,轉身就走:“那算了。”

  劉辰禹追上來:“少爺,你莫走啊。”

  程堂小跑起來,一溜煙沒影了。

  原本以為程堂性子變了,不再醉心於工匠之道,沒想到還是回歸老路,劉辰禹滿臉失望,嘀咕道:“少爺果然還是喜歡歪門邪道。”

  高手夢碎,程堂還是按照上一世的辦法,在花圃中跑步小半個時辰,回到屋裏,香芹打來熱水,把身上的熱汗洗掉,換上幹淨衣衫,渾身輕鬆自在,很是舒服。

  香芹端來米粥和點心,程堂坐下吃起來,粥熬得不錯,很是軟滑可口,就是這鬆子餅不合他的現代口味,很想念饅頭包子油條。

  按照程堂的計劃,今日是要對付幕後黑手,正準備出發,長隨程楓來稟報:“少爺,有人來訪。”

  前任醉心於工匠之道,兩耳不聞他事,竟然有人來訪,真是稀奇事,程堂問道:“誰?”

  程楓稟報:“來人是個讀書人,說是少爺在來福客棧外救下他,他病好了,專程感謝少爺的救命之恩。”

  前任雖然醉心工匠之道,兩耳不聞他事,但是心地善良,在經過來福客棧時,看見一個重病纏身的讀書人被客棧扔了出來,就好心救下他,找了間房安頓下來,請來郎中治病,派人照料著。

  病好了,就來感謝救命之恩,這人不錯,程堂對這讀書人大起好感,道:“請他進來。”

  程楓應一聲,疾步而去,沒過多久,帶著一個二十四五歲的讀書人趕了回來。

  程堂打量起來,隻見這個讀書人國字臉,相貌堂堂,頭戴冠身著錦腰佩玉飾,很是儒雅,一看就知道是個讀書人。

  讀書人見到程堂,很是激動,眼圈兒泛紅,小跑著過來,雙膝一軟,噗嗵一聲,跪在程堂麵前,以額觸地,大禮參拜:“康海謝過恩公救命之恩。”

  康海?這名字好耳熟,在哪裏聽過?程堂問道:“你可是西安府武功縣人?”

  康海抬起頭來,臉上寫著大寫的驚歎號:“恩公知曉我戶籍?”

  程堂很是意外,很是驚訝,竟然真的是他。你是下次會試的狀元郎,是大名鼎鼎的‘前七子’之一,是‘秦腔鼻祖’,我作為曆史愛好者,能不知道你麽?

  康海是程堂非常欣賞的人之一,當然,讓程堂欣賞的並不是康海的狀元郎身份,也不是前七子的頭銜,更不是秦腔鼻祖的成就,而是他的為人。

  康海雖是讀書人,卻有俠義心腸,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很仗義,這樣的讀書人,不要說在明朝少見,就是中國曆史上也不多,可謂鳳毛麟角。

  康海號對山,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王九思、王廷相號稱‘七才子’,也就是文學史上的明代‘前七子’,才華橫溢,高中弘治十五年狀元。作為狀元郎,前途似錦,平步青雲不是夢,但是,他很快就絕了入仕的念頭,鑽研戲劇,最終成了‘秦腔鼻祖’。

  權奸劉瑾和康海是同鄉,心慕康海的才華,想要招攬他,不斷示好。康海品德高尚,不願成為劉瑾的爪牙,不與之見麵。然而,他的好友李夢陽為人寫彈劾劉瑾的奏章,被劉瑾逮著了,關進大牢,準備處死。

  李夢陽在獄中托人給康海帶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對山救人’四字,康海知道李夢陽出事了,趕去見劉瑾,為李夢陽開脫。劉瑾很是賞識康海,看在他的麵子上,就把李夢陽給放了。一年後,劉瑾被誅殺,就因為這事,康海被牽連,削職為民。已經官複原職的李夢陽,不僅沒有為康海鳴冤,反而落井下石,進行無情打壓。

  經過這事,康海感慨‘以文為身累’,遂絕了再入仕途的念頭,專心研究戲劇,最終成為秦腔鼻祖。

  沒想到,前任竟然救了具有俠義心腸,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康海,程堂心情大好,雙眼冒著幽幽綠光,死死盯著康海。

  康海毛骨悚然,臉色大變,雙膝著地,直朝後退,心驚肉跳:“恩公,你這是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