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三款產品
作者:碧心軒客      更新:2020-06-19 23:00      字數:2182
  醫療器械在上市前,必須通過國家總局認可的醫療檢測機構的檢測,並且得到注冊檢驗報告。

  一般而言,各個醫療器械公司,都會與相熟的檢驗所搞好關係,以加快檢測的進度,盡快的得到報告。

  否則的話,耽擱半年,也是常有的事。

  人情社會,這種情況無法避免。

  蔡東豐已經得到監護儀的全套技術,現在隻需將其實現,就可以拿到檢測所了。

  離開政府大樓,趙陽君問道:“蔡總,我們現在產品都沒有,拿什麽檢測?”

  蔡東豐說道:“不著急,很快就有了。你現在要做的是,盡快找一個代工廠,把我們的產品做一批出來。另外,加速建立我們自己的供應商渠道,後續我們產品關鍵部件的生產和組裝,必須由自己完成。”

  醫療器械不比智能手環,很多東西技術含量很高,特別是某些算法,必須嚴格保密,不能泄露分毫。畢竟,這種機密知識,不會拿去申請專利,被人抄襲了連告都沒法告。

  比如可口可樂的配方,已經放在保險櫃存了一百二十年,並沒有申請任何專利。

  因為要長時間在西京城工作,蔡東豐決定在公司附近租一套房子。

  到年末時,他決定給股東分紅,自己將拿到約兩億的報酬。

  如果直接將這部分錢拿走,要交20的個人所得稅。雖然交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但是他拿到的錢,又不是用於消費,而是用來開公司,這樣做憑白損失一大筆錢。

  好在,公司的會計、律師不是白招的。

  蔡東豐變更了運康公司的法人,自己名下的股份,全部轉給了醫神醫療。反正醫神醫療自己全資控股,相當於左手交給了右手。

  但這麽一操作,分紅時就無需交稅。

  當然,如果要從醫神醫療分一些錢出來給自己用,20的個人所得稅依舊逃不掉。

  蔡東豐沒想逃稅,這是自己的義務,但合理的避稅卻不會推辭。

  回到家,蔡東豐開始仔細思考監護儀要做成什麽樣子。

  他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知道後世產品的發展和用戶需求,可以更加迎合市場。

  “今天的我,早走過漫長路……”突然,電話鈴聲響起。

  蔡東豐拿出一看,是桂新宏打過來的。

  “小菜,你打算開新公司了?”桂新宏問道。

  蔡東豐說道:“是的。”

  “需不需要我投資?”桂新宏問道。

  “這次就算了,我這個公司估計不賺錢,就不拉桂叔叔入火坑了。”蔡東豐搖頭道,“下次有賺錢的生意,再去找你。”

  他的確不打算在醫神公司賺大錢,即便賺到了錢,也會投入到再生產,或者直接拿去做慈善。

  而且,這麽大的投資,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賺回來。

  醫療器械不同於快銷品,每年的銷量是很有限的。一款高端彩超,一年能賣一千台就算銷量不錯了。

  蔡東豐前期投入十億元,而且還會持續投資,要想把本錢賺回來,都要好多年。

  但是,桂新宏卻不相信,不賺錢的事誰會幹啊?隻是現在有錢了,不想帶自己罷了。

  桂新宏並沒有多問,說道:“好吧,以後有機會一定要找我呀。”

  掛斷電話,蔡東豐並沒有多想,繼續思索要出什麽樣的產品。

  要能一炮而紅,科技含量還要高。

  監護儀有什麽高科技?已經快要被做爛了!

  “嗯?的確有一個高科技,現在還沒有人做到!”突然,蔡東豐想起了自己新招的總經理趙陽君,之前檢查血糖的時候,用針采了兩滴血。如果有一種方法,能夠無創檢查血糖的話,肯定有極大的市場。

  無創查血糖,這是很多醫生和病人的普遍願望,也有不少人研究。但是,直到十年後,相關的產品依舊沒有普及,顯然其中有些關鍵技術還沒有攻克,或者精度不高。

  係統給的方法,自然是沒有問題的,現在拿出來,跟黑科技沒有差別。真要把產品做出來,不僅可以賣給醫院,還可以賣給病人!

  醫院才能賣幾台設備?廣大的病人,才是最龐大的市場!

  後世,企鵝就搞過個人醫療,聯合搞了一個糖大夫,用的是微創手段檢查血糖。

  微創還得紮手指,哪比得上無創舒坦?

  念及此,蔡東豐迅速的確定好了技術方向,設計出了三款產品。

  第一款名叫“隨身醫”,個頭比智能手表大一些,帶有gps、si卡、血糖、血氧、心率、心電、體溫五種生理參數監控,參數異常時會提醒用戶,並且進行簡單的分析,指導用戶如何調整。如果遇到危險情況,還可以自動給設定好的聯係人發信息,並提供定位信息。

  第二款名叫“icro監護儀”,隻有火柴盒大小,電池可拆卸、替換,主要用在醫院。它不帶gps、也不帶si卡,但是帶ifi模塊。病人在病房裏,隨時戴在手腕上。它的功能也很多,除開可以測量血糖、血氧、心率、心電、體溫五種參數外,如果接上附件,還可以測血壓和得到可作為醫用的精確心電參數。

  這些參數,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通過ifi發送到醫院的客戶端裏,供醫生查看。如果遇到參數突變,同樣會報警提醒。

  另外,它還可以代替病人手環,按一下就可以查看病人的基本信息和條碼。如果病人脫下來,還可以報警,簡直完美。

  第三款名叫迷你監護儀,大概兩個手機大小,這個就不能戴在手上了,而是得放在病床邊。它的功能就更全了,而且更加的專業,所有的參數都得插上相應的附件才能得到。

  除開當做一台小監護儀來用外,還可以投放到大的顯示屏上。因為在手術時,屏幕必須要大,醫生才容易看清上麵的參數。

  它適用於整個監護流程,貫穿院前救護、急診、圍術期、重症監護到亞危重監護,隨時隨地伴隨在病人身旁,讓生命信息不失聯。

  可以說,它是一款開創性的產品,必將引領世界潮流。