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確定方案
作者:碧心軒客      更新:2020-08-23 18:17      字數:2296
  現在,大家基本上用氙燈來做光源。

  氙燈有很多優點,比如輻射光譜能量分布與日光相接近、明亮等等,很多高檔汽車上,就是用的氙燈。一般的小汽車,使用的是鹵素燈。

  但是,氙燈也有一定的缺點,那就是需要高壓啟動,而且功耗很大,壽命也有限。

  最為關鍵的是,氙燈的製作跟cpu有些類似,同一批次下來,莫名其妙的會有好有壞。

  從同一塊晶元上切割下來的cpu,好的能達到i7水平,差的隻有i5。氙燈同樣如此,好的效率高、亮度足,差的效率低、功耗高。

  優質的氙燈我們國內還造不了,都被國外給壟斷了。而且,國外生產的好氙燈,全都被大客戶、重要客戶給挑走了,餘下那些差的,又不能用於醫療器械。

  當然,也不是買不到,但要花費大價錢,沒必要。

  蔡東豐不打算用氙燈,這注定會被淘汰,他要用led燈。

  led同樣有很多有點,比如亮度高、壽命長、啟動快、可頻繁啟停,亮度還隨意可調,非常適合做內窺鏡的光源。更重要的是,led燈光的頻譜很狹窄,可以比較容易的控製光的波長。

  為什麽要控製波長?因為通過添加某些頻段的光,可以實現特殊的效果,比如熒光功能。

  最簡單的熒光應用,就是血管燈了。一小塊特殊的光照在胳膊上,血管處的顏色立即不同,可方便護士找到血管。

  內窺鏡上的熒光功能更加複雜,可以標識癌變組織。這樣一來,醫生可以很方便的看到哪些組織是需要切除的,不會漏過癌變部分,也不會切掉正常的組織。

  另外,做腫瘤手術,通常要清掃淋巴結,這也可以用熒光功能標識出來,讓醫生清掃起來更方便。

  現在,熒光功能還屬於高端技術,蔡東豐決定用在自己的產品上,降維打擊競爭對手。

  沒辦法,競爭對手太強大了,必須要有技術上的優勢。

  與氙燈不同的是,現在led燈已經漸漸普及,有些廠家能夠做到體積很小、但亮度很高的led燈。更重要的是,台島有很多優秀的led廠家,可選擇性要大得多,不怕被人卡脖子。

  確定好方向後,大家分別回去思考,後續產品該如何做。

  晚上,蔡東豐問李君慧“慧慧,新工作感覺如何?”

  “好難,比電子手環難多了。”李君慧搖頭道。

  “那是當然,醫療器械涉及到的方方麵麵太多了,精度、安全性全都要求很高,不是硬件、軟件做的巧妙就能行的。”蔡東豐說道。

  比如火箭,原理很簡單,但有幾個國家能造的?

  “有沒有什麽書可以參考的?我感覺自己欠缺的有很多。”李君慧說道。

  蔡東豐說道“我這裏有一些,先借給你看。”所有相關知識的書,他已經買全了,就差學習了。

  這麽多書,完全可以先借一些給李君慧看。

  ……

  醫神公司又是瘋狂挖人、又是考察上下遊產業鏈的,鬧出如此大的動靜,讓不少競爭對手為之側目。

  他們已經知道,醫神公司的下一款產品是內窺鏡,隻是不清楚是硬鏡還是軟鏡。

  外界都在猜測,醫神公司這次會在多久內推出新產品。

  有猜測一個月的,也有猜測兩個月的,甚至還有人說兩周內必然就會發布。

  畢竟,醫神公司推出新產品的速度就是一個字快!

  這也是大家敬畏蔡東豐的原因所在,研發實力太強大了。

  但奇怪的是,兩個月過去了,醫神依舊靜悄悄的,沒有宣布新產品問世。

  這讓外界開始懷疑起來,醫神是不是真的在做內窺鏡,或者遇到了連醫神都難以解決的問題。

  這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內窺鏡那麽好做的話,憑什麽霓虹的奧巴公司會壟斷那麽多年?

  唯一知道原因的,隻有蔡東豐自己。

  因為,以往說要進軍新產品時,他已經學完了所有的前置知識,從係統那裏獲得了相應的技術。但這一次,他是先說要進軍內窺鏡領域,才開始學習知識。

  兩個月過去了,他才堪堪學完最後一門課程,腦海中內窺鏡那一欄,字體變成了綠色。

  “終於學完了!”蔡東豐將手中的書隨手放下,揉了揉眼睛。

  這兩個月裏,他幾乎什麽事都沒幹,一直在肝書。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是老板,沒有哪家企業會容忍他這麽做。

  係統問道“要現在傳輸技術嗎?”

  “先讓我休息一天,現在腦袋脹脹的。”蔡東豐說道。

  他要以最好的狀態去接受技術,畢竟這個過程不那麽好受。

  第二天,蔡東豐神清氣爽,對著係統說道“把內窺鏡的技術傳過來吧。”

  “好的。”係統應道。

  讓蔡東豐奇怪的是,這一次眩暈的時間僅有三四分鍾的樣子,而且不適感也沒那麽強烈。

  係統說道“這是因為內窺鏡涉及的技術點沒有彩超多,再加上你長年累月做廣播操,身體素質提升了不少,所以眩暈感沒上次強。”

  蔡東豐恍然大悟,看來廣播體操不能停,要堅持做下去。

  按下這個念頭,蔡東豐查看這次傳輸的技術,頓時發現自己對內窺鏡了如指掌,涉及的各種技術難點全都理解透徹。可以說,即便是整個奧巴公司的研發人員全部加起來,也不會比他更懂內窺鏡。

  如何調焦、如何分色、光纖如何處理……

  所有技術難點,全部都知道怎麽去解決,十分的齊全。

  “很好,可以去過問一下進展情況了。”蔡東豐說道。

  兩個月不露麵,公司運營依舊正常,唯有內窺鏡部門的人,大部分的頭發不太妙。

  技術要求壓下來,很多人吃飯不香、睡不著覺,每時每刻都想著如何達到目標,頭發都薅掉了一半。

  想要去找蔡東豐請教,但辦公室一直沒人。

  現在,蔡東豐好不容易來了一趟,各個技術主管全都跑過來了。

  蔡東豐哈哈一笑,索性換了一個大會議室,把所有研發人來叫過來,給他們上課。

  從機械到硬件再到軟件,一個個難點如何處理,全部講解透徹。

  這節課有點長,但所有人都聽得如癡如醉,還從未有人能夠把一個產品講得如此清晰過。

  隻要有一點點基礎,就能夠聽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