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作者:墨舞碧歌      更新:2020-06-09 10:58      字數:3369
  “我出發了,你接著睡。z哋忚莒ahi書網桽仐藎”

  晨曦初現的時候,環在身上的力道慢慢鬆開,溫熱的唇輕輕在她唇上廝磨,素珍有些睜不開眼來,朦朧看去,連玉正替她掖著被子。

  她昨日做了噩夢,受了驚嚇,連玉被她生生嚇了一跳,命小周開了些寧神的藥物,讓她喝了,是以,這時她想起來讓陛下偶爾也享受一下當丈夫的權利——服侍他洗漱更衣,卻渾身乏力,爬不起來。

  迷迷糊糊中,隻看到明炎初躡手躡腳端水進來又出去,他在前屋迅速洗漱一番,末了,折回看她,目光深凝,閃過絲複雜的不舍,最後在她唇上深深一吻,方才大步走了出去鑠。

  不知為何,素珍拚命想起來跟他好好做個告別,但藥力使然,隻是無法,眼睜睜看著他離開。靄光把他從她眼中緩緩抽離,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

  *

  皇室宗親在禁軍的護衛下出了宮,盛大的儀仗隨行。

  連玉沒讓素珍跟著走,因為她此時還不適宜在群臣麵前出現。

  到得陵園,連捷、連琴已到,百官也已恭候多時。未幾,靄太妃、連月從護國寺趕到,仇靖被削去官職,和此前玉妃案不一樣,此時自然沒他什麽事。

  與前一次祭祀相較,此次規模更大,從上到下半點都馬虎不得,內務府從旁監督,禮部官員並宮中司禮監早便過來布置,鍾鼓樂器,隆盛祭品,一應俱全。

  驚蟄前後,雷雨多現,昨夜便是一場好雨,今日天氣持續陰青,看去十分陰霾,雨雷似隨時而至。

  但時辰是早便算好了的,連玉一行到來,無須久等,很快,明炎初瞭一眼不遠處爐中香段,吏部尚書朱啟光宣布儀式開始,蟠龍麾下,氣勢恢宏,天子開始移步,往祭台而去,一片盛大肅穆!

  “慢著!”

  就在連玉踏上石梯之際,背後,一道聲音在後含笑而起。hi書網桽仐藎

  隻是,這笑意,並非善意,短短二字,充滿危險,讓人不安。

  連玉回身,也不動怒,淡淡開口,“什麽事,權相?”

  “若你無要緊啟奏,這可是對先帝與神祗大不敬,莫怪朕要著人把你‘請’下去了。”

  朝臣也都大為驚詫,紛紛看過去,按說適逢先帝生忌大祭,權非同不該此時找茬才是,但天邊一抹暗色,他目光深鷙,隱隱挾著一股霜芒,竟似不同於往日挑釁,越發教人捉摸不透。

  而他也“嗤”的一聲笑了,“對先帝不敬?是誰對先帝不敬?皇上,這裏誰都有祭祀先帝的資格,唯獨兩個人沒有,因為他們對先帝做了大逆不道、不可饒恕的事,您,知道是誰嗎?”

  這番說辭,話中有話,把所有臣工都嚇了一跳,一時滿臉驚疑,麵麵相覷,黃中嶽似忍不住先出聲,“權相,你這是什麽意思?在下愚鈍,你要把話與同袍們言明才好,莫非……先帝的死還有什麽蹊蹺不成?”

  “請權相言明。”

  梁藝達等相繼出聲,祭台上下,頓時陷入了一陣莫大疑竇之中。孝安先驚後怒,連玉目光微微一暗,未置可否,嚴韃已然出列,厲聲喝道:“權相,今日是祭祀的大日子,你卻在此胡言亂語,成何體統?”

  “老臣懇請皇上將人請出去,莫誤了吉時才好。”

  連玉卻眸光如電,指向黃中嶽,緩緩笑道:“黃大人,方才權相說有人對先帝大逆不道,並無提及生死之事,不知道你是怎麽想到那茬兒上去?你到底想表達什麽的,朕真是好奇的緊。”

  黃中嶽陡然一震,“這……”

  “不,不管這黃大人所言有意還是無意,他和權相話中意思,皇上,您和太後……心知肚明!”

  就在這時,天邊一道閃電,隨之一聲雷暴劃過,一道聲音從祭台方向幽幽而至,那聲音老朽尖銳,讓人不寒而栗!隨之,一人形同鬼魅,從祭台後麵緩緩現身。hi書網桽仐藎

  驟被點名,孝安本能的隨眾人扭頭看去,見到來人眸光不由得一爍,“王倫,你不是已經死了?!”

  “死?”那老者仰頭大笑,“太後,您記岔了吧,奴才在先帝駕崩後告老還鄉,這不是宮中眾所周知嗎?為何到了您嘴裏奴才就是死了?還是說您知道,奴才根本沒有離宮,而是遭人殺害?”

  孝安何許人也,收到連玉目中迅速遞來的示警,幾乎立刻便鎮定下來,眼中乍現的恐慌一閃而逝,道:“王倫,你乃先帝近侍,哀家念你侍奉有功,你返家後哀家曾遣人過去探看,得知你因思念先帝,回鄉不久便悲慟離世。哀家說你死了,有何不對?倒不料你實是詐死,看來是另有所圖。”

  “此乃皇家陵園,你縱是先帝近身,但沒有當今聖上旨意,亦決計不能隨意進入,老奴才,你好大的膽子!到底受何人指派,這番鬧作安的又是什麽心思?”

  她話音方落,連玉已冷然出口,氣勢赫赫,頭頂那片嶙峋陰霾,也好似瞬頃教他壓製了下去。

  其他皇族與百官此時卻是膽戰心驚,這王倫是先帝心腹,昔日宮中大太監,對先帝忠心耿耿,先帝生前一次微服遇刺一次狩獵遭險,都是他舍身相救,極得先帝寵信!先帝死後,他隨即消失宮廷,據稱是思憶先帝成疾,不得不回鄉養病,但其時走得極急,竟連先帝葬禮也沒有參加,不是不蹊蹺!

  到底這王倫是帶著隱情而來,還是如天子所說,這實是權派的幌子,借此實行另一番圖謀?

  青龍、玄武見機極快,一躍已躍到王倫身前,便要將他擒下,但百官中有人更快,一襲灰影到處,已擋到二人前麵。

  正是大將軍晁晃。

  與此同時,靄太妃沉沉開口:“皇上,姐姐,茲事體大,王公公是先帝心腹,貿然驚駕雖不合禮數,但分明是有事啟奏,而這事看來與先帝有著莫大關係,何不讓他啟奏完畢,再作處置?”

  “靄妃,這老奴看著便是個失心瘋,哀家豈能因一個瘋子延誤祭天吉時,來人,將他拿下!晁將軍,你若再攔,借用皇上的話,那便莫怪哀家不客氣,隻好連你也一同‘請’下去了!”

  孝安冷冷出言,王倫聽聞,當即喋喋怪笑出聲,“太後,你為何攔我?是不是其實是你心虛先帝爺的死因?他並非病死,而是教你和皇上合謀擊斃!”

  又一道閃電劈下,仿佛是一張血盆大口,將黑沉沉的天撕咬下半片來。

  半數人嘴巴大張,卻啞口無聲,幾乎每個人臉上都是一副大驚失色的表情。

  其實,先帝為人殘.暴,不見得有臣子會出來說些什麽,但倘若王倫所言不虛,這卻是大周之醜,這等傾覆大事,正是表態不是,不表態也不是!而對王倫的生死一說,孝安方才反應雖快,但這裏誰不是人精,聽不出來事有蹊蹺。

  有人試圖從連玉臉上看出什麽來,可天子目中此時深沉淬黑,依舊看不到一絲端倪。

  “皇上,這王公公所言到底……”

  “王公公,此事事關先帝,茲事重大,你可有證據?”

  很快,另有他人出聲,卻是仍在祭台司禮的禮部尚書朱光啟。這位朱大人,倒是百官之中少見的清正官員之一。

  “皇上身正不怕影斜,依臣看,何不瞧瞧這王倫到底要胡言亂語些什麽,一解各位大人疑惑之餘,皇上也好將他治罪,豈非兩兩相宜?”

  李兆廷突然開口,權派人旋即一個接一個出列,口宣“皇上明鑒”站到權非同背後,黃中嶽嘴角微浮,最後站了出來。

  連玉看李兆廷一眼,“李侍郎口才當真了得,區區一個榜眼位,真是辱沒了你。也難怪當初她對你……隻是,可惜了。”

  李兆廷目光微閃,神色隨即恢複如初,仿佛到了今天,他早已從一顆水滴化為千年堅冰,沒有什麽可亂心神。

  權非同卻是低低一聲冷笑。

  嚴韃見狀,臉上卻是變了顏色,正要率蔡北堂、蕭越等一眾保皇黨出列稟奏,一道聲音幽幽響起:“六哥,臣弟信你,也望六哥別讓臣弟失望,就讓這老.奴才把話說完,一旦證實他是胡言亂語,臣弟第一個砍下他的頭!”

  靄太妃眸中綻出笑意,連玉目光卻有些暗了,雙唇緊抿,開口的是……連捷。連琴滿臉敬驚疑,本撲向王倫的姿勢頓時僵住。

  未待連玉出聲,那王倫突然以迅雷之勢從懷中掏出一幅黃絹,竟是一幅老淚縱橫之態,麵向連捷而道:“七爺明鑒,這才是皇上的遺詔。”

  “啪”的一聲,那黃絹從他手上一瀉而下——晁晃為防東西被奪,極快地接過,將之呈現在群臣麵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自先賢之手接過基業,兢兢業業,強兵重武,未敢稍怠,今雖崩亦慰。七子捷德才兼備,定能仁政遍施,勵精圖治。今以國祚傳之,著克日繼朕即位,一登大統。太子玉生性暴戾,早晚釀成損國殃民之禍,更有慕容家外戚專權,今令太子永守皇陵,不得擅離,如此安排,其必不肯從,若有異動,新君即可格殺勿論。

  絹上朱砂暗紅如血,潦草的墨跡下戳有兩枚印鑒!

  ——

  大家節日快樂。接下來恢複每天三千的連載,祝閱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